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梨華作品集合,小編力薦《夢回青河》

2021-01-12 百聞讀書

於梨華,華裔美國作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和愛國主義者。原籍寧波鎮海。1931年生於上海。抗日戰爭時期隨家遷居福建 、湖南、四川等地。1949年赴臺灣,1949年考入臺灣大學外文系,後轉歷史系。1953年畢業後進入美國加州大學新聞系,1956年獲碩士學位。1965年起在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巴分校講授中國文學課程,1975年以來,她多次回國觀光考察,返美後,熱情演講祖國見聞,創作反映祖國新面貌的作品。1977年任該校中文研究部主任。她的作品主要取材於留美學人的生活。代表作長篇小說,展示了無根的一代內心的迷惘和孤寂,成為當代留學生文學之濫觴。

今天,小編為喜愛於梨華的朋友精心挑選了TA的3部高分作品,來看看都是哪些呢?

1.《夢回青河》

豆瓣評分:7.5

作品簡介:本書是於梨華的長篇處女作。作品以20世紀30年代抗戰初期浙江水鄉為背景,通過林氏大家庭在時代動蕩中的悲歡離合,以幾個姑表兄弟之間的感情糾葛為主線,記錄了那個年代人們在愛情和欲望中的狀態,被譽為「民國時代的《紅樓夢》」。

書友點評:日偽時期的家庭糾紛 主角的人物形象如此糾葛,以及虛偽,看的讓人恨啊。

2.《彼岸》

豆瓣評分:7.5

作品簡介:《彼岸》主要內容是:年近中年瓦解的婚姻,讓何洛笛無憂的移居生活戛然而止。目睹父母勃谿,幼女尚晴在自暴自棄中過早踏入成人的生活,接踵而至的早婚、產子、離異、貧寒等重重打擊幾欲摧毀了她的人生。母親尚晴的失常令女兒楚眉的童年蒙陰,而洛笛的悉心撫育卻讓兩人形成了篤厚的祖孫情。再婚老伴離世,洛笛不得不在寂寥中住進了養老院。她時常牽掛著人近中年而事業、婚姻無著的尚晴,又惦念著在愛情中跌打滾爬的楚眉,卻意外發現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面對不舍的親情、面對病痛的折磨,她究竟會做出怎樣的抉擇……

書友點評:華裔的故事。走到哪都脫離不開家。美國的社會環境還是相當適合書中所謂的品質生活的。

3.《秋山又幾重》

豆瓣評分:7.3

作品簡介:目錄:黃昏廊裡的女人江小慧尋找老伴林曼友誼回來吧,棣棣回頭不是岸秋山又幾重意想不到的結局

書友點評:這是我讀她的第二本書,這次非散文,而是短片小說集。近乎尋常的中國人在美國故事。有關婚姻,家庭,西方,觀念,還有全世界共同的對社會的層層了解。

相關焦點

  • 於梨華:既見棕櫚,也夢青河
    本文作者與於梨華合影。 (邱閎 供圖) 邱 閎 時光走得急,2014年便恍若舊年。那年於先生八十三歲,從遙遠的美國飛回故鄉寧波,一是作為特邀嘉賓出席首屆「於梨華文學獎」頒獎儀式,二是故鄉已「多年未親近」,再到流逝的歲月中作一番小小逡巡。 久負盛名年事又高,活動主辦方自然重視,指定了我和寧波某高校的任教授作陪。
  • 89歲於梨華逝世 曾把母校寧波二中和初戀寫入小說
    於梨華是20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之一,被譽為「現代留學生文學的鼻祖」和「無根一代海外華人代言者」。她出生於1931年11月,於1947年起在寧波二中高中就讀,1956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新聞系並獲碩士學位。  她的作品主要取材於留美學人的生活。
  • 著名旅美作家於梨華先生逝世
    她的作品主要取材於留美學子的生活,代表作有《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夢回青河》等,被譽為留學生文學的「領頭雁」。於梨華先生 2013年1月攝於史丹福大學附近寓所照片由任茹文提供她的作品主要取材於留美學子的生活,1967年問世的代表作《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被譽為「無根的一代」文學代表作。
  • 「留學生文學鼻祖」於梨華在美國逝世,臺灣作家稱系感染新冠肺炎
    【文/觀察者網 陳聰】當地時間4月30日,著名的旅美華人小說家於梨華在華盛頓逝世,終年89歲,寧波市作協已經確認這一消息。臺灣小說家季季在悼念這位「留學生文學鼻祖」時透露,於梨華是因為感染新冠肺炎而去世的,不過這一訊息暫未得到確認。
  • 旅美作家、鎮海中學於梨華校友逝世!曾寄語「努力再努力」
    於梨華校友簡介20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之一,1931年生於上海,祖籍寧波鎮海。她的作品主要取材於留美學子的生活,被譽為留學生文學的「領頭雁」。代表作有《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夢回青河》(已被拍成電視劇)等。
  • 猶記得那時於梨華問大家:最近整修的妝容,好不好看?
    於姊理清家族舊事,說以自己聰明、率真、又有些心計的影子來演繹,1961年寫《夢回青河》,翌年連文稿帶兒女回臺南,由皇冠連載,並編成廣播小說,1963年出版,再版6次。 一到電臺每晚8點播出時,於父就去散步,不要聽,覺得書中的父親是在說他……於姊就此在文壇聲名鵲起。
  • 劉心武:於梨華的懸空書房
    1987年秋天第一次訪美,於梨華熱情邀請我去她任教的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做次演講,我先去了三一學院和耶魯,在哈佛與李子云大姐會合,又一同去了麻省理工大學,本應從那裡一起結伴赴奧爾巴尼,卻因於梨華夫君忽然發病,李子云大姐便去了明尼蘇達大學,我便另去了康奈爾大學,後來又去西海岸,竟未能與她謀面
  • 旅美作家於梨華過世,終年89歲
    5月1日,旅美華人小說家於梨華在美國逝世,終年89歲。於梨華於梨華1931年11月28日生於上海,1947年舉家遷往臺灣,1953年赴美國留學最終定居,晚年在馬裡蘭州的安養院生活。「於梨華是留學生文學的鼻祖」,美國「華府作家協會」會長傅士玲介紹,於梨華以自己留學的經驗創作了很多小說,其中包括1967年發表的成名作《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曾入選了「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她將留學生的經歷非常細膩的融入到小說裡,包括留學生的孤獨狀態,想交朋友的心理,求學和求職過程中會面對的歧視和明爭暗鬥等等,讓很多留學生都產生強烈共鳴。」傅士玲說。
  • 留學生文學的「領頭雁」 於梨華,一生打拼,終見根系
    文/唐朝一、於梨華的小說首開了留學生文學的先河 據馬來西亞朋友、華文女作家朵拉透露:旅美作家於梨華因感染新冠病毒,於2020年5月1日凌晨,在華府病逝,享年89歲。1965年起在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巴分校講授中國文學課程,1975年以來,她多次回國觀光考察,返美後,熱情演講祖國見聞,創作反映祖國新面貌的作品。1977年任該校中文研究部主任。作為美國著名華人作家和社會活動家,於梨華的作品主要取材於留美學人的生活。代表作長篇小說《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展示了無根的一代內心的迷惘和孤寂,成為當代留學生文學之濫觴。
  • 「留學生文學鼻祖」於梨華去世,曾創作《又見棕櫚 又見棕櫚》
    旅美華人小說家於梨華5月1日在美國馬裡蘭州逝世,享壽89歲。於梨華1931年11月28日生於上海,1947年舉家遷往臺灣,1953年赴美國留學最終定居,晚年在馬裡蘭州的安養院生活。美國「華府作家協會」會長傅士玲說,「於梨華是留學生文學的鼻祖」,她以自己留學的經驗創作了很多小說,其中包括成名作《又見棕櫚 又見棕櫚》,「她將留學生的經歷非常細膩的融入到小說裡,包括留學生的孤獨狀態,想交朋友的心理,求學和求職過程中會面對的歧視和明爭暗鬥等等,讓很多留學生都產生強烈共鳴」。
  • 石浦青年作家紫金陳斬獲第四屆於梨華青年文學獎大獎
    9月28日上午,第四屆於梨華青年文學獎評審會在《文學港》雜誌社會議室召開。石浦青年作家紫金陳斬獲第四屆於梨華青年文學獎大獎。   於梨華青年文學獎設立於2014年,是於梨華女士攜手鎮海同鄉及鎮中校友嚴國榮先生共同捐贈設立的文學專業性獎項,旨在表彰寧波大市內40周歲以下有藝術精神和較大文學創作成就或潛力的青年作家,每兩年舉辦一屆,每屆評出一名獲獎者
  • 薦讀:於梨華和她的《又見棕櫚,又見棕櫚》
    記得於梨華,是因為她的姓有點特殊,加上以前網絡沒有這麼發達,我以為早就是作古,直到2020年5月,才知道伊一直生活在大洋彼岸,5月1日不幸在美逝,享壽89歲。於梨華是20世紀中國著名女作家之一,1931年生於上海,祖籍寧波,她的作品主要取材於留美學子的生活,1967年問世的代表作《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被譽為「無根的一代」文學代表作。
  • 阿乙作品集合,小編力薦《寡人》
    他做過警察、體育編輯、文學編輯,曾任《天南》文學雙月刊執行主編、鐵葫蘆圖書公司文學主編,作品有《下面,我該幹些什麼》、《模範青年》等。阿乙的《寡人》,《灰故事》等是大家都相當熟悉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作品究竟有怎樣的文字魅力呢?1.
  • 張嘉佳作品集合,小編力薦《情人書》
    今天,小編為喜愛張嘉佳的朋友精心挑選了TA的3部高分作品,來看看都是哪些呢?1.《情人書》豆瓣評分:7.9作品簡介:犀利如韓寒,華美如郭敬明,市井如張嘉佳一部讓你笑也讓你哭的網絡奇文,兩岸三地網友徹夜等待更新音樂奇人黃舒駿、《武林外傳》編劇寧財神、電影怪才寧浩 聯合推薦!——————————————————生活的背後有多少仇人?
  • 那夏作品集合,小編力薦《青春已老》
    太陽處女月亮水瓶,佔星等偽科學信奉者,特長除了編故事,還有賣萌。曾於《愛格》《女報時尚》《知音女孩》《男生女生》等雜誌發表文章。已出版長篇小說《末世島嶼》;《誰的青春不腐朽》;《滄海有時盡》。如果可以,她希望你從虛構裡得到一點真實的感動。今天,小編為喜愛那夏的朋友精心挑選了TA的3部高分作品,來看看都是哪些呢?1.
  • 雷恩那作品集合,小編力薦《慾海花》
    在禾馬出版社以筆名「雷恩娜」出版作品,退出禾馬之後轉籤浪漫星球出版社筆名改成「雷恩那」。其作品清新自然感情細膩。雷恩那的《慾海花》,《夜合花(上)》等是大家都相當熟悉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作品究竟有怎樣的文字魅力呢?1.
  • 公子歡喜作品集合,小編力薦《紈絝》
    《紈絝》豆瓣評分:8.4作品簡介:他是天界堂堂的二太子,瀟灑倜儻,風流滿天下。情場上他向來無往不利,舊人未去,新人就已在懷,踩碎了一地真心來尋他的歡娛。眼前這個冷情的狐王想來也不例外,只要幾句甜言蜜語就一定能手到擒來。他倒要看看,這張冷漠的面孔底下到底藏著怎樣的豔色。狐狸,不就應該是個妖媚的樣子嗎?他是狐族高傲冷漠的王,寡言少語,連親生弟弟也不願親近他。
  • 月褪作品集合,小編力薦《錯過你為遇見誰》
    月褪的《錯過你為遇見誰》,《夜妝》等是大家都相當熟悉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作品究竟有怎樣的文字魅力呢?1.《錯過你為遇見誰》豆瓣評分:7.4作品簡介:《錯過你為遇見誰》:世上的一切似乎都有跡可循,但唯獨愛情沒有模板。
  • 許常德作品集合,小編力薦《有時孤獨比擁抱實在》
    許常德的《有時孤獨比擁抱實在》,《愛的一百個提醒》等是大家都相當熟悉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作品究竟有怎樣的文字魅力呢?1.《有時孤獨比擁抱實在》豆瓣評分:8.2作品簡介:在一段關係裡,你總是害怕,你怕他只是想跟你曖昧,而不是要跟你過一輩子;你害怕自己不夠漂亮,他會變心;結了婚,你又害怕他想逃離;到後來你恐懼地發現,原來自己也會陷入「同時愛上兩個人」的迷思……在一段已經變壞的關係裡,你掙扎著、猶豫著,到底要不要重新來過。為什麼會越愛越痛苦?為什麼愛或不愛都孤獨?
  • 小編推薦詩歌十首|劉忠於(四川嶽池)
    作者簡介:劉忠於,男,漢族,系四川嶽池縣人,有詩歌作品散見《詩刊》《星星》等刊物。編者按:我與嶽池詩人劉忠於見過一面,他的詩紮根生活現場,視覺和心理的衝擊力很強,每首詩都像一幕電影,勞動的場景,生活的艱辛,內心的理想盡入詩入畫,土得掉渣。讀到其中疼痛的部分,仿佛看見詩人昂著頭仰起不屈的靈魂,呈現出壓力後的放鬆感。他的詩張弛有度,張力十足,反差強烈,小編鬥膽稱忠於為「骨頭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