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這首歌點開再看
提前給您拜個年也
(甜粿)
群眾牛肉小吃
地點:中山南路,華廣影院附近
推薦食物:蚵仔煎
讀做ô-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蚵仔其實就是牡蠣。
蚵仔的鮮甜,蘿蔔酸的脆爽,番薯粉煎熟以後的Q彈,加上食物之王雞蛋的綜合,配上甜辣醬提味。青蒜的加入,讓這道原本氣質軟糯的小食,無端跳脫出幾分野性。雖然長得不好看,但是吃過你就知道牡蠣的可能性無限大。
東興牛肉店
地點:莊府巷,泉酒對面
推薦食物:拌麵
一碗好的拌麵,當是面道筋彈,醬汁濃鬱,相互託襯,生菜爽口。
這個拌麵用的是gi mi(我也不知道怎麼翻譯成普通話)。面身較扁但彈性很好,佐以特調的花生醬和甜辣,拌上生菜。
泉州同學好幾個說回來泉州都會來吃一碗拌麵。
這家店的牛肉粳也不錯,麵粉感不重適合當配湯~
(泉州市路牌)
徐其修涼茶
地點:新門街和中山中路交匯處
推薦食物:雞蛋布丁
不是泉州特色小吃,但是這布丁太可愛了,真的裝在了蛋殼裡。
布丁剛好能夠甜到舌頭,外層較實,裡頭更軟。底部有幾顆小紅豆收住布丁的甜。
真是一個讓人高興的食物。
店主是個老爺爺,眼笑嘴笑地從冰箱裡拿布丁,太可愛太可愛。
水門巷菜粿
地點:靠近中山街的水門巷口,第一攤的,第一攤的
推薦食物:菜粿
魂牽夢繞的閩南特色小吃。最愛水門巷的,內軟外脆,滿口回香。
這香味到底是怎麼回事,太危險了。
亞佛春餅皮
地點:西街158號
推薦食物:潤餅皮
泉州最有名的做春卷的店鋪,個人覺得餡還好,偏向買皮,回去自己炒餡。內餡,也就是潤餅菜,一般包含春筍絲、胡蘿蔔絲、高麗菜絲、韭黃、綠豆芽、香菇、酥海苔、蝦仁、蛋皮絲……
潤餅皮是熟皮,薄如紙,但是彈性十足,和香軟的潤餅菜搭配。
也可以買去油炸,炸過又是不一樣的風味,咔呲咔呲,就像在嘴裡打鼓點。
葉婆婆閩南現煮米粉
地點:西街可能是188號吧因為在189旁邊
推薦食物:冰豆花
雖然是個米粉店但是好喜歡這裡的冰豆花,冰甜冰甜,豆花比較碎。
胃到了夏天,就默默期許一碗冰豆花。
(泉州的古城區處處是紅牆古巷)
小時候的味道
地點:西街189號
推薦食物:麻粩
糯米混糖高溫油炸膨脹,裹上芝麻粉和花生酥,成 麻粩。
麻粩可厲害,兼併 酥脆 和 綿軟 的口感,甜卻不膩,好嚼勁,不粘牙。
老字號大麻花
地點:西街151號
推薦食物:蒜蓉枝
就像姑娘需要打扮,麻花需要糖霜和蒜汁來包裹,進化為我們所說的,蒜蓉枝。
硬脆硬脆,蒜的香味和糖霜的甜味,讓這本來樸素的零嘴平添一層嫵媚。
侯阿婆肉粽
地點:東街不知道幾號,工商銀行的對面和旁邊
推薦食物:肉粽
肉粽是粽子之王!鹹香的糯米配上紅燒肉、蝦仁幹、鹹蛋黃和扇貝等等的食材。
滿嘴飽滿的肉香,是節日的饋贈啊。
一向自家包,沒有吃過這家。但是朋友很安利,每次路過也總是滿滿的顧客。
(關帝廟)
塗門貢糖
地點:南俊路的敷仁巷口,承天寺附近
推薦食物:貢糖
通俗地叫就是花生酥糖。普遍品種很硬,很硬。
糖的甜味和花生的香脆結合在一起,讓你同時享受吃糖的甜蜜和吃堅果的香脆。
這家店還有單賣的潤餅卷,內餡屬於較脆的一類。如果嫌西街那家要一次買比較多,可以試試這家的!
水門圓仔總店
地點:美食街164號
推薦食物:面線糊
來泉州怎麼可以不吃麵線糊!
熱氣騰騰的彼端是柔軟的細面線,配香脆的油條再好不過了。
配上不同的底料,一次可以喝好幾碗。
圓寶臺灣小吃
地點:迎津街164號
推薦食物:什麼都好吃的小店,不管周末節假還是工作日飯點都排長隊,建議錯開去。
個人最喜歡甜不辣和米血糕。
林記正全茂綠豆餅
地點:天后路二幢10號泉州七中旁
推薦食物:綠豆餅
一家老店,有「東亞文化之都」系列牌子的介紹。
與其它綠豆餅不同的是,這家店的綠豆餅內餡實,甜到剛好。外皮酥香。
(泉州隨處可見的語音導遊)
秉正堂石花膏
地點:天后路旁
推薦食物:四果湯
石花膏加上自選的另外三種甜食,配上蜂蜜水,即四果湯。
石花膏Q彈爽口,口感很有特色。
吃完一碗,感覺胃裡已經是盛夏了。
(城雕)
文啊水丸店
地點:水巷尾1號
推薦食物:水丸。一家老店,也是總是排隊,要買回去自己煮成湯。
溫暖的熱氣裡,水丸像在茁壯成長。
薑母鴨
壓軸薑母鴨!
不介紹!
來泉州一定要吃!
不吃不許走!
(美食街)
都沒拍門面招牌,因為作者太矮了拍不到。
如果真來了找不到就私信後臺,張十帶你飛。
還有很多的小吃,類似不吃醋都覺得好吃的醋肉,高蛋白又彈口的土筍凍,炸到骨頭都想吃的鹽醃魚,拉長一米都不斷的麥芽糖等等等等,還沒有找到特別突出的店但是到處都有,要試試看!
不吃的話怎麼玩?我怎麼知道。
(對了,封面圖是鐘樓)
文字指導:張二
圖:醜的來自張十
美的來自 張十的帥萌妹
食物導遊:Chrysanthemum
往期文章:
留在深圳,你仰起臉笑笑就堅持下去的那些理由
這天我查了十一次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