一九七六年農曆三月初九,黃昏,母親生下了我。在農村人的心目中,三六九都是好日子,吉祥,在這些日子裡出生的人是會有好命的。
可是據母親事後回憶說,我出生的時候是沒有什麼紅光紫氣之類的祥瑞的,所以我也就一直老老實實地做人,本本分分地做事,從來沒有想過要出人頭地。
在我出生之前,父親不知道從哪裡移了一棵小梨樹來,栽在了院子的東南角,我出生的時候,那棵梨樹剛好開花,滿身的花蕾,滿院的芬芳。
母親隔著窗戶看見梨花,便隨口給了我一個名字:李梨花。李梨花,好,這名字雖然不夠高雅,卻也算得上純潔樸素,這就夠了,女英雄樊梨花不也叫梨花嗎?能夠與女英雄同名,也是我此生莫大的榮幸!
誰成想天意弄人,陽春三月突然飛起了桃花雪,剛剛開花的小梨樹經不起這場倒春寒,一夜之間就被凍死了。
母親嫌不吉利,果斷地剝奪了我和女英雄同名的權利,要為我改名。叫什麼呢?母親看我膚色黝黑,就隨口又諏了一個名字:小黑。
小黑——這算什麼呢?不但沒有一丁點兒女孩子家的柔美之感,而且簡直連個人名兒都不像。可是有什麼辦法呢?
那個時候的我還不具備語言功能,無法告知母親我的真實想法,就算我「嗚哇嗚哇」哭上兩聲,母親也不會懂得我想要表達的意思。
如果母親不識字,我不會恨母親——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生下了她的第五個女兒,我有什麼資格要求她去搜腸刮肚地為我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呢?可是母親識字啊!
母親在娘家的時候上過幾年學,這在那樣一個年代裡是十分稀少的,她不能從她的腦海裡搜尋一個稍微像樣點的字眼來給我當名字使使嗎?
春,夏,秋,冬,季節可以當名字;花,草,果,苗,植物可以當名字;就算要選顏色,也有紅黃粉綠白藍可以當名字,為什麼,為什麼偏偏,偏偏要選「黑」呢?
她到底知不知道名字對一個女孩子來說有多麼重要,那是女孩子的第二張臉呀!這個名字,就此像一個恥辱的烙印深深地打在了我的身上,伴隨我走過了我人生的每一個日日夜夜,見證了我所有的喜怒哀樂!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我就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剛進到班裡,老師照例是要先統計學生的名字和人數的。輪到我的時候,我報出了自己的名字:小黑。
跟我坐同桌的女生用胳膊碰碰我,輕聲問道:「哎,你不是說你媽媽還給你起了一個大名叫『李春景』嗎?」我點點頭說是。「那你為什麼不報你的大名?」是呀,我為什麼不報自己的大名呢?
其實我只是聽母親說起過這個名字,並沒有在哪裡見過,也沒有聽別人喊過,我不知道我那個叫做『李春景』的名字是不是真的可以使用。我不敢報。我害怕別人嘲笑我,說我是個喜歡亂改名字的燒包。
不過好在農村人老實,我又一直是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優等生,所以從小學到初中,我都沒有因為名字而感到自卑過。
初三那年,我報考了師範,需要用到戶口本,我這才知道母親給我報戶口的時候報的就是「李小黑」的名字,根本就沒有「李春景」什麼事兒。
同班的一個男生因為學籍上的名字和戶口本上的名字不一樣,連累我們的政治老師他的姑父往鄉裡跑了好幾趟,差一點耽誤了報考時間。
我當時聽了這件事很是慶幸,慶幸自己沒有改名字,要不然這時候誰去給我往鄉裡跑呀?家裡可沒人管我的事。
初中畢業,我很順利地考取了師範,成了一名光榮的師範生。師範學校的同學來自全市七縣四區,叫什麼的都有,娜,莉,梅,芳,雪,怡……一個個都顯得那麼卓爾不群,即使偶有俗氣一些的,也絕對比我的名字要好聽得多。
我到了這時才知道,原來女孩子是可以有如許好聽的名字的,我開始害怕別人在大庭廣眾之下叫我的名字。為此我拒絕參加一切活動,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
在師範的那幾年,我的心裡沒有得過一刻安寧,我也是個風華正茂的少女,我渴望有個好聽的名字。我時常在想,我可不可以向學校提出申請把我學籍上的名字改過來呢?
我甚至想好了一個名字,寫在紙條上,裝在口袋裡,幻想著有一天遇到學生科科長的時候跑過去跟他說:「科長,我想改個名字可以嗎?」我想得心都碎了。可是我始終沒有勇氣去面對這件事,當然,可能我有勇氣也於事無補。
好容易熬到畢業,我把戶口遷回了村裡,為我辦理手續的民警好心提醒我說:「不改個名字嗎?當老師了叫這個名字多不方便呀!」我的心裡一下子熱乎乎的——是呀,多不體面呀,我早就想改名了,可是這麼多年誰為我著想過呢?
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叫什麼好,又不想耽誤民警過多時間,倉促之下就取了個新名:李曉賀。這個名字方言的發音和我的本名差不多,生活中可以避免好多麻煩。
我問民警戶口本用不用改,民警說不用,填個曾用名就行;我又問民警身份證用不用改,民警說也不用,原來的身份證可以照常使用。
可誰知道有一個曾用名原來也是很麻煩的,很多證件必須填寫本名,否則的話跟檔案上的名字不照,就必須去派出所開具證明才行。我為了怕麻煩,乾脆又用回了自己的本名。
一直到前幾年,我決心開始從事寫作,這才考慮給自己取個筆名。真的有了為自己命名的權利了,又覺得好名字太多了,我有些眼花繚亂,拿不定主意。
靜下心來想一想,姓是不能丟的,這是老祖先一輩一輩傳下來傳給我的,做人不能忘本;小黑雖然不好聽,卻也是父母賜予我的,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我是個孝順的女兒,這個「黑」字自然也是不丟的好;只有這個小字最沒有意義,不要也無所謂。想來想去,叫「李墨」吧,既將我的原名嵌了進去,又顯得很有文化的樣子,豈不是兩全其美?
就這樣,我有了一個筆名:李墨。只是遺憾得很,這個名字到現在為止我還一次也沒有使用過,因為教育類的報刊雜誌都不提倡用筆名。不過,我的寫作倒是頗有進展,我很快就有文章在報紙上刊出來。
這時我才明白,原來名字展示的只是父母的修為,才學展示的才是自己的能力。當我能憑藉自己的能力讓我的名字出現在報紙上的時候,我忽然間發覺,我的這個名字原來也是可以熠熠閃光的!
作者簡介:
李小黑,修武縣雲臺山鎮中心學校語文教師。喜歡閱讀和寫作,認為閱讀是在欣賞美,寫作是在創造美,因此在教學中也十分注意引領學生閱讀和寫作。
招聘崗位:新媒體編輯(專職,工作地點在鄭州)。
主要職責:處理文字,編輯公眾號。
崗位要求:女,本科,40歲以下。
待遇:雙休,月薪3500元(試用期一個月,3000元),獎金另計。
聯繫電話:18203991020
郵箱:2906308018@qq.com
更多精彩:
嚴正聲明:本原創作品,著作權屬「 中學教學參考河南站」微信平臺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電話聯繫我們,否則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平臺堅持原創,是多家報刊的重要供稿基地。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河南站微信公眾平臺優秀作品選《師心有痕》(第一季)、《師者行吟》(第二季)已公開出版發行。目前正在編校《師意盎然》(第三季)。我們將精選部分閱讀量大、質量高的已發作品為稿源,擬出版《師墨飄香》(第四季)。現繼續面向廣大教育工作者徵稿。請確保來稿為原創首發,嚴禁一稿多投。
想知道如何投稿,請點我
商務合作:QQ544545960
主編微信:13073767302
論文發表:182039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