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幸村人生中的軍事巔峰,讓德川家康鎩羽而歸的大阪冬之陣

2020-12-25 騰訊網

1614年秋,豐臣家邀請的真田幸村出山,加入豐臣家一起對抗德川家康。這一邀請點燃了真田幸村內心的火焰,自從1600年的關原合戰兵敗後,真田幸村就和父親真田昌幸就被德川家囚禁在九度山中,如今已經過去了14年。真田昌幸就在這樣的囚禁生涯中死去,而真田幸村卻隱忍了下來,期待一個能夠對德川家復仇,和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

如今豐臣家的邀請,正是真田幸村夢寐以求的機會,真田幸村當即秘密帶人從九度山出發,在當年10月抵達了大阪。因為真田幸村曾經在關原合戰裡,與其父真田昌幸力挫德川家康之子德川秀忠,因此受到了豐臣家的熱烈歡迎和重用,成為了豐臣家的將領和軍師。當時豐臣家已經能感受到戰爭的逼近,所以正在積極備戰,而真田幸村也提出了許多作戰計劃。

出身武田軍的真田幸村(真田家是武田家的家臣),在整個戰術風格上實在是偏好於曠野決戰,所以就提出了許多主動迎擊豐臣軍的戰術。考慮當時豐臣家和德川家的實力對比,所以這個計劃也就被以後藤基次為首的一眾將領駁回,改為了堅守大阪城。但真田幸村不愧是日本後戰國時期的名將,他立刻提出了一個堅守計劃——在大阪城的南面修建一座外城,用以加強大阪城的城防。

真田幸村這一建議是有原因的,或者說十分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大阪城的地形較為特殊,西面是瀨戶內海,北面和東面則都有數條河流的支流,且地形十分複雜,因此都不是展開部隊的理想位置。唯有南面地勢開闊,缺乏可以依靠的天然防線,非常容易遭到德川軍的進攻。因此如果想要守住大阪城的話,那麼就必須在城池外圍構築一個外城,作為大阪城的防禦屏障。就這一點而言,後藤基次和真田幸村都注意到了這一點,並同時負責外城的建造。

不過後藤基次和真田幸村在誰主持外城的修建與防守任務上存在有爭執,基本都希望自己能夠指揮外城的守軍。也就是這個時候,傳出了謠言,說真田幸村要在南面的外城防守,是打算和他那個在德川軍的哥哥真田信之合作,把德川軍引進城池裡來。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謠言,後藤基次當即反駁,認為真田幸村絕不可能被判,並主動放棄了建造和指揮外城,將此事全權交給了真田幸村來負責。

事實證明了,後藤基次的做法多么正確。真田幸村迅速完成了外城的設計,這是一座位於大阪城南面的外城,三面都挖掘了壕溝,而且壕溝外還有成排的柵欄。城牆上每隔1.8米就有一個射擊口,另外還設置了諸如箭塔、瞭望臺之類的設施。毫不客氣的說,這座外城在當時基本就一座不可逾越的防禦屏障,正面強攻這座外城的話,一定會讓守軍損失慘重。這座外城就是後世名震天下的"真田丸",如今它將在這場"大阪冬之陣"裡,給德川軍帶來難以想像的噩夢。

在1614年11月18日,德川家康命令蜂須賀至鎮、淺野長晟和池田忠雄三員將領,率軍進攻豐臣軍的木津川砦。木津川砦的豐臣軍守軍被打的措手不及,在19日就被蜂須賀至鎮攻破了防線。同時豐臣軍在今福和鴫野的防禦工事,也在11月25日遭到攻擊,豐臣軍派出援軍和德川軍展開血戰,卻也因為德川軍攻勢強大而不得不後退。等於說,在戰鬥開始沒多久,豐臣軍就在全線被德川軍擊退,只能退守大阪城之內。

真田幸村很清楚德川家康的想法,但也不甘心就這樣坐等德川軍進攻,索性帶著一支人數不足百人的小股部隊離開了真田丸,轉而開始襲擾德川軍的前鋒部隊。真田幸村此舉是希望一舉襲殺抵達前線的德川家康,但可惜德川家康老謀深算,始終沒有踩進他的圈套之中,所以真田幸村也只能改為不斷騷擾德川軍的前鋒。這種騷擾變得十分奏效,德川軍不堪其擾,索性在1614年12月3日開始進攻,結果不僅撲空了不說,自己還被真田幸村戲耍了一番。

惱羞成怒的德川軍一路追到了真田丸之下,眼前就是屹立在大阪城前的真田丸。德川軍將領前田利常本打算暫做修整再去攻城,卻不料真田幸村卻讓士兵在城牆上大聲辱罵,惱羞成怒的前田利常當即揮軍攻打真田丸。這一舉動是個非常錯誤的判斷,因為真田幸村所希望的就是你們將所有的兵力集中在真田丸上,而不是分兵去攻打大阪城南面的其它城牆。

憤怒的前田利常命令德川軍猛攻真田丸,但部隊卻在壕溝前被柵欄擋住了去路。攻擊部隊試圖推開柵欄,越過壕溝攻擊真田丸的城牆,卻不料已經落入了真田幸村的陷阱之中。真田幸村當即命令守軍開火,德川軍官兵立刻遭到了守軍的萬彈攢射,率先衝擊的將領奧村栄頼也身負重傷,許多士兵還不等越過壕溝就被打成了篩子。無奈之下,德川軍只能暫避其峰,以免強行攻城帶來更大的損失。

此後的時間裡,德川軍對真田丸發動了無數次強攻,但結果都是損失慘重,十六萬德川軍竟然被彈丸之地的真田丸阻擋於城外,一時間竟是進退不得。最成功的一次進攻應該是德川軍在豐臣軍的叛將南條元忠的幫助下,伺機趁著夜色衝進大阪城。然而這次襲擊卻落了個一場空,雙方因為聯絡不當,外加德川軍提早發動進攻,所以空損兵力不說,還被以逸待勞的豐臣軍殺的人仰馬翻。

亂戰之中,德川軍也趁機攻擊了真田丸,真田丸的守軍在真田幸村的帶領下與德川軍展開死戰。當時德川軍徹底暴露在了真田丸守軍的火力之下,並且還遭到了真田丸守軍的逆襲,整個陣型都被破壞,幾乎是快被真田丸守軍給割裂了。可此時德川軍各部的將領為了面子不肯撤退,打算與豐臣軍死戰到底。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的話,那麼估計德川軍把血流幹了,也打不下大阪城。最後還是德川家康親自下令撤退,德川軍各部才各自罷兵退去。

德川家康眼見真田丸久攻不克,索性派出真田幸村的叔父真田尹忠攜帶自己的親筆信去見真田幸村,並表示如果真田幸村投降的話,就封真田幸村為年俸十萬石的大名。不過真田幸村直接拒絕了叔父,表示自己受豐臣家的賞識,決不能做出背棄之舉動。此後德川家康再次加碼,聲稱只要真田幸村投降,他就把信濃國封給真田幸村。但這一次使者根本沒機會說話,因為他連真田幸村的面都沒見著,就被趕回去了。

無奈之下,德川家康只能放棄攻下大阪城的念頭,轉而在12月16日用大炮轟擊大阪城。受到驚嚇的豐臣家最終決定和德川家康議和。四天之後,雙方締結了停戰協議,但德川家康的要求是守軍必須添堵護城河,並且一定要拆掉真田丸。這實際上是德川家康的計策,因為他實在是拖不下去了,就希望能為下次進攻創造有利機會。豐臣家不知是計,拆除了自己的城防設施,這就註定了豐臣家的滅亡。

只不過必須拆除真田丸的要求,也變相說明了真田幸村策略的成功,畢竟德川家康如果不是真的怕了真田丸,是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的。真田幸村作為戰國末期的名將,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只不過這也成了他人生最後的輝煌,因為五個月後的大阪夏之陣,就將成為他人生的最後一戰。

參考文獻:《戰況圖錄 大阪之陣》

《激鬥大阪之陣 最大最後的戰國合戰》

《真田幸村與大阪之陣》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最經典戰役是什麼?大阪之役
    導語:真田幸村在日本歷史上雖然名氣很大,可是他並沒有打過幾場大仗;真田幸村賴以揚名天下的戰役就是日本戰國時期的落幕之戰——大阪之役(其中包括大阪冬之陣、大阪夏之陣)。真田幸村(1567—1615年),本名真田信繁,是日本戰國末期的名將,也是日本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
  • 大阪夏之陣,敗亡的真田幸村,也許就是在尋找壯烈的戰死之地?
    命運悲慘的真田幸村,死於隸屬德川方面越前松平家的武將西尾久作的手下。當然也有幸村家臣望月為之介錯的說法。
  • 切德川家康腦袋這事還能這麼拍?趣談日本戰國喜劇片《真田十勇士》
    真正標誌著日本戰國時代結束的,應該是德川家兩次大阪之陣,也就是「大坂冬之陣」與「大坂夏之陣」。這兩場戰役,讓德川幕府徹底消滅了作為不穩定因素的豐臣家。而此時的豐臣家實際上已經沒有其他大名的支持,因此只能招募當時日本各地不願意臣服德川家的地方勢力和浪人,以此與德川家對抗。
  • 切德川家康腦袋這事還能這麼拍?趣談日本戰國喜劇《真田十勇士》
    而在講這部電影之前,首先要說明的,是何為「大阪之陣」?雖然很多國內歷史愛好者,常常誤以為日本戰國結束的標誌是著名的關原之戰,但事實並非如此。真正標誌著日本戰國時代結束的,應該是德川家兩次大阪之陣,也就是「大坂冬之陣」與「大坂夏之陣」。這兩場戰役,讓德川幕府徹底消滅了作為不穩定因素的豐臣家。
  • 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浮沉記
    德川秀忠大怒,並故意派真田信幸為先鋒,率兵攻擊真田軍的前陣砥石城,守城的真田信繁不願與哥哥交鋒,索性棄城而去,帶兵退回了上田城,真田信幸輕鬆贏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後一場勝仗。此後真田信幸便遠離了戰場,將餘生用在了對真田藩的經營上,度過了十分安逸的後半生,一直活到了93歲高齡,大阪夏之陣後,他曾這樣追憶自己的弟弟「信繁才是值得領導一國的將器,武名響徹天下,名副其實的男子漢!」
  • 德川家康——大阪夏之陣的惡魔(「迷人的閱讀」第36講)
    戰爭經歷了幾個階段,首先,在冬天他們就打了一仗,史稱「大阪冬之陣」當時德川家康圍困了大阪城卻沒有攻下。這時一個叫片桐且元的豐臣家老臣投降了,他很了解大阪城,就抬著大炮去炸天守閣中豐臣秀賴的「辦公室」。結果還真炸中了,當場就死了幾個人,嚇到了在場的澱殿,於是開始與家康議和,第一階段戰爭結束。
  • 他,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被譽為天下第一強者,虐慘德川家康
    日本戰國時期,在風雲戰爭中,勢力此消彼長,由曾經的日本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到戰國三傑之一的織田信長,而與豐臣秀吉一度並列的乃是天下第一強者——真田幸村。真田幸村本名真田信繁,因為出生於武田家的甲斐國,因為崇拜武田信玄之弟武田信繁,所以本名起成了真田幸村。
  • 言論‖堺雅人或真田幸村的日本雜談
    後來大部頭的如《德川家康》,一兩卷本的像《真田幸村》、《新選組血風錄》(為此我還莫名其妙地入了女性向GAL的坑,指薄櫻鬼)、《功名十字路》、《壬生義士傳》等等等等。自然以此為契機開始接觸大河劇,那麼首先接觸的自然是時代小說改的那些,例如《天地人》,最帥的直江兼續和真田幸村的印象就來自於那兒,那麼同樣契機接觸到的《坂上之雲》,香川照之的正岡子規實在留下太深印象。
  • 《仁王》DLC「義的後繼者」新截圖,真田幸村霸氣登場.
    和上一部DLC「東北之龍」引入伊達政宗相似,「義的繼承者」將為玩家帶來另一位日本傳奇人物——真田幸村的故事。他控制著兩個從父親那裡繼承的守護獸:麒麟「Enku」和飛蛾「Janomecho」。 還有一位新角色是猿飛佐助,效力於真田幸村的忍者,雖然他沒有控制任何守護靈,但他使用雙棍和忍術來戰鬥。
  • 講武堂:日本第一兵——真田幸村浮沉記
    《真田丸》中由堺雅人飾演真田幸村(信繁)狡詐如狐的老爸  真田幸村,本名為真田信繁,「信繁」二字源自甲斐名將武田信繁,關於「幸村」這一名號的來源已無據可考,後因日本暢銷書《難波戰記》用了這個名字而使得這個錯誤廣泛普及
  • 《真田丸》
    織田一死,群龍無首,甲信地區變成了德川和北條家爭奪的一塊肉,而真田家的領地就被這兩個大名夾在中間,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真田昌幸斷不能讓家族在雙雄爭霸中成為犧牲品,為了真田家的生存,他讓弟弟充當了類似雙面間諜的身份,刺殺上杉大將,引嫌疑向北條。
  • 日本戰爭喜劇片《真田十勇士》看過嗎?究竟拍的如何?
    在2016年,真田幸村這一題材在日本再次被搬上熒幕,不過由於同年NHK電臺拍攝的著名大河劇《真田丸》太過優秀,因此當年上映的《真田十勇士》,就多少有些默默無聞。不過不同於《真田丸》,電影《真田十勇士》,已經算得上是完完全全的戰爭喜劇片,而且對於傳統的真田幸村的刻畫也多有顛覆。那麼這部《真田十勇士》,究竟拍的如何呢?
  • 真田信之不是主角,稱不上名將,卻是真田一族不可或缺的真正智者
    雖然真田以少勝多,但終歸處於人口、軍事、經濟劣勢,為了尋求保護,真田昌幸以次子真田信繁為人質依附豐臣秀吉,而對於近處堵在門口的宿敵德川家康,真田家採取的策略是聯姻,由真田信幸迎娶德川家康的養女小松姬,小松姬的親生父親是德川四天王之一的戰國名將本多忠勝。
  • 家族之船「真田丸」號的大河史詩
    其實仔細看,在一些最能表現真田信繁(幸村)的戲中,比如在九度山猶豫是否出山加入豐臣軍的那一段,還有統帥大阪冬夏之陣的很多場戲,叔的表演也是達到很高水平的,但總缺少一些硬核的感覺。在武田勝賴作死一般把家族帶向滅亡後,老爹一方面沒有了輔佐豬隊友般少主的牽絆,另一方面精神上繼承了老主公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的遺志,立志要在亂世中殺出一條路,把真田家帶向繁榮興盛。
  • 大河劇、真田丸、真田家 日本戰國
    這位就是幸村次子——片倉守信(大八)的後裔:仙臺真田家13代當主 真田徹話說當年大阪之戰後,怎麼還有真田家呢?原來是這樣的:"真田幸村與在關原之戰中跟隨東軍的哥哥信之分別後,加入西軍陣營,戰敗後與父親昌幸一同被流放高野山的九度山。昌幸死後,幸村參加了大坂冬之陣、夏之陣的戰役,於1615年夏之陣中戰死。幸村一共有13個孩子(4男9女,註:維基百科中是4男7女),長子大助在夏之陣當時就自殺了。當時,只有4歲的次子大八和(幸村的)4個女兒逃往奧州。
  • 日本戰國時代,他一生只經歷兩次戰鬥,每次都為豐臣家而戰
    豐臣秀賴在大阪冬之陣前夕的軍事會議上,真田信繁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效的作戰計劃,他建議豐臣秀賴應該搶在東軍之前親徵天王寺,派兵前往山崎,並命令別動隊從大和路進攻,接著奪取伏見城,鎮壓京都不久之後,大阪夏之陣爆發,由於「真田丸」已經遭到拆除,內外護城河又被德川家康設計掩埋,因此大阪城幾乎等於是敞開大門歡迎敵人進攻。真田信繁只能將敵方的總大將德川家康視為唯一目標,帶領軍隊拼命一戰。「他們忽隱忽現,四處挑起戰火,戰鬥隊形瞬息萬變,或是集合,或是分散,才以為他們跑到前面,卻又突然出現在我軍後方。」
  • 關原之戰後,他臣服德川家康卻心有不甘,大阪之陣有意謀反?
    摘要:關原之戰後,他臣服德川家康卻心有不甘,大阪之陣有意謀反?日本戰國時代,想要君臨日本,不但需要足夠的實力,同樣也需要果斷的判斷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此外,還需要獲得家臣的全力支持。但偏偏就有這麼一位戰國大名,他沒有認清自己,做出錯誤判斷,最終丟失了奪取日本的大好機會。
  • 日劇迷《真田丸》:日本第一強兵的史詩
    第一集裡,面對織田氏的大兵壓境,武田家的重臣穴山梅雪慷慨宣誓:「孤乃御一門眾筆頭(家族頭領),孤在武田乃安」,說完投靠德川家康去也。另一位重臣真田昌幸(真田信繁之父)則說:「淺間山不噴發,武田家則安泰」,結果轉眼就給出了淺間山大噴發的鏡頭……至於第五集中德川家康在「本能寺之變」後令人忍俊不禁的逃亡,也可以說是徹底顛覆了大河劇中那個老奸巨猾的腹黑高手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