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Art|張振鵬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其四完結篇

2020-12-28 知道書畫

知道書畫|張振鵬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其四完結篇

豎圖

局部

或又謂降自南朝,始有銘志埋之墓中,大令時未應有之。此又不然。漢謝君墓磚云:「元和三年五月甲戌朔,謝君造此墓磚。」又武陽城東彭亡山之巔,石窟中有漢章帝建初二年張氏題識三所,洪氏《隸釋》雲。此亦埋銘之椎輪也,其不始於南朝明矣。或謂東坡《金蟬墓銘》雲「百世之後,陵谷易位。知其為蘇子之保母,尚勿毀也。」此末章似之為可疑。予謂東坡意其理之或然,大令知其數之必然,作者之言自應相邇近。越人於地中得一石,有詩云:

「笑椎畫鼓過江東,身到蓬萊第一峰。坐看海雲迎日出,千山渾在(缺二字)中。」末章又與東坡《潮》詩合矣。東坡固是文宗,然以兩《保母志》較之,高識者自能定其優劣也。或又謂保母王氏之妾,不當言歸王氏,《金蟬碑》謂之隸蘇氏為當。予謂既曰母矣,稱歸何嫌?且東坡銘其弟之保母,故稱隸。使子由自銘,則不忍稱隸矣。此以見古人之忠厚也。世人好妄議如此,令人短氣。予恐流俗相傳,誣毀至寶,故不得

不力辨。雖然,妄議可以惑庸人,博雅之士一見自了,不待予之喋喋也。磚既入土八百餘年,已腐壞,恐不能久。近所摹本,比初出土時已覺昏鈍,摹之不已,日就磨滅,得墨本者宜葆之哉!予既作此跋,將書以贈千裡,以疾見妨,自四月至於九月乃竟。既致諸千裡,後月餘,過錢清,與元卿、千裡同觀,聊記其後。番易姜夔 堯章。

附: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帖》小楷,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姜夔「崇晉貶唐」,反對俗書,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等相一致。但他對「唐法」並非不問青紅皂白一概予以否定,而是用了大量篇幅對「法」進行了系統的、全面的論述,並從肯定和解釋引申了「晉韻」古法。他傳世墨跡不多。從《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中可以看出他的書法出於二王一路,用筆精到,典雅俊潤,且受初唐諸家書風影響,不隨時俗,清新脫俗。

張振鵬,字 雲之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協小楷書法家協會會員。1984年生於山東新泰,自幼習書,以王羲之、文徵明、鍾紹京、姜夔、歐陽詢、趙孟等楷法為宗,並長期以唐人寫經、隋代、宋代寫經等諸體的靈活掌握。師從山東省書協楷委員會副主任元暢逄春偉恩師的精心指導,多年來立足傳統,臨池無間,日課不輟,尤其擅長楷書,精於小楷。作品入展入選情況:入展2019「中國書法·年展」全國楷書作品展(中國書協);入展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中國書協);入展第四屆王羲之獎全國書法作品展(山東書協)……

相關焦點

  • 姜夔傳世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美得驚世駭俗
    但姜夔的小楷確實悅目,是下過功夫的。 此貼是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帖》小楷。紙本,三百一十六毫米,全文計一百零一行,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姜夔「崇晉貶唐」,反對俗書,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等相一致。
  • 元代鄧文原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欣賞
    其實,這位「巴西」先生,也寫得一手好小楷。 鄧文原小楷 《書跋王獻之保母帖》 ▼ 與之交筆硯,始以餘言不妄。殆暮年章草,如隔事矣。信為學不可止如此。」,可見鄧氏因多涉政事,翰墨日疏,以至未能在其後半生再將自己的風格拓展得更加鮮明。
  • 董其昌行書《跋王獻之保母帖》高清大圖
    董其昌行書《跋王獻之保母帖》,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釋文:書家得宋拓已為罕見,況唐拓乎?
  • 他的《保母帖》,題跋竟如眾星捧月!
    沒想到王獻之《保母帖》 居然有這麼多名家題跋! 獻之幼學於父,從小就顯露出超人才華,才氣勃發,咄咄逼人,獻之不為其父所囿,別創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歲就過早病卒。 王獻之《保母帖》,屬清宮舊藏,流散後,本帖和部分題跋存弗利爾美術館(趙子昂、郭天錫、董其昌、徐守和等),大部分題跋存故宮博物院(姜夔、趙子昂、周密、仇遠、鮮于樞等)。
  • 陳從龍行書《跋王獻之保母帖》精品書法作品欣賞高清收藏版
    精草書、篆、隸,尤善畫葡萄,有「虛吾葡萄子昂馬,畫駿有聲樹有影」之譽。陳從龍行書《跋王獻之保母帖》,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釋文:晉王羲之書法入神,一傅至獻之而筆法似之,豈一家授受有專門之秘,不然何千載而下,竟無有能似之者。
  • 北京故宮收藏的宋代小楷,這是我見過最美的書法,太令人心醉了!
    姜夔《王大令楷書保母磚題跋卷》所以對於古代的讀書人而言,小楷是一門必修課。在傳世的小楷作品當中,有一件明代萬曆年間的狀元詩卷,作者是趙秉忠,此作乃是目前現存唯一一件明代的狀元詩卷,字字精雅,秀美絕倫。姜夔《王大令楷書保母磚題跋卷》這件作品就是大詩人姜夔的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姜夔大家都很熟悉,他以音律和詞聞名天下,是舉世聞名的「通才」,在音律和詞學方面都是千古無雙的大家。
  • 北京故宮珍藏的宋朝小楷,美得驚豔動人,書法史上不知有誰能及?
    在這兩種風格體系體系當中,「樸茂」的風格代表為鍾繇與顏真卿和明代的王鐸、傅山等人,而「妍美」一路的風格其代表人物乃是王獻之、歐陽詢、唐人寫經,包括元代的趙子昂和明代的文徵明等人。姜夔曾經為王獻之的《保姆帖》寫過一段跋文,這就是著名的姜夔小楷《跋王獻之保姆帖》,這件小楷乃是宋朝的絕美小楷,乃是後人仰望的一座高山。姜夔在這件小楷當中所展現出來的獨特氣質,是後人所無法比擬的,宋代文人所獨有的魅力,在這件小楷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 宋元間文學家周密楷書《跋晉王大令保母帖》欣賞
    周密 楷書 《跋晉王大令保母帖》 釋文: 王郎擅風流,筆墨美無度。殘磚與斷刻,亦有神物護。 抗衡丙舍帖,突過黃初賦。景師與陽朔,漶漫不足數。 要須中山石,乃可與之伍。十行百餘字,一一生媚嫵。 家雞與野鶩,此論吾不取。佳處將無同,閟妙未易語。 我貧乃嗜此,字字若可煮。不知何物媼,託此傳萬古。
  • 硬筆老師,請用這些小楷經典代替田英章字帖!
    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郎之意態。作為王羲之小楷經典。讓孩子們心摹手追,感受魏晉小楷的風度,何樂而不為呢?二、《樂毅論》《樂毅論》也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寫的文雅大方,筆勢精緻美妙,具備了楷書的規則,書寫流暢自然,用筆超脫而無拘束,也是孩子們學習的最佳範本。
  • 請用這些小楷經典,練習硬筆書法
    《黃庭經》,王羲之書,小楷,一百行。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郎之意態。作為王羲之小楷經典。讓孩子們心摹手追,感受魏晉小楷的風度,何樂而不為呢?《跋王獻之保母帖》為其代表作。全文楷法謹嚴,又具瀟灑秀雅之態。這部小楷以端正的秀美的結構取勝,孩子學起來比較容易,入門快成效快。
  • 夏雨曬小楷獲網友怒贊,此刻他不再是演員
    前段時間,夏雨曬出小楷,再度引發網友關注,獲大家怒贊。最近夏雨曬小楷,打臉多少明星「寫書法」?你難以想像,這精妙小楷竟然出自演員夏雨的手上!與很多明星的江湖書法路數不同,夏雨同學練書法,一上手就是臨帖《九成宮》《姜夔跋王獻之保母帖》,實屬不易。這件小楷臨作發表後引來點讚無數,連不少專業人士都感到意外,畢竟作為忙碌的演員而言,這算是短時間練成的「急就作品」。 大家應該還記得不久前,夏雨在微博曬出自己臨的歐陽詢《九成宮》,圈粉無數,太令人意外了!這還是演員夏雨嗎?
  • 文徴明小楷,溫純精絕.
    主要師法傳為王羲之的《黃庭經》、《樂毅論》以及鍾繇《宣示》,王獻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筆法於一爐,形成「溫純精絕」的自家風貌。——佚名2.文徵明以兼善諸體聞名,尤擅小楷和行書。他的小楷師承晉唐各家,主要學於鍾繇、王羲之、王獻之、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等,不僅精細工整、法度嚴謹純熟,且筆鋒勁秀、風格俊雅。至八十歲後的小楷尤見功力。
  • 【梅花三文創】學小楷,是精臨一帖還是書寫百家?
    長時間寫一個帖,根本就走不出來,因為肌肉已經形成記憶了,再想變可就難了。有些書友可能是就喜歡那一個帖,就只寫這一個帖。傳世小楷字帖甚多,初學小楷者,當取法其上,避免誤入歧途,學就學小楷書之正源?那麼何為小楷的正源與高標,自然是晉唐風韻。
  • 有一種小楷叫王獻之
    王獻
  • 王獻之名作《鴨頭丸帖》
    王獻之行草名作《鴨頭丸帖》(見圖),真跡現存上海博物館。絹本,縱26.1釐米,橫26.9釐米,兩行15字,系王獻之給友人的便札。帖文:「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此帖用墨枯潤有致,全帖蘸墨兩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潤而枯,由濃而淡,墨色分明,展現出全帖的節奏起伏和氣韻自然變化。用筆開拓跌宕,情馳神縱,流美清秀,無塵俗之氣。明末清初的書畫鑑藏大家吳其貞稱此帖「書法雅正,雄秀驚人,得天然妙趣,為無上神品也」。  王獻之(公元344—386年),為王羲之第七子,東晉書法家,字子敬,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官至中書令。
  • 王獻之才是真正《冠軍帖》的作者
    王獻之《中秋帖》草書《冠軍帖》刻於北宋《淳化閣帖》,作者刻東漢張芝。王獻之,東晉大書法家、詩人、畫家(344年-386年),為書聖王羲之第七子,王獻之自幼聰明好學,從小就顯露出超人才華,自幼隨父練習書法,後轉學張芝,王獻之悟性極高,敢於創新,創造了草書上下相連的「一筆書」,並將草書藝術推至高峰,對後世影響很大,唐代張旭、懷素就是師法王獻之。所以,東晉草書藝術水平最高的書法家是王獻之。從晉末至梁代的一個半世紀,王獻之的影響甚至超過了王羲之。
  • 學行書這一本帖就夠了
    文章語言潑辣,多嬉笑怒罵之詞,表達了作者狂放高傲的個性。文中對封建禮教公然表示輕蔑,自稱「每非湯、武而薄周、孔」,後作者因此被司馬昭殺害。趙孟頫曾多次書寫這篇文章,除刻入"三希堂法帖"中的三件外,本篇趙孟頫書《與山巨源絕交書》為延祐六年,正其六十六歲去世前三年所書,寫於綠絹之上,通卷字勢,一氣貫注,清勁圓潤,是其晚年精品力作!最適宜學書者臨摹之用。
  • 王羲之、王獻之書法比較
    王獻之書法欣賞王獻之(344-386),羲之第七子,字子敬,
  • 【龍靈書道】何謂楷書之根?修正一個重要觀念……
    鍾繇《宣示表》 東晉小楷多傳「鍾繇法」,二王為後世立下楷則,使小楷之筆法、結體實現審美轉換,盡脫隸意成為巔峰。 魏晉小楷,乃書法人一生追求之經典,那裡,是楷書藝術的源泉。何謂楷書之根?今天咱們就說說這個話題。 01/ 一謂觀念 我們當轉變「楷為楷,與別體有別而獨立,不融不學而無大礙」之繆見。楷為行之啟蒙,草之根基,古法盡在楷則中也,失此當是習書之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