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暉:關鍵時刻總放棄的「餐飲網紅」>人物

2021-02-21 年輕人

 

用網紅來形容自己,曾暉是拒絕的,並且帶著奇怪:「為什麼大家想到有間蝦鋪和我都會想到網紅?

這個問題還真是不好回答:「就覺得你的店和你這個人一出現就很紅啊!」

其實是仿佛找不到更好的詞。

曾暉拒絕的原因是覺得網紅不是一個什麼好的詞:網紅是有生命周期的,紅得快,過氣得也快。而自己只是想好好做這一份熱愛的事業,甚至「並不想紅得那麼快」。

 


眼前這個很紅的曾暉熟悉而又陌生。

2016年5月8日,我們第一次見面,第一次見面是因為他的餐飲品牌有間蝦鋪開業。那個時候他身穿灰色針織上衣和咖色麻質褲子,很深的雙眼皮,頭髮挑染了幾縷白色,在煙火氣息十足的餐飲店裡還是一股品牌策劃人的藝術氣息。

他在比較急促地跟我談理想,眼睛裡是一個跨界轉型人無限的憧憬和闖勁。

2017年9月14,我們第二次見面,在他的辦公室裡。這個時候他的發色已經回歸到了中規中矩的黑色,穿著也是已經成為標配的一身黑:黑襯衣黑西褲黑皮鞋,同時臉上也多了一點黑——眼睛底下有了比較深的黑眼圈。

他的語氣平緩了很多,他不再談理想,所有的一切都和現實相關,眼神卻更加平和堅定。


你會驚訝一年時間對一個人的改變。

於很多人來說一年只是將所做的事情再延長一年。而於曾暉來說,他在全國多了20多個分店、多了2個餐飲品牌、多了兩個公司、多了10來場演講,每一項都做得還算不錯。他的店面和他的人也因此瞬間成為行業現象級的「網紅」。

但是熟悉他的人會知道,這一切都是自然會發生的事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事實上都有著紅的必然。

曾暉曾於2016年5月在自己朋友圈分享過百度最年輕副總裁李叫獸的一篇文章:《為什麼你有十年經驗,但成不了專家?》,稱自己在十年前就懂得了這個道理:重複和積累的差別。這也正是他做一些事情能夠成功的秘密。

他舉了一個例子,為了訓練自己的思維表達能力,每天寫一段話發表在相關平臺上,從以前的毫無寫作能力到現在清晰表達觀點已經不成任何問題。

這樣最終在時間上的呈現就是在同樣的時間裡,走過了別人的雙倍或者多倍的距離。這也是這個才30出頭的80後,看起來也很年輕的餐飲創業人,思維方式、舉止言行卻總被認為是40歲人的原因。

這也就不難理解他不喜歡網紅這個詞的原因了,他認為現在急於求成的年輕人把網紅這個詞貶義了。或許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網紅,他甚至總是在關鍵時刻放棄紅的機會。

 

做了一個殘忍的決定

時間指向2015年3月,已經做品牌策劃9年的曾暉想休息一下了,他休息的方式是拿起了筆。

於是「曾暉策餐飲」自媒體誕生了。

他開始寫稿分析餐飲行業。從2015年3月至7月四個月的時間,他總共寫了10篇文章,在現在追求日更的自媒體人看來,這個數字簡直是不能看。但是有人是小米加步槍,有人是大炮加坦克,曾暉這10篇文章一經寫出卻篇篇都是炸彈,直接震撼了湖南乃至全國的餐飲市場的江湖。

他寫的《外婆家的七宗罪》引得當日如日中天的外婆家啟動了危機公關,外婆家的老闆吳國平親自找他聊天;他寫的《水貨》引起了水貨老闆請他喝茶聊天,因為他的文章只是基於客觀事實,老闆也只是很欣賞地和他聊聊天;他寫的《商場店是天堂還是地獄?》因為涉及到了房地產行業,引得房地產媒體瘋狂轉載……

為什麼以前從不與寫作沾邊、也沒有媒體人的背景,憑藉這10篇稿子能達到這個效果?

事實上曾暉憑藉的是近十年的經驗在打基礎。

他已經做策劃多年,策劃了長沙的相約回家吃飯、爺爺的土缽菜等眾多餐飲品牌,對全國餐飲市場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而下苦功是文章客觀的保證,為了寫作這樣一篇文章,他需要大量的調查取證,反覆修改,不斷打磨,光是外婆家的四宗罪就寫作了20多個版本,每個晚上熬夜到凌晨。

也正是這十來篇文章使得曾暉迅速被業類認識,餐飲業知名媒體餐飲內參、紅餐網等都邀請他做特約主筆,眾多知名平臺也向他拋來了橄欖枝。

市場上缺這種人。

但是他把筆放下了,放棄了中國最早可成為餐飲網紅、寫作大V坐擁眾多粉絲指點餐飲的機會。很多人都覺得可惜了:「曾暉你不繼續寫這一行真的是損失」。

繼續寫下去是可以遇見自己的未來,但是曾暉說他一直尋找的是一種不安全感,只有不安全感才能給自己帶來安全感。

 

「必須下水遊一次」

這種不安全感是什麼?在他當時看來,是必須下水遊一次。

他說自己喜歡的教練是前國乒總教練劉國梁那種:運動員出身,再做教練。這樣才能深刻地將行業實戰經驗和理論相結合。現在自己有了餐飲品牌策劃的經驗,有了寫作分析能力,未來的路要想有更高的成就,就該下水遊一次。

於是有間蝦鋪誕生了。

有間蝦鋪一誕生就濺起了湖南餐飲濺起的浪花。不同於其他餐飲店先開店再公司化運營,他的店一開始就走公司標準化運營,品牌化推廣,以至於在全國複製速度非常迅速,更難得的是在全國十幾個城市都生意火爆,大家心甘情願排隊一個多小時就是為了嘗一口「大鍋油燜蝦」,試想短短一年內,一年賣出近千萬隻蝦是什麼概念?

接著苗小串誕生了。在當時政府修路,圍牆阻隔非常不找店面的時候,第一個月不到三十萬,第二個月就突破八十萬的成績,這完全又是建立在一個營銷策劃人的功底上。

如果說有間蝦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實戰能力,那麼苗小串已經是寄託著一個餐飲人的理想了:自己是湘西人,湖南還沒有叫得響的燒烤品牌,將湘西的烤串推向湖南推向全國,是一個湘西人的心願與使命。

當然回過頭,這一趟下水也沒有那麼容易。這一年找尋食材、調製醬料、進行店面選址、處理店面糾紛等經歷的各種場景,使得他在講話時都能不自覺得哽咽。

正是這種實戰經歷讓自己對餐飲行業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敬畏,他認為餐飲就像一個湖,湖面永遠風平浪靜,湖底的驚濤海浪是不跳水無法想像的,「但是跳下去是對的」。

但是在很多人認為這個餐飲老闆會有更多的分店更多的品牌的時候,他又轉身了。

「中國有近百萬個的餐飲老闆,不缺我一個。」 曾暉說。


在餐飲行業的成功使他獲邀參加了很多全國性的論壇,很多人不遠千裡來找他諮詢,因為像他這種擁有豐富的跨界經驗和多重身份,能夠將餐飲全產業鏈打通的人並不多。

所以,他再次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回歸品牌諮詢行業,做個真正專業的品牌教練,將品牌心得製作成課程傳授給更多餐飲從業者。

於是一家新的公司「食幹家餐飲品牌諮詢機構」啟動了。

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和餐飲相關的。這一切背後的支撐,也都是和熱愛有關的。那個8歲在廚房第一次做出一碗蛋炒飯的男孩不會想到自己的今天會在哪裡,靠什麼飯。而現在這個33歲的大男孩也不知道未來會在哪裡,吃著什麼飯。

但是熱愛會指引方向。

《年輕人》對話曾暉,以下簡稱 Y&Z

Y:你這麼折騰,會不會讓人感覺你太浮躁?


Z:餐飲是我這輩子最熱愛的事,品牌是我最擅長做得事,其實我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兩件事,這個維度裡面,我需要更多經歷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Y:你現在對吃是一種什麼心理?你都吃過哪些地方了?

Z:中國有句話:食色性也,中國的飲食真的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帶著敬畏和熱愛。我除了西藏、新疆、內蒙古沒有去過,其他的省份都吃過了。我會用自己的味覺去證明一個店有沒有別人說的那麼好吃,哈哈

Y:作為一個專業人士,你走進一個餐飲店會關注的是什麼?

Z:我最常做的事就是控制自己把焦點放在美食的體驗上,可結果常常還是職業病太重,設計、服務、環境、菜品、價格和營銷都會關注,品牌建設是個系統工程。

Y:講一個你難忘的吃東西的經歷。

Z:在創辦有間蝦鋪以前,我是不吃小龍蝦的,然後一年吃了快一噸,三個月胖了十斤,有段時間看龍蝦就秒飽。

Y:你最喜歡吃的菜是什麼?

Z:去每個城市能夠吃最地道的菜,美食是了解一個城市文化很重要的載體。

Y:年輕人都有一個開咖啡店或者奶茶店的夢想,你對此有何建議?

Z:如果你有足夠為情懷買單的條件,那沒啥說的。如果還沒有,那就先去找家餐企工作兩年再說。咖啡廳和奶茶店是餐飲死亡率最高的品類,沒有之一。

Y:給《年輕人》讀者推薦基本餐飲方面的書籍。


Z:初學者可以看看《從零開始做餐飲》,老選手可以看看《巴奴的產品主義》。分別是餐飲業兩家媒體最近寫的,還不錯。

Y:給《年輕人》讀者推薦幾道來長沙必吃的菜。


Z:早上吃碗長沙周記米粉,中午點份德天順蓋碼飯,晚餐來一鍋有間蝦鋪的大鍋油燜蝦,夜宵再來一手苗小串的湘西小串燒烤。哈哈,這樣就完美了。

責任編輯/小鹿快跑   校對審稿/龍璐

點擊閱讀原文

快來為你喜歡的社團投上一票吧

相關焦點

  • 中國餐飲怪象:網紅餐廳一炮而紅,一下就死.
    「趙小姐不等位」作為餐飲網紅界的鼻祖,帶動起排隊等位,網紅效應拉動人氣,曾經風光一時的餐廳,有名人、有浪漫的愛情故事、有熱衷的粉絲排隊,還有特色的鹽焗菜式,常年在某點評平臺上流量前三名,但因最後一家門店的關門,末日狂歡終究還是結束了。一年紅利,兩年穩定發展,三年就撐不下去,「趙小姐不等位」就是很好的例子,那麼這些網紅爆紅後衰敗的原因就是什麼?
  • 網紅餐飲:故事雖然好,收場更重要
    近幾年來,網紅餐廳成為了年輕人們出行遊玩的打卡聖地,然而,知名度不等於品牌號召力,市場是殘酷的,「短命」是眾多網紅餐廳不得不面臨的事實。如果說「網紅餐飲」才是未來餐飲市場的正確姿勢,很多人會覺得這是騙鬼的話。
  • 美思佰樂曾暉:顧客願意為方便付出價值 看好食品超市前景
    在接受贏商網記者專訪時,永旺美思佰樂(廣州)商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暉說到。  隨著美思佰樂的開業,永旺集團在中國零售業布局雛形初現,包括綜合百貨超市、食品超市、便利店、綜合金融、商業地產開發、服務、專賣店及商品物流等。而作為「利刃」的美思佰樂的擴張速度也不可小覷:計劃到2016年開店數達到30家,到2020年實現100家的開店目標。
  • 揭秘:魔都三大網紅餐飲巨頭背後的創業史
    最近我們見了位超級難搞的 富(負)二代,他曾是投行、VC圈、電子商務和廣告行業圈的金領,現是坐擁 三大網紅鼻祖餐飲但母親對John做餐飲的影響非常大,年輕時她燒得一手好菜,亞洲的成功人士都衝著手藝去她家品家宴。廚房裡的一聲一息,母親的身體力行,都成了John創業的「熱情」,也是母親,告訴了他,什麼是餐飲的「品質」和「情懷」。
  • 避免掉進餐飲加盟騙局5個原則之謹慎網紅店
    近期我寫過4篇餐飲加盟創業虧損和避免掉進陷阱文章,其中有2篇在一些平臺閱讀量超過2萬,今天再談謹慎加盟網紅店。 餐飲行業經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餐飲店突然一夜爆紅,刷爆朋友圈,但是有一些網紅店,創業人士就要謹慎加盟。
  • 自帶流量的網紅餐飲,為何陷入「3年」魔咒?
    當我們還沉浸在2013年,趁烤魚燎原之勢的爐魚、探魚,2014年的黃太吉、雕爺牛腩以及西少爺,2015年的松哥油燜大蝦、墮落蝦之時,「喜茶、奈雪茶、祿鼎記」等新晉網紅已開始紛紛登場,「排隊、限量、手藝」幾乎成為網紅餐飲的三大賣點。
  • 曾暉同志、申愛華同志赴基層聯繫點和相關企業走訪調研
    8月12日至14日,廈門銀保監局局長曾暉同志、紀委書記申愛華同志圍繞深化金融支持復工復產,先後走訪調研廈門中翎易優創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天中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美林美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廈門風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赫伯特進出口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和工商銀行廈門軟體園支行、廈門農商行上塘支行、中國人壽(601628,股吧)同安支公司、同安農銀村鎮銀行等4個基層網點。
  • 老網紅創新餐飲煥發新生
    今年8月,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啟動了2020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經過歷時3個多月的評選,最終評出了100個北京「網紅打卡地」推薦名單。100個「網紅打卡地」包括通州區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等12個自然景區、地鐵大興機場線等26個人文景觀、北京楓花園汽車電影院等14個文化藝術景點、故宮角樓咖啡等13個餐飲及創新零售店、前門大街等14處街區園區、北京樂多港萬豪酒店等13處住宿地、禮士書房等8處閱讀空間,涵蓋了「吃、住、行、遊、購、娛」各環節的文旅體驗和消費場景,展現了首都的城市新面貌、古都新風尚、時尚新地標、消費新場景。
  • 廈門銀保監局迎來女局長:70後江西銀保監局副局長曾暉調任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廈門銀保監局迎來女局長:70後江西銀保監局副局長曾暉調任近段時間,多個省市銀保監局人事調整不斷。7月16日,澎湃新聞注意到,現年50歲的江西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曾暉已出任廈門銀保監局局長,目前主持廈門銀保監局全面工作,分管人事處(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機關黨委)。隨著曾暉的到任,現年58歲的廈門銀保監局原局長張新潭則轉任該局一級巡視員。
  • 涼皮皮:生活就要皮一點,打造年輕人的網紅餐飲
    兩年前,他接手了父親經營了一輩子的涼皮店,和年輕人喜歡吃的小吃進行結合,現在還推出了炸串、飲料、肉夾饃、牛肉麵、椒麻雞等特色餐飲產品。如今,涼皮皮已經開了二十多家分店,小有所成,都完成了天使輪的融資,據內情人士透露,這家90後餐飲連鎖公司預估市值已達到500多萬元。
  • 專家談丨魏延安:再說丁真,網紅人物與網紅產品
    事實上,當紅的網紅人物背後都有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支撐,淘寶一姐薇婭的工作團隊已經坐滿了四層樓,李子柒也是有專業公司在策劃和商業運作。因為網紅人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已經遠遠超出個人能力範圍。還得再加上一條,堅持一定的時間依然是必要的。
  • 高坪鎮打造「網紅餐飲」,助力「三間經濟」發展
    高坪鎮供圖瀏陽日報訊(記者羅方平)儘管還未正式對外營業,但高坪鎮雙江村的「吳家別院」已經成為瀏陽新晉「網紅打卡地」。「訂餐的食客越來越多,最多的一天接待了30多桌客人。」負責人吳丹介紹,「吳家別院」是一家集餐飲、休閒、民宿等於一體的體驗式農家樂,於今年年初完成建設,此前一直處於「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如今食客持續爆滿的狀態,得益於高坪鎮全力助推「三間經濟」發展的系列舉措。
  • 舒芙蕾上位網紅餐飲頭把交椅?
    更有甚者,一個購物中心內已有2個不同品牌的舒芙蕾專門店。為了扒一扒這貨的人氣與熱度究竟如何,筆者又查詢了百度指數,將其與喜茶、鹿角巷等老一代網紅餐飲進行了比較。好傢夥,真的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感覺啊,就連喜茶都快被它蓋過風頭了!
  • 川普做夢也想不到,總統大選關鍵時刻,共和黨大人物們臨陣倒戈
    正因此,每每到了總統大選的關鍵時刻,各黨內部的政客也會扭成一股繩為贏得選舉放下暫時的成見。距離美國大選還有不到5個月的時間,但川普做夢也沒有想到,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共和黨卻完全不在狀態。一連串的壞消息紛至沓來,其連任形勢卻面臨著極大的變數。
  • 重慶首個湖南美食部落強勢登陸,網紅餐飲矩陣深度揭秘
    新形勢下,消費者需求持續變化,當紅品類更迭加速,餐飲行業的變幻更是日新月異。面對來勢洶洶的浪潮,和網際網路的不斷催化,許多餐飲品牌紛紛布局餐飲矩陣,應對後疫情時代的發展及消費趨勢的不斷變化。 而能夠化危機為轉機並破局突圍的標杆,也在這場大潮中誕生。
  • 冰窖餐廳、角樓咖啡……老網紅創新餐飲煥發新生
    今年8月,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啟動了2020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經過歷時3個多月的評選,最終評出了100個北京「網紅打卡地」推薦名單。100個「網紅打卡地」包括通州區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等12個自然景區、地鐵大興機場線等26個人文景觀、北京楓花園汽車電影院等14個文化藝術景點、故宮角樓咖啡等13個餐飲及創新零售店、前門大街等14處街區園區、北京樂多港萬豪酒店等13處住宿地、禮士書房等8處閱讀空間,涵蓋了「吃、住、行、遊、購、娛」各環節的文旅體驗和消費場景,展現了首都的城市新面貌、古都新風尚、時尚新地標、消費新場景。
  • 「守得住經典,當得了網紅」,餐飲品牌正在年輕化
    而「守得住經典,當得了網紅」的陶陶居,則活成了它們的反面。   跟上年輕人舞步,生於1880年的陶陶居,開始變得「好吃,好玩,好看」,各式聯名營銷在年輕人活躍的社交場中刷足存在感。陶陶居四年「年輕化」探路,宣告成功。   在餐飲業有個論斷,「一個品牌3-5年就已經老了」。餐飲連鎖品牌們,該如何通過「年輕化運動」重回主流?
  • 餐飲熱點|看「網紅」火鍋,從17張桌到150家店,如何營銷?
    「網紅」餐廳近幾年越來越火,身邊的小美眉們都喜歡沒事去「網紅」餐廳吃飯、拍照,一待就是大半天。雖說「網紅」餐廳深受妹紙們喜愛,可也有很多「網紅」餐廳一個一個倒下,「網紅」這個詞,在當下的餐飲業,幾乎淪為一個貶義詞——不是速生速死,就是花拳繡腿。因此,能打破「魔咒」活到現在、生生不息的「網紅」,都成了傳奇般的存在。
  • 「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落幕 助力餐飲品牌走向新徵程
    12月1日至5日,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在廣州隆重舉行。此次餐飲界盛會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紅餐網聯合創辦,包括四大板塊:2020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第二屆中國餐飲紅鷹獎盛典、「紅動中國」美食直播周和2020中國餐飲產業品牌展。
  • 轉戰外賣,借力消費券,佛山網紅餐飲品牌的「疫境」求生路
    過去的兩個月,這家年輕的餐飲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疫情之前,有米師傅的發展一直比較順利,2017年從廣州來到佛山禪城創業,憑藉精準的品牌定位,良好的菜色出品以及線上的用戶運營,在佛山餐飲業快速崛起,成為吸引商務白領、年輕人「打卡」的網紅店。如今在佛山地區布局了8家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