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05年的時候,一代暴君商紂王誕生,在大家的印象裡面,他的殘暴程度簡直讓人髮指,所以周文王和周武王才會起兵反他,也就是因為這樣,商朝才會被推翻,紂王最後的結果就是在公元前1046年的時候自焚而亡
。其實商紂王之所以失敗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殘暴,因為在後代的史學家研究中發現,商紂王的確殘暴,但是也還沒到歡淫無度的地步,這些只不過是勝者的一種詆毀,所以當時西周攻打商朝,更多的還是背後的一個大家都不知道的原因,它就是商王朝在面對周國襲擊的時候,絕大部分軍隊都被派出攻打東夷之地。
根據史書的記載中,在商紂王時期,他一直都在攻打東夷之地,當時的東夷是中原地區對於其他少數民族人的一個統稱,換句話說,這也就是一種蔑稱。當時紂王在位的時候,商朝就派兵多次攻打東夷之地,而商朝滅亡的原因,也是因為軍隊在攻打東夷,不然的話,商朝至少不會那麼快就被滅亡。要知道東夷這個地方距離海邊很近,在當時的社會貨幣就是貝殼,而海邊又是盛產貝殼的一個地方,這也是商紂王為什麼要一直攻打東夷的重要的原因。
在公元前1200年前一直到公元前幾百年這一段時間裡面,貝殼才是社會上流通的貨幣,這些對於每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東夷靠近海邊,就相當於是錢幣的製造機一樣。其次就是東夷這個地方盛產礦石,這些礦石不僅可以鑄造武器,而且祭祀用的銅器也需要用到這些礦石,這些礦石也就是一種變相的財富,對於社會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關乎到了老百姓們的生活。所以對於商朝來說,東夷這個地方就是一塊肥肉。當時整個商朝都在想辦法攻打東夷之地,他們不僅要佔領地方,而且還要開發礦石以供軍隊使用。
東夷在很早之前就對商朝造成了威脅,只是沒想到等到商紂王在位的時候,東夷之地還沒有解決掉,而西邊的周國也逐漸壯大,商朝也是夾在中間進退兩難。其實當時的紂王早就知道周國的野心了,但是紂王卻想著用封西伯侯這樣的舉動來拉攏周文王,或者是想讓你他們延遲造反的時間,可是周文王也不是一個傻子,他知道一旦商紂王將東夷之地攻打下來了,那他的綜合國力就不再是周國能夠抗衡的。所以對於周文王來說,這種表面上的拉攏絲毫沒用,相反,他還選擇了在商朝兵力最空虛的時候,趁機攻打了商紂王。
根據當時的甲骨文中的記載,商朝一般東徵一次的時間最少都要6-8個月,而周文王也就是因為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才會在等著商朝大軍東徵的路上發起對都城的圍攻,而且周文王討伐商紂王僅僅只花了78天的時間。當時的商紂王在處理西周的威脅之前,根本沒想到那麼多,所以才將所有的兵力都派到了東夷,但是也就是因為這樣,才讓周國有了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