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是大清國第一冤案與奇案!也是大清國第一個,因為報紙媒體(申報)的輿論監督,而受到朝廷的重視,最後被平反的一個冤案。
原本,這只是一場普通的冤案,在腐朽的大清國,類似的冤案每年都會有不少,但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卻因為媒體的報導,而受到朝廷的重視。案件最終送到了慈禧的案頭。透過這場冤案,慈禧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湖南籍官員已經嚴重抱團,把持地方政務,儼然視朝廷為無物,成為朝廷的一大毒瘤。
自從曾國藩領導的湘軍大敗太平天國之後,各路湘軍將領開始轉任地方官,同時,他們所提拔和任用的也都是湖南籍官員,這些官員沆瀣一氣,本事不大,權力不小。慈禧已經敏銳的發現。所以,順手借這個案件打擊處理了一大批的湖南籍官員,大小不下百人。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也改編過電視劇,但是案件的來龍去脈到底是什麼,相信還是有不少人不明白。今天,在這裡,我就把這個案件的前因後果,詳細的給大家梳理一遍。
友情提示一下,內容可能會比較長,但是,如果你能耐心看完,以後再和朋友聊起「楊乃武和小白菜」案,你能給朋友們滔滔不絕的講上3個小時。
首先介紹一下這個案件裡的幾個關鍵人物,鑑於涉及的主配角人物太多,我先只介紹一下大主角。
楊乃武,浙江杭州餘杭人,本地知識青年,飽讀聖賢書,為人過於耿直,案發的時候剛剛中了舉人。
小白菜,真名畢秀姑,傳聞是太平天國將領的女兒。租住在楊乃武家裡,和楊乃武是房東與租客的關係。
葛品連,小白菜的丈夫,豆腐店一般工作人員。就是因為他的死,才引發了這場冤案。
劉錫彤,餘杭縣知縣,與楊乃武有過節,是這場冤案的一手製造者。
陳魯,杭州府知府,為人狠毒,就是他對楊乃武用刑,屈打成招,定案上報。
錢寶生,愛仁堂藥店老闆,一個無辜的汙點證人,楊乃武屈打成招的時候隨便說的一個人,被迫做了偽證,後來死於監獄。
陳昌浚,浙江省巡撫,劉錫彤的幕後保護傘,在這場案件中不知收受了多少賄賂,還順手給自己的手下安排了一個官位。
王昕,都察院監察御史。就是這個人在最後上奏慈禧,彈劾浙江一眾官員,才促使慈禧決定為此案平反,並對案件相關官員進行大處理。
好了,主角到齊,故事開始。
話說,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縣,有一個飽讀詩書的年輕人,名字叫「楊乃武」,20歲考中秀才,33歲考中舉人,前途一片光明。因為肚子裡墨水多,所以,經常幫鄉裡鄉親們寫寫訴狀。
楊乃武因為是舉人身份,又恃才傲物,在地方官面前就有點高傲。有一次因為過橋,和餘杭知縣劉錫彤發生了矛盾。恰巧這個劉錫彤也是個小肚雞腸的人,對楊乃武是懷恨在心,這個梁子就此結下。
楊乃武家裡的經濟條件還算不錯,估計能達到小康水平,家裡除了老婆孩子,還有一個守寡的姐姐楊菊貞,居然還有空餘的房子,於是,他們就把房子租了出去,租房子的正是小白菜。
小白菜真名叫畢秀姑,傳聞是太平天國將領的女兒,後來流落到餘杭縣,因為經常穿一身綠色的衣服,所以被人叫做小白菜,後來經人介紹嫁給了一個豆腐店的小夥計葛品連,婚後倆人就租住在楊乃武家裡。
平時,葛品連要到豆腐店裡去工作,遇到加班什麼的就不回去吃飯,楊乃武的姐姐和妻子就會邀請小白菜一起吃飯,當然,楊乃武也會在,時間長了,成為了熟人,楊乃武也會教小白菜讀書認字啥的。
在那個年代,男女授受不親還是主流的觀念,楊乃武和小白菜又不避嫌,久而久之,在四鄰八鄉就傳出了閒話,甚至還有人編出了「羊吃白菜」的笑話,來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楊乃武自然也聽到了這種閒話,所以他決定等房租到期後,就不再租給小白菜他們了。
但是很不幸,他沒有等到房租到期的那一天就出事了。
1873年10月9日,這一天,葛品連感覺身體有點不舒服,就請了病假在家裡休息。他讓小白菜去藥房給他抓了點藥吃,結果吃了藥不但沒有好,反而在第二天直接斷了氣兒。等到葛品連的母親聞訊趕來的時候,發現葛品連的口鼻裡有血,葛品連的母親就認為,自己的兒子是被人害死的,於是來到縣衙大門口,鳴鼓喊冤。
餘杭知縣劉錫彤就帶著仵作沈詳來查案,一同前往的還有本地鄉紳陳竹山。結果,仵作沈詳並沒有仔細查看,只是看到口鼻有血就斷定是中毒而死,而陳竹山一看是小白菜的丈夫死了,就聯想到「羊吃白菜」的傳聞,在劉錫彤耳邊耳語。
本來劉錫彤就和楊乃武有過節,這下落他是手裡了,劉錫彤就一口咬定,是楊乃武和小白菜聯手害死了葛品連。是不是水滸傳看多了,把葛品連當成武大郎,把小白菜和楊乃武當成潘金蓮和西門慶了。
小白菜屈打成招,楊乃武舉人被革
隨後,劉錫彤就把小白菜帶回了縣衙。一開始,小白菜是堅決否定自己和楊乃武有私情,也否認是自己害死了丈夫葛品連。劉錫彤就開始用刑,小白菜的雙手被夾的鮮血直流,大家可以腦補畫面。
在巨大的痛苦之下,小白菜只好違心承認,自己和楊乃武有私情,是楊乃武給他的砒霜,要她給葛品連下毒。
拿小小白菜的口供後,劉錫彤就要對付楊乃武。因為楊乃武是舉人,在清朝,舉人雖然不是官,但是卻擁有特殊權力,比如見官可以不跪,不得隨意逮捕。因此,要對付楊乃武,就必須要先革掉他舉人的身份。
於是,劉錫彤寫了一份奏摺,上報朝廷,當然沒有什麼好話,山高皇帝遠,朝廷當然不會知道地方的情況,同治皇帝大手一批,準了!
楊乃武被革掉了舉人身份,但是他不認罪,本來就沒有的事,他當然不會認。於是,餘杭知縣劉錫彤就把案子上報給了杭州知府陳魯。
陳魯動用大刑,楊乃武屈打成招,藥店老闆被迫做下偽證
陳魯和劉錫彤同是湖南老鄉,關係非常好,處理案件也非常的粗暴簡單,直接動用大刑,楊乃武幾次昏死過去,熬不過去只好招認,是自己在愛仁堂藥店買的砒霜交給了小白菜。
要說陳魯也很「專業」,製造冤案也要製造的全套,他立馬帶人去愛仁堂藥店,找到了老闆錢寶生。錢老闆一聽非常驚詫,因為他的店鋪從來就沒有賣過砒霜,而且,案發的前幾天,楊乃武去了外地,根本就不在家,怎麼可能去他藥店買東西。
在陳魯的威逼之下,錢老闆違心的寫下證詞,證明就是楊乃武在他藥店買的砒霜。
人證,物證、口供,全齊了,陳魯就把案件上報到了浙江省按察使那裡。
官官相護,冤案定案,楊乃武姐姐被迫上京告御狀
浙江按察使接到案子後,雖然看出有些疑點,但是他並不想趟這個渾水,於是把皮球踢給了浙江巡撫陳昌浚。
陳昌浚是個官場老油條,冤不冤的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不是有人給他送錢。那劉錫彤早就把他餵飽了,陳昌浚派了一個後補知縣去簡單的走了一個過場,劉錫彤好吃好喝的招待了一番,後補知縣拍著肚子回去了,並向巡撫表示,這個案子,沒毛病。
陳昌浚很滿意,他要的就是這個結果,很快,這個後補知縣就轉正了,就任黃巖知縣,一下子就由非領導職務變成了正處級實職幹部。
隨後,浙江巡撫陳昌浚大筆一揮,結案!楊乃武與小白菜因有私情,聯手害死了丈夫葛品連,案子上報朝廷,只等皇帝審批,秋後問斬。
楊乃武姐姐上京告御狀,得到貴人相助
楊乃武姐姐知道弟弟是冤枉的,於是他到處收集證據,打算上京告御狀。
第一次,他將狀子遞到了都察院,結果,都察院例行公事的把案子又轉給了浙江巡撫,讓浙江巡撫重新審理。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估計陳昌浚看到這個轉下來的公文,做夢都能笑醒了,小樣,和我鬥!哼!
陳昌浚又把案子轉給了杭州知府陳魯,陳魯翹著二郎腿問:「楊乃武,你不是要告御狀嗎?你告啊,你不還是落到老子手上了嗎?怎麼樣,承不承認有私情,承不承認是你害死了葛品連」。
楊乃武吞下了自己的淚水,默默的點點頭,全部承認。這種情況下,不承認又能有什麼辦法。
楊乃武的姐姐不甘心,第二次又進京。這時候,這個案子已經過了3年了,但是這次峰迴路轉,楊乃武的姐姐遇到了兩個貴人。
第一個就是紅頂商人胡雪巖,胡雪巖知道了楊乃武的冤情後,首先拿出了200兩銀子資助,同時又呼籲在京的浙江籍官員為楊乃武平反。
第二個就是《申報》,是由外國人在上海創辦的報紙,它全程報導了楊乃武和小白菜案,並且把楊乃武姐姐收集到的證據全部刊登到了報紙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個事,引起了當時任戶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翁同酥的注意,翁同酥是光緒皇帝的老師,當時的地位就相當於國家財政部部長兼國家最高檢檢察長。在翁同酥的幹預下,這個案子被發回重審。
兩次重審,兩次維持原判,引發18名在京官員聯名上奏
案件發回重審,第一次主持審判的是湖州知府錫光,很不巧,他也是劉錫彤那邊的人,故意拖著不辦,想把當事人都拖死在獄中。
他這個行為被都察院給事中王書瑞發現了,王書瑞上奏彈劾。朝廷二次派人審判。
第二次負責審判的是胡瑞瀾,當時任禮部侍郎兼浙江學政,也就是文化部副部長兼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太不幸了,他也是湖南幫,由此可以想像,湘軍真的是控制了整個朝廷,隨便派出一個就是湖南幫的人。
結果很明顯,胡瑞瀾宣布維持原判。
這時候,在京的浙江籍官員發回了作用,也許是湖南幫實在是太無法無天了,18名浙江籍在京官員和翁同酥一起,聯名上奏朝廷,要求此案由刑部親自審理,也就是說,這個案子由公安部掛牌督辦。
三司會審,案情終於大白天下
慈禧太后批准後,在翁同酥的主持下,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會審,這三個部門就相當於現在的公安部、最高檢、最高法院。
楊乃武和小白菜等全部涉案相關人員被全副武裝的送到京城。在國家最高審判機關這裡,楊乃武和小白菜全部推翻了之前的口供,大喊冤枉。
1876年12月9日,三司決定開棺驗屍。葛品連的屍首被緊急運到京城,在仵作的仔細查驗下,宣布,葛品連並非中毒而死。
案情大白天下,楊乃武和小白菜被宣布無罪。
是否平反,難以決斷,御史一道奏摺,讓慈禧下定了決心
案情明了了,但是是否給與平反,湖南幫和浙江派又展開了拉鋸戰。雙方旗鼓相當,一時難以決斷,這個難題上交給了慈禧。慈禧也是猶豫不決。
這個時候,都察院御史王昕給慈禧上了一道奏摺,彈劾浙江一眾官員。在奏摺中,王昕寫道:「陳昌浚等人結黨營私,目無朝廷,簡直就是不把太后放在眼裡,遲早是個心腹大患」。
由此,慈禧下定決心,給予平反,並大肆處理湖南籍官員。
浙江官場大地震,小白菜出家為尼,楊乃武種桑養蠶
慈禧一道懿旨下去,浙江官場大地震開始,全部涉案人員,流放的流放,罷官的罷官,對湘軍集團來了一個沉重的打擊。
餘杭知縣劉錫彤被革職,發配黑龍江寧古塔。驗屍官仵作沈祥杖打10次,並判刑2年;
將浙江巡撫楊昌浚、禮部侍郎胡瑞瀾革除職務,永不錄用。整個案件涉及的大小官員一共130餘人。
事情結束後,慈禧專門宣小白菜進了一次宮。慈禧看著這個穿著粗布粗衣的農家女,輕聲的說:「你可知道,我就是為了你,一次性處理了100多個官員」。
而小白菜,再也無法回到以前的生活,她隨著一個老尼姑出家為尼,法號慧定。1930年去世,終年76歲。臨死前寫下一張紙條,再次說明,自己和楊乃武是清白的。留下紙條,以便後人知曉。
楊乃武雖然無罪釋放,但是他不與女子避嫌,沒有恢復他舉人的身份。此後的楊乃武養蠶種桑,為人也低調了許多。閒暇之餘,他把他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名字叫《虎口餘生》。1914年,楊乃武去世,終年74歲。
這就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的始末,一段冤案,反倒成了慈禧太后爭奪權力的一把匕首。一段私人恩怨,造就了一個無可挽回的錯誤,改變了100多人的命運,也改變了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