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也許一開始從名字就錯了

2021-01-09 網易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繪於大約1665年,出自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之手,現藏於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畫作裡的少女如同黑夜裡的明燈,微微的光彩,不奪目不耀眼,十分溫和。

  這幅畫作如今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她還藏著9個小秘密,給她增添一分神秘的色彩。

  

  01

  它不是珍珠

  首先, 少女戴的並不是珍珠。

  如此大小的珍珠,值不老少錢,對於當時籍籍無名的維米爾(Vermeer)來說,根本買不起。 維米爾本人出生於1632年的代爾夫特,畫這幅畫的時 候,他30歲左右,靠賣畫為生,勉強讓全家吃飽飯,買這麼昂貴的奢侈品的錢是沒有的。

  這幅畫直到1995年才有了如今的名字。在那之前,它被稱為「特羅妮」(Tronie),或「有頭巾的女孩」(Girl with Turban)或「一個女孩的頭」。

  有珠寶專家認為,她可能戴的是當時很時尚的威尼斯玻璃,而天文學家Vincent Icke認為少女戴的是拋光錫,只有拋光錫才有如此閃耀的光澤。

  02

  那個女孩是誰?

  沒 人知道 。

  有人說這幅畫繪於1665年,她可能是維米爾(Vermeer)的女兒,那一年她大約十二歲。 其他人則認為這幅畫的日期應該是1655年,而畫中人物則是維米爾年輕的妻子。 也有人認為她只是一個匿名模特,維米爾花錢僱她來畫一幅肖像畫而已。

  根據倫勃朗專家恩斯特·范·德·威特林(Ernst van de Wetering)的說法,大多數藝術家都喜歡用實際模型製作「 Tronies」,因此可以斷定,無論她是誰,她都不是維米爾完全虛構出來的,一定有原型。

  2003年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上映,在全球引起轟動。電影中,這位少女是維米爾的女傭,她在維米爾家工作時展現出強烈的藝術天分,讓維米爾驚詫不已,並讓維米爾對她產生情愫。

  

  電影中還說維米爾親手刺穿少女的耳垂,戴上他妻子的耳環,並為她創造了這幅舉世名作。 奶 叔想說,電影很美,但大機率是虛構的。

  03

  她的表情是什麼意思

  某些藝術評論家認為,維米爾只是在炫技而已,表現出他能很厲害地畫出人物肖像的情感,因此戴珍珠耳環的女孩並沒有對藝術家本人有額外的感情。

  至於兩人之間是否真的有特殊的感情,就留給觀眾們想像了。

  04

  藍色的來源

  頭 巾的頭帶塗有維米爾標誌性的藍色。

  儘管維米爾很窮,但他在大多數畫作中都使用了非常昂貴的藍色顏料,這些顏料用天然群青或壓碎的青金石製作而成。 2012年,國立博物館修復了《讀藍色的女人》,在它的下面發現了一層銅綠色塗料,使藍色更深了。

  最近的研究發現,將顏料中的寶石成分加熱到很高的溫度,能增加顏色的深度。

  這幅畫價值連城也是有道理的。

  05

  她的睫毛

  一直以來,大家看到的少女都沒有眼睫毛。

  基 於此一特徵,有專家判定畫中少女並非真有其人,而是維米爾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

  尖端的成像和掃描技術最近發現,維米爾其實在少女雙眼周圍都繪上了細小睫毛,只是因為畫作褪色老化,已經很難再看出來。

  

  06

  如何知曉這幅畫的作者?

  現在我們都知道這幅名畫的作者是維米爾,這是他創作的30幅奇特畫作之一。

  關於這位畫家,他生前並不是很有名,歷史學家對其知之甚少,而且他的許多畫都沒有籤名,所以他這一輩子畫了多少畫,我們並不知道。

  幸運的是,維米爾在這幅畫上把自己的名字籤在了左上角,專家們也從畫家的筆刷中發現了幾根和畫作上一致的細毛。 可惜我們可能錯過了這位畫家其他的作品。

  07

  誰抄襲了她?

  這個女孩被繪製在數以億計的紀念品上,從古至今模仿她的人或者藝術品層出不窮,成為世界上最出名的IP之一。

  衣服、雜誌、書本、電腦桌面、帆布袋、手機殼都 有她的身影,甚至在街頭也常出現她這個形象的塗鴉。

  

  08

  維米爾畫男性肖像多還是女性肖像多?

  維米爾繪畫中的女性人數多於男性: 女性被描繪40次,而男性僅出現14次。

  09

  她去過哪些地方

  儘管維米爾如今已被稱為藝術大師,但生前窘迫的他,可能都沒怎麼出過他的故鄉代爾夫特(Delft)。

  但他的戴珍珠耳環的女孩卻走了很多路。

  

  到目前為止,她去過巴黎,華盛頓,大阪,東京,神戶,舊金山和亞特蘭大,幾乎世界上 最有名的地方她都去過。

  

  奶粉們,你們心中最美的畫是哪一幅?

  留言告訴奶叔吧!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耳垂上那顆飽滿的珍珠,明暗變化,柔光流轉,是少女情慾的冠冕。柔和的衣服線條,黃色的頭巾,是夜色中綻放的花朵。藍色的顏料,是少女內心幽深隱秘的湖水。不期而遇的相對,生死度外的牽掛《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與梵·高,倫勃朗稱「荷蘭三大家」的維米爾的代表作,與達·文西《蒙娜麗莎》齊名。
  • 為什麼要戴珍珠耳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背後的故事
    奶酪發現與《蒙娜麗莎》齊名的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實在是太唯美了。畫面裡的少女清純甜美,那眼睛像珍珠一樣閃亮著光芒。在約翰內斯·維米爾的畫作裡,我們能感受到少女和珍珠是一樣美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也因為背後創作的故事是空白的,一部同名電影填補這一名畫背後故事的空缺。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米爾其人其事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2003女主:斯嘉麗.詹森1聽說男人都喜歡斯嘉麗那類型的女人,性感尤物,多看幾眼即使人血脈賁張。《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選擇當年18歲的少女斯嘉麗來演,簡直是不二人選了,臉蛋身材有看頭,架空的畫家維米爾情史軼事,更是噱頭。
  • 荷蘭·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曖昧
    裡面住著一位畫家維米爾,他畫了一幅曠世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的背後卻有一段曖昧不明的往事。 曖昧是森嚴制度和禮教下面突出的一種適可而止的愛慕,新鮮又乾淨,不染雜質,帶著初戀般的慌亂和心動,貯藏在寧靜的夜裡。這裡的曖昧倒進了牛奶與蜜糖,充滿了浪漫和遐想。 葛麗葉是畫家維米爾家的女傭,她裹著頭巾,努力操持家務。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戴口罩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戴口罩 來源:銀川晚報     2020年04月30日
  • 第二季|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的竟然是贗品?!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米爾所有作品中最不「處心積慮」的一幅畫了,但也被世人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畫中少女回眸一瞥,微微張開的雙唇,有點懵懂的眼神……讓人過目不忘……而且少女的身份爭議頗多,有人說是維米爾的情人,有人說是他的女兒,有人說是他的僕人,反正正是因為是個謎所以才給了我們後人更多想像的空間(有興趣看野史的朋友可以看一下2003年由彼得韋伯執導,斯嘉麗主演的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為什麼這麼有名?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約翰內斯(揚)·維梅爾(1632~1675)《戴頭巾的少女》,又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布面油畫畫面另一個令人矚目之處,在於少女左耳佩戴的一隻淚滴形珍珠耳環,在少女頸部的陰影裡似隱似現,為畫中的點睛之筆。另外少女白皙光滑的皮膚以及含情脈脈的眼神也十分動人。整幅畫構圖和諧卻又帶著神秘。這位少女是誰?
  • 談談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與其影視配樂
    談談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與其影視配樂文/長洲一騷人一部好的電影的配樂是如此迷人,一部好的電影音樂就是電影的呼吸,它控制著觀眾的呼吸與種種情緒甚至電影以外的想像力精通此道的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做到了,這樣的效果在作曲家的很多作品裡都有體現,除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1&2》同樣讓人印象深刻。我們要說的正是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為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配樂。那些夢幻迷離的音樂,把我們帶到了夢裡的17世紀繁華的荷蘭,更讓我們得以一窺大畫家楊-維梅爾的隱秘生活。
  • 錯覺的魅惑:荷蘭國寶級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揭秘
    利用視錯覺創作的街頭3D立體畫十七世紀荷蘭代爾夫特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一直以來,少女左耳佩戴的「珍珠耳環」被認為是作品的點睛之筆,熠熠生輝的珍珠與純真無邪的眼神相呼應,為作品增添了無限的神韻和想像。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荷蘭蒙娜麗莎的慾念傳奇 2019-09-18 1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戴」口罩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被「戴」口罩 (1/4) "← →"翻頁 當地時間4月23日,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導,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西2014年曾在家鄉布理斯託爾一幢建築外牆上,模仿17世紀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創作了塗鴉畫《穿耳膜的少女》。
  • 窗外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維米爾的用光與倫勃朗不太一樣。倫勃朗的光強調對比,過於強調對比就使得畫面有很大一部分變成黑色。維米爾的光是涵蓋似的,光充盈在畫面空間的每一處。只是經由維米爾巧妙的手與筆,才把光在泛泛的空間得以優雅的呈現。維米爾的人物,無論是肖像還是帶風景的人物,都有著一個明顯的特徵,即富含光源的窗口。只不過有些畫那些窗口是明顯的可見的,有些畫那些窗口則在畫面之外,在觀者的心裡。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男主人與女僕的愛情,永遠沒有盡頭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副享譽全球的世界名畫,人們對它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畫中的少女優雅、氣質出眾,回眸裡儘是恬靜與溫柔。那一顆珍珠耳環的設置更是恰到好處,為畫作添上了份特別的元素。而這部電影則向我們展示了作者根據《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一幅畫,對於其背景的猜測而寫就的這一幅畫背後的故事。電影給人最深的感覺是安靜——平靜卻不平淡,是以柔和的色調光影將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沒有波瀾起伏的過度渲染,是於無聲的平靜中給人心緒的波動,最終記得葛麗葉被陽光映著的清澈的淡色瞳孔。
  • 藝術多有趣 | 假如她是女傭:再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 皇家莫瑞泰斯美術館先來說說,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因為少女好看!!!維米爾《年輕女子畫像》約1665-1667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得了,咱們今天就是想借這部電影,來講講《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創作過程裡的「煙火氣息」。一開始,畫家之女葛麗葉因為家庭落魄只能去當傭人。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比蒙娜麗莎更神秘的女子
    今天介紹的畫作,是弗美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來,認識一下《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請點擊全屏觀看記者 | 白樺 湯曄攝像 | 雷昊畫作解讀揚·弗美爾(荷蘭)(Jan Vermeer 1632-1675)創作於1665年44.5cmX39cm畫布
  • 繪畫版的維納斯——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美國女作家雪佛蘭看到其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突發靈感,創作了同名小說。《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做為導演彼特·韋伯的處女作,一經問世便好評如潮,斬獲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三項提名和第61屆金球獎提名等其他多種獎項。
  • 【推薦】【劇情 / 愛情 / 傳記】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2003)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2003)導演: 彼得·韋柏 編劇: 奧莉薇亞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和它背後一段永遠塵封的秘密
    1999 年,美國作家特蕾西·雪佛蘭 (Tracy Chevalier) 出版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部小說的靈感直接來源於維米爾 (Vermeer) 的一幅同名畫作。小說以 17 世紀的荷蘭代爾夫特為背景,雪佛蘭圍繞維米爾、畫中的少女和畫作本身講述了一個虛構故事。
  • 每日一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 約翰內斯·維米爾
    作品名:戴珍珠耳環的少女Het meisje met de parel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藝術家:約翰尼斯·弗美爾/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愛而不得,其實最難受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幅畫是他(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是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代表作之一。現收藏於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葛麗特很有藝術天分,並懂得欣賞畫作,長得漂亮,有氣質,皮膚白皙貌美。在一次買肉的過程中認識了屠夫的兒子彼得,彼得對葛麗特很是喜歡,一來二去,兩人慢慢就開始熟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