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4大奇案之一,楊乃武小白菜冤案,慈禧為何替他們鳴冤昭雪?

2020-12-25 騰訊網

文|飛魚說史

清朝末年,慈禧當政,朝堂昏暗,各種冤假錯案讓人應接不暇。

當時主審案件的官員對於這些案件很難秉公辦理,因為他們眼中只看到了自己的私利,所以對於不少蒙冤的百姓來說,當時的天是黑色的,還是不會天亮的那種,當然當時也不乏剛正不阿的清官,只是太少了。

在那些冤假錯案中,有四件極為複雜,審理過程也相當曲折的案件,最為轟動,又被稱之為清末四大奇案。

分別是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

這四件奇案中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在後世最為出名,因為根據這一案件所改編的影視劇最多,小白菜也一度成為了冤屈的代名詞。

本來吧,這件事情在當時也不算什麼大案,因為這案件的主角並不是身居要職,其中楊乃武只是一個舉人,而小白菜更只是一介平民,在當時朝廷昏暗的大背景下,蒙冤的這兩個人,實在是微不足道的。

可偏偏這案件最後的結果影響非常巨大。

當然這並不說楊乃武和小白菜兩人的影響力大,而是這案件最終把清末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都給驚動了,在慈禧太后的親自指示下,刑部尚書不敢怠慢,親自坐鎮主審此案,最終使得楊乃武和小白菜得以洗刷冤屈。

在這件冤案被平反之後,慈禧太后更是連續發了數道懿旨,懲罰了與這件案件有關的100多位官員,引起了朝野的震動。

那麼問題就來了,清末4大奇案之一,地位不高的楊乃武與小白菜蒙冤,位高權重的慈禧為何會注意到這件事,為何又要替他們鳴冤昭雪?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梳理一下這次案件的經過。

楊乃武:我聰慧過人,一身正氣,諷刺知縣頂撞官府都不怕

楊乃武,浙江餘杭人,因家中排行老二,江湖人送外號楊二先生,此人雖然外號帶「二」,但此人卻一點都不二,他自幼便聰慧過人,此外他的家境也很殷實,世代以種桑養蠶為業,他的父親楊樸堂更是養蠶的好手。

家境小康,又比較聰明,只需要稍稍努力下,成為人生贏家並不是難事,而楊乃武也確實是這樣的,他在二十多歲便成為了秀才,三十多歲就考中了癸酉科舉人,範進因中舉都發了瘋,可見在當時舉人的含金量還是比較高的。

楊乃武一生順風順水,似乎根本就沒經歷過什麼挫折,當然這也導致了他並不懂得當時的官場該怎麼混,他耿直的性格,只為一身正氣。

這是清官的標配,但是對於楊乃武來說,卻是極其危險的,因為他只是一個舉人,這種性格很容易得罪人,而一旦得罪了人之後,便會有大災。

楊乃武得罪的人是餘杭知縣劉錫同,此人貪贓枉法,看不慣的楊乃武便在縣衙牆壁上書寫「大清雙王法,浙江兩撫臺」,諷刺劉錫同是個貪官,這也就為楊乃武后來的蒙冤埋下了伏筆。

小白菜:我原名畢秀姑,白皙秀麗,只是一位普通女子

在楊乃武生活的餘杭鎮上,有一位長相很俏麗的女子名叫畢秀姑,因為她總喜歡上白下綠的穿衣方法,從遠處看就像一顆大型白菜,所以人們也給她起了一個外號,叫做小白菜。

本來吧,楊乃武和小白菜是沒什麼聯繫的,在小白菜十七歲的時候,就嫁給了豆腐店的幫工葛品連,婚後的第二年,葛品連就帶著小白菜租了楊乃武家的房子,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楊乃武和小白菜才開始有了接觸。

一個一表人才,一個年輕靚麗,兩人又低頭不見抬頭見,而楊乃武本就耿直,後來還常常教小白菜識字,這樣一來二去,街坊鄰裡就有了「羊吃白菜」的傳言

,楊乃武和小白菜本就清白,對於這些流言蜚語也不理睬。

可偏偏葛品連心眼極其小,他聽到這些流言自然怒不可遏,時常找小白菜的麻煩,楊乃武一看這也不是事,為了與小白菜撇清關係,就不再把房子租給他們,兩人也就此斷了瓜葛。

事情到這裡本來就沒有什麼事情了,

可偏偏在數月之後,葛品連生了病,吃藥打針都沒用,後來便去世了,這讓葛品連的母親接受不了,覺得兒子的嗝屁太突然了

,她平時就刁鑽慣了,更看小白菜不順眼,就想當然的認為是小白菜夥同楊乃武把自己的兒子給毒死了,於是就把他們告到了衙門。

慈禧:看哀家替小白菜鳴冤,相關人等一律嚴懲

餘杭知縣劉錫同得到了葛母的狀告,便把小白菜給關進了大牢,然後嚴刑逼供,

在大刑之下,小白菜被屈打成招,「承認」是和楊乃武合謀害了葛品連。

得到了這個一口供,劉錫同立即傳喚楊乃武詢問,可是被楊乃武一口否認,劉錫同很是生氣,於是便呈報上級部門杭州府,請求解除楊乃武的舉人身份,然後對楊乃武大刑伺候,而楊乃武卻始終不肯承認自己是兇手。

但劉錫同根本不管這些,直接將把楊乃武和小白菜判為了斬刑,呈報給了杭州府,而杭州府也以此定罪呈報給了浙江巡撫,浙江巡撫更是以此呈報給了刑部。

事情到了這,似乎也該畫上句號了,但偏偏楊乃武不甘心,再加上他家中也有些錢財,還有個疼他的好姐姐,楊乃武便委託姐姐上京城告御狀去了,而之後三年,她姐姐都沒有放棄,

最終引起了《申報》的重視,在報紙的大肆宣傳下,此事轟動朝野,連慈禧太后都被驚動了。

最終楊乃武和小白菜的案子被平冤昭雪,相關官員也都被慈禧懲治了一遍,那麼慈禧為何會關注這個案子呢?

其實並不是因為這案子鬧得大,而是

她想藉機打壓以曾國藩為首的湘系軍閥。

曾國藩率領湘軍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再加上當時江南一代基本也都是湘系官員,這就導致了

曾國藩在南方的勢力很強,慈禧正是看到了這點,便以這次案件為契機,對湘系官員大肆懲職和免職

,這樣就完美地打壓了曾國藩在南方的勢力。

由此可見,楊乃武和小白菜得以被洗刷冤屈,還是沾了政治的光,不然以慈禧的性子,又怎麼會管這等小事呢?

對此,您認同嗎?

參考資料:《清末四大奇案》、《清史稿》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相關焦點

  • 放下「刺馬案」,慈禧為啥大發慈悲,給楊乃武與小白菜鳴冤昭雪?
    這兩樁案子:一個是發生在1869年的「張汶祥刺馬案」,慈禧太后一手提拔的新任兩江總督馬新貽,在天子腳下大白天的被人明目張胆給刺殺身亡;另一個便是發生在1873年至1877年間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一個鄉下的舉人楊乃武,以及一位人稱小白菜的民婦,他們二人以「私通謀殺親夫」的罪名被屈打成招,併到處鳴冤求昭雪。
  • 楊乃武與小白菜清末冤案的真實案情
    楊乃武與小白菜,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同治年間,楊乃武與葛畢氏被懷疑共謀殺夫,在刑囚後認罪,身陷死牢,含冤莫雪。
  • 楊乃武與小白菜,明明是普通風化案,為何最後驚動了慈禧太后?
    慈禧垂簾聽政的清朝末年曾發生無數的奇情冤案,根據影響程度劃分遂有「四大奇案」之說。「四大奇案」又以「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為首。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曲折離奇,涉案官員眾多,最後則脫離案件本身,演變成一場上層的權力鬥爭。
  • 慈禧為何要給「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平反,是她「愛民如子」嗎?
    楊乃武與小白菜能夠平反,只能說他們命好。該案猶如一面橫跨古今的鏡子,折射出清代乃冤案昭雪過程中的一些特殊因素,以及多數案件未得昭雪而成冤的普遍性。 楊乃武與小白菜得到平反,完全是出於政治方面的考量。
  • 冤案為什麼能昭雪?從四大晚清奇案談起
    《投名狀》電影改編於晚清四大奇案之刺馬案,講述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年間,一件兄弟鬩牆的奇案。在清朝末年,因為當權者的更替等原因,發生了很多冤案。在這些冤案中,又以刺馬案和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等最為出名,合稱為清末四大奇案。那麼清末四大奇案是哪些呢?這些冤案背後又有哪些寓意呢?何為刺馬?刺倒是刺殺的意思,而馬是指的一個人。
  • 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樁民間冤案,為何引發了清末巨大的官場震動?
    實質上,慈禧根本就不在乎「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是否真的有冤情,她只是想藉此案敲打下隱約已經有些不可控的以左宗棠、李鴻章為首的湘淮派官員而已。清末鹹豐年間,太平天國起義席捲大半個中國,最危急時刻清廷連賦稅重地江浙地區都被太平軍佔據。
  • 清末四大奇案之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梳理:遠不是伸冤這麼簡單
    平時葛品連在豆腐店打工,早出晚歸,小白菜閒著無事,偶爾給楊乃武家做點零活,還跟著楊乃武學識字,跟楊乃武老婆關係很好,有時他們還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同治11年9月,楊乃武老婆難產去世,小白菜幫著楊乃武料理家事,後來坊間就傳出了「羊吃白菜」的流言。楊乃武為了避嫌,便以提高房租為由逼小白菜夫婦退租搬家。小白菜搬了家,楊乃武也娶了小姨子做老婆。
  • 中國古代冤案:楊乃武與小白菜
    「楊乃武與小白菜」是清末轟動一時的大冤案,後來根據此案改編的戲劇和影視作品很多,國內就有1990版和2005版兩部電視劇,分別由陶慧敏和霍思燕扮演小白菜。楊乃武是浙江餘杭縣的舉人,家裡種桑養蠶很富裕。葛品連租楊乃武的房子住,他老婆畢秀姑長得漂亮,常穿綠衣白褲,被人叫做「小白菜」。楊乃武教畢秀姑讀書識字,街坊便有「羊吃白菜」的流言蜚語。為了避嫌,楊乃武退租,葛家搬走了。但有一天,葛品連突然暴斃,楊乃武與小白菜由此陷入深牢大獄。縣官劉錫彤錯誤地驗屍後,嚴刑拷打畢秀姑,逼她承認毒害親夫,並供出砒霜是楊乃武給的。原來縣官與楊乃武有過節,想藉此置他於死地。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本是普通案件,為何慈禧那麼重視
    在晚清時期,慈禧太后是清朝歷史當中繞不過去的一個人。她歷經清朝四位皇帝,牢牢掌控了大清朝政幾十年,是那個時代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人之一。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案子,其實說起來非常簡單,案情也並不複雜。一對被冤枉的青年男女,被當地昏庸的官僚集團構陷定罪,並都被判處了死刑。如此冤案,官僚草菅人命,苦主家屬四處求救無可厚非。但問題時,當時的苦主之一楊乃武是一個舉人,這個身份讓整個案情有了突破的可能性。
  • 楊乃武和小白菜的這起清末冤案,帶給現代人這3點啟示
    文/歐陽欣清朝四大冤案,屬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流傳最廣。這冤案被改編成戲曲,電影,電視劇,在豆瓣上竟有十部之多。而相關的小說和坊間故事更是數不勝數,這些故事版本裡要數高陽的流傳最廣,也最受歡迎。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這本《小白菜》正是出自高陽之手。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晚清第一個因為媒體的報導,而平反的冤案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是大清國第一冤案與奇案!也是大清國第一個,因為報紙媒體(申報)的輿論監督,而受到朝廷的重視,最後被平反的一個冤案。原本,這只是一場普通的冤案,在腐朽的大清國,類似的冤案每年都會有不少,但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卻因為媒體的報導,而受到朝廷的重視。案件最終送到了慈禧的案頭。透過這場冤案,慈禧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 清末「四大奇案」,一曲冤歌傳百年,長伴遺恨說青天?
    同治、光緒之交,慈禧垂簾聽政時,清朝發生無數的奇案和冤案,其中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文祥刺馬案最為震驚,後人稱之為清末四大奇案。楊月樓冤案同治十二年冬楊月樓與一商家女子的姻緣引發了一場官司。楊月樓在金桂園連續演出表現男女之情的梵王宮等劇,廣東香山籍茶商韋姓母女共往連看三天。
  • 楊乃武與小白菜居然留下了合照
    關於晚清時期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案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被稱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100多年來,此案被改編成了形式多樣的藝術作品,如戲曲、電影、電視劇、長篇小說等。老俞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案文化,至今已有30多年。獲悉這條線索之後老俞如獲至寶,通過多方努力終於獲得了這張珍貴的照片。照片中的楊乃武眉清目秀,個子不高,比小白菜矮了半個頭。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真的只是普通的愛情冤案?別被電視劇給騙了
    眾所周知,清朝末年有四大奇案。它們分別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其中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曾被多次翻拍為影視作品,以至於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愛情故事。事實上,這個案件不但不是愛情故事,而且還是一個牽扯甚廣的大冤案。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能驚動慈禧為他們翻案?
    雖然說「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是清朝四大奇案之一,但是估計也沒有誰張嘴就把四大奇案說出來,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之所以如此出名,我個人猜測主要原因是香港導演王晶在上個世紀末的時候以此案為原型拍了一部叫《滿清十大酷刑》的片子。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慈禧太后為什麼如此關注「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
    慈禧之所關注「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為其平反昭雪,主要是想藉助對這件影響非常大的晚清四大冤案之一的處理,來打擊她早已擔心難以控制的「湘軍」一系,同時起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起到安撫讀書人的心,贏得了百姓的讚譽的作用。
  •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始末經過
    作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再經過了無數的民間流傳和演繹,「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已經是婦孺皆知的舊聞。但是,關於兩位當事人最後的結局和命運,或許很多人並不知曉。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那段歷史,回顧「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的始末和經過。
  • 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始末:通姦下毒殺人,還是官場派系權鬥?
    可是楊乃武偏偏性格耿直,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經常替受欺負的小百姓寫狀紙,狀告貪汙舞弊的糧吏。他還親自替百姓交糧,堅持不交火耗、折耗,不準衙役踢米,衙役們也沒辦法,老百姓是高興了,可這就斷了這些收糧衙役的財路了。
  • 想當年丨最經典的《楊乃武與小白菜》,當屬這一部
    「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故事屬於「晚清四大奇案」之一。自問世以來,先後被搬上多種戲曲舞臺。稍後它又被幾次改編成了電影、電視劇,其中,堪稱經典的一部,當屬上海電視臺在1990年拍攝的14集電視連續劇《楊乃武與小白菜》。
  • 陳中華: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案、沒有皇帝出面很難糾正
    陳中華: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案、沒有皇帝出面很難糾正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悲慘遭遇令人唏噓不已,100多年來,這樁冤案被改編成了戲曲、電影、電視劇、長篇小說等,廣為人知。而小白菜則上眼皮下垂,雙手縮在袖子裡,似乎不大喜歡面對鏡頭。據史料記載,小白菜「美而豔」、「受諸極刑,而色終未衰」,但看照片似乎有些誇張。至於這張照片為何會出現在法國,其中還有一段淵源,而且與當時的慈禧太后有關。楊乃武(1841年—1914年),浙江餘杭人,字書勳,又字子釗,家世以種桑養蠶為業,性格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