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歷史(一)乾隆是合格守成之君嗎?看他給國家留下財富就知道

2021-01-13 騰訊網

康熙48年每年全國一切賦稅,中央一年收入為1300萬兩,除去開支每年結餘就有200多萬兩,到康熙駕崩存有800多萬兩。康熙時期並不不以庫銀有多少為目的那前面所說的2716萬兩應該是包括了留存在各省的銀子,管理比較寬鬆,講究藏富於民那經常的豁免稅收對於拖延交稅的啊,這個情況也不嚴肅處理。

到了雍正時期開始整頓稅收,開始追收各地歷年欠稅。實行了火耗歸公,還實行了幾次捐輸,就是可以用錢買官啊。但是一般給的是位於準噶爾交戰呢,過了幾次還增加了對關稅,也是個關於上報雍正。由於雍正很節儉開銷較少,國庫國庫最多達5000多萬兩,因為對準格爾用兵用掉一半左右到3453萬,還有2400多萬兩

乾隆在位60年版圖再次擴張,22年平定新疆,庫銀還有6000多萬輛。41年平定大小金川雖然地方面積要比新疆小的多,但是卻用去7800萬輛。乾隆免除錢糧四次、免漕運兩次,並多次下江南。

直到乾隆51年戶營還有7000萬兩之多。

雖然到了7000多萬兩的收入是增加了,但支出也越來越大了,和各地軍費俸祿核算要每年多支出100多萬。但就像7000萬輛這個數字已經是庫銀數字了,當時戶部核算還要修水利,新疆駐紮在其他的地方兵源不足,其實當時國家不也是沒有多餘的,這個給出答覆說每年支出有500萬。然而意見不被考慮,那乾隆的確沒有全盤考慮,雖然人口增加收入增加。各項費用支出也在增加,而且銀價也在波動,一開始一兩銀子可以換銅錢700,後變成四倍多。軍餉由五分變成兩錢。

然而乾隆躺在功勞簿上自稱十全老人裁員,清朝財政困難,於是開始困難就又開始捐輸買賣官收錢造成官員腐敗加劇。

白蓮教開始興起生產破壞,財源減少。平定叛亂,又是吞金獸。白蓮教義軍被處死經常只有一句話,官逼民反,也就結束了。

那麼乾隆留下的應該是0或者是負數了,人民百姓日益窮苦。康熙打下基礎,雍正辛勤耕耘。乾隆坐享其成,最後給嘉慶一個爛攤子,國家財政入不敷出,清朝高峰過後走下坡路。

那麼乾隆留下的遺產,應該是0或者是負數了,人民百姓日益窮苦。康熙打下基礎,雍正辛勤耕耘。乾隆坐享其成,最後給嘉慶一個爛攤子,國家財政入不敷出,清朝高峰過後走下坡路。

相關焦點

  • 秦惠文王:有開疆拓土的能力,卻甘當平庸的守成之君,遠謀
    01引子《羋月傳》中的秦王贏駟,對羋月是個溫暖的大叔,但在國事上毫不含糊,歷史上的秦惠文王贏駟,十九歲即位,一上臺就把這件看是非常冷血混蛋的事兒,從權力運行的邏輯來看,又恰恰是最合理的,正是這個舉動讓嬴駟能夠以最低的成本完成守成的第一步。除去影響他君主權威的商鞅,卻未廢商鞅之法,把秦國大權鞏固在自己手裡,公元前325年,自稱秦王,成為秦國第一位君王(之前秦國的最高統治者成「公」)。
  • 乾隆皇帝是否知道法國大革命的發生,他對此有什麼反應?
    另外,乾隆時期,宮廷之中還有西方傳教士在給朝廷服務。重要者如法國傳教士蔣友仁。蔣友仁,耶穌教會士,精通數學、機械。1745年來到中國,長期任職清宮。乾隆皇帝看到法王路易十四凡爾賽宮的圖片,也想造一個有西洋噴泉的宮殿,於是蔣友仁便造了圓明園裡的西洋樓和大水法。從蔣友仁遺留至今的書簡中,我們知道乾隆從他那裡了解的眾多歐洲的情況。他與乾隆皇帝的談話中就涉及歐洲眾多國家。
  • 清朝得位最正的皇帝,雖一生勤儉寬仁,還是有德之君,但卻留下千古罵名
    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熟悉清朝歷史的人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清朝的皇長子很少有能順利繼承皇位的,甚至有的下場非常悲慘,比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清聖祖玄燁的長子胤礽等等。
  • 可惡的易中天,居然這樣評價乾隆?談一談乾隆的歷史功績
    從這些觀點我們可以大概看出來,易中天確實是個不折不扣的混蛋,他一不懂歷史、二不懂哲學、三不懂文化、四不懂忠孝仁義、五不懂基本的是非對錯、六不懂基本的廉恥。尚諾他稍微懂點兒歷史就知道光是按照西方標準的考古,我們發現的有據可考的朝代,至少也可以追溯到商朝,而商朝誕生於公元前1600多年前,這樣算起來中國的歷史也不止2300年(實際上中國的歷史遠遠超過數十萬年以上,後面我轉發一篇文章來說明),他要是稍微懂點兒歷史就知道,夏娃根本就是個西方神話人物,跟中國一毛錢的關係也沒有,而西方所謂的god很有可能就是以中國上古時期的天子為模板塑造的。
  • 歷史上的她,看完真實畫像才知道,難怪乾隆這麼愛
    今天小編要說的是,最近,隨著清宮劇熱播,讓網民們知道了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后,富察容音。在劇中,乾隆因對富察皇后的愛而備受推崇,而飾演富察皇后的秦嵐也讓我們看到了她的演技,最終撕下了「知畫」的標籤。37歲的她帶著一個端莊美麗的女人回來了。
  • 嘉慶皇帝是如何「守成」的?
    守成種種一「守成」的大方向一定,那麼,各種具體措施就應運而出。因此,選好朝廷的中樞大臣,樹立一系列良好的榜樣,上行下效,來帶動整個朝廷政治風氣的轉變,是他整頓吏治的核心思路。嘉慶一朝的中樞大臣們,突出的特點是道德操守不錯,辦事謹慎小心。乾隆留下的老臣王傑因「忠清直勁,老成端謹」被嘉慶十分欣賞,稱讚他「直道一身立廊廟,清風兩袖返韓城」。劉墉也因向稱「清介持躬」而得到重用。
  • 宋仁宗為人寬厚,在執政期政績頗多,宋朝也是繁榮昌盛之極!
    宋仁宗能稱為千古的一帝嗎 ?宋仁宗的仁宗盛治相比於康乾盛世,所差者只是武功而已,其實康乾盛世更多的是武功強生,民生經濟並不是很好,比起仁宗盛治時期的民生經濟差的太多了。康乾盛世主要在於康熙、乾隆祖孫執政時間很長,中國政治格局比較穩定,所以社會就比較穩定,但是實際來說康乾時期經濟發展並不是很好,如果康熙和乾隆都算是千古的一帝,那麼在統治時期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要比他們好的宋仁宗是不是絕對也算得上是千古的一帝。
  • 空有守成之志的道光帝為何把國家越搞越糟,最終引狼入室?
    道光帝死得突然,他曾自詡:「朕體氣素強」。但也死得正常,且死得幸運。導致道光帝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孝和睿太后的喪事。皇太后去世於道光二十九年的臘月十一日,公元紀年已經是1850年的1月了。道光帝以孝著稱,自熱不會馬虎。既要以一國之君的身分操特大喪,又要以孝子身份結廬守孝,勞累過度自不待言。
  • 給中國編劇一個乾隆,他能還你一個網紅
    他沒有經過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雍正的「九子奪嫡」,在25歲盛年,順順利利做了皇帝;朝堂既沒有像鰲拜這種危及統治的政治強敵,爺爺和父親又給他留下了豐厚的家底。在位60年,又當了4年太上皇,是歷史上難得順利接班,又平安降落的政治人物。
  • 乾隆的「側身像」被一義大利畫師畫了下來,發現與劇中相差很大
    文/格子道歷史「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這首《金陵圖》是唐末詩人韋莊在觀看了六副六朝史事,心有所感之下的傷慨之作。由此可見,在我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繪畫已經成為一種弔古傷今、承載文化的有效方式。在古人的丹青妙筆之下,山河林木、人文建築、花鳥魚蟲等等,俱是下筆描繪的對象。
  • ——歷史上的乾隆那拉皇后之謎
    確實,這位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在歷史上留下了眾多謎團。比如這位繼後那拉氏,到底是出身於烏拉那拉氏還是輝發那拉氏,這個到現在還沒有統一的結論。根據清朝正史記載,她是清朝佐領那爾布之女,在雍正年間就成了未來乾隆皇帝弘曆的側福晉,到了乾隆登基之後的第二年,被冊封為嫻妃。
  • 末代守墓人:背負歷史重擔390年
    動蕩年代裡,無暇做更多的事情,佘幼芝就在此時接下守墓人的最後一棒。佘幼芝出生於1939年,八歲喪父,和母親一起生活,作為女娃,她原本只是家族守墓的旁觀者。她小時候聽大伯介紹先祖,說是「磨石」,跑去問媽媽,才知道是「謀士」,這也是家傳的說法。袁崇煥在乾隆時期平反後,常有廣東同鄉到廣渠門內拜謁。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乾隆 哈哈哈
    |  茶道  | 養生 以下文章主要來源於單向街書店 ,作者烏潘潘一個火爆的綜藝你們看了嗎?乾隆皇帝部分常用章,收藏家看了眼前一黑作為趙孟頫的頭號腦殘粉乾隆可是把他的畫都模(zao)仿(ta)個遍《汀草文鴛圖》鴛的髮際線直逼EASON跳傘了大概到中年危機了吧
  • 康熙、雍正、乾隆,誰的歷史功績最大?可能和你想的並不一樣
    康熙、雍正、乾隆,作為清朝歷史上存在感最強的三位帝王,共同造就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按照日本清史研究學者的說法,「康乾盛世」乃係一個「康熙為之開墾,雍正為之種植,而乾隆得以收穫也」的整體過程,不可分割。
  • 和珅最有創意的貪賄方法,連乾隆都看不懂,至今後世仍在模仿
    儘管通商失敗了,但這不妨礙和大人是一個搞財的小能手,要知道,和大人不光自己搞,還幫乾隆搞。都知道乾隆後期好大喜功,覺得他的文治武功無人能及,自詡為「十全老人」,事事講排場,反正就是你想不到的他都能想到。
  • 乾隆60歲選擇退位,劉庸只說了一句話,讓嘉慶得到傳國玉璽
    乾隆60歲選擇退位,劉庸只說了一句話,讓嘉慶得到傳國玉璽。眾所周知,乾隆皇帝在歷史上是一位有所作為的皇帝,在他執政期間,精心治國,勵精圖治。在康熙盛世的基礎之上,開闢了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這一點乾隆自然功不可沒,被載入史冊,千古流傳。
  • 「乾隆下江南」的歷史符號學
    儘管稍有史學常識的人都會清楚,遊山玩水絕不會是帝王巡幸的唯一初衷,但乾隆下江南的真實目的卻始終眾說紛紜,如找尋身世說、視察水利說、籠絡人心說、鞏固統治說、好大喜功說等等,未成定讞。一張勉治現任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歷史與藝術史系副教授,師從周錫瑞、高彥頤等美國漢學名家,由於長期在海外求學、執教,且缺少漢譯作品,國內讀者對他還算不上熟悉。
  • 歷史上真實的乾隆的后妃,真如《如懿傳》中那樣美豔嗎?
    《如懿傳》這部清廷宮鬥劇,講述乾隆時期後宮爭鬥的故事。劇中的演員都非常的俊美,尤其是女演員,都有沉魚落雁之姿。電視機前的男同胞們恐怕會非常羨慕乾隆了,每天被鶯鶯燕燕、翠翠紅紅包圍起來,可以左懷右抱。然而在歷史上,乾隆的妃子真的都有這麼漂亮嗎?
  • 歷史上真實的爾晴,美貌讓乾隆忍不住「翻牌」,生下孩子家喻戶曉
    爾晴就是一個憑藉著自己的實力為自己拉滿了仇恨,看劇時,觀眾一度想要暴打爾晴。但是你知道爾晴在歷史上實際是確有其人的嗎爾晴的歷史原型就是瓜爾佳氏,在清朝時期,瓜爾佳氏一族十分的有威望與地位,是當時的貴族。但不知是巧合還是編劇故意為之,歷史上瓜爾佳氏的丈夫就是富察·傅恆。可以說劇中的夫妻二人,在歷史上也是夫妻關係。
  • 乾隆為什麼要在後期替八叔胤禩翻案?他也覺得雍正做錯了嗎?
    其實確切的來說乾隆沒有直接翻案,而是在當時算是代替老爹雍正原諒和寬恕了胤禩和胤禟,不過要說乾隆覺得雍正錯了也確實如此,歷史上的乾隆實際上對他的老爹雍正態度基本算是否定的態度。專注和老爹雍正唱反調的乾隆如果說找出一個在歷史上能專門和老爹唱反調的皇帝兒子,那乾隆絕對算是一個,乾隆自登基以後,一直專注於和老爹雍正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