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與歌妓侍妾的故事——卑微的小女人何以成為文化現象

2021-01-10 四教園

1 蘇東坡和侍妾朝雲的故事

侍妾朝雲去世後,蘇東坡將她葬在惠州西湖畔的孤山南麓,棲禪寺僧人在墓上建築一座六如亭以資紀念。亭柱上鐫有一副蘇軾親書的楹聯:「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男人厚葬自己心愛的女人,這原本是正常不過的「家務事」;卻在後世成為特有的文化現象,每逢清明時節祭拜朝雲墓的人絡繹不絕,一個身份卑微的小妾倍受後人的禮遇,堪稱奇蹟,史稱「朝雲崇拜」。

下面簡單介紹蘇東坡和朝雲的故事。

蘇東坡結識杭州歌妓朝雲姑娘的時候已經年近40,朝雲大約12歲;不久後,在蘇東坡的幫助下朝雲脫離歌妓身份從良;20歲正式成為蘇東坡侍妾,34歲朝雲去世。她們之間的年齡相差近30歲。

蘇東坡曾經寫下《朝雲詩》,詩前有序:「予家有數妾,四五年間相繼辭去,獨朝雲隨予南遷,因讀樂天詩,戲作此贈之。」詩中引用了白居易詩:病共樂天相伴住,春隨樊子一時歸,(大意:只有一身病陪著孤獨的我,愛妾樊素和那爛漫春光一起走遠了)。

同時還引用了劉禹錫的《楊柳枝詞九》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大意:春天結束了,柳絮飛揚留不住,隨風好好飛去,不知會落到誰家)

這裡說明一下白居易的愛妾樊素並非因為嫌棄衰老的男人而主動離開;白居易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便賣了自己的寶馬,所得錢款交與樊素勸其離去。之後老先生戀戀不忘,病榻之上寫下這首傷心詩。

在這裡還有必要說明一下古代妻妾待遇的差異,眾所周知妻在家庭中的地位遠遠高於妾,而不知道與之相對應的責任也是不同的。妻子從一而終的陪伴丈夫是必須具備的品德,所謂享受了權力就應該承擔義務。而妾在逆境中離開丈夫合情合理合法,世人不會指責妾無情。

在唐宋時期,男人一旦陷入困境大多會主動要求小妾離開自己,尋找更好的棲身之所;這種行為堪稱當時的好男人標準。不難理解,人心都是肉長的的,小妾伴隨身邊卻沒有相應的地位,挨到吃苦受罪何必再被牽連呢。

朝雲在成為蘇東坡的侍妾之後,好日子並不長久;蘇東坡在政治上始終處於「不合時宜」的狀態,與改革派和保守派均不能友好相處,挨整流放是蘇東坡的必然結果。朝雲跟隨蘇東坡顛沛流離,患難與共不離不棄;即便蘇東坡勸其離開,也未妥協。

從蘇東坡的輓聯可以看出,朝雲不僅僅是侍妾,也是知己知音,而更為難得的是朝雲姑娘還有一生相伴的義氣和節操。朝雲崇拜形成的根源正是源於此。

2 小女人小雅

小雅乃一無名之輩,是我20年前就認識的一個普通女孩兒。婚前的小雅生活簡單而質樸,婚姻卻帶來了諸多變故。

央企工作的小雅嫁給了私企業主的兒子;婚後,強勢的婆婆讓她辭職進入家族公司工作;簡單的小雅沒有過多考慮便順從了夫家的要求,離開了穩定的單位。私企工作與國企有著天壤之別,精明的婆婆和不善經營的小雅很快勢同水火。

幾年後,在婆婆的強力影響下,小雅離婚,沒有財產也沒有孩子的撫養權。小雅在靠近孩子學校的街邊開了間小店謀生,儘可能多的接觸孩子。

又幾年,沒有再婚的前夫突然意外身故,按說這沒小雅什麼事兒,前夫的遺產和債務都與小雅沒有關聯;保險公司卻找到小雅,被告知前夫生前購買的巨額保險受益人是孩子,而孩子現在的合法監護人是母親小雅,理所當然的應該由母親接受保險公司的賠款。

就在保險公司與小雅溝通的過程中,婆婆找到保險公司,要求成為她前夫的保險受益人,理由是前夫還有債務沒有償還,需要動用保險賠款去清償債務。

小雅對前夫的情況並非一無所知,幾年來,她與孩子、前夫的接觸並不少;更清楚對簿公堂後自己的勝算;她把孩子接回身邊後,告知保險公司,保險賠款由婆婆繼承。

在這個過程中,小雅的親人朋友們會怎麼勸解她,大家都能猜到,無非是拿到賠款,和婆婆斷絕往來之類說辭。小雅理解婆婆失去獨生兒子的痛苦,也理解婆婆過去的刻薄和強勢源於商人的思維……

再後來,年邁的婆婆解散了公司,與小雅住在一起,小雅是她唯一的血親;她們親如母女。近幾年一直在為小雅張羅再婚的事情……

3 關於仁愛之心

「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莊子卻說這是虎狼之道;因為老虎、豺狼等等野獸在各自群體之內也是相親相愛的;所以,人類不需要提倡「仁愛」,這只是物種的天性。

大道廢,有仁義。老子認為,滿世界的人都在呼喚仁愛之心,那只能說明這個世界已經完蛋了,人類連基本的人性都喪失了。那麼,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合理地認為「朝雲崇拜」是文明沒落的標誌?顯然不是,一切美好情感的故事都應該得到人類的嚮往和尊敬。相反,老子思想表達的是人類首先應該遵從宇宙自然的規律,仁愛之大道是自然萬物的本性。

唯不爭,莫能與之爭。大意是:你不與人爭,天下就沒有人能爭得過你。假如小雅和婆婆對簿公堂,得到財產的同時會失去什麼?不必言說。小雅不爭,得到了親情和更多的財產,成為大滿貫的贏家。這是老子的智慧,小雅的思想顯然達不到老子描繪的高度,更不可能理解老子用謀略推行的謀略思想。

小雅不爭的原因或許很簡單,比如自己和婆婆鬧得不可開交,將來孩子在媽媽和奶奶之間如何是好?說到底,小雅本能的善戰勝了對錢財佔有的欲。小雅的選擇不是智慧的作用,是仁愛的善的選擇。而這,不偏不倚的迎合了老子的「唯不爭,莫能與之爭」的結果!

4 金錢物質與情感

仁愛之道倡導重情輕利,偏偏現實社會自古至今就是「無利不起早」的難以抵抗越來越沉重的利益誘惑。侍妾朝雲被後世尊崇,正應了「物以稀為貴」的經濟學原理,倘若古人的侍妾都如朝雲一般不離不棄,「朝雲崇拜」也就沒了立足的旮旯了。當然嘍,更因為仁愛之道始終佔據著制高點。是幸!有了數不清古往今來歌頌的情感故事和滿滿的正能量;也是麻煩!有了世俗凡人在這二者之間的艱難抉擇、參悟成仙。

我的內心真希望小雅是個智慧的女人,懂得運用不爭的謀略;而我的慧眼告訴我——小雅就是個純善的人,對金錢放得下的人,一個與時代大眾一點點不同的人,還是一個本文裡沒有真名的普通人。而最為至關重要的一點,小雅是一面鏡子,你看她時的眼神其實是你自己,不對嗎?

人生在世,金錢物質與各種情感都是必需品,且沒有底限和標準,也很難有公開的高低之別。朝雲和小雅的故事,說穿了就是物質與情感的捨得之關係。這二者孰輕孰重全在自我的喜好,只是請竭盡全力的向文明文化靠攏。唯有如此,才能讓人心安而氣定神閒。

相關焦點

  • 蘇東坡用侍妾換白馬,致使身懷有孕的小妾當場自盡,這是真的嗎?
    蘇東坡用侍妾換白馬,致使身懷有孕的小妾當場自盡,這是真的嗎?明代的文學家馮夢龍在他的《情史類略》中記載了這麼一則小故事,說是大學士蘇東坡有一個婢妾,名叫春娘,蘇東坡即將被貶往黃州之時,曾有一位朋友蔣運使為他踐行。
  • 蘇東坡的「三生三世」:3段婚姻,3個王姓女人,你知道嗎?
    據記載,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與髮妻王弗感情極好,婚後二人琴瑟和鳴、相知相愛,生一子蘇邁,一起幸福地生活了11年,也許可惜「情深不壽,慧極必傷」,王弗活到27歲就香消玉殞了。為此,蘇東坡寫下了舉世名篇《江城子·記夢》悼亡妻,「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 王朝雲深受蘇東坡喜歡,但是為什麼沒有成為正室,難度超乎想像
    在我國的封建社會男人三妻四妾是個非常正常的現象區別在於你如果有錢有身份有地位的話你就可以三妻四妾如果你是個窮光蛋不用說三妻四妾就是一個老婆你也養活不起,更不用說什麼三妻四妾,享受齊人之福了。1、王朝雲深得蘇東坡喜歡是因為他是蘇東坡的紅顏知己。蘇東坡在杭州做官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到西湖遊覽遇到了當時的歌妓王朝雲,當時王昭雲的年齡還小只有12歲,但是已經出落的楚楚動人,蘇東坡見了以後非常喜歡她正巧在他們遊覽西湖的時候西湖下起了小雨於是,蘇東坡趁著興致寫下了一首名詩叫做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連載】《蘇東坡傳》第十一章:詩人、名妓、高僧
    在蘇東坡去世後,一個老和尚說出蘇東坡的一個故事。他說,他年輕時在壽星院當和尚,常看見蘇東坡在夏天一人赤足走上山去。他向和尚借一個躺椅,搬到附近竹林下選好的處所。他全無做官的架子,脫下袍子和小褂,在下午的時光,赤背在躺椅上睡覺。小和尚不敢走近,由遠處偷看這位一代大儒,他竟而看到別人無法看到的情形。他看見,也許他以為他看見,這位大詩人背上有七顆黑痣,排狀恰似北鬥七星一樣。
  • 歌妓成就了宋詞,宋詞坍塌了大宋
    可以說,宋詞的繁盛,源於歌妓歌女,但宋詞某種意義上,又坍塌了大宋。以前的漢唐,總是大漠雄風,充滿陽剛之氣,可是到了宋朝,填詞寫詩過度地走向兒女情長,過度地走向青樓妓館。所以,有人說,漢唐是馬上,兩宋是床上。 歌妓吃香,歌妓盛行。
  • 侍妾由來久,細說與君知
    侍妾由來久,細說與君知在當今的新聞中,這「二奶」所佔比例不小,尤其是網絡視頻中,時常會看見那如狼似虎的正妻,糾集幾個人
  • 宋朝這個法律條款,令蘇東坡不敢給王朝雲正室的名分
    當時,王昭雲的年齡還小只有12歲,但是已經出落得楚楚動人,蘇東坡見了以後非常喜歡。他們遊覽西湖的時候,西湖下起了小雨,於是,蘇東坡趁著興致寫下了一首名詩《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讀《蘇東坡》有感
    蘇東坡的一生是極其精彩壯闊的,讀完《蘇東坡傳》後,原本我想梳理梳理蘇東坡的愛恨情仇,但發現蘇東坡儘管歷盡宦海沉浮、人生坎坷,可他的精神世界裡似乎是沒有「仇」這個字的。他與王安石的糾紛算得上是他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部分,但他與王安石在多年的鬥爭之後依然可以心平氣和地坐下來促膝長談,回顧往事。
  • 蘇軾現象經久不衰 如何評價「人人都愛蘇東坡」
    蘇軾現象經久不衰 人人都愛蘇東坡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在故宮600年大展「丹宸永固」,這一恢弘主題的身側,在故宮文華殿裡《千古風流人物特展》竟與故宮六百年並列。這麼有牌面,不是詩仙,也非詩聖。他的故事太多太多,梗多戲足。他是蘇東坡,我們的「千古風流人物」。
  • 中年好友蘇東坡
    幸好,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是個永遠折騰不止的年輕大帥哥。是的,他是帥哥。他有多帥?據說他的顴骨高,臉兒立體,下巴頦兒和臉大小極為相配,不但英俊挺拔,而且結實健壯。他的眼睛很長,閃閃發光,嘴唇靈動,臉色紅潤。這麼形容之下,感覺是彭于晏的模樣。
  • 蘇東坡的故事,只有蘇軾講得好
    蘇東坡跟我們一樣喜歡初戀臉,所愛的女人各個都姓王。蘇東坡跟我們一樣喜歡水,喜歡大江、大湖、大海;是極少數到過海、跨過海、見過海市蜃樓、結結實實寫過大海的文人。蘇東坡喜歡著我們喜歡的酒、茶、湯、花、魚、水果蔬菜,蘇東坡喜歡著我們喜歡的洗澡,喜歡著我們喜歡的月亮。
  • 中年好友蘇東坡5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是蘇東坡《前赤壁賦》裡的經典句子,自古以來,中國創作人之間總是心靈相依、精神相契,永遠有某種特質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繁衍生息。總覺得,人活著,或是死了,態度和精神最重要,永遠真實、永遠熱愛最重要。總覺得他們都是有著幾千年歷史淵源的故事的一部分。
  • 替身侍妾不幹了、投胎系統在後宮
    1、《替身侍妾不幹了》【作者】川島傲嬌【收藏】9959【簡介】伏低做小忍辱吞聲在東宮做了兩年最低賤的侍妾以後,阿謠才發現原來她只是一個卑微的替身。太子爺夜夜來她的住處,可東宮人人都說,他心裡想的是另一個女人。他的白月光秦家大姑娘是侯門貴女,身份尊貴,與阿謠雲泥之別。那日白月光找上門來,百般折辱,他卻連半點反應也沒有,那時,阿謠的心就死了。
  • 老邢說故事 || 蘇東坡鬥神鬼二三事
    …… 上世紀三十年代末,國學大師林語堂以英文作《蘇東坡傳》在美國報紙連載,並出版發行,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蘇東坡也就成了世界名人。臺灣知名教授張振玉先生歷時2年翻譯,2018年漢語版本在大陸發行。在此書中記錄了蘇東坡鬥鬼故事,現整理匯報給諸君。
  • 人世已無蘇東坡,世界的庸常,已失落成為庸俗
    蘇東坡20歲在仁宗朝以科舉第二名高中。其後歷練地方,按序升遷。神宗朝期間1070年,32歲的他在京中史館擔任小官,寫下了振燮古今的《上神宗皇帝萬言書》,直斥皇帝獨夫亂政。雖然數年之後他才開始謫戍生涯,人生磨難卻由此啟端。烏臺詩案將他打入深獄險遭誅殺。
  • 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
    先生少時娶書香門第的王弗為妻,「幕後聽言」的故事家喻戶曉。先生性格耿直,而王弗溫婉如水。在她的陪伴下,先生度過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可紅顏薄命,王弗27歲過世。朝雲是先生的侍妾,聰穎靈慧。少年朝雲仰慕先生的才華,便追隨身。 「學士一肚皮不入時宜」就出自於她。先生在被貶之時,散去身邊的侍妾,唯朝雲不離不棄。她心思細膩敏感,在先生寫下《蝶戀花》後,鬱郁而去。
  • 故事:皇上下旨,她成為王爺的侍妾,聖旨到手的同時她被賜紅花
    本篇內容為虛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1.威脅李喜守了一夜,半點不敢掉以輕心,生怕半夜有人爬上殿下的床榻,「李喜,昨夜沈箏在哪睡的?」這是唐煜睜開眼問的第一個問題。「回殿下,您的書房。皇上的目光落在唐煜的臉上,只見他眉毛輕輕跳了一下,「朕聽說,你一直在找當年救你得那個小女孩?」「父王,兒臣找到那個小女孩了。兒臣希望,她能成為兒臣的結髮之妻。」唐煜心裡七上八下的,自己府裡有父王的耳目並不奇怪,可,如何會注意到沈箏呢?還是他大意了。皇上嘆了口氣,「煜兒,你越是這樣,朕越不準你娶她。」
  • 為什麼男人女人都愛蘇東坡?
    民間故事中,有一首蘇東坡妹妹蘇小小形容他面容的詩:「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漢間;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意思是說他額頭扁平,眼睛之間距離較遠,一張大長臉。這模樣自然算不上帥哥,不過這故事的背景是蘇東坡寫詩揶揄蘇小小額頭前凸而遭其妹妹報復——這家人連罵人都這麼有文化。但是,這只是傳說,蘇東坡並無蘇小小這個妹妹。在電視劇《蘇東坡》中,男一號是陸毅,陸毅自然是帥哥,但他長得跟蘇東坡像嗎?
  • 胡歌將飾演的蘇東坡,一生情愛都有誰?
    蘇東坡這一生一共有四個重要的女人。第一是蘇東坡的堂妹,也是他的初戀情人,而且他畢生對伊人念念不忘。東坡的祖父去世之後,他父親遠遊歸來,他的叔叔和家屬也來奔喪。這時堂兄妹頗有機會相見,也可以一同玩耍。據蘇東坡說,伊人是"慈孝溫文"。二人同姓,自然聯姻無望。
  • 劉俊京 | 蘇東坡與陳季常的故事
    蘇東坡與陳季常的故事文、圖 | 劉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