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為何能吼死夏侯傑?醫學專家:並非張飛神勇,只不過是個巧合

2021-02-23 暮晨鼓鍾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情節,張飛三吼退曹兵,張飛之勇猛在《三國演義》中是赫赫有名的,張飛在三國中打架從沒輸過,吵架卻從沒贏過,張飛本是殺豬出身,因與賣棗子的關羽發生衝突,又恰逢賣草鞋的劉備路過勸架,這才成就了令後人無限嚮往的「桃園三結義」,這段哥們情誼被後人尊為兄弟相處的終極模板,堪稱經典。然而張飛的文化水平並不高,關羽動不動讀《春秋》,劉備更是文縐縐,然而張飛卻相當自卑,在結拜時雖然滿腹激動,相見恨晚,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能跟隨二哥關羽說了一句令後人捧腹大笑的經典之語:「俺也一樣」。

張飛雖然沒有文化,但並不代表他沒有計謀,在蜀漢前期攻取天下的過程中,張飛立下汗馬功勞,最經典的兩場戰役就是張飛橫矛當陽橋,當初劉備混的相當慘,打來打去終究沒有自己的一塊地盤,心裡相當窩火,不僅搶不到地盤,還要被曹操追著吊打,劉備被曹操在當陽擊敗後便倉皇逃跑,曹操率兵窮追不捨,準備將劉備一網打盡,追到長坂橋時,劉備已經時精疲力盡,自己的兒子阿鬥好不容易才被趙雲從曹軍的千軍萬馬中救了出來,為了救劉備的兒子,趙雲差點死在軍中,幸虧張飛在當陽橋上接應,才得以脫身。

此時張飛為迷惑曹軍,吩咐眾人故意晃動草木,以為疑兵之計,曹軍看到張飛身後草木皆動,以為有伏兵,便不敢上前追趕,正在此時,張飛出其不意,發出三聲怒喝:「誰敢與我張飛決一死戰?」這三聲怒喝威力了得,一聲讓江水倒流,第二聲曹軍將領夏侯傑肝膽俱裂,墜馬而亡,三聲怒吼,曹操掉轉馬頭便要逃跑,曹軍互相踐踏死傷無數,在原文中是這樣描寫的:先主背 曹公,依劉表。表卒,曹公犯荊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聞曹公猝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 橫矛曰:「張翼德在此,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那麼在歷史上真有此事嗎?或許是後人為了襯託張飛作戰勇猛才故意編出的故事,然而醫學專家對張飛嚇死夏侯傑有著不一樣的解釋,他們認為這種情況或許真的存在,而夏侯傑之死也並非全是因為受驚而亡,而是因為其自身患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由於猝不及防,再加上被張飛這麼一嚇唬,病發身亡,這是醫學專家對張飛嚇死夏侯傑最合理權威的解釋,並非張飛神勇,只不過是個巧合而已,一名武將即使膽子再小,看慣了戰場上的血雨腥風也不至於如此脆弱,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夏侯傑自身患有疾病。

據史料記載,夏侯傑身長九尺,虎背熊腰,天生膽大敢為,被鄉裡人稱為虎膽將,入軍營後更是大展神威,不久便被曹操加封為奮威將軍,這樣一名出色的將領自然不會怕張飛,那麼歷史上的夏侯傑究竟是怎麼死的呢?其實歷史上的夏侯傑死的也比較慘,夏侯傑被人稱為「麒麟帝」,這個綽號讓曹操相當不爽,因為綽號太過張揚,被曹操猜忌,最終被設計害死,可憐夏侯傑一代名將,最終竟慘死於曹操之手。

而張飛雖然作戰勇猛,在三國中除了呂布沒有怕過任何人,最終的結局也非常慘,因性格暴躁,在關羽死後急於為關羽復仇,鞭打士兵責令其三日內趕出白盔白甲,最終被手下暗害,割掉頭顱獻給東吳,所以張飛的性格只可為將,不可為帥,雖然有時候會靈機一動,但大多時候還是逞匹夫之勇,最終釀成慘劇。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閱讀:

成吉思汗曾有一戰術,1萬人軍隊能當10萬人用,德軍學去後,險徵服歐洲!

李世民有六大猛將,卻被一菜農殺了倆,李淵:看來必須李建成出馬!

孫權晚年為什麼突然變得昏庸無道?看看他的老婆團就知道了……  

相關焦點

  • 【鏗鏘三國談】一嗓子吼死了夏侯傑的張飛嗓門到底有多大?
    ▲關注的主公都已經抓到神將啦你們知道一嗓子吼死了夏侯傑的張飛嗓門到底有多大,真的可以嚇死一個人嗎?
  • 一聲吼死了夏侯傑的張飛嗓門到底有多大,真的可以嚇死一個人嗎?
    一嗓子吼死了夏侯傑的張飛嗓門到底有多大,真的可以嚇死一個人嗎?還沒人開過這個腦洞,咳咳,我也是拼了。
  • 漫談三國丨張飛「吼殺」夏侯傑其實是有根據的
    這位「肝膽破碎」的老哥便是勇冠三軍的夏侯傑曹操親領大軍要拿了劉備,劉備棄了新野城帶著百姓倉皇而逃。軍師諸葛先生先派了關二爺去江夏搬救兵和船隻,其他人往渡口跑。曹操帶著精銳虎豹騎一路追到了當陽橋,接著就發生了上面那一幕。我們要從科學的角度分析張飛的當陽橋之戰夏侯傑怎麼死的?
  • 三國六大離奇殺人事件:諸葛亮罵死王朗、張飛嚇死夏侯傑……
    張飛為了幫助趙子龍一直在長板橋等候。趙子龍很快就帶著劉家親眷向長板橋奔來,把後面的追兵拜託給了張飛。夏侯傑就是這群追兵的首領。張飛看夏侯傑手下有數萬人,自己手下卻只有幾個人。張飛想了個主意,讓手下砍幾根樹枝綁在馬尾上,讓士兵們騎馬在他身後繞圈跑。飛起的灰塵希望能製造出張飛身後有千軍萬馬的假想。 夏侯傑很快就帶兵來到了長板橋,看到漫天灰塵的場景也不敢貿然進攻。
  • 長坂坡之戰中,張飛一聲怒吼,嚇死夏侯傑,可信度有多高?
    桃園結義三兄弟,一心為民匡扶漢室,大家都知道關羽仁義無雙,其實張飛也是。張飛有名的一個典型故事恐怕就是長坂坡當陽橋頭一吼,嚇退曹操83萬大軍。蜀漢初期,曹操帶兵討伐劉備,當時劉備缺乏軍事力量,只好帶百姓到江陵。
  • 長坂坡曹操與張飛只有一橋之隔,曹為什麼不選擇用弓箭射殺張飛?
    長坂坡之戰,張飛一聲「獅子吼」,吼退了曹操幾萬雄兵,並嚇死了夏侯傑,一戰成名。 許多人不解了,曹軍與張飛僅一橋之隔,為何不萬箭齊發,把張飛射成刺蝟呢?
  • 神經科學揭秘:長坂坡上,張飛如何用吼聲殺死夏侯傑
    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三國志·張飛傳》:"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 張飛是練過「少林獅子吼」嗎?
    嗓門大這個特點,在張飛之前早就被當作特殊技能使用,並記載過。《淮南子·道應訓》裡曾經寫到過一個故事,主人公是堅持「白馬非馬」的公孫龍:公孫龍在趙之時,謂弟子曰:「人而無能者,龍不能與遊。」有客衣褐帶索而見曰:「臣能呼。」公孫龍顧謂弟子曰:「門下故有能呼者乎?」對曰:「無有。」公孫龍曰:「與之弟子籍!」
  • 張飛墓前松柏為何不長樹幹?專家百思不得解,當地村民卻輕鬆說破
    長坂坡牽制曹操南下大軍,一聲怒喝震死夏侯傑,以一人一騎拖住曹軍八十萬虎豹騎,為其兄劉備部的轉移,爭取到關鍵性的喘息時間。而在演義作者羅貫中的描述中,張飛是面如黑炭虎背熊腰,豹頭環目且聲響如鍾,戰時必一馬當先,是十足的戰場「萬人敵」。有趣的是隨著閬中張飛墓的發掘,考古學家們發現歷史上的張飛並非演義中所描寫的那般「粗野」,而是一名十分有趣的「儒將」。
  • 張飛長坂坡一聲怒吼,直接嚇死對方一員猛將,這員曹軍大將是誰?
    在三國 當中曾經有這樣一段記載,當時在長坂坡之戰中, 張飛 以大吼嚇退了對方的軍隊,而曹軍當中的一員大將甚至是直接被張飛的怒吼嚇死。
  • 長坂橋曹操害怕張飛,曹仁等將領害怕諸葛亮
    而曹仁、李典、夏侯惇等人害怕的則不是張飛,而是諸葛亮。曹操大軍一字兒擺開,但就是沒有人敢往前,張飛大罵: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曹操還是沒有人敢出戰,張飛又喊「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這一喊居然讓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於是曹操急忙騎著馬就跑,連扎頭髮的簪[zān]子都掉了,披頭散髮奔逃。
  • 張飛大戰長坂坡,張遼想要殺回去,許褚為何沉默不語
    在這裡趙雲展示了「七進七出」的英武場景,「萬人敵」的張飛,一嗓嚇退了曹操的百萬大軍。這當中曹操身邊的夏侯傑,當場被嚇得吐血身亡。這當中的情節,雖然有羅貫中老先生為了故事情節杜撰的因素,但是我們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張飛的膽魄與實力,在曹軍的陣營中相當具有震懾力的。那麼就在張飛的陣前叫喊,為什麼曹營當中的大將沒有一個趕出來應戰的呢?張遼本想殺回去,但是為何許褚沒有出聲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那段故事。
  • 娶夏侯輕衣的當是張飛,附劉關趙年齡和顏值分析.
    關於夏侯傑,三國志沒有專門替他立傳,倒是三國演義有描寫,記得長坂坡這段的,就應該記得夏侯傑,他是被張飛的大嗓門給吼死的。且看《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
  • 張飛穿針的歇後語及典故
    張飛的妻子沒有把穿針的方法直接地告訴張飛,而是用一些*事用語提示張飛怎麼穿針,這樣既能讓張飛學會穿針,又能讓張飛學會打仗要粗中有細。張飛穿針的歇後語及典故。在《三國志平話》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說劉備得補縣尉後,遭定州太守的有意刁難。張飛暴跳如雷,竟將太守與夫人、衙內兵卒全部殺個精光。
  • 如果他與張飛單挑,孰勝孰負?
    第一回》;不數合刺張寶副將高升落馬《第二回》;三回合擊敗曹豹,再趕上一槍刺死《第十四回》;一回合生擒呂布八健將之一郝萌《第十九回》;一回合生擒劉岱《第二十二回》;大喝一聲,一矛刺死陳孫《第三十四回》;一回合解決了措手不及的呂翔《第三十五回》;不數合一槍刺夏侯蘭於馬下《三十九回》;長坂橋上喝死夏侯傑
  • 張飛在長坂橋「橫矛立馬」,許褚夏侯惇等一流猛將為何不敢應戰?
    張飛於是讓趙雲先走,他斷後,阻擋追殺而來的曹軍。後來,曹軍手下大將文聘、夏侯惇、張遼、許褚等曹營眾將相繼追殺而來。面對長坂橋「橫矛立馬」的張飛,文聘、夏侯惇等諸多曹將為何不敢應戰呢?具體分析如下。(本文純屬三國演義,與正史無關)文聘為何不敢應戰文聘是第一個追殺趙雲來到長坂坡的曹將。
  • 張飛長坂坡之戰怒吼一聲,為啥曹營中無人敢應?原因很簡單
    張飛長坂坡一吼嚇退了百萬曹軍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當時曹操親自率領著百萬大軍追趕劉備,可是被張飛三聲「我乃燕人張翼德也,爾等誰來與我一戰」給嚇住了,曹軍中的許褚,夏侯惇,張遼卻都不敢上前迎戰。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導致魏國將領一個都不敢上前迎戰?
  • 張飛的武器不是丈八蛇矛,而是他的大嗓門!——用數學計算如何加強「獅吼功」聲波|賴以威專欄
    莫非張飛有什麼能從遠方,防不勝防的必殺技? 同樣的話不用說兩遍啦!曹操捂住耳朵大罵。吵死了,這人嗓門還真大,他下意識退了幾步。張飛遠遠看見後方陣營鬆動,鼓足了氣大喊: 驚人的事發生了──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
  • 張飛和馬超不分勝負,如果用戰績來分高下,非常有意思
    張飛和馬超相比,就出身而言,張飛是屠夫出身,明顯低一些,馬超世代公侯,身份顯赫,加上老爹馬騰是東漢末年名將,因此,起點比張飛高一些,為什麼這麼說呢?馬超作為名將的兒子,耳聞目睹,也可以跟他老爹學到不少東西,尤其是武藝方面,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而張飛出身屠夫,就是個殺豬的,起點低多了,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 張飛雖猛,真能獨斷長坂橋?解密三國當陽長坂橋之戰
    事實果真如此嗎?且不說曹操身邊有許褚、張遼、張郃、夏侯惇、夏侯淵、文聘這些足以與張飛匹敵的數員猛將,即便是以多欺少,曹操大手一揮,虎豹精騎的一次集團衝擊也足以把張飛連人帶馬踩成肉泥。那麼究竟為何會出現這種即便是小說戲劇裡也難以令人置信的場面呢?咱們一起來探究一下歷史的本來面貌。《三國志·魏書》記載:(一)曹操與夏侯惇、夏侯淵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