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定檔國慶,太公歸來」。本應在春節期間上映的兩部影片《姜子牙》、《奪冠》幾乎同時宣布回歸,定檔國慶。《姜子牙》官方微博連發六條微博,宣布10月1日於影院正式上映,也是繼《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後又一部定檔國慶檔的「重頭戲」。
目前,已有7部影片定檔國慶:
(來源:貓眼專業版)
定檔的7部電影中,有4部國漫大電影。除了《姜子牙》作為備受矚目的「國漫爆款」,還有三部都是國產動漫,《海底小縱隊》和《奇妙王國之魔法奇緣》。雖然各方都對此次國慶檔票房報以期待,但從目前定檔電影的類型而言,即便有種子選手《姜子牙》壓陣,但這針影院復興強心劑能否成功,恐怕還是未知。畢竟,國慶檔從來不是動畫的好時機。
國漫大電影擠佔國慶檔
8月16日,光線傳媒主出品的中國神話題材電影《姜子牙》宣布定檔10月1日,以首部春節檔撤檔電影的身份回歸。
去年暑期檔,《哪吒》50億的票房成績,著實超出了所有業內人士的預期。而《哪吒》片尾彩蛋中《姜子牙》的預告,也讓人對光線彩條屋神話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充滿了期待。據悉,原計劃於春節檔上映也非《姜子牙》電影的本意,只不過因為《哪吒》的成功而不得不進行提前規劃。也正因此,據業內動畫人士透露,該片的特效從去年8月開始進行大面積外包,具體呈現結果仍然值得期待。
另一部國漫大國產動畫電影《木蘭:橫空出世》也打響了宣傳號角。《木蘭:橫空出世》是全球首次使用三維動畫形式訴說經典故事的影片,也是首部國產木蘭動畫電影。主創團隊歷時五年,以中國人的木蘭讓中國自己來講為口號,對標迪士尼系列,但目前市場預期較為平淡。
剩下兩部動畫電影《海底小縱隊:火焰之環》和《奇妙王國之魔法奇緣》,把目光對準了小朋友們。按照以往的慣例,這屬於夾縫求生的存在。實際上,國漫大電影從未缺席過國慶檔,但似乎從未擁有過「姓名」。
復盤2019年,在國慶檔上映的所有電影中,拉動票房增長的三駕馬車當然是《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三部獻禮片。除此之外,10月1日上映的中美合拍動畫電影《雪人奇緣》以及餘溫尚存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羅小黑戰記》則共同構成了國慶檔票房的第二梯隊。根據貓眼數據,這三部電影紛紛逆跌,包攬國慶假期的四五六名。
除開本就向著兒童而來的動畫大電影,大部分國漫如《大護法》、《大聖歸來》、《白蛇:緣起》,都在力圖擺脫低幼的標籤。大部分國漫電影和動畫電影上映時間往往在暑期和春節,這兩個檔期對標學生們的寒暑假,能夠收容儘可能多的目標觀眾。而疫情之下,暑期檔早已七零八落,擠佔國慶檔,甚至半數電影均為國漫電影,實屬無奈。
拿去年的《雪人奇緣》來說,作為國慶檔上映的唯一一部動畫電影,最後票房並不盡如人意。
在影院解禁之初,國漫《妙先生》也承載了諸方期待,卻因為故事本身存在硬傷,一上映就遭遇群嘲,黯然退場。國漫本身在處於發展期,如今擠佔國慶賽道,又有幾部能夠真正貢獻票房?
一般而言,國慶檔並非消化動畫電影的好檔期,哪怕前年的《阿凡提新傳:種金記》《新灰姑娘》,去年的《雪人奇緣》都取得了5000萬+的票房,但今年的行情明顯更加艱難。更需考量的是,如果《熊出沒·狂野大陸》也定檔國慶呢?
國慶檔舉重若輕,主旋律被衝淡
即使院線市場已然加速,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的國慶檔仍然不能算「穩」了。
國慶檔歷來被稱為「小春節檔」。燈塔專業版顯示,2017年、2018年國慶檔上座率分別為23.8%、17.2%,2019年春節檔上座率為35.5%,而國慶檔則達到了39.4%。從觀影人次來看,2017年、2018年國慶檔觀影總人次分別為7803.2萬、5408.6萬,2019年春節檔觀影人次1.3億,國慶檔也無達到了1.17億。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14年國慶檔,《心花路放》以6.12億的成績成為該檔期的票房冠軍,並且是當年國產電影的票房冠軍;2015年到2016年,國慶檔的《夏洛特煩惱》《港囧》《湄公河行動》都進入了當年電影票房總榜排名前十榜單;到了2017年,國慶檔票房以22.65億再一次打破紀錄,票房冠軍《羞羞的鐵拳》,該片在國慶檔期間就以11.43億的成績突破十億大關,還拿下了2017年票房總榜第三。
去年的國慶檔則是以43.8億的累計票房創造了新的檔期記錄,成為史上最強國慶檔。檔期內,《我和我的祖國》(20.86億)《中國機長》(17.66億)《攀登者》(7.3億)三部主旋律大片收穫好評。
並且,在國慶檔,主旋律影片越來越有著舉足若輕的作用。
國慶檔作為特殊意義的檔期,非常適合上映一些主旋律獻禮片,業內不少人推測這一檔期可能會成為獻禮片的天下。從《湄公河行動》開始,主旋律電影在拍攝上傾向於大片化,香港導演為班底的「美式大片」讓觀眾感受到了主旋律電影的不同。《湄公河行動》逆襲破10億的第二年,《戰狼2》和《建軍大業》同日開畫,最終《戰狼2》拿下了56.83億票房,成為了影史票房冠軍。而《紅海行動》緊隨《戰狼2》的步伐,成為了2018年的年度票房冠軍,累計綜合票房36.5億。
在過去三年的時間裡,主旋律電影題材的邊界拓寬,從《戰狼2》《紅海行動》《流浪地球》等主旋律影片相繼在各大檔期內拿下了票房冠軍,到2019年國慶檔TOP3影片的成功,主旋律電影逐漸找到了與當代觀眾對話的方式,備受好評。
但今年國慶檔,「主旋律」的色彩從目前排期上而言並不突出。在兩部獻禮片定檔之後,後續定檔的僅有《奪冠》,女排精神、民族情感,它在一定程度上亦是主旋律的一種方式。
另外幾部以《姜子牙》為代表的國漫電影無法撼動真人電影市場。並且為了儘快復甦電影市場,今年的國慶檔影片類型堪稱大雜燴,給人的感覺更像是,錯過了春節和暑期檔後的搶灘之舉。而那些等得起不怕捂死的,比如《唐探3》,目前仍然一點風聲沒出,也許還在觀望。
國慶檔能否成功續命
不可否認,今年國慶檔的確具有極大的潛力。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電影市場已經沉寂超過半年,估算的票房損失達到300億。但電影行業對恢復的速度很有信心,在阿里影業總裁李捷看來,市場很快就能恢復2/3的票房水平,國慶檔或將全面復甦。
自電影行業7月20日正式復工開始,全國影院復工率達到7成。貓眼專業版顯示,復工後第一周的周票房達到1.13億;7月月度票房收入達到2.16億。
隨著《八佰》的定檔、點映和預售,這一觀點似乎正成為現實。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八佰》上映首日的票房預售已經達到856.7萬,當日排片佔比達到83.7%,排片場次高達55331場。
而七夕檔,全國影院票房已達到5.2億,這不僅創下了今年單日票房記錄,而且已非常接近於去年七夕節當天的全國票房收入。
一方面,不斷提升的票房為頭部新片增強了信心。另一方面,隨著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三版)的印發,來自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在內的多個重要票倉城市,從8月14日開始將影院上座率的限制放寬到50%,並取消了超過120分鐘片長電影中間休息的規定,這無疑是打開了票倉的枷鎖。
當然,儘管今年國慶檔具有極大的潛力,但相比去年仍然難以望其項背。2019年時間點特殊,加之前五年對觀眾國慶觀影習慣的培養,影市行業想要憑藉1-2個月的恢復期就重新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市場水平,顯然有些痴人說夢。無論是活躍銀幕數、觀眾觀影習慣、影片庫存供應,完全已經不能和之前同日而語。
在業內人士看來,即便一些熱門電影票房表現超出預期,並非就一定能成影視公司業績的救命稻草。據了解,《奪冠》的出品方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歡喜傳媒、阿里影業、中國電影、文投控股。因為出品方眾多,《奪冠》即使真能在國慶檔票房奪冠,對各家公司的業績提振作用也相對有限。
另外,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不是2020年國慶檔的最終格局。春節檔影片往往需要提前幾個月以上定檔並宣發策略不同,留給國慶檔影片的時間相對壓縮。未來一個月仍會有影片上映。所以,行業內有預測,在全國絕大多數省市影院在國慶期間處於正常開業狀態下,30-50%上座率限制進一步解禁,疫情沒有進行二次反彈,建立在此基礎上,今年國慶大盤或許能夠達到30億。
距離國慶檔的到來還有一個多月,無論這一預測樂觀與否,在電影市場經歷了長達半年的停滯之後,我們都希望2020年國慶檔能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那一針「強心劑」。
近期資訊速覽:
1、六部委聯合整治飯圈及教育平臺推送與學習無關信息等問題
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此次專項治理行動中將集中整治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加大對「飯圈」「黑界」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網絡社交行為和現象的治理力度。
2、總局公示8月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
2020年8月,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50部。按題材劃分,當代題材33部,現代題材1部,近代題材10部,古代題材6部。
~熱門回顧~
病嬌異能少年有多帶感?全憑摸人小臉「脫單」!
作為「史上最悲催的劇」,《太古神王》會逆風翻盤嗎?
話題熱度「斷層式」第一 《中國新說唱2020》助推華語說唱迎來全盛時代
女明星都模仿的港風究竟是什麼?
「硬漢輕熟男」是一種什麼氣質?王泊文給出了標準答案
上線24H登上愛奇藝飆升榜榜首,《我的奇怪朋友》有的不僅是頂級流量
揭開「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的殘酷真相,30+女性需要怎樣的治癒力量
我酸了,一群花美男踴躍報名替plmm受罰,我也想拿這樣的女主劇本!
衛視幾無新劇可播,臺網之爭大結局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塑料姐妹social教科書
每周日,給他們一支蒙面舞的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