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媒介融合的大潮中,廣播媒體在新聞生產和受眾接收都呈現出新的特徵。特別是新聞脫口秀節目努力尋求突破,力圖融入更多網際網路的要素,賦予新聞節目更多融媒體的特色。浙江之聲《新聞有態度》和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廣播《話裡話外》成為當前新聞脫口秀節目的佼佼者。本文就這兩檔節目的異同之處比較評析,為融媒體環境下廣播新聞脫口秀節目的發展提供參考。
主持人作為整檔脫口秀節目的核心與靈魂,強烈的個人魅力和鮮明的個人風格是節目成功的關鍵。在融媒體時代,受眾接觸信息來源多元化,獨特風格的主持人可以有效增強節目與受眾之間的黏性,提高受眾的節目忠誠度。
《話裡話外》主持人立新京味兒主持風格自成一派,其語言頗具生活化,詼諧、幽默地將信息傳達到受眾,拉近了與本土觀眾的距離。同時在每條新聞的銜接之間,主持人巧妙採用清唱的方式對新聞事件進行解讀,在播報時適當加入曲藝等民間藝術,受眾感覺親切自然,也更切合本土受眾的趣味。
與《話裡話外》主持人「傳統京味兒」相比,《新聞有態度》的主持風格更為活潑,也更加網際網路化。主持人藉助生動的網際網路語態吸引了更多年輕聽友的關注,與此同時該節目也融入了豐富的聲音素材來提升受眾聽覺體驗,捕捉現場的第一原聲增加新聞的權威性,主播個性化的點評+豐富的新聞連結讓節目俘獲了大批年輕受眾。
一方面,兩檔節目都十分注重與受眾互動。《話裡話外》節目進行到一半時,主持人會在簡訊和微信平臺與受眾互動,及時匯集受眾觀點,根據與受眾的互動隨機應變,及時補充。《新聞有態度》在節目中會及時收集受眾的反饋並及時分享微信平臺中受眾的觀點,使節目更有趣有料,這樣的用戶內容生成成為節目亮點。
另一方面,借力「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與受眾互動。這些平臺是兩檔脫口秀節目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來源,同時工作人員也積極發布相關信息,主動發起交流討論,在互動過程中使用親切的生活化口吻,及時獲取受眾關於節目的反饋。如《話裡話外》主持人的微博認證帳號有6萬餘粉絲,微信公眾號針對節目重點內容進行發布並與受眾互動。
在海量信息衝擊下,受眾希望在有限的時間中最大限度地獲取到有價值的信息。兩檔節目都注重24小時之內發生的經濟、文化和生活等多種新聞熱點,並對這些信息進行二次加工,使用明快的節目節奏、豐富的傳播形式以及海量信息、深度評論,將問題說得更透、讓觀點更為明確。同時兩大脫口秀節目有效把握住目標受眾,不斷強化自身定位,為受眾提供其所需的信息資訊。
《話裡話外》目標人群是「本土受眾」,其牢牢定位於「京味兒讀報」,新聞時事的「京味兒」演說方式是節目最顯著的標誌,將「說新聞」更推進一步為「演說新聞」,是其最大的「聽點」所在。在保證不扭曲新聞事實的基礎上,以大眾更為樂見的、富於適度表演色彩的敘事方式「演說」新聞。服務於本土受眾的地域性優勢以及「京味兒」的明確定位,使該新聞節目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在內容上,節目中經常使用名家名段、小品回放、相聲片段等藝術形式作為「說」的補充,對主題是一種遞補和渲染,起到了潛臺詞的作用。
《新聞有態度》則是將鍾愛網際網路文化的青年人作為目標人群,節目的特色在於「主播個性化的點評+豐富的新聞連結」,即時新聞與豐富的新聞網評作為節目的最大賣點。此外,節目充分注入「網際網路基因」,探索嘗試用「網際網路+廣播」的模式來加工內容。節目依賴於大數據梳理出的熱點話題及時整理出目標受眾鍾愛的新聞熱點,在傳承傳統新聞評論節目的真實權威性的同時,又藉助生動的網際網路語態使節目更具時代性與網絡性。
《新聞有態度》與《話裡話外》兩檔節目為提高自身競爭優勢,藉助微博、微信、音頻APP、視頻直播平臺等新興媒體,形成一種資源共享、整合配置的「合競」狀態。兩檔脫口秀節目充分打通大屏小屏、線上線下,不斷地拓展節目傳播渠道,均在蜻蜓FM、考拉FM、喜馬拉雅FM等平臺上傳播自己的節目。這些移動網際網路平臺有效解決了廣播「轉瞬即逝」和「地域限制」的劣勢,放在移動網際網路電臺的節目列表下方便受眾持續跨區域的收聽,以此獲取更為廣泛的影響力。此外,《新聞有態度》積極探索節目在新媒體平臺上的發展,製作了《葫蘆新聞社》等一系列深受網際網路人群喜愛的網絡新聞節目,以此推動節目持續的關注度。
當然,這兩檔脫口秀節目在融媒體的背景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建議一方面可以將節目製作成視頻在熱門短視頻網站同步播出,進一步擴展節目播放平臺。另一方面可進一步促進直播資源的整合。如可將直播中精彩的內容在主持人個人的社交媒體等渠道再次傳播展示,藉助明星主持人,進一步增強節目的影響力。
來源:看傳媒
電臺工廠投稿郵箱51974701@qq.com,
投稿時請附上您的聯繫方式,以方便及時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