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部動畫集齊了以上所有要素,讓人慾罷不能。而它不僅由名噪一時的監督操刀,還請來了業界一線的音樂人創作曲目,引得眾人高呼:「二次元偶像戰國到來了!」
《Wake Up, Girls!》企劃的開始,要比很多人想像得早得多。
在大部分人眼中,《Wake Up, Girls!》的動畫和劇場版在2014年才播出,相比同類型的《LoveLive!》和《偶像大師》已經晚了不少,人氣和熱度的差距再正常不過了,畢竟多媒體偶像模式已經被人家玩爛了。
但其實,WUG的企劃早在2011年就開始了。為了應援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中受災的東北地區而誕生的這部偶像作品,是和《LoveLive!》、《偶像大師》名副其實的同時代競爭者。
可當時間來到2013年,《偶像大師》本家動畫已經播出兩年,《LoveLive!》第一季作為新番,播出後迎來了爆紅,而此時,WUG才剛剛結束新人選拔,從宣布企劃到成立組合已經花費了整整兩年。
這兩年間,我們無從得知幕後人員在幹些什麼,也許在寫劇本,也許在籌備歌曲和動畫,兩年的蓄勢待發和主創山本寬滿滿的鬥志都讓我們不禁對這個企劃充滿了期待,哪怕是原創動畫,或許也能給這個被老IP霸佔的業界帶來一絲新鮮的血液。
然而,動畫在2014年初千呼萬喚始出來,卻是以劇場版先行的形式,沒有任何知名度、只有小規模排片的WUG劇場版《七人的偶像》,票房只有0.1億,毫不意外地暴死了。0.1億是什麼概念?一部原創的、沒有任何IP加持的普通動畫電影的票房都可以達到它的幾十倍甚至百倍。
而如果說劇場版的暴死還能被推脫為錯誤的策略和知名度有限,那麼TV動畫、乃至後續企劃的暴死則是完全的有跡可循。在劇場版打出一聲啞槍後,觀眾們發現,TV動畫竟然各方面都比不上劇場版。最讓人不能忍的就是隨處可見的作畫崩壞,剛剛播出幾集就被人截出了各種崩圖。
而越到後面,崩壞的現象就越普遍,哪怕是在後續發售的BD中也沒能得到修正,而山本寬給出的唯一解釋就是:「沒錢了。」
沒錢的直白效果,不僅體現在作畫崩壞,更體現在對整個企劃支持的無力。雖然WUG憑藉高質量的歌舞表演登上了當年的Animelo Summer Live,但缺錢導致的活動類型受限、宣傳不到位、動畫拉胯等負面影響卻難以消除,直接導致了此後人氣的低迷。
如同動畫打出的標語「在偶像戰國的驚濤駭浪中掙扎生存的七位少女」,WUG這艘小船的處境也在其他擁有著雄厚資金和實力的偶像企劃中愈發艱難。LoveLive的背後是電擊G'magazine帶領下的Sunrise(老牌動畫製作公司)和Lantis(大型ACG唱片公司),而偶像大師則是由日本支柱級別的遊戲公司南夢宮一手扶植的大IP。相比之下,WUG只有山本寬和他為愛發電的工作室,以及一個靠交情請來的神前曉。
如此簡陋的製作班底無法交出和競爭對手相媲美的宣發和活動計劃,光是寫出幾首好聽的歌、編排出幾個像樣的舞蹈就是極限了。至今為止,作為WUG代表曲目的《タチアガレ!》竟然連完整的動畫舞蹈live都沒有,更不必提其他歌曲裡頻繁重複使用的動作片段了。
「沒錢了」。如果只是一部原創動畫,還能想辦法糊弄過去,但這三個字對於一個多媒體偶像企劃來說,卻是致命的。連觀眾對偶像番最低的要求——不崩壞的live——都無法做到,其他的更是無從談起,而整個故事的內核也並不適合作為一部王道偶像番。
除了資金問題引發的爭議,WUG最飽受詬病的就是它的劇情。我們時常能在網上看到對WUG劇情兩極分化的評論,不喜歡的人把它踩在腳下,而喜歡的人卻也不在少數。這其中,被提及最多的詞便是「真實」。
真實不好嗎?真實系作品不是大受歡迎嗎?但偶像的真實,又是另一回事了。
提到偶像,或者說日系偶像,我們腦中浮現的第一個詞大抵都是「元氣」。日系偶像永遠充滿著活力,她們在舞臺上賣力地表演著,哪怕歌詞無腦動作簡單,我們也往往會被她們的熱情感染,跟著燃起了努力生活下去的衝動。
我們無法看到偶像下了舞臺的另一面,但《LoveLive!》、《偶像大師》也已經告訴了我們,她們是一群走到哪裡都活潑可愛、遇到困難絕不退縮的女孩,為了把幸福帶給我們而拼盡全力。
然而,在WUG的動畫中,我們並沒有看到我們預想的元氣滿滿正能量情節,除了最開始「為了拯救廢棄的事務所成為偶像」的王道展開,後續的劇情不停地給觀眾澆上了一盆又一盆的冷水。
成為偶像不是只有唱跳,說好的純潔無瑕紙片人偶像也要靠「脫」才能紅,在沒有工作的時候,等待她們的只有醉酒猥瑣男的揩油。
名不見經傳的地下偶像沒有應援、沒有觀眾,還要面對網上的嘴臭和冷嘲熱諷,萬人空巷的盛況只配金字塔尖的偶像擁有。
成為人氣偶像的道路上,是無數血淚和同伴的屍體,一個動作做錯就會被逐出團體,「不休息,不抱怨,不思考」是頂級偶像的信條。
這些殘酷的事實在三次元的娛樂圈中屢見不鮮,但放在二次元中,就顯得過於刺眼。二次元偶像是帶來美好和治癒的存在,很多觀眾想看到的是她們努力之後獲得成功,而不是她們真實的、艱辛的、甚至骯髒的奮鬥史。換句話說,現實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事就不要戳穿,誰還想在二次元中再面對一次苦逼的真實世界呢?
而在山本寬不遺餘力地向我們潑著冷水的同時,我們發現,這七位少女好像也不是我們心目中二次元偶像的樣子。她們的髮型和人設實在是太普通了,仿佛七個人共享一張臉,在其他作品中常見的五彩斑斕的發色和衣著在她們的身上完全看不到。
組合的C位島田真夢更是完全沒有隔壁果皇和紅黃藍三巨頭那樣炫目,只是個普通的黑長直少女。
偶像一賣人設二賣歌,無論二三次元都是如此,可是這些沒有屬性的少女仿佛現實中你我身邊的路人女生,就像她們自己調侃的那樣,「充滿了素人的臭味」。她們會權衡偶像活動和自己的前程,會嫌棄水平不夠好的同伴,甚至會推卸責任,太過真實以至於很難讓觀眾寄託對二次元偶像的那一份幻想。
但這些讓人不想面對的劇情,這些平凡甚至有些土味的女孩子,在筆者看來,卻有著更加打動人心的力量。誠然,王道勵志故事和個性鮮明的美少女任誰都會看得開心,但真實世界就是如此的五味雜陳,而我們正是作為普通人在這樣的世界中浮浮沉沉。這群在真實中奮鬥的少女們,不僅面對著真實的黑暗,同樣也擁有著真實的感動和溫情。
哪怕是不出名的偶像組合,也有著看到她們努力的人,僅僅九個觀眾的支持就已經彌足珍貴,會成為她們不放棄夢想的源泉。
哪怕七個人一開始完全不熟,但她們一起訓練、一起煩惱,甚至撕破臉皮吵架,最終接納了彼此,從只想讓自己顯眼的一盤散沙變成了真正有凝聚力的團體。她們的關係比起所謂的「羈絆」,更像一份難能可貴的友情。
在最後這個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結局裡,她們努力了很久還是失敗了,讓很多人抱怨「餵屎,白看了」。其實,主創大可以迎合觀眾對大團圓結局的喜歡,讓她們贏得最後的比賽,取代I-1 Club成為日本第一偶像組合,但現實就是會留那麼一點遺憾,努力也並不是萬能的通行證。可就算結果不完美,一路上所有的經歷已經足夠。
當菜菜美為了WUG撕掉夢寐以求的光塚劇團的招生通知時,當夏夜對著已故青梅竹馬帶回來的浮標大聲哭泣時,當真夢說出那句「我們在成為偶像之前,首先是一個人」時,這既是對日本畸形的偶像產業的詰問,也是對傳統日式偶像形象的變革。
至少在這部作品中,二次元偶像不再是昔日那一個個人設符號,而是有溫度的、活色生香的靈魂。
在偶像產業中,我們常常聽到偶像們說著「為了給大家傳達幸福」之類的話,也許就像I-1 Club製作人白木說的那樣,「沒有觀眾的認可,就是連人都不是的垃圾」。但對於WUG的七位少女來說,人性永遠在偶像品格之前。想要成為偶像,不再是為了給觀眾帶來幸福,而是為了讓自己幸福,讓自己不留遺憾,輸贏算得了什麼,旁人的惡言又算什麼,竭盡全力然後享受當下,是真實的人生最好的姿態。
就像早坂先生所說,偶像永遠在追逐那個海市蜃樓般的滿分,但那並不是全部。當最後I-1巨蛋的觀眾席從一片漆黑慢慢變成綠色的海洋,WUG的七位少女在我心中已經踏入了滿分的殿堂。
2019年,WUG的聲優組合宣布解散,雖然企劃沒有明確表示終止,但所有人都知道,即使有著大型唱片公司Avex的支持,WUG也已經難以維持,在這沒有硝煙的偶像戰國中徹底落敗了,留給人們的只有對山本寬又一次失敗了的笑談。「沒錢做什麼二次元偶像企劃?」 確實,但比起偶像企劃,我更願稱劇場版和第一季動畫為一部優秀的現實向群像劇。
正因為現實中存在著種種黑暗和冷漠,她們跨越這一切被所有人承認的那一刻才顯得如此酣暢淋漓,讓我們意識到,哪怕是讓人無力的現實,也可以被改變。
這部番裡沒有膚淺的勵志和美好,是真實造就了她們的故事,也是真實鼓勵著我們每個人。
當《文豪野犬》開始自毀文豪,它還能拿什麼讓你「真香」?本季最火!土味、爽文,其實都不是《元龍》讓你上頭的原因。曾經下飯神作,如今只求青結!談《食戟之靈》第五季三大崩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