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不該死

2020-10-04 色蒼囊

隨著邪不壓正的熱映,大家似乎又對姜文上一部電影《一步之遙》感興趣了,這就幾天看到好多人發帖討論。我也湊個熱鬧又把電影找了出來重溫一遍,這次看出點門道來,寫一個帖子和大家分享下。

一步之遙這個四年前的電影之所以讓大家這麼牽掛,主要原因是誰都說不明白姜文到底拍的是啥?感性上覺得這不是爛片,可是理性上怎麼也看不懂,導演也不解釋。弄得就好像是一個啞謎,誰也解不開的感覺,你說急人不急人。似乎這部電影就是姜文和大家開的一個小玩笑,看到誰也看不懂他的電影他好開心的樣子。套用電影的臺詞我就是一個孩子。

一步之遙我看了3遍,第一遍是4年前電影院看的,和大家一樣看完後一臉懵b,這tm拍的是什麼玩意?回家找了很多影評東說一句西說一句,誰也沒說清這電影到底講的是什麼。第二遍是2年前,新買的4k電視找個藍光電影測試屏幕,因為這個電影色彩比較豔麗,就用的它,結果看完了一部電影,雖然仍然不知道姜文要拍的是什麼吧?但是覺得這部電影有點意思,具體什麼意思分析不出來,就覺得肯定有內涵,但是理解不了。這次三刷是受了圓桌講究派影響,看嘉賓們聊得很開心的樣子,也就有找來了資源從新看一遍《一步之遙》。

這第三遍看,終於得不是一臉懵b,我自己覺得我看出點門道來。這電影太有意思了,太好玩了。可以說如果姜文不做這些精巧的設計,電影直白一些,估計一步之遙又是一個賣座爆款,豆瓣上7.5分到8分打底。可是賣座的電影,評分高的電影年年都有不新鮮。一部像一步之遙這樣精巧,像一個玩具,一個智力迷題的電影真的就是獨一份了。就像姜文在圓桌講究派裡面說的,我拍電影就給懂得人看,100個人裡面1個人懂我就就給那一個人看,其餘99個和我沒關係。大約就是這意思了。

我不敢說看懂了吧,很多隱喻,結構的東西都不懂但是大約的看出一點門道。讓我有些了找到糖果孩子般的小確幸。突然覺得這個電影就是姜文和大眾玩的一個遊戲吧。

《一步之遙》的秘密就在一句臺詞中,那就是王婆不該死。其實大家如果咬死了這劇臺詞,把這部電影在重新看一遍,整部電影就豁然貫通,仿佛從新看了一部新電影。

王婆不該死,出現在電影第一幕中,是五七和馬走日的對話。《一步之遙》的第一幕是整部電影最經典的橋段,莎士比亞的念白,教父的場景,大清亡了的戲謔。一句王婆不該死的臺詞淹沒在其中,不太顯眼。但是,我認為這一句王婆不該死,振聾發聵,這是一個人性良知的吶喊,這是解開整部電影的鑰匙。

大家重新看一遍電影或者只看開頭,大家看看馬走日一句王婆不該死,是怎麼說出的。那是一間密室,密室中只有三個人五七,馬走日,項飛田。五七鋪陳一堆追求外國女失敗的話,然後一個特寫鏡頭,本身在馬走日對面的五七,走到馬走日近前,及其低聲的在他耳邊說了一堆話,然後馬走日猶豫了下說出王婆不該死。

這裡面有兩個問題,第一既然這是一間密室,密室中只有三個人,馬,項,武。三個人是在私密場合沒有外人。五七為什麼要對馬走日低聲耳語。他怕誰聽到?第二個問題他到底說了什麼了會讓馬走日說出王婆不該死?

首先看第一個問題,顯然他和馬走日低聲耳語絕對不是在防備項飛田。因為如果這段話不需要項飛田聽得話。以五七的權勢可以讓項飛田出去。但是他沒有而是選擇用極低的聲音,和馬走日耳語,他到底在防備誰呢?我認為他是在防備老天爺,防備良知,人性。他和馬走日的說的話,他自己都知道必然是一個極度骯髒,極度殘忍,極度泯滅人性的計劃。以至於羞於出口。

再看第二個問題,這個計劃到底是什麼?電影裡面沒有表現,那麼就需要自己去腦補,可不可能是把王婆,宰了做成面給小姐端過去?或者,一刀一刀活颳了王婆,直到小姐回心轉意?觀眾對於這段腦補的多惡略,多變態,多殘忍。就代表,五七以及五七那個圈子的人多變態殘忍,總之就是極惡之惡,你想像極限之惡。大家如果能明確這兩個問題且把這兩個問題帶入後面的電影,這部電影就豁然貫通了。

大家明確了這兩個問題,繼續看電影,快進!後面的電影就是花域競選總統,完顏萍死,馬走日在大帥府救下項飛田,馬走日潛逃,王天王演戲,逮捕馬走日,眾人共謀槍斃馬走日。這樣電影從開頭第一幕就過去了三分之2了。這期間的完顏萍,王天王按下不表。大家把目光集中在後半段槍斃馬走日的戲上,對照這上面分析的王婆不該死的問題,這部電影的味道就出來了。

大家看想要槍斃馬走日的是什麼人?項飛田,他要槍斃馬走日為了政績為了功勞。五七想要槍斃馬走日,為了報私怨就是想要他死(後面分析)五六想要槍斃馬走日想讓電影完整。王天王想要槍斃馬走日,為了戲劇效果。再到後來覃老師要槍斃馬走日,為了怕他玷汙女兒名節。

大家發現了麼?在槍斃馬走日集團中,沒有人是真正關心馬走日是否殺了人,槍斃馬走日的唯一原因是因為,槍斃了馬走日符合他們的最大利益。換句話說,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殺人是無足重輕的。人命是輕如鴻毛的。明確了這點再反過頭看看,第一幕,王婆不該死。

在五七和馬走日耳語後,馬走日猶豫了下說了句,王婆不該死。我們把前後對比下看。在當時,隨了五七的意思殺死王婆難道不是符合馬走日最大利益化麼?但是,馬走日拒絕了,這說明馬走日和槍斃馬走日集團不是一類人。馬走日有良心,馬走日有人性。

我們在深入對比下,槍斃馬走日集團中,馬走日救過項飛田是項飛田的恩人,幫助過五七搞花魁競選是五七的朋友。和五六是初戀情侶,和覃老師是一日為師終身為母的學生。和王天王無恩但是也無仇怨。就是這樣一幫和馬走日有著極其緊密關係的人,一旦槍斃馬走日符合他們最大利益化時,他們就遺忘掉了和馬走日所有的交集,一心要置他於死地。且集體選擇性遺忘人性良知這些東西,大家覺得沒什麼不對。

而馬走日面對著,王婆這樣一個素未平生的人時,面對五七的提議。猶豫了一下拒絕了,王婆不該死!王婆死才是符合馬走日利益最大化的選擇,他為什麼拒絕?一下猶豫說明了他考慮清楚了一切的利弊得失,拒絕純粹就是不能突破人性,良知的自覺。顯然槍斃馬走日集團沒有這份自覺。、

看到這裡你再回看開頭,那一句王婆不該死不覺得振聾發聵麼?一個該字用的精緻。不是不能,不是不用,不是不必,不是不值當,而是不該,王婆不該死!這個該字透著對公平,對天理,對正信的渴求。可惜的是王婆不該死,那麼死的只能是馬走日了。真正主客異位,輪到馬走日死的時候,沒有馬走日說出,王婆不該死。當所有人遺忘良知,人性。良知,人性就不存在了所以馬走日必須死。

電影嘛!絕望到底了底部,就會給你希望。這個希望,就是五六。五六是從槍斃馬走日集團中覺醒的。這個集團就叫既得利益集團吧(就聊電影不許瞎引申)。當一個既得利益集團中人,人性覺醒,開始以良知做事的時候。他就站到整個既得利益集團的對立面。母女親情,兄妹親情等等任何人類的情感,在利益面前都會被碾為粉末。當她放棄利益選擇良知的時候,他就成了整個利益集團的公敵,以至於王天王一個小丑樣的人物,都可以面斥她。最後五六為良知與人性,與既得利益集團進行了慘烈的決斷。

五六良知覺醒,對應了馬走日的王婆不該死,前後呼應。馬走日與五六都是人性覺醒後遭到了既得利益集團最激烈的報復,當然他們也做了最果敢的回應,結果卻是最慘烈的。這裡面大家可以看到,五六也好,馬走日也好都是既得利益集團的一份子,當有人覺醒了不在以利益為唯一價值觀的時候,他原本的親人朋友戰友同事等等,就成一定要你弄死他們的急先鋒,和他們關係越親密下手越狠辣。

因為既得利益集團,維護集團存在的根本是既得利益,他們維護集團穩定的手段,是放縱慾望,否認人性,欺騙大眾,(花域大選,遊行民眾,王中王等)一旦有人重拾人性,拒絕利益,他們一定會用最殘忍手段把該人抹殺。因為如果民智開放,大家以人性而不是利益作為普世價值,那麼利益集團也就不存在,他們窮奢極欲的生活也就不存在了,他們存在的合理性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既得利益集團要歇斯底裡的抹殺這一切,不管他是誰。我的天!不是聊電影麼。好像說多了。這段自己心中打上馬賽克。

繼續聊電影,這篇帖子主要是聊這一句,王婆不該死的臺詞。所以像花域大選,完顏萍,項飛田,王中王這些人就不一個一個剖析了。只聊和該句臺詞有關的內容。

繼續回到電影,既得利益集團,或者說槍斃馬走日集團中,所有人,五六,大帥,法國巡捕,項飛田,覃老師,王中王等都會從馬走日被槍斃中獲得各種利益,所以他們因為利益交叉組成了槍斃馬走日集團。但是有一個人不是純粹為了利益而槍斃馬走日的。這個人就是五七五六的弟弟。

五七在槍斃馬走日事件中,利益點是模糊的。電影是五六的,戲劇是王中王的,功勞是項飛田的,功績是大帥的,女兒名節是覃老師的。五七在槍斃馬走日事件中利益點是模糊的,但是他卻是對槍斃馬走日積極性最高的,推動這件事最不遺餘力的。甚至在五六已經說動大帥引渡幾乎救下馬走日的時候,他去找大帥又把事件翻轉了。所以,我看來五七這麼積極的要槍斃馬走日,不單純是為了利益,而是赤裸裸的仇恨!

要解釋五七的動機,還是回到,王婆不該死上面來。

五七和馬走日有兩場對手戲,第一場是開場,上面介紹過了,另外一場是,電影快要結束了,在監牢中,五七和馬走日的對話。這兩場是一個整體,前後對照電影完整了。

五七用您字敬語啪啦啪啦說了一個堆奚落馬走日的話,馬走日就回了兩句,一是不錯還記得用您,二是4個日。因為真箇帖子只是剖析一句臺詞,王婆不該死。所以限於篇幅,這段就不錯過多解讀了。其實這段也是很值得玩味的。

這段對劇情最有用的一句臺詞是「您但凡長得跟項警官那樣,誰看著都喜歡說您是殺人犯誰信呀!」大家先記住這劇臺詞吧。下面慢慢解釋。

還是回到五七的殺人動機上來,解釋五七殺人動機要運用數學邏輯。咋樣!高大上吧。

五七為什麼要那麼不遺餘力的要致馬走日於死地。馬走日已經給出答案只是不再這段,

大家還記得馬走日大帥府救下項飛田,然後獨白麼?大意是我不怪項飛田要槍斃我,畢竟我知道他不為人知的醜事。好的,數學邏輯閃亮登場!由之前的那句臺詞我們得知,五七高度認可項飛田。說明五七和項飛田是一類人。那麼,馬走日給出的項飛田殺人動機,也可以套用在五七身上。套用數學公式就是,A=b,b=c,那麼A和C的關係一定是相等的。a是五六,b是項飛田,c是殺人動機

繼續盤邏輯,馬走日到底知道五七什麼醜事,會讓五七非要弄死的不可。一定不是大帥府事件。大帥要馬辦項飛田,那是項飛田的醜事。不是五七的。因為,大帥沒有要馬辦五七,而且五七和大帥是父子關係,父親教育兒子怎麼也不能說是醜事吧?如果不是大帥府事件的話,那麼是什麼?我認為還是開頭的王婆不該死!

回到本帖開頭的兩個問題(忘了的翻上去再看一遍)中得的一個問題。五六在馬走日低聲耳語的計劃,實際上就暴露了他的兇殘,醜陋,卑鄙,齷齪。這個實際上就是他代表著利益集團對馬走日的招攬,你若想獲得利益,必須和我一樣的兇殘,醜陋,卑鄙,齷齪。甚至比我更加的兇殘,醜陋,卑鄙,齷齪。才是我的同類,才能和我一起分享利益!你拒絕了我,你不願意加入我們,可是你已經知道我兇殘,醜陋,卑鄙,齷齪的本質。我只有通過抹殺你污衊你是兇殘,醜陋,卑鄙,齷齪的人,來證明我不是兇殘,醜陋,卑鄙,齷齪樣的人。

這聽著像繞口令吧?這就好像之前網上流傳的那個繞口令他們知道我們知道那個玩意,好多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大家知道意思就得了。

馬走日拒絕了利益集團的招攬,項飛田順從了利益集團的招攬。一步之遙,天差地別。

明確了這點,再回看五七馬走日監獄的對手戲。作為殺人者的五七焦慮狂躁對比被殺者的馬走日淡定從容,邪惡對善良的恐懼,獸慾的對人性的卑微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最後,五六面對即將赴死依然雲淡風輕的馬走日,歇斯底裡的說出那句「看您死我怎麼那麼高興呢」把情感推向了一個高潮,耶穌受難不過如此。

看到這裡(如果您真閒的蛋疼看到這裡)我想大約八成的讀者,都會說:「哥們你真能編,姜文看了你的帖子回看一遍電影才知道自己這麼拍的!」大家可能覺得我對於五七的殺人動機的剖析腦洞太大,完全不能接受,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事。別急!大家用現實生活對比下,就會發現我絕對不會是危言聳聽,現實永遠比電影殘酷一百倍!

就好比,您是一個什麼名牌大學的博士生,畢業後去一個全國知名的疫苗上市公司工作。。。。。算了別說疫苗了映射實事。去一個全國知名的上市乳製品公司任職吧!老闆看你能力強,學歷高,值得栽培。有天偷摸的給你叫到辦公室,悄聲的跟你說,往牛奶裡加點三聚氰胺,你猶豫了一下你也知道加了這玩意的危害,你同意了跟著老闆走,車房錢,股份社會地位要什麼有什麼。可你要說孩子是無辜的孩子不該死,不能這麼幹。你拒絕了!老闆會怎麼對你?五七怎麼對馬走日老闆就怎麼對你!

還覺得我危言聳聽麼?那麼我再問你,你知道最先報導三聚氰胺,地溝油這些現實中呼喊出「王婆不該死」的人最終什麼下場?你不知道!因為如果現實即是電影的話你扮演的角色只能是王天王的觀眾,你看到的你想看到的你能看到的只能是王天王們的表演!

如果讀到這裡你有發自內心的拷問,到底要做項飛田還是馬走日?勸你立即收了心思,這就好像你在考慮以後到底上北大還是清華,到底娶趙麗穎還是周冬雨一樣。純粹是瞎想!因為現實中你沒有那個能力做項飛田或者馬走日。現實中你只能做王天王的觀眾,混好了能成為小王天王。就像姜文自己說的,現實中太多人是王天王了。這也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反諷吧。

寫到這裡,我能剖析的王婆不該死,的我能理解的內涵基本說完了,對與不對的您多擔待。

一步之遙這部電影之所以讓人覺得看不懂,因為他的不完整,故事劇情不完整,人物不完整等。最大的觀後感是沒頭沒尾。而大家知道這種不完整是電影本身的缺失,而是導演可以營造的。他一定有一個極其完整的內裡等待觀者發覺。

什麼樣子的電影看著直白,不費勁?那就是人物性格明確的,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一目了然。一步之遙看不懂的原因是,人物性格模糊,大家隱約覺得,馬走日,五六是好人,五七,項飛田是壞人。可是好人好在哪?壞人壞在哪?說不清,好人不好,壞人不壞。性格模糊就成了一腦子漿糊,看著電影當然看不懂了。

但是你咬死這一句臺詞「王婆不該死」你就會發現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涇渭分明,善是大善,惡是極惡。那麼這部電影的骨架就出來了。你再去看電影裡表現的那些人,越看越有味道。

我認為,開頭第一幕,那句王婆不該死的臺詞,看似和整部電影無關。實際上是解開整部電影的鑰匙。類似於密碼學的私鑰。一個密碼你沒有私鑰,就是一堆無意義的加密數字,一旦你獲得了私鑰,這堆無意義的數字就變得有意義了。

大家回看下電影,五七耳語,馬走日猶豫說出王婆不該死。而整部電影中王婆沒有出現,很突兀的一句臺詞,很莫名的一次表演。而開頭的幾分鐘劇情,不是為了鋪陳花域大選。因為,花域大選和瑪格麗小姐沒啥關係,電影後來也在沒有出現過瑪格麗小姐。甚至於你把開頭減掉也不影響後面的劇情。那麼問題來了,姜文開頭那一段意義在哪?我認為就是為了鋪陳這一句王婆不該死的臺詞。這一句臺詞是解開電影的關鍵。

當然你也可以說姜文就是拍著玩,沒啥意義。你想太多了洗洗睡吧。電影裡姜文說了我就是一個孩子。所以湊時間隨便一拍。你這麼理解,也有道理,不抬槓您說的都對。

大家可以不認可我對於這句臺詞的解讀,但是這句臺詞一定有一個內涵,在電影中有一個意義。因為如果沒內涵沒意義,這就是一個廢鏡頭,廢劇情應該被剪掉。姜文這麼講究的人不會讓自己電影有這樣的廢劇情出現的。

如果以王婆不該死為鑰匙,你在仔細復盤這部電影你就會發現這個電影如此精巧,每個人物獨有多重的指代意義。似乎是一個智力迷題,等待大家去發覺。對這個電影的解讀我就算拋磚引玉,大家喜歡可以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香港這個「王婆」厲害了!不賣瓜,專賣國!
    他們手中的王婆呢?怎麼消失了?王婆去年在內地看守所羈押一個月,後因為取保候審放出來了,近一年一直生活在深圳的住所內。即便像他們所講,抓捕王婆時真的拉扯她導致淤青腫脹了,這一年時間了還沒消除?但即便不走心,這樣的話依然有大把的追隨者,叫得醒嗎?
  •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中的王婆是什麼?是男的還是女的答案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一典故中的王婆其實是?這是螞蟻莊園7月13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今天的問題是: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一典故中的王婆其實是?  老婆婆  男人  答案是:男人  答案解析:「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中的王婆其實是個男人。他姓王,名字叫王坡,因為他說話絮絮叨叨的,做起事來婆婆媽媽的,人們就送他個外號王婆。
  •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典故中的王婆其實是什麼?男人還是老婆婆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一典故中的王婆其實是?這是螞蟻莊園8月18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8月18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今天的問題是: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一典故中的王婆其實是?  男人  老婆婆  答案:男人  答案解析:「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中的王婆其實是個男人。他姓王,名字叫王坡,因為他說話絮絮叨叨的,做起事來婆婆媽媽的,人們就送他個外號王婆。
  • 潘金蓮隔壁的王婆其實來頭巨大
    可是,王婆眼都不眨、妝都不化一瞬間就制定出史詩般具有革命意義的「十步走」撩妹戰略。一、請潘金蓮做衣服。二、若潘金蓮答應,邀到茶館做。三、潘金蓮連續來兩日不走。四、第三日,西門慶拜訪茶館,潘金蓮不躲。五、西門慶誇讚潘金蓮,潘金蓮回應。
  • 哥哥被綠,武松為何沒有殺王婆?武松:我脾氣不好但我不傻
    故事到這裡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有幾個問題,始終讓人想不明白,就是為啥武松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而唯獨沒有殺王婆呢?要說王婆有權有勢也就罷了,可王婆只不過是個老太太,那武松又留她何用呢?這篇文章就給大家答疑解惑,《水滸傳》中那些想不明白的事。
  • 王婆:不僅是皮條客,更是《水滸傳》中難得一見的商業天才
    接著要給王婆的兒子安排工作,這算是意外之喜了,但王婆仍保持著禮貌而不失距離的微笑。西門慶是多麼盼望王婆來一句:大官人這麼客氣,我幫你引薦下小潘嫂子吧?沒有,什麼都沒有!但這一個小時的猶豫、徘徊、鬱悶,想必西門慶一點都不缺。王婆作為生意場上的人精,怎麼可能看不懂這些。欲擒故縱也得有個度不是?把客戶放跑了,再想追,可就是兩碼事了。王婆開始主動問話:"大官人,吃個'梅湯'?"西門慶道:"最好,多加些酸。"
  •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中,賣的到底是什麼瓜?
    有很多歇後語是很有意思的,比如「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句俗語意思很淺顯易懂,就是指生意人大肆宣傳自己的東西,進行售賣。但是最近有個問題,卻是讓很多人紛紛感興趣,那就是王婆賣的到底是什麼瓜?其實這個歇後語的出處,還來自於宋代神宗時期的一個民間故事。據說王婆不是一位女性,而是一位名叫王坡的男子,但是這個王坡平時做事非常拖拉,很是絮叨,所以大家就開始叫他王婆。
  • 小人吃窩邊草不知罹禍如影隨形,王婆和陸謙陸虞侯可謂典範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什麼意思呢?按當時孔子時代的意思是:「人主恃寵者與小人——即君子身邊的人,他們這些人很難培養和教育,與之相處太拉近距離,則失去綱常禮儀,逾越規矩;太過疏遠,又會招致他們的怨恨。」
  • 《水滸傳》中王婆幫西門慶的首要原因,竟被世人忽略幾百年
    王婆的兒子一直在外邊跟人混,沒個正經的工作。西門慶說:他在外面這樣,你為什麼不叫他跟我?王婆一聽,眼都直了,跟這個有錢的主還怕沒錢使?於是滿口答應下來,這才有了後面的事。但王婆是何等人?看著急得抓耳撓腮的西門慶,她一點也不急,為了拿穩西門慶,她一看西門慶不認識潘金蓮,立馬把潘金蓮描繪的是一個漂亮的、守婦道良家女子,直說「這個使不得,使不得」。
  • 武松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後,為何沒有殺掉拉皮條的王婆?
    兄長被殺,這仇不得不報,但處理不好容易把自己給搭進去。於是冷靜下來的武松找來街坊鄰居,讓他們作證寫下潘金蓮與西門慶苟合的事件經過。然後逼著潘金蓮和王婆將謀害武大郎的過程如實交代,並讓鄰居記錄。這才開始復仇。
  • 四盞茶暗示西門慶的四種心理變化,王婆點茶的藝術,有趣又有味
    《水滸傳》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茶」話描寫,主要發生在西門慶與潘金蓮的故事中,其中「茶話」的主角,是西門慶與王婆。西門慶因被潘金蓮無意中打到腦袋,於是神魂顛倒,在王婆茶坊周邊來迴轉悠,並吃了王婆四盞特別的茶:第一盞,是梅湯。
  • 第三回 定挨光王婆受賄 設圈套浪子私挑(未刪減原文))
    【不正經評:武大郎真是個老實的好人。】正是:阿母牢籠設計深,大郎愚滷不知音。帶錢買酒酬奸詐,【旁批:俗語而真。】卻把婆娘自送人。婦人聽了武大言語,當晚無話。次日飯後,武大挑擔兒出去了,王婆便踅過來相請。婦人去到他家屋裡,取出生活來,一面縫起。王婆忙點茶來與他吃了茶。看看縫到日中,那婦人向袖中取出三百文錢來,向王婆說道:「乾娘,奴和你買盞酒吃。」
  • 第五回 鄆哥幫捉罵王婆 淫婦藥鴆武大郎
    山妻稚子家常飯,不害相思不損錢。話說當下鄆哥被王婆子打了,心中正沒出氣處,提了雪梨籃兒,一徑奔來街上尋武大郎。轉了兩條街巷,只見武大挑著炊餅擔兒,正從那條街過來。鄆哥見了,立住了腳,看著武大道:「這幾時不見你,吃得肥了!」武大歇下擔兒道:「我只是這等模樣,有甚麼吃的肥處?」鄆哥道:「我前日要糴些麥稃,一地裡沒糴處,人都道你屋裡有。」
  • 【萬曆詞話版金瓶梅】第二回 西門慶簾下遇金蓮 王婆貪賄說風情
    王婆道:大官人怎的不認的?他老公便是縣前賣熟食的。西門慶道:莫不是賣棗糕徐三的老婆?王婆搖手道:不是。若是他,也是一對兒!大官人再猜。西門慶道:敢是賣餶飿的李三娘子兒?王婆搖手道:不是。若是他,倒是一雙!西門慶道:豈不是花胳膊劉小二的婆兒?王婆大笑道:不是。若是他時,又是一對兒!大官人再猜。西門慶道:乾娘,我其實猜不著了。
  • 盤點《火影忍者》中本不該死的角色
    本不該死的理由:團藏呢?你躲你媽啊,三代對你那麼好,該出手時你不出手,整天躲!豬隊友!還有自來也?沒事瞎跑!你老師都被乾死了!要是有自來也在或者團藏,我覺得三代不會死的!都是坑啊!第三位 自來也本不該死的理由:明明可以逃跑好嗎?幹嘛還要再去,好吧,這就不說了,再沒有了解對手真正的實力和底細不應該去和對方拼搏,這是一個高手的智慧,你已經知道這沒那麼簡單,就不該再打下去!好奇心害死貓嗎?但是我真的不希望自來也死!第四位 第二代火影
  • 《碧血劍》的第一男主,該死不該死?
    袁大督師,到底該死不該死呢?從福建知縣一個處級幹部,做到大軍區總司令的副國級幹部,袁崇煥也算是位極人臣。經略遼東,袁大督師需要三個條件,第一極大的權力,崇禎給他了;第二要糧給糧,崇禎也滿足他了;第三,要錢給錢,崇禎沒有太滿足他。袁崇煥當遼東總司令,軍餉是第一要務。因為袁大督師認為南人孱弱,遼人守遼土是最合適不過的。
  • 音樂《該死的溫柔》
    But I'm the one that will never ever make you cry and cry讓我們走完這一次完美的結局好像當初的約定愛著對方一直到老問自己愛情的遊戲還有沒有規則要怎麼面對著問題說沒問題心裡在流淚騙自己 可是你卻對我說說好淚不流
  • 推薦一部好劇《勝算》——王婆和福原
    前幾集中有一句唐飛的臺詞:si很簡單,但是要有意義的活著,卻一點都不容易。作為反派的福原,就是扮演過狄仁傑的演員,也說出了一句經典臺詞:審訊他,不是打他,而是讓他明白他原本堅持的沒有意義和價值。在我看來,這句話,在所有的說客哪裡,都會採取這樣的方法。
  • 武大郎被殺之謎:潘金蓮西門慶王婆,誰才是真兇?|三十立鋪
    他默默忍受不帶表他不憤怒,書上那句「不敢聲音」道出了背後的真諦。他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如果誰給他一個膽子,他肯定是要臉的人,不會允許旁人欺負自己的。武大郎千錯萬錯,錯不該威脅潘金蓮等人。可是,他的確沒有忍住,說出了引來殺身之禍的話: 「你做的勾當,我親手捉著你奸,你倒挑撥姦夫踢了我心。至今求生不生,求死不死,你們卻自去快活。
  • 揭秘丨「鎮關西」該不該死?
    魯達為了挑起事端,好打鄭屠,故意讓鄭屠親自操刀切肉臊子,鄭屠按照他的吩咐幹了,說明鄭屠真有手藝,開肉鋪也是正經生意,並不是像蔣門神開的那個快活林酒店,是靠搶奪得來,這也說明鄭屠不該死。況且這件事情還不完全是鄭屠一個人在作惡!真正造成眼下這種局面的人是鄭屠的大娘子!是這個女人把金翠蓮打了出來,不但不容完聚,還「著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錢三千貫」。從這番話中可以看出,金翠蓮更恨的是鄭屠的大娘子。雖然這事情的根源都是鄭屠,但這樣看來還是不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