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清平樂》,感悟北宋詞人晏殊的人生態度:及時行樂很重要

2020-12-22 品詩詞

北宋時期曾湧現出一批傑出的文人,如晏殊、歐陽修、範仲淹、王安石、蘇軾等,但是在這些人中,晏殊經歷的磨難最少,運氣也最好。

在宋仁宗繼位後,晏殊的仕途之路便像開掛一般,平步青雲的做到宰相位置,這對於其他文人而言簡直不可想像。

古代官員如果在朝廷一言不合,便會遭到貶謫,在這一點耿直的蘇軾絕對是典型人物,而晏殊性格則要圓融的多,也免遭了很多磨難。

實際上,晏殊的一生也曾遭遇過兩次貶謫的經歷,不過這兩次貶謫相比於蘇軾、秦觀的貶謫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原因有二:第一,晏殊貶謫地方離朝廷不遠,並非蠻荒之地;第二,晏殊貶謫時的職務是知州,有俸祿和官職。

可以說,晏殊的兩次被貶只是他一生中很小的插曲,他的一生基本上衣食無憂。閒暇之餘,晏殊喜歡宴請文人雅士來家中,或歡飲達旦,或暢聊詩詞歌賦。

但凡是文人,總會產生各種愁緒。南唐滅亡後,李煜充滿家國之愁;陸遊與唐婉離婚後,他的內心始終充滿情愁。對晏殊而言,他的很多詞作中,表現更多的是一種溫潤的富貴閒愁,更有人生短暫,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這首《清平樂.秋光向晚》便是如此。

秋光向晚,小閣初開。林葉殷紅猶未遍,雨後青苔滿院。蕭娘勸我金卮,殷勤更唱新曲。暮去朝來即老,人生不飲何為。

這首詞描寫了一個初秋的傍晚,此時天高雲淡,一縷夕陽斜照過山頂,又映射到樹林中。此時的樹葉在秋風的吹拂下,有的變成黃色,有的染成紅色,但更多的還是如春夏一般的綠色。

一場秋雨過後,並沒有產生太多的寒意,院中反而長出了綠綠的青苔,一切還是那麼富有朝氣。

描寫完了初秋的景致,晏殊便開始進入了主題,一場文人宴會引發的人生思考。

我們知道,晏殊喜歡結識朋友,他經常在家中舉辦雅宴,歌伎佐觴、填詞賦詩,更是宴席中的家常便飯。此時,美麗年輕的女子彈琴唱曲助興,有的還頻頻勸他飲酒。詞中的金卮,是用黃金製成的酒杯,可見晏殊當時的生活應該是相當富庶。

晏殊就這樣度過了一個歡樂熱鬧的傍晚,然而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第二天清晨,每個人又回到了平淡的生活中。

時光就這樣一天天流逝,每個人也一天天老去,這真是無可奈何之事。既然人生短暫,青春易逝,我們便應該更加珍惜這大好時光,晏殊主張活在當下,及時行樂,這一點與一千年後我們的觀點不謀而合。

對我而言,人生無需設想的太長久,過好每一天便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

晏殊寫的這首詞,仿佛是一幅清新淡雅的雨後初晴圖,溫潤的天氣、各種顏色的樹葉、剛長出的青苔,還有那一縷夕陽,一切都是那麼剛剛好。詞的下闋,更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曠達而灑脫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北宋詞人晏殊的《浣溪沙》,描寫的是什麼?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晏殊繪像晏殊的詞作在他的那個時代就很流行,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詞在北宋時以歌曲的形式吟唱的。他的詞作上承五代花間派詞人韋莊、馮延巳清新婉麗的餘韻,下啟晏幾道、秦觀等婉約派蘊藉淡雅的先風,可以說,晏殊是北宋詞壇上具有承先啟後作用的詞人。晏殊著有詞集《珠玉詞》,詞風風流蘊藉,對宋代初期的詞風產生重要影響。
  • 一曲《清平樂》,抒發晏殊對舊人的惆悵之情,句句都充滿人生哲思
    晏殊,是宋仁宗時期著名的宰相,亦喜愛填詞,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宋朝全國上下也興起了填詞的風氣,難怪清末文人馮煦在《蒿庵詞話》中稱晏殊為:「北宋倚聲家初祖」,意思是說宋詞真正的發端是從晏殊開始的。
  • 晏殊寫法獨特的一首《清平樂》,是他最優秀的詞作之一,流傳千古
    《清平樂·紅箋小字》是晏殊的一首懷人名作,千古佳作之一,而且寫法特別,我們先來看一下原文,然後再細細分析一下。原文如下:清平樂晏殊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在魚水,惆悵此情難寄。不同於一般詞作的形式,晏殊這首詞,並非一般詩詞中先寫景後抒情,而是直接由抒情開始,再以寫景結束,形式上便足見新穎。
  • 《清平樂》晏殊為何主動被貶,背後有什麼含義?
    好了,我們再說回這部電視劇,這部劇講述的是王凱所飾演的宋仁宗,以及江疏影所飾演的曹皇后,包括任敏飾演的趙徽柔等等一系列角色,所發生的事情,在劇中,除了有一些兒女情長的故事之外,還有一些就是關於宮內鬥爭的故事,在這其中,有一位名叫晏殊的角色,他在歷史上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並且也是北宋名相,同時還是婉約派的著名詞人,他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會陌生
  • 宋詞三百首 | 14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詞中所寫的並非一時所感,也非一事,而是反映了作者人生觀的一個側面:悲年光之有限,感世事之無常;慨嘆空間和時間的距離難以逾越,慨嘆對已逝美好事物的追尋總是徒勞,在山河風雨中寄寓著對人生哲理的探索。詞人幡然感悟,認識到要立足現實,牢牢地抓住眼前的一切。「 一向年光有限身。」,劈空而來,語甚警煉。惜春光之易逝,感盛年之不再,有撼人心魄的效果。緊接「等閒」句,加厚一筆。
  • 《清平樂》中有多少宋代文豪?晏殊、範仲淹的名作你會背了嗎?
    在《清平樂》中登場的晏殊、範仲淹、韓琦、歐陽修、司馬光,他們不僅僅是朝堂之上重臣,也是閃耀文學史的大家。1、晏殊一段《浣溪沙》韻味十足,宰相也能成為文豪?晏殊(喻恩泰飾)是北宋名相,同時也是婉約派的著名詞人
  • 晏殊範仲淹歐陽修齊聚《清平樂》,詩歌男團杯酒論乾坤
    晏殊、歐陽修、範仲淹等一大批文壇大佬齊聚《清平樂》, 晏殊晏殊的詞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一舉開創了北宋婉約詞風。與其子晏幾道被世人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歐陽修被贊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為宋代當之無愧的文壇領袖,提攜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等著名詞人,那篇《醉翁亭記》更是家喻戶曉。
  • 《孤城閉》詩詞賞析:大放異彩的北宋,詞人名臣皆繁榮
    範仲淹的剛正不阿,心懷天下,於宋仁宗時期擔任諫臣,任職期間正值北宋由盛轉衰的轉折,社會矛盾尖銳。於是他的一生就是在不停直諫,然後被貶職,復職後因秉公直諫態度堅決在被罷職的過程中度過的。由於在此期間,守舊派官員腐敗無能,渾噩度日,宋仁宗又猶豫動搖、兩相難策,範仲淹在諫臣這條路上吃了不少的苦頭。
  • 晏殊和晏幾道:歷史上著名的父子詞人,風格卻迥然不同
    晏殊和晏幾道是北宋著名的詞人,對宋詞的發展都有很大的貢獻。二人為父子,詞風有相似之處,又有著迥然的區別,這與他們的人生經歷有關。01.晏殊的詞風——閒雅有情思。晏殊從小聰明好學,5歲就能創作詩詞文章,被譽為「神童」,14歲就和數千名考生同時進入殿試。他在仕途上雖有波折,但起伏不大,心情豁達,處世通透,這種經歷融進了詩詞之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晏殊善於作詩、填詞、寫文章,並且書法功力也非常深厚,而以詞最為突出,被稱為「宰相詞人」。
  • 考驗喻恩泰演技的時候到了:《清平樂》中飾演的晏殊,人生太精彩
    >最近,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清平樂而在剛播出的前兩集,「太平宰相」晏殊(991年—1055年)就顯示了他超凡的政治手段和文教能力,原來著名詞人還是出色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啊,觀眾們直呼過癮。同為江西人的「秀才」喻恩泰演繹的「太平宰相」晏殊,在電視劇裡直接來了一曲新詞的創作,在神態、意境上皆有可取之處。
  • 【名家解讀】晏殊《浣溪沙》
    你好,今天這一期我想和大家一起品讀的是北宋詞人晏殊最著名的作品《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 晏殊寫下一首絕美的宋詞,美得令人心醉!
    晏殊,字同叔,是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與其子晏幾道,有「大晏」和「小晏」之稱,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晏殊以詞聞名於文壇,風格含蓄婉麗,有《珠玉詞》傳世。另外,晏殊還是古代詩人中官位最高的詩人之一,曾官至宰相。且是一位太平宰相。
  • 富貴閒人,雨中唱詞,一曲清平樂
    [北宋] 晏殊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幹。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清 平 樂 -「清平樂」: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原本是唐代教坊曲名。晏殊、晏幾道、辛棄疾等詞人均用過此調。電視劇《清平樂》中,北宋著名詞人名臣晏殊,是由《武林外傳》裡呂秀才的扮演者喻恩泰所飾。
  • 電視劇《清平樂》刷屏多日,來讀讀晏殊、晏幾道、黃庭堅這幾首經典
    然考溫庭筠《清平樂》全詞,曰:上陽春晚,宮女愁蛾淺。新歲清平思同輦,爭奈長安路遠。鳳帳鴛被徒燻,寂寞花瑣千門。競把黃金買賦,為妾將上明君。此詞是一首典型的宮怨詞,抒發宮女的愁怨與孤獨。且從現存唐五代的詞作來看,《清平樂》大多為閨怨、哀情之作,並非歌詠太平之音。
  • 透過宋詞了解電視劇《清平樂》中的時代
    熱播電視劇《清平樂》原名《孤城閉》,取自範仲淹《漁家傲·秋思》中「長煙落日孤城閉」,如今改為《清平樂》,是從詞句改為了詞牌名。既然前後兩個片名都和宋詞有關,而宋詞又是宋代最突出的文學形式,下面就選幾首宋詞試圖來從另一個角度解讀劇中當時的時代特點。
  • 熱播劇《清平樂yue》王凱江疏影演繹的帝王戲
    清平樂劇照宋朝詞人辛棄疾曾賦詩一首《清平樂·村居》: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值得一提的是電視劇中,當晏殊預知自己將被貶官,手持竹筒走入雨中,哼唱一首宋詞《浣溪沙·小閣重簾有燕過》時,讓不少人眼前一亮,驚呼宋詞原來是用來「唱」而不是「背」的。儘管晏殊在雨中吟唱的是「小閣重簾有燕過」,卻能讓人讀出「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想到「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的感覺。
  • 晏殊很傷感的一首愛情詞,每一句都感人肺腑,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北宋時期可謂是人才濟濟,這一時期誕生了很多的優秀的詩詞大家,譬如歐陽修、蘇軾、王安石、黃庭堅、秦觀、柳永、周邦彥等等,那都是當時著名的詞人,這些人創作出了很多經典的詞作,大部分也都流傳了下來。除了上面提及的這幾位大文豪之外,還有晏殊同樣很具有代表性,他的詞也是情意綿綿,以這首《玉樓春.春恨》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傷感的作品,每一句都充滿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 《清平樂》熱播 你知道它的詞牌名嗎?
    據統計,以清平樂為名的宋詞有一百多首。不過,作者將《孤城閉》重新取名為《清平樂》一定有其中的深意。可能是北宋當時雖然清平,但百姓還是幸福快樂。那麼,詞牌名的《清平樂》有什麼具體含義?晏殊、晏幾道、黃庭堅、辛棄疾等詞人均用過此調,其中晏幾道尤多。字數通常為四十六字。清平樂」作為較為流行的詞調,和其他流行詞調如「菩薩蠻」「望江南」等比較,體式相對較為固定。其正變體有以下三種。
  • 童年回憶《武林外傳》呂秀才 《清平樂》裡晏殊就是他!
    由王凱、江疏影主演的《清平樂》開播了,口碑非常不錯,懷著好奇的心情我也去看了。剛看沒一會兒,一個又眼熟又陌生的角色進入了我的視線。沒錯就是他,劇中的晏殊。>當整天說著「子曾經曰過的」呂秀才,將頭髮梳成大人模樣,穿上一身帥氣北宋官服
  •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感悟?
    是啥人生滋味?這本是一首普通的閨怨詞,出自北宋詞人晏殊的《蝶戀花》云: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不過,因為王國維的三種境界說,這首詞被賦予了更多的人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