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大奇案」,一曲冤歌傳百年,長伴遺恨說青天?

2021-01-09 瑜虞美人

同治、光緒之交,慈禧垂簾聽政時,清朝發生無數的奇案和冤案,其中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文祥刺馬案最為震驚,後人稱之為清末四大奇案。

楊月樓冤案

同治十二年冬楊月樓與一商家女子的姻緣引發了一場官司。楊月樓在金桂園連續演出表現男女之情的梵王宮等劇,廣東香山籍茶商韋姓母女共往連看三天。韋女名阿寶年方十七,對楊月樓心生愛慕。歸後便自行修書細述思慕意欲訂嫁婚約,連同年庚帖一併遣人交付楊月樓約其相見。楊月樓且疑且懼不敢如約,韋女遂病且日見沉重。其父長期在外地經商未在滬,其母即順遂女意遣人告知楊月樓,令延媒妁以求婚。月樓往見遂應約,倩媒妁具婚書,行聘禮訂親並開始準備婚事,但事為韋女叔父所知,以良賤不婚之禮法堅予阻攔謂,惟退。

韋母遂密商楊月樓,仿照上海民間舊俗行搶親,韋女叔父即與在滬香山籍鄉黨紳商以楊月樓拐盜罪公訟於官。於是正當其在新居行婚禮之日,縣差及巡捕至,執月樓與韋女,並起獲韋氏母女衣物首飾七箱據傳有四千金。在將韋女解往公堂的路上,據記小車一輛危坐其中,告天地祭祖先之紅衣猶未去身也。沿途隨從觀者如雲。審案的上海知縣葉廷眷恰亦為廣東香山籍人,痛惡而重懲之,當堂施以嚴刑,敲打其楊月樓脛骨百五;女因不僅無自悔之語,反而稱嫁雞遂隨雞、決無異志而被批掌女嘴二百。二人均被押監待韋父歸後再行判決。此案一出立刻傳遍街衢,輿論轟動。楊月樓是紅極一時,人人皆知的名優,犯了這樣頗富戲劇性的風流案自然格外引人注目。同時優伶一向被視為賤民,而韋姓茶商則不僅屬良家且捐有官銜,是有一定身份、家資小富的商人,楊月樓以賤民之身而娶良家之女違反了良賤不婚的通行禮法。此外韋楊婚姻有明媒正娶的正當形式,而鄉黨則以拐盜公訟於官縣官,又以拐盜而予重懲,這種種不合常規的事情也引起人們的興趣,因而一時眾論紛紛。

最後為案澄清冤屈的人是慈禧太后。不過,楊月樓案卻是糊糊塗塗的了斷。參與製造此案的人都未受到一點影響,照樣高高興興當官摟錢。而楊月樓的妻子韋阿寶,亦被其父逐出家門不知下落。楊月樓憂憤改名為楊猴子,自取辱名,以表其對官場黑暗及當時戲子社會地位低下處處受欺的不滿。

張文祥刺馬案

太平天國失敗後,人們傳言曾國藩有野心,其實他的部下早就慫恿他謀取帝位。在與太平軍作戰時,清廷不得不依重湘軍,但是,如今太平軍被「蕩平」了,慈禧太后能允許曾國藩在江南坐大嗎?東南臥著一隻虎,她睡覺也不安心。於是她把曾國藩調離江寧,派馬新貽任兩江總督,迅速裁撤湘軍。

江寧是湘軍攻下來的,兩江一直被湘軍視為私地,他們在那裡經營了數年,豈能輕易讓給馬新貽。馬新貽幾十年來一直沒有自己的軍隊,孑然一身來到江寧,如入龍潭虎穴。馬新貽被刺,朝廷心中明白,為了不致激起兵變,動搖清王朝的統治,趕緊調曾國藩回蒞江寧坐鎮。從此,兩江總督寶座長期掌握在湘系手中,其他人不敢問津。

太平天國失敗後,湘軍的劣根性充分暴露出來,他們比土匪還要兇殘,明目張胆地肆疾搶掠。清末施行裁勇改兵制度以後,幾萬湘軍士卒被裁撤,其中不乏將領。這些人並不回鄉務農,而是到處遊蕩擄掠。有些人參加了哥老會,有些人本來就是哥老會成員。湘軍裁撤擴大了黑勢力,散兵遊勇又與黑勢力結合,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馬新貽在懲治散兵遊勇時非常嚴厲,尤其是他任命以剽悍著稱的袁保慶為營務處總管,抓到為害百姓、有非法行為的散兵遊勇即就地正法。散兵遊勇和黑勢力對他恨之入骨。

那個曾給孫衣言透過口風的顏士璋頗有心計,他寫了一本《南行日記》,記述了赴寧的全部過程。據他的曾孫顏牧皋說,日記中寫道:「刺馬案與湘軍有關。」「刺馬案背後有大人物主使。」

太原奇案

太原有個富人叫張百萬,因嫌棄窮女婿曹文璜,將二女兒玉珠許給一家姓姚的,但他女兒玉珠喜歡小白臉不愛錢,與曹文璜私奔,準備投靠曹家故交交城縣令的陳砥節。

二人出城前在一家豆腐店歇息,豆腐店莫老漢父女同情他們的遭遇而將自家毛驢借了他們。第二天,張百萬找不到人就認為跑到了大女兒家,帶領家人前往大女兒金珠家找人,懷疑她藏身於衣櫃中,誰知道衣櫃裡有個和尚,他們把衣櫃抬走,和尚卻悶暈了。為了找臺階,張百萬謊稱二女兒暴病身亡,為和尚穿上嫁衣置於靈房。半夜,和尚醒了,逃走了,也到了豆腐店,在莫老漢家用嫁衣換了一身普通衣服走了,途中下半身再度興奮,又調戲一早起的婦女,被其丈夫吳屠戶殺死,屍體被扔到井裡。和尚命案和張家走屍案,一下轟動全城,陽曲縣令楊重民開堂公審,有多管閒事的人指認和尚所穿為莫老漢衣物,急欲結案立功的楊重民不管三七二十一認定莫老漢為兇犯,莫老漢屈打成招,案情上報刑部。

當日吳屠戶殺人後,遷居晉祠,曹文璜回太原時途經吳屠戶的酒店,酒後失言的吳屠戶吐露了他殺害和尚的秘密。幾天後,曹文璜從交城回太原還驢,知道老漢被抓為莫老漢申訴,楊重民對冤情有所察覺,但害怕暴露自己嚴刑逼供草菅人命,而將曹文璜冤為同謀。玉珠的丫環秀香在探監時得悉全部案情之後,一方面請求晉祠保長監視吳屠戶,另一方面趕赴交城尋找玉珠。玉珠事又找剛從交城縣令提升為山西提刑按察司陳砥節,赴任太原。於是,真相大白,老漢和公子哥無罪釋放。

小白菜案

清末,餘杭士子楊乃武應鄉試中舉,擺宴慶賀。房客葛小大妻畢秀姑頗有姿色,人稱「小白菜」。她本是葛家童養媳,曾在楊家幫傭,與楊乃武早有情愫,礙於禮義名分,難成眷屬,只得各自婚娶。餘杭知縣劉錫彤曾為濫收錢糧斂贓貪墨,被楊乃武聯絡士子上書舉發,斷了財路,心懷怨隙。他兒子劉子和用迷藥姦污了畢秀姑,又把她丈夫葛小大毒死。劉錫彤為保住兒子性命和發洩私憤,便移花接木,把楊乃武騙至縣衙,嚴刑逼供,以「謀夫奪婦」定擬,問成死罪。楊乃武和其胞姐楊淑英、妻子詹氏不服,屢屢上訴,歷時二年,前後幾十堂,皆因劉錫彤上下疏通賄賂,以致官官相護,依舊判定死罪,並詳文刑部。詹氏也因上告失敗而獲罪被拘,幸同科舉人汪士屏聯合士紳上書刑部辨冤,刑部侍郎夏同善駁回詳文,並請得諭旨命浙江三大憲會審。楊淑英為救弟弟,懷抱侄兒去省城探監,求秀姑據實翻供,畢秀姑深覺愧疚,當即應允。誰知浙江巡撫楊昌浚為保住自己面子和眾多參審官員頂戴,依仗擁兵邊疆左宗棠之勢,會同藩臺、臬臺蓄意抗命,不準畢秀姑翻供,復以「通姦謀命」定擬,上奏。楊昌浚此舉激起浙江士紳公憤,楊淑英在他們支持下,至獄中讓楊乃武寫冤狀,冒死赴京,滾釘板告狀。光緒帝生父醇親王痛恨楊昌浚蔑視朝廷,又怕各省督撫仿效,決意替楊乃武翻案,以示警飭。正當楊乃武看透黑暗吏治,與秀姑欲以鮮血、頭顱祭告天下「大清百姓盼望青天」之際,得到了醇親王「大清有青天」的回答。出獄之日,楊乃武目擊畢秀姑奉懿旨,被押解尼庵削髮為尼,自己雖保住了命,卻已一身傷殘,幾為廢人,連舉人功名也不準恢復,不禁黯然自問:「我這冤案是昭雪了麼?大清真有青天麼,一曲冤歌傳百年,長伴遺恨說青天?」

這個案子平反昭雪以後,在當時的清朝,政治環境中引起軒然大波,慈禧太后一下子連續發布旨意,懲罰餘杭知縣劉錫同,遠發黑龍江判處流刑,餘杭知縣劉錫同勘驗不認真,導致這起冤案的發生他是罪魁禍首,發配黑龍江。仵作沈祥以及其他相關人等30多位官員被革職、充軍或查辦,浙江巡撫楊昌浚、浙江學政胡瑞瀾,杭州知府陳魯一幹官員100餘位,革除頂戴花翎,永不續用,這個案件紛紛揚揚的楊乃武、小白菜案以一大批官員的落馬而告終。廣大人民拍手稱快,這就是楊乃武、小白菜的真實案情。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清朝的四大奇案.
    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史事百傳」,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清末四大奇案之太原奇案:一起離奇的命案
    太原奇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也是清末四大奇案中最撲朔迷離、曲折離奇的一件案子。老父嫌貧悔婚,小姐痴情貞烈,縣令糊塗判案,案情一環套一環、機緣巧合令人驚嘆,稱得上奇中奇、案中案。  太原知府責令陽曲縣縣令迅速破案。於是,縣令將兩案並審。
  • 詳解清朝四大冤案,真相到底如何?
    特別是在同治、光緒之交,慈禧垂簾聽政時,朝中紊亂,生靈塗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奇情冤案,其中以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最為震驚,後人稱之為清末四大奇案。從中就可以看出當時清朝的黑暗和百姓的無奈!
  • 清末四大奇案之二:楊月樓案
    關於清末四大奇案,很多朋友都說感興趣,那今天我們接著上回,說說第二個案子:楊月樓案,也有人稱之為:名伶楊月樓冤案。
  • 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馬案」背後的較量
    離我們遠的,譬如《山海經》及其種種,離我們近些的,便以"清末四大奇案"為最。而這四樁奇案中的"刺馬案",看似只是樁真相撲朔迷離的刺殺,卻牽扯進了我們熟知的兩位清末名人——曾國藩和慈禧太后。
  • 清末四大奇案之三:太原奇案
    今天我們來說說太原奇案,這是清末四大奇案中慈禧唯一沒有插手幹預的一個,也是故事最有趣、情節最離奇、結局最美好的一個。
  • 從四大晚清奇案談起
    《投名狀》電影改編於晚清四大奇案之刺馬案,講述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年間,一件兄弟鬩牆的奇案。在清朝末年,因為當權者的更替等原因,發生了很多冤案。在這些冤案中,又以刺馬案和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等最為出名,合稱為清末四大奇案。那麼清末四大奇案是哪些呢?這些冤案背後又有哪些寓意呢?何為刺馬?刺倒是刺殺的意思,而馬是指的一個人。
  • 清末4大奇案之一,楊乃武小白菜冤案,慈禧為何替他們鳴冤昭雪?
    文|飛魚說史 在那些冤假錯案中,有四件極為複雜,審理過程也相當曲折的案件,最為轟動,又被稱之為清末四大奇案。 分別是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
  • 清末上海小說裡的中西司法奇案
    新乾坤》《劫餘灰》《新封神傳》《後官場現形記》等作品中均有描述。以《九命奇冤》為例,小說主要寫雍正年間發生的一件兇殺大案,這起案件前後涉及九條人命,主角梁天來為伸張一家七屍八命的冤屈,而狀告層層府衙,過程曲折離奇,透過小說可看到中國官府公堂的基本司法模式:黃知縣一聲喝斷,對張鳳、翰昭道:你兩個見得可比棚夫的親切麼?顯見得都不是安分之徒,插身多事。說罷撒籤喝打,兩旁差役把二人牽翻在地,每人打了三十小板。……黃知縣一聲喝斷道:唗!
  • 欲問青天這人生有幾何怕這去日苦多什麼歌 一曲相思歌詞半陽
    欲問青天這人生有幾何怕這去日苦多什麼歌 一曲相思歌詞半陽  近日,半陽新歌《一曲相思》正式上線,歌曲一上線就收穫了不少好評。那麼下面小編要為大家帶來的是這首歌的歌詞及歌詞含義。  一曲相思歌詞半陽  這人間嫋嫋炊煙  和風花雪月浪漫  痴情人多半貪戀  愛恨情仇的好看  又讓你痛不欲生  又讓你趁醉裝瘋  終有天脫胎換骨  直到哭著笑才懂  欲問青天這人生有幾何  怕這去日苦多  往事討一杯相思喝
  • 清朝末年的「太原奇案」,被稱為四大奇案之一,它的案情奇在哪裡?
    導語: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太原奇案,因為其人物關係的複雜,案情的曲折離奇而歷久不衰。 曲折離奇的案情 話說山西太原有個名叫張百萬的巨富,他本將自己二女兒許配給了曹文璜。但後來曹家家道中落,於是張百萬想悔婚將女兒另嫁他人。
  • 愁緒千重思悵惋,紅塵一夢賦闌珊;遺恨長長,人非物換化塵煙
    遺恨長長無從計,人非物換化塵煙。今夜,獨憑欄。斟一杯清歡,和眉間的薄涼。誰與我,共醉一場。前世的回眸,今生的邂逅,可否讓你我在輪迴裡,攜手明天,地老天荒。誰說一場相逢,從此便是天各一方。誰說一場遇見,從此便是兩兩相望。不、不、不。遇見,從此我的心中便住進了你的模樣。
  • 清末奇案「刺馬」背後的官場大戲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最適合談古論今,品一品人生況味。話說離我們不過百年晚清「四大奇案」,居首的是「刺馬」一案。1973年,邵氏出品了電影《刺馬》,導演張徹,編劇張徹、倪匡,容貌嬌好風華正茂的「CP組合」狄龍、姜大衛出演。
  • 清末奇案「刺馬案」,究竟是不是奪妻之恨,為何成慈禧心中的痛?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61期:前面我們講到了翁同龢的聞名天下之舉,也就是清末奇案之一的楊乃武跟小白菜案的告破。
  • 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馬案」險些動搖國本,為何慈禧不敢處置真兇?
    於是各種傳言風聞迭起,飛短流長,更使得案情撲朔迷離,所以後人將之列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與其同為四大奇案的還有"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案"和 "太原案"。 說起刺馬案,大家可能會比較陌生,但是說起《投名狀》的話,相信不少人都看過。《投名狀》這部電影是陳可辛導演執導的,講述了三位結拜兄弟因女人而反目成仇的故事。
  • 《一曲相思》原來是他唱的,欲問青天這人生有幾何?
    看著歌詞大家可能感覺在哪聽過這首歌,當你聽到歌曲旋律時,你一定會說」我去,這歌我聽過!」這首歌曲就是時下最火的《一曲相思》,這首歌曲由歌手半陽演唱。《一曲相思》是由半陽作詞、可澤作曲,半陽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曲於2018年9月21日以單曲的形式發布。半陽,男,中國籍,漢族,歌手。2014年開始在YY平臺直播。
  • 清末奇案「刺馬案」,到底是不是奪妻之恨,為什麼會成慈禧心中的痛?
    前面我們講到了翁同龢的聞名天下之舉,也就是清末奇案之一的楊乃武跟小白菜案的告破。 可以說,此舉非常符合慈禧太后的心意,也為翁同龢走進大清權力中樞奠定了基礎。但實際上,楊乃武和小白菜案,並非是個案,其實是另一樁清末奇案「刺馬案」的延續。
  • 中國的4大名妓、四大奇案這些你都知道嗎?看完漲姿勢了!
    1、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楊玉環、貂嬋(沉魚落燕,閉月羞花) 2、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徐禎卿; 3、四大才女:蔡文姬、上官婉兒、卓文君、李清照; 四大名妓:蘇小小、李師師、梁紅玉、陳圓圓
  • 清末四大奇案之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梳理:遠不是伸冤這麼簡單
    慈禧太后曾派馬新貽等人來重新控制江南局面,結果後來馬新貽被刺殺(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馬案)。慈禧太后一直想突破,楊乃武和小白菜這起案件正好給了慈禧太后一個由頭。
  • 中國四大名妓、四大美女、四大才子、四大才女.......太齊全了
    3四大才女:蔡文姬、班昭(又說上官婉兒)、卓文君、李清照;5四大悲劇: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白樸《梧桐雨》、紀君祥《趙氏孤兒》;6清宮四大奇案:《太后下嫁》、《雍正被刺》、《順治出家》、《狸貓換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