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是:老去的父母從鄉下去東京探望四個兒女,得到已經成家的兒女們尊敬禮貌的接待。然後父母回鄉下,母親去世,全家人在葬禮後笑著吃飯回憶往事,各自散去。
從頭到尾沒有大的衝突發生,沒有濃烈的情感爆發,沒有預備好的飆淚時刻。
每個人都微笑矜持,悉心維持著孝道綱常的體面。
但而細節驚心,攝人心魄
——老人第一天到大兒子家,晚飯在家預備火鍋,大兒媳問兒子要不要加個生魚片,兒子沉思了一下說不用了。
——母親半夜生病,折騰送醫院,二兒子和同事抱怨老人真麻煩。但醫生問患的時候,兒子答不出來母親的準確年齡。
——老父親和東京的老夥伴在小酒館,說:沒有孩子真是寂寞,可是有了,孩子又嫌棄你。
——父母在東京的時候反覆說:這恐怕是最後一次來東京了。後來參加母親的葬禮,三兒子遲到了。
東京那樣典型的陌生人社會,親子情在子女成年後極易轉化成「承擔著骨肉親情義務的熟人」。
不是不愛你不管你,但是能給的,也就這麼多。
電影五十年後的中國,城市化的攻城略地,北上廣深的距離把我們和父母分離,從身體到精神上的漸行漸遠,幾乎是不可逆的。大概就發生著這樣同樣的故事
看電影的時候哭到不能自已。不敢再看第二遍。
越來越多的人面對養老開始講究的是付出和得到的性價比。
我們讓自己美自己瘦讓自己好看,我們讓自己有錢讓自己裝逼讓自己體面,我們不斷修煉情商讓自己晴朗溫和,我們努力讓世界待見。因為這待見可以獲利。
這個世界上一切關係,不外乎有來有往,勢均力敵。親子情,是唯一例外。在父母的世界裡可不講這一套,你的光鮮他們就是可以視而不見。
不管你掙多少錢是誰的領導,早上叫3遍不起床一樣吼到你灰頭土臉。你再醜再肥他們還是興高採烈煙燻火燎,鑽在廚房燒你最愛吃的菜,在他們面前,你不再需要費勁心力,把自己變成或偽裝成特別美好的人。
沒有權衡,沒有籌碼。
我們不用呈現出任何交易價值,就可以得到他們全部的愛,在出生時繼承他們的血,在成長時耗盡他們的艱辛,長大了用他們的錢買房。
父母的愛是非常量化的,是用他們一樣想要看連續劇逛街放飛自我的時間陪你寫作業。
是在物質匱乏的童年裡,自己捨不得買衣服給你一天買一塊巧克力。是為你操碎心的皺紋,是為你做的幾萬頓飯。
是損耗的和你一樣可貴的青春,是為了陪你放棄的前程,都是他們生命裡真金白銀的成本。
我們的愛呢?
是成年之後,幾千公裡之外,他們眼巴巴等著的一周一個電話。
是過年準時回家。他們忙裡忙外的伺候。
是陪著看看新聞聯播,被嘮叨煩了也沒掀桌子,就覺得自己在盡孝道。
是父母沒腦子計算得失嗎?他們只是永遠不會和我們算而已。
父母沒有自私嗎?是他們的自私裡把我們一起私進去了。
直到自己生了孩子。
會很自然的像父母對我們那樣,去疼愛去呵護。對下一代的付出遠遠超越對上一代。身為父母,永遠是犧牲者的角色,這是親情最殘酷的輪迴。
我們就是在中國式的親子體系裡長大,這種犧牲格式無需評價,因為這已經是既成事實。
做為子女,我們就是在這種也許並不科學的,以犧牲為前提的人倫關係裡成為了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到了逼婚的時候,逼娃的時候,怎麼辦呢?
去告訴他們:你這樣對我約束我,是錯的,我們應該擁有更開放自由,更克制的關係,你看看人家美國家庭。
可美國父母並不會給孩子買房、看孩子啊。
他們視你為生命,你和他們講道理。
而父母其實從來不曾用親情來綁架我們,那種毒雞湯裡面熱衷拿來批判的「你看我為你付出多少,你該來報答我」的父母,真的只是少數。
大多數中國父母的標籤,是別無所求。
他們不索取回報,我們就當作不必回報。這樣比較省事兒。這樣有點無恥。
在精英話語裡,養兒防老是被鄙視的。《天道》王志文說,養兒防老是中國文化裡的暗區,親情不是交易。
我們此刻也都認同:「生養孩子一場,就是享受與他共同成長、交集的生命歷程,彼此不必束縛,亦不需要回報。「
道理都對。精緻完美。
可是我想,會不會是因為講這些話的我們,還沒有老去。願我們到70歲的時候,還能這樣表裡如一的嘴硬。
還是說,我們必須要先讓自己相信那些高級的道理,然後才可以心安理得的催眠自己:
只要我自己好好的活著,就已經是對父母最大的安慰了。
是的,管好自己就好了,我才是他們人生最大的意義。
這樣就可以避開良心,畢竟,要說回報,哪裡還得清呢。這是多麼宏大到窒息的命題。
朋友送一個禮物,你都會想要回贈他一頓飯,這是文明人的禮尚往來,是最基本的善意。
你對世界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你害怕失去,可你對父母的付出則無所謂,你沒有忌憚。
父母給了你一切,你默默收下,天經地義。就因為這個人生了你養了你給了你一切,所以這一切天經地義。
他們就是欠你的。
我們的父母並不是美國的爹媽。我不相信我們這一代的父母會有人真的想去養老院。
沒有私人空間,沒有熱鬧的街坊,沒有廣場舞,沒有菜市場。
隔三差五探訪式樣的陪伴,那不是看爹媽,那是走親戚。
承歡膝下的天倫才是父母這代人普適的老年幸福。不想打擾你的生活,才識趣的提出想去養老院。
哪有心甘情願。不過是別無選擇。
從我個人,是不會讓父母去住養老院的。即使財力可達,有更優渥的環境可選,也不去。我父母很保守,我知道他們不願意。
他們給我的,這一生我還不清也還不起,但我想用有形的、物化的方式去報答。
我想他們蒼老無力之時,在我觸手可及的地方生活。
如果窮,就住一起。富一點,就住同一社區,但不是同一屋簷。保持一點距離更容易和諧,嗯,「一碗湯」的距離。他們想見我的時候他需要我的時候,我都在。
當我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發現似乎從沒有見過貨真價實的養老住宅產品。
即使養老地產做了這麼多年,在中國的當下,它依然是個偽命題。
不得不承認,養老地產到今天仍然是住宅+商業地產的模式。再疊加上農業、旅遊的由頭,很容易拿到大規模的土地。
郊區養老一定是騙人的,負離子和好山好水沒多大用處,養老一定是在城市裡的便利地段,一定要在兒女的居住半徑之內,和有高度通達的交通。
而所有地產商擅長的技術元素,在養老這個範疇裡,都是不太重要的。
好的園林風景,漂亮的建築,合理的戶型,商業配套,智能家居系統。
這些對於老年人不是核心。
養老的剛需訴求是,便利的醫療配套體系,和老年生活服務體系,這需要強硬體和軟體的系統性支持,對配置的要求非常高,
而我國目前養老產業整體水準還很低下,像樣的養老院都很罕見,更別說開放式的養老社區。
產業實踐和探索,本來該是專業養老機構首當其衝的,這個指望地產商來實現,本來就是苛求的,不合理的。
理想的模板大約應該是養老機構提出需求,地產商拿地、規劃、蓋好房子,完成招商,然後出租或者出售給機構來運營。
主體應該是養老機構,而不是地產商。
另一個悖論是,養老地產「形式大於內容」的現狀,是因為養老服務產業盈利模式和空間不夠清晰。
大家看不到可靠的賺錢機會,就不會全力在內容上做投入,被迫止於概念。
即使中國老齡化的趨勢已經如此明確,但受制於中國文化裡的「孝順」傳統,和老年人的節約、自主意識。
他們不太願意把錢花在養老服務上,只要自己能動就不想麻煩別人,不願花錢買服務。更不捨得花兒女的錢來養老。
無論是自己居家養老,擠兒子家養老,兒女陪伴和孝順也其實並不能很好的解決很多現實的看護、照料問題。
養老依然是各家各戶的私人命題,還遠沒成為社會化行為。
這導致 「專業的養老服務」這個剛需,在市場層面變得隱晦了。
所以即使有政府大力支持,養老產業板塊的熱度依然不高。技術、資本、機構,都在觀望。
再回到地產商。
欣慰的是,一些靠譜的地產商已經開始在探索社區養老模式了。
我們願意相信中國地產商的實力,畢竟他們有錢,有背景,而且擅長用錢來整合資源,有眼界,善於學習,有實力,有執行力。
他們是最擅長講故事的人,這一次,企望我們這一代有機會能看到這個故事兌現。
希望我們的父母,能夠享受到符合他們真實需求的,更高品質的晚年。
無論,受益於誰。
2018中國文旅產業暨首屆康養
特色小鎮項目實操高端總裁峰會
◆壹方城平臺將於11月29-12月1日在海南開啟2018中國康養·文旅產業發展峰會暨首屆康養特色小鎮項目實操高端總裁峰會,本次會議匯聚20多位一線項目操盤手齊聚,從 政策機遇、國家扶持、創建申報、頂層設計、盈利模式、策劃創意、規劃設計、產業導入、落地要點、操盤實踐、運營模式、IP打造、投融資模式、資源連結、項目考察等15個緯度分享同一眾與會產業專家大咖和經典項目操盤手進行項目落地實操學習研討。
北京壹方城智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文旅/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行業最具前瞻性、最具實效的房地產企業家轉型學習及項目創新、資本對接的綜合服務平臺。我們致力於文旅+地產+網際網路+的產業鏈生態完善,打造文旅+資本+運營+傳播推廣的跨界融合、資源整合的全產業鏈無縫對接平臺。
本次峰會解決的7大問題:
參會五大類型企業的關注點:
會議時間:2018年11月29日—12月1日【2天議程研討+1天項目考察】
會議地點:海南 三亞
參會對象: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領導;房地產企業董事長、總經理、高管團隊;醫療、康養、大健康投資、旅遊開發、特色小鎮、休閒農業、養生養老、投資機構等企業高管;策劃規劃、園林景觀、建築設計、景區管理等單位中高層負責人(400人)
諮詢峰會:柴顧問:13693001974
主辦單位:北京壹方城智匯科技有限公司、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
11月29日上午:
第一版塊:「鄉村振興」&「健康中國」戰略下,康養產業發展趨勢及最新政策解讀
聶梅生—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清華大學校友會房地產協會會長;
喬潤令—國家發改委城鎮中心原副主任、現城鎮中心理事長、研究員,中國小城鎮及城鎮化專家;
陳安華—中國特色小鎮建設與規劃設計研究院執行院長、浙江省建築科學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
11月29日下午:
第二版塊:康養產業及康養·文旅小鎮頂層設計及創新實踐解讀
柳中輝—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副會長、湖南潯龍河控股集團董事長、長沙縣果園鎮潯龍河村黨支部書記;
烏恩—北京京都風景旅遊規劃設計院創始人;
柳俊—旗鑑旅業常務副總,中國新型城鎮化戰略發展研究會副會長
王捷—箱根溫泉集團董事長。
11月29日晚上:
第三版塊:歡迎晚宴+康養·文旅特色小鎮創新IP資源連結會 (圓桌對話、項目路演、商務洽談合作、引薦交流)
(規劃聯盟、融建聯合體、洽談合作)
11月30日上午:
第四版塊:康養產業及康養·文旅小鎮運營模式創新與實戰解讀
袁英華—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項目投融資專業委員會會長;
劉向陽—居易國際董事局主席;
楊子敬—潤福生活事業董事長。
11月30日下午:
第五版塊:國內外康養·文旅項目經典案例解讀
於浩波—藍卡(國際)健康集團董事長;
倪浩華—樂成老年事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Mark Dodds—英國TLD Design Consulting 公司CEO;
陳延年—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壹方城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第六版塊:康養·文旅小鎮超級創新IP路演實踐及圓桌對話【創新IP項目持續招募】
貴賓席及會員企業私董會:
12月1日項目實地考察
線路1、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
線路2、海南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
增設小班輔導:
1、(康養產業)土地政策專題研討(國家發改委城鎮中心副理事長—喬潤令)
2、(康養產業)資本專題研討(賽伯樂綠科投資集團—殷宗明);
3、(康養產業)創新項目路演、專家團問診及需求對接。
主辦方電話:柴顧問13693001974(手機即微信號,微信諮詢請編輯「 諮詢峰會」,否則不予通過)
簡訊報名:編輯簡訊「姓名++企業+職位」備註「諮詢峰會」發送:13693001974
備註:本峰會針對參會學員有審核標準,會收取一定費用,請知悉。
支持項目路演、展位宣傳等贊助合作!
>>>壹方城-中國文旅/特色小鎮全產業鏈一站式平臺,作為行業服務模式的開創和領跑者,壹方城致力構建中國文旅/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及鄉村振興產業企業家和參與者共建、共享、共贏行業生態平臺,歡迎更多的朋友能一起參與共同推動行業生態的發展和完善,一起助力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