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影視】羅曼蒂克消亡史

2021-12-24 阿鍾啊

Take me to Shanghai

To the town where I belong

……

這篇影評本來早就應該寫,在我去年從電影院看完這場電影的時候,好像有很多事慢慢的浮現出來,但很遺憾當時我過得浮誇又快樂,所以並沒什麼能寫出來,我給自己的理由是我遲到半個鐘,這部電影我沒能看完整。

上個周末在家,我又把這部電影看了一遍,補上了那半個小時。

這部電影叫《羅曼蒂克消亡史》,其實故事主線跟羅曼蒂克沒什麼關係,只是在細枝末節的地方絲絲縷縷的詮釋著這個主題,羅曼蒂克的消亡,是為什麼消亡呢,消亡之後替代的又是什麼呢。所以還是應該看完那個好像對故事情節發展沒有什麼影響的開頭。

故事講述的是以杜月笙為原型的上海灘大人物陸先生在戰亂年代時他以及他的家人、朋友、手下這些人匯聚而成的這個小小的社會所經歷的故事和事故。

最貼近電影名稱的故事應該是發生在陸先生的手下,那個從鄉下來上海掙錢、一心想著回去娶鄉下的相好的男孩身上。

電影開頭時他坐在車後座和副駕駛位的另一個男人聊著掙錢、女人,車開到地方,從車裡拉出一個人推進土坑,他跳進坑底對著擋了陸先生路的人揮起鐵楸,內心毫不掙扎,血濺在臉上眼都不眨。隔天的夜裡還跟男人站在街口聊掙錢、老家的相好,而此時另一位大佬卻突然叛變,自己人對著自己舉起了槍,他倒在血屍堆裡手裡還攥著男人給的一把鑰匙,合的是某條街上哪個暗娼房門的鎖。

當你從血泊裡搬開別人的屍體站起來,捂著身上的傷口,老闆已經不知去向,你會去哪?

這個男孩去了暗娼的家。

她收留了他,不過是個把星期的功夫,暗娼叫他回老家去找相好,他說:我早忘了,我要留下來,我養你。

她把他從男孩變成男人,他的心裡再也不惦記老家的相好,他再也沒有那些單純天真的關於婚姻關於愛情的想法,羅曼蒂克從此消亡,然而新生的從此就是愛情嗎,我看未見得,更多的是生活、是欲望。浪漫故事走到最後誰不是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雞毛蒜皮,哪怕你是傾城絕豔的大明星也不例外。

吳小姐的原型是電影皇后胡蝶,在劇中她的美豔冠上海,跟丈夫同臺演出,別人眼裡的琴瑟和鳴在當事人心裡卻是另一番滋味,儘管愛情修得婚姻,枕邊人卻不復意氣風發,對於名利的渴望早已消磨完這個男人對她的最後一絲愛意,甚至為了自己的前程甘心將妻子拱手讓人,嘴裡還說著以後、長久打算和愛你。

到最後連我自己都不忍心再騙我自己,你演了這麼多場爛戲,唯獨這一場戲,好像還有幾分真心實意。

吳小姐的浪漫故事狼狽落幕,但跟了戴先生似乎也沒想像的那麼不堪,至少在日本人攻進上海的時候,戴先生還有心託陸先生將她帶離上海,為她準備安身之處,已是生活中難得的情深義重。

吳小姐曾說她最感謝的人就是陸先生,也許在那樣難堪的境遇裡有人體體面面的為你謀一條出路,實在是值得感謝。就如同陸先生身邊的五姨太小五,在陸先生一個電話後隻身一人去火車站接應車夫,她那麼柔弱,只在一隻小小的手提包裡放著一把槍,卻那麼平靜那麼堅毅的站在一群流氓面前。

說說陸先生本人吧,整個故事裡的所有人都是由他串聯起來的,他喜歡規矩,也講規矩,他也愛國,他的想法是是為了上海好,大家好,但他同時也具有一個黑幫大佬的狠厲與冷酷。工會的人不肯接受合作就殺了埋掉,日本人的要求直接當面回絕,渡部背叛了他他追到戰場上也要當著渡部的面殺掉他的兒子毀了他的信仰。

而同時非常奇怪的,他又在某些偶爾的時刻閃現出那個年代難得的人文光輝,小六跟男演員亂搞給他大哥帶綠帽子的時候他並沒說直接殺了兩人,反而是給兩人準備好後路讓他們離開上海再也別回來了,對管家王媽也展現了非同一般的親情和關懷,給每個上門求到他面前辦事的人都給予了一定的幫助。

有的時候他也是非常人性的,在小六要他和她私奔的時候他說:我要照顧的人太多,我沒那個命。在這一句話中,這個叱吒上海灘的風雲人物難得的顯露出一絲疲憊,他不經意的裂縫洩露出來的是他內心的孤獨、冷酷和強大。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陸先生的妹夫,一個說著一口地道上海話的日本人渡部,在他的身上一直有一種陰鬱的鄉愁,一種懦弱的傷感。在自己的日料店裡他對著黑貓說話的時候說的依然是日語,而在陸先生面前卻說:上海才是我的家。

這種自我認識的掙扎,當他看見小六耳墜上搖曳的櫻花的時候,終於瘋狂了。痛苦、迷惘,終於摧毀了他也摧毀了別人。他背叛了陸先生,殺了自己的妻子,在戰場上他好像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歸屬,然而終究沒能逃開如影隨形的悲傷。不知道寫上結局的這最後一瞬他是否能想明白,他所傷感的那些東西是否有勇氣保護他們,他的鄉愁到底是真的思鄉,還是只是因為他在每一個地方都無可依靠。

整部電影充斥著背叛和重建,每個人都在背叛別人重建自己。戰爭結束,幫派大佬逃亡香港,電影皇后隱於市井,處男愛上妓女,姨太太殺死二哥,交際花成為性奴,日本人死在上海。

而上海,上海依然是所有人的心之所向。

相關焦點

  • 《羅曼蒂克消亡史》——民國真的羅曼蒂克嗎?
    與影迷眾口一詞吐槽張藝謀的《長城》不同,《羅曼蒂克消亡史》到底是不向市場低頭的史詩級藝術巨製,還是拿腔作勢過頭的大型「裝X」MV,觀眾評價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據導演程耳介紹,《羅曼蒂克消亡史》本不叫這個名兒,原來的名字是《舊社會》。不過,對於因敘事模式感到不適的觀眾來說,影片的英文名——The wasted times,可能更合適些。
  • 《羅曼蒂克消亡史》:讓羅曼蒂克的歸羅曼蒂克,消亡的歸消亡
    這是《羅曼蒂克消亡史》中的一段戲中戲,一語成讖。章子怡飾演的小六,在亂世中浮沉,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可是在這個愛恨兩難的亂世之中,所有人都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影片中波詭雲譎的上海灘故事,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濃墨重彩,羅曼蒂克。可這一切終究是要消亡,走向不可預知的未來。
  • 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
    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也正式進入宣傳倒計時長風破浪劍指12月23日賀歲檔        程耳編劇、導演,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杜淳、鍾欣潼、倪大紅、趙寶剛、袁泉、閆妮、韓庚、霍思燕、杜江、王傳君、呂行、鍾漢良、馬曉偉等主演的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繼曝光「槍火無眼,黑幫有道」陸先生小傳之後,片方於今日發布「浮世」版海報,人物群像成雙登場,浮生若夢終會醒,世事如棋黑白爭。
  • 《羅曼蒂克消亡史》:民國為什麼會是羅曼蒂克的
    ▲《教父》,除掉幫裡的叛徒的場景雖說是黑幫題材的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卻有一顆少女般的心。《羅曼蒂克消亡史》無疑是高度文學的。先不說拍得好壞,它的題目就很特別。似乎伴隨著民國的結束,羅曼蒂克也隨之消亡了。我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先不說消亡,一個慌亂的問題是,民國為什麼會是羅曼蒂克的?在民國的故事裡,羅曼蒂克是從什麼時候、以何種方式出現的?
  • 影片維修室——《羅曼蒂克消亡史》
    大家好,今天給帶大家來看的片子叫做《羅曼蒂克消亡史》這個片子大家褒貶不一,我在看完之後,覺得有些部分的處理其實是有問題的,那這種問題的出現其實咱們是可以在剪輯上進行規避的 這個片子有的同學看完可能反應沒太看懂,因為這個片子無論是人物,還是敘事的結構上,其實並非以常規的形式來處理,講述了多組人物
  • 羅曼蒂克消亡史 一個女人的成長史
    《羅曼蒂克消亡史》講述了一段「上海灘黑幫傳奇」故事。《羅曼蒂克消亡史》有兩個女演員的戲特別值得關注,一個就是章子怡。章子怡上一部作品《一代宗師》拿獎無數,《羅曼蒂克消亡史》可是說是章子怡結婚生子復出後第一部大戲,質量如何自然大家都想一探究竟。
  • 《羅曼蒂克消亡史》:主要看氣質
    以上一二百字並非《羅曼蒂克消亡史》的故事簡介,很多支線故事還顧不上說。導演程耳的野心絕非在於講一個上海灘大佬的故事,他想講的是那一代人的命運。很多人都看得出,電影裡的人物都有現實對照,陸先生是杜月笙,二哥是張嘯林,吳小姐是影星蝴蝶,戴先生就是戴笠。而那些虛構的日本人、小六、車夫、王媽也各有前史,但在劇中也都是極為克制的蜻蜓點水式的呈現。
  • 《羅曼蒂克消亡史》燃爆寧波 電影
    有觀眾看完本片後這樣評價《羅曼蒂克消亡史》,「表面雲淡風輕,背後風起雲湧」——而這正是一部年度佳作見功力見氣勢的最好證明。寧波觀眾用家鄉話評價它:《羅曼蒂克消亡史》「交關贊」有影評人這樣評價《羅曼蒂克消亡史》:「整部電影在黑色的基調下
  • 【本周影訊】《長城》正面對抗《羅曼蒂克消亡史》,別忘了還有《我在故宮修文物》
    2、《羅曼蒂克消亡史》而這次的《羅曼蒂克消亡史》,同樣是將故事背景放在了動蕩的上世紀30年代,這一次,程耳依然延續了之前冷靜、克制的風格。不過,他嘗試了更多新的元素,將他的導演野心展現的淋漓盡致。民國、黑幫、戰爭、亂世是時代背景,男人、女人、愛恨、情仇、諜戰、懸疑,是情節元素,當這些極具吸引力的詞彙交織在一起時,註定了《羅曼蒂克消亡史》是一部讓觀眾欲罷不能的電影。
  • 《羅曼蒂克消亡史》視效手記
    原創內容,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MarsMovies受訪人:王曉偉 《羅曼蒂克消亡史
  • 有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到底消亡了什麼?
    《羅曼蒂克消亡史》《羅曼蒂克消亡史》也是一樣,它的編劇、導演、剪輯全都由程耳承擔,所以這部片子極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個人的趣味和水準。苦瓜君有個習慣,就是不管看什麼從來不會去看簡介,當初知道《羅曼蒂克消亡史》的時候,只是因為裡面有葛優和章子怡和這部片子的票房不是很高,若不是看了電影,根本就不知道這是程耳的片子。
  • 《羅曼蒂克消亡史》:重點在消亡 朋友說 第229說
    伴隨《長城》帶來的驚喜與驚嚇,另一部倍受關注的國產片《羅曼蒂克消亡史》也上映了。第一時間觀影體驗可以用六個字總結:有驚喜,無驚嚇。驚喜之一是葛大爺一反葛式幽默,端著演了黑幫老大。驚喜之二是程耳繼續了《邊境風雲》風格,有了自己的範兒。
  • 《羅曼蒂克消亡史》:周而復始,情慾食慾
    在今年看了《路邊野餐》、《長江圖》這樣的華語片之後,再看《羅曼蒂克消亡史》會覺得,它的那些隱藏線索會容易解開得多。那些看完後覺得意猶未盡的細節,半夜到家想想,互相串聯起時的感覺,像被點了穴。實在喜歡,是那種,一口氣喘不過來的盪氣迴腸。一部商業大片能這樣隱晦而克制地去玩也是有些任性,卻也更加難能可貴。終究,它對得起「史」字。
  • 任性的程耳與隨性的《羅曼蒂克消亡史》
    今天,就先講講第一句對應的那部,那就是:《羅曼蒂克消亡史》這部電影,屬于越看越有味道的片子,因為做觀影團的原因,我連刷了三遍,而且,每一遍都更有收穫。你會發現導演藏在其中很多有趣的小細節,那些對白,那些暗示,都是有意設置的。慢慢品,才會更有味道。實際上,《羅曼蒂克消亡史》並不算非常主流的商業片。從類型上,你很難對本片做很簡單的分類,算黑幫?
  • 歷史掌故中的《羅曼蒂克消亡史》
    這是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的臺詞,一語成讖,上映後遭遇兩重口碑夾擊。捧者贊為年度第一國產片,損者指摘導演過於炫技、時間線混亂。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湯惟傑看過兩遍電影後表示:「我敢相信,普通觀眾一開始是接受不了這部片的,在敘述時間線上導演玩了個花招。」
  • 《羅曼蒂克消亡史》觀後
    (警告:以下嚴重劇透)喜歡《羅曼蒂克消亡史》的人不會太多,它本來就不是拍給所有人看的那種電影。
  • 《羅曼蒂克消亡史》為什麼成不了經典?
    試圖在兩小時的片長裡,以充滿著暴力、荒誕、浮華與殘酷的羅曼蒂克幻夢,用百態眾生相的方式來展現時代的荼蘼效應。風格成為《羅曼蒂克消亡史》最大的特色,各個方面都在促成這種風格。華麗考究的畫面、演員克制含蓄的表演,拼圖式非線性敘事,暴力美學加上迷影情節等,「最電影化」的諸種元素在《羅曼蒂克消亡史》裡都幾乎做到了極致,一系列加持使得它成為辨識度極高的一部作品。
  • 《羅曼蒂克消亡史》:章子怡葛優閆妮鬥戲真是太精彩
    由程耳編劇、導演,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杜淳、鍾欣潼、倪大紅、趙寶剛、袁泉、閆妮、韓庚、霍思燕、杜江、王傳君、呂行、鍾漢良、馬曉偉等主演的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
  • 《羅曼蒂克消亡史》,戰爭爆發前僅存的上海情調
    《羅曼蒂克消亡史》2016年上映,影片的背景是1937年大動蕩前夕,侵華日軍對上海灘風雲顯赫的陸先生的正面施壓,一場暗殺陰謀就此展開,身邊朋友一一慘遭牽連,亂世面前,大佬、小弟、弱女子等往昔人物開始走向不同的命運。
  • 羅曼蒂克消亡之後
    有關《羅曼蒂克消亡史》的種種歷史背景和人物原型,在電影上映後沒多久就有許多人進行了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