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薦一部電影。
它的中文譯名很俗氣叫《傾國之戀》。
是不是一看到這名字就覺得是俗爛的愛情故事?
雖然它本身就是一個被人神話了的愛情傳奇,但比起中文譯名,我更喜歡它本來的名字:
《W.E.》Wallis&Edward
導演: 麥當娜
編劇: 麥當娜 / 阿萊克·凱西西恩
主演: 艾比·考尼什 / 詹姆斯·達西 / 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 / 理察·柯伊爾 / 奧斯卡·伊薩克
類型: 劇情 / 愛情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 英語 / 法語 / 俄語
上映日期: 2012-01-20(英國)
片長: 119分鐘
又名: 溫莎公爵的情人(臺) / 溫莎伉儷(港) / 溫莎公爵夫人 / 沃利斯與愛德華 / WE之戀
歷史事件:
溫莎公爵本是威爾斯親王,1936年1月父親喬治五世駕崩後繼位,成為愛德華八世。
到了成婚的年齡,愛德華八世卻愛上了有過兩次婚姻的美國平民沃麗絲·辛普森夫人。
他們的愛情引起軒然大波,遭到皇室、國會、教會和幾乎整個英國的反對,面對各方的壓力,愛德華八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放棄王位。
1936年12月,他的弟弟繼位,成為喬治六世,而退位後的愛德華八世受封為溫莎公爵。
1937年,愛德華與沃麗絲在法國結婚,王室無一人到場。
然而這段皇室反對、世人關注的婚姻竟然幸福地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直至1972年溫莎公爵去世,後來溫莎公爵夫人在他們共同生活的寓所獨守8年。
沒錯,很多書籍、資料都這樣講:
溫莎公爵與夫人共同生活了一輩子。
他們過得很幸福,甚至一生都不曾爭吵。
溫莎公爵夫人說,能遇見他是我的幸運。
但麥當娜麥姐的這部電影,更多的是從溫莎公爵夫人的立場出發,去回顧了這段愛情傳奇。
讓我第一次了解到這段歷史佳話風光表面的背後,還有一個普通女人的愛嗔與痴怨。
這部電影沒叫我哭,卻叫我心裡比哭還要難受。
其實電影開始的十分鐘幾乎什麼也沒看懂。
分不清到底有多少個故事,怎麼會有好幾個女主。
直到展覽會上那塊藍花素白桌布掀起又落下,才明白原來是Wally和Wallis兩個年代兩個女人的故事。
電影採取了兩個平行時空交叉敘事的方式,一條線是溫莎公爵夫人,另一條線是一個仰慕溫莎公爵夫人的已婚現代女子Wally,她自己也面臨和一個男人的感情困境。
先說說Wallis吧。
多少年來,人們叫她辛普森夫人,稱她為溫莎公爵夫人。
但大家卻甚少記得她原本的名,更不知道她原本的姓。
她本是一個有思想有自由的女人,到最後卻仿佛成了王室愛戀的犧牲品。
當年全世界都在指責她,即使這段愛情佳話流傳到今天,人們說起溫莎公爵還會覺得他放棄王位多麼可惜,而溫莎公爵夫人則是一個太過幸運的女人,仿佛在他們的愛情裡她只是一味索取毫無回報。
電影裡Wallis這樣說:
「Why do people only focus on what he gave up?What about what I gave up?」
「My privacy.My freedom…My reputation.」
還有她寫給姑姑的信,句句刺痛我,也句句提醒我:寫下這些話的女人,該有多麼絕望。
「He used me to escape his prison only to incarcerate me in my own.」
他利用我逃離自己的監獄,但把我關了進去。
"You have no idea how hard it is to live out the greatest romance of the century……And now,I will have to be with him always……And always and always."
你無法想像,活在本世紀最偉大的愛情故事中,有多麼艱難。
而現在,我還要與他生死相許,不能離棄,無處可逃。
還記得這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片段:
晚年的愛德華躺在病床上,最後的時間裡,他希望Wallis再跳一支舞給他看,就如同他們最初相愛時那樣。
青春早已不在脊背也彎曲了的Wallis慢慢起身,她還是那個,自由的,青春洋溢的,溫莎公爵夫人。
我想這就是麥姐想表達的這段愛情故事的精髓吧:
傾國之戀褪盡頭銜名利的光環後,不過就是簡單的兩個人相遇相愛,他第一眼看她就再也移不開目光,她被他吸引日漸生情不可自拔。
許多年的風風雨雨不離不棄,重病在床的他說還想看你跳支舞,於是音樂響起,年邁的她裙舞翩翩,依然是目光糾纏情深似海,一如當年。
再來說說Wally,那個容易被忽略的現代的女人。
我一開始也不明白,為什麼搞了一個類似穿越的女性來佔篇幅,畢竟那段傾世的愛情在我看來才是主旋律。
後來才覺得,原來這女子就是後世女子的代表,這個後世的女子去看他們那段傾世愛情的代表。
不僅僅是羨慕,不僅僅是崇拜,而是一種膜拜。
大多數女子,提到這段愛情,都是心神往之,恨不得轉世投胎變成那令世人豔羨的、勝於天下的女子。
Wally也想得到這一份驚天動地的愛情,所以她把去展覽當成了一種膜拜的儀式。
僅僅是能窺到關於那愛情的鳳毛麟角,都可以讓她有快感。
那種純粹的膜拜、豔羨不正是代表了相當一部分現代女性的態度麼?
直到信仰終於開始被一個保安,一個完全不符合她夢想的王子形象的人所動搖。
即便如此,她還是不會輕易放下那「驚天動地」的渴望。
她尋根究底,到底Wallis幸福麼?
她去翻看溫莎伯爵夫人,過往的信件。
一封一封,終於看到了那華麗衣袍下的蝨子跳蚤。
何止是痛癢,那無關風月的個人價值的迷思與被世俗囚禁的精神桎梏,無一不是磨皮銼骨的折磨。
那看上去很美好的背後,竟然有一雙哭花了睫毛膏的眼睛。
這樣的信箋,一封封靜靜地讀完。
女子的信仰轟然倒塌,雖然還會些許留念,但她已經了解,她想要的是一段平平凡凡的愛情,哪怕相愛的人不是一個王子,而是一個保安。
這對於那位一直受人豔羨的女人來講,已經是不可企及的幸福了。
電影的結尾,Wally問Wallis,能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她終於找到了答案。
通過她,麥姐想講的或許就是,
別總幻想那些王子公主驚天動地的愛情故事了,那愛情裡面的主角,或許並不如正在洗手、準備淘米給老公做飯的你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