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蘇東坡和侍妾朝雲的故事
侍妾朝雲去世後,蘇東坡將她葬在惠州西湖畔的孤山南麓,棲禪寺僧人在墓上建築一座六如亭以資紀念。亭柱上鐫有一副蘇軾親書的楹聯:「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男人厚葬自己心愛的女人,這原本是正常不過的「家務事」;卻在後世成為特有的文化現象,每逢清明時節祭拜朝雲墓的人絡繹不絕,一個身份卑微的小妾倍受後人的禮遇,堪稱奇蹟,史稱「朝雲崇拜」。
下面簡單介紹蘇東坡和朝雲的故事。
蘇東坡結識杭州歌妓朝雲姑娘的時候已經年近40,朝雲大約12歲;不久後,在蘇東坡的幫助下朝雲脫離歌妓身份從良;20歲正式成為蘇東坡侍妾,34歲朝雲去世。她們之間的年齡相差近30歲。
蘇東坡曾經寫下《朝雲詩》,詩前有序:「予家有數妾,四五年間相繼辭去,獨朝雲隨予南遷,因讀樂天詩,戲作此贈之。」詩中引用了白居易詩:病共樂天相伴住,春隨樊子一時歸,(大意:只有一身病陪著孤獨的我,愛妾樊素和那爛漫春光一起走遠了)。
同時還引用了劉禹錫的《楊柳枝詞九》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大意:春天結束了,柳絮飛揚留不住,隨風好好飛去,不知會落到誰家)
這裡說明一下白居易的愛妾樊素並非因為嫌棄衰老的男人而主動離開;白居易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便賣了自己的寶馬,所得錢款交與樊素勸其離去。之後老先生戀戀不忘,病榻之上寫下這首傷心詩。
在這裡還有必要說明一下古代妻妾待遇的差異,眾所周知妻在家庭中的地位遠遠高於妾,而不知道與之相對應的責任也是不同的。妻子從一而終的陪伴丈夫是必須具備的品德,所謂享受了權力就應該承擔義務。而妾在逆境中離開丈夫合情合理合法,世人不會指責妾無情。
在唐宋時期,男人一旦陷入困境大多會主動要求小妾離開自己,尋找更好的棲身之所;這種行為堪稱當時的好男人標準。不難理解,人心都是肉長的的,小妾伴隨身邊卻沒有相應的地位,挨到吃苦受罪何必再被牽連呢。
朝雲在成為蘇東坡的侍妾之後,好日子並不長久;蘇東坡在政治上始終處於「不合時宜」的狀態,與改革派和保守派均不能友好相處,挨整流放是蘇東坡的必然結果。朝雲跟隨蘇東坡顛沛流離,患難與共不離不棄;即便蘇東坡勸其離開,也未妥協。
從蘇東坡的輓聯可以看出,朝雲不僅僅是侍妾,也是知己知音,而更為難得的是朝雲姑娘還有一生相伴的義氣和節操。朝雲崇拜形成的根源正是源於此。
2 小女人小雅
小雅乃一無名之輩,是我20年前就認識的一個普通女孩兒。婚前的小雅生活簡單而質樸,婚姻卻帶來了諸多變故。
央企工作的小雅嫁給了私企業主的兒子;婚後,強勢的婆婆讓她辭職進入家族公司工作;簡單的小雅沒有過多考慮便順從了夫家的要求,離開了穩定的單位。私企工作與國企有著天壤之別,精明的婆婆和不善經營的小雅很快勢同水火。
幾年後,在婆婆的強力影響下,小雅離婚,沒有財產也沒有孩子的撫養權。小雅在靠近孩子學校的街邊開了間小店謀生,儘可能多的接觸孩子。
又幾年,沒有再婚的前夫突然意外身故,按說這沒小雅什麼事兒,前夫的遺產和債務都與小雅沒有關聯;保險公司卻找到小雅,被告知前夫生前購買的巨額保險受益人是孩子,而孩子現在的合法監護人是母親小雅,理所當然的應該由母親接受保險公司的賠款。
就在保險公司與小雅溝通的過程中,婆婆找到保險公司,要求成為她前夫的保險受益人,理由是前夫還有債務沒有償還,需要動用保險賠款去清償債務。
小雅對前夫的情況並非一無所知,幾年來,她與孩子、前夫的接觸並不少;更清楚對簿公堂後自己的勝算;她把孩子接回身邊後,告知保險公司,保險賠款由婆婆繼承。
在這個過程中,小雅的親人朋友們會怎麼勸解她,大家都能猜到,無非是拿到賠款,和婆婆斷絕往來之類說辭。小雅理解婆婆失去獨生兒子的痛苦,也理解婆婆過去的刻薄和強勢源於商人的思維……
再後來,年邁的婆婆解散了公司,與小雅住在一起,小雅是她唯一的血親;她們親如母女。近幾年一直在為小雅張羅再婚的事情……
3 關於仁愛之心
「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莊子卻說這是虎狼之道;因為老虎、豺狼等等野獸在各自群體之內也是相親相愛的;所以,人類不需要提倡「仁愛」,這只是物種的天性。
大道廢,有仁義。老子認為,滿世界的人都在呼喚仁愛之心,那只能說明這個世界已經完蛋了,人類連基本的人性都喪失了。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合理地認為「朝雲崇拜」是文明沒落的標誌?顯然不是,一切美好情感的故事都應該得到人類的嚮往和尊敬。相反,老子思想表達的是人類首先應該遵從宇宙自然的規律,仁愛之大道是自然萬物的本性。
唯不爭,莫能與之爭。大意是:你不與人爭,天下就沒有人能爭得過你。假如小雅和婆婆對簿公堂,得到財產的同時會失去什麼?不必言說。小雅不爭,得到了親情和更多的財產,成為大滿貫的贏家。這是老子的智慧,小雅的思想顯然達不到老子描繪的高度,更不可能理解老子用謀略推行的謀略思想。
小雅不爭的原因或許很簡單,比如自己和婆婆鬧得不可開交,將來孩子在媽媽和奶奶之間如何是好?說到底,小雅本能的善戰勝了對錢財佔有的欲。小雅的選擇不是智慧的作用,是仁愛的善的選擇。而這,不偏不倚的迎合了老子的「唯不爭,莫能與之爭」的結果!
4 金錢物質與情感
仁愛之道倡導重情輕利,偏偏現實社會自古至今就是「無利不起早」的難以抵抗越來越沉重的利益誘惑。侍妾朝雲被後世尊崇,正應了「物以稀為貴」的經濟學原理,倘若古人的侍妾都如朝雲一般不離不棄,「朝雲崇拜」也就沒了立足的旮旯了。當然嘍,更因為仁愛之道始終佔據著制高點。是幸!有了數不清古往今來歌頌的情感故事和滿滿的正能量;也是麻煩!有了世俗凡人在這二者之間的艱難抉擇、參悟成仙。
我的內心真希望小雅是個智慧的女人,懂得運用不爭的謀略;而我的慧眼告訴我——小雅就是個純善的人,對金錢放得下的人,一個與時代大眾一點點不同的人,還是一個本文裡沒有真名的普通人。而最為至關重要的一點,小雅是一面鏡子,你看她時的眼神其實是你自己,不對嗎?
人生在世,金錢物質與各種情感都是必需品,且沒有底限和標準,也很難有公開的高低之別。朝雲和小雅的故事,說穿了就是物質與情感的捨得之關係。這二者孰輕孰重全在自我的喜好,只是請竭盡全力的向文明文化靠攏。唯有如此,才能讓人心安而氣定神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