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晚清第一個因為媒體的報導,而平反的冤案

2020-12-25 歷史百小生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是大清國第一冤案與奇案!也是大清國第一個,因為報紙媒體(申報)的輿論監督,而受到朝廷的重視,最後被平反的一個冤案。

原本,這只是一場普通的冤案,在腐朽的大清國,類似的冤案每年都會有不少,但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卻因為媒體的報導,而受到朝廷的重視。案件最終送到了慈禧的案頭。透過這場冤案,慈禧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

湖南籍官員已經嚴重抱團,把持地方政務,儼然視朝廷為無物,成為朝廷的一大毒瘤

自從曾國藩領導的湘軍大敗太平天國之後,各路湘軍將領開始轉任地方官,同時,他們所提拔和任用的也都是湖南籍官員,這些官員沆瀣一氣,本事不大,權力不小。慈禧已經敏銳的發現。所以,順手借這個案件打擊處理了一大批的湖南籍官員,大小不下百人。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也改編過電視劇,但是案件的來龍去脈到底是什麼,相信還是有不少人不明白。今天,在這裡,我就把這個案件的前因後果,詳細的給大家梳理一遍。

友情提示一下,內容可能會比較長,但是,如果你能耐心看完,以後再和朋友聊起「楊乃武和小白菜」案,你能給朋友們滔滔不絕的講上3個小時。

首先介紹一下這個案件裡的幾個關鍵人物,鑑於涉及的主配角人物太多,我先只介紹一下大主角。

楊乃武,浙江杭州餘杭人,本地知識青年,飽讀聖賢書,為人過於耿直,案發的時候剛剛中了舉人。

小白菜,真名畢秀姑,傳聞是太平天國將領的女兒。租住在楊乃武家裡,和楊乃武是房東與租客的關係。

葛品連,小白菜的丈夫,豆腐店一般工作人員。就是因為他的死,才引發了這場冤案。

劉錫彤,餘杭縣知縣,與楊乃武有過節,是這場冤案的一手製造者。

陳魯,杭州府知府,為人狠毒,就是他對楊乃武用刑,屈打成招,定案上報。

錢寶生,愛仁堂藥店老闆,一個無辜的汙點證人,楊乃武屈打成招的時候隨便說的一個人,被迫做了偽證,後來死於監獄。

陳昌浚,浙江省巡撫,劉錫彤的幕後保護傘,在這場案件中不知收受了多少賄賂,還順手給自己的手下安排了一個官位。

王昕,都察院監察御史。就是這個人在最後上奏慈禧,彈劾浙江一眾官員,才促使慈禧決定為此案平反,並對案件相關官員進行大處理。

好了,主角到齊,故事開始。

話說,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縣,有一個飽讀詩書的年輕人,名字叫「楊乃武」,20歲考中秀才,33歲考中舉人,前途一片光明。因為肚子裡墨水多,所以,經常幫鄉裡鄉親們寫寫訴狀。

楊乃武因為是舉人身份,又恃才傲物,在地方官面前就有點高傲。有一次因為過橋,和餘杭知縣劉錫彤發生了矛盾。恰巧這個劉錫彤也是個小肚雞腸的人,對楊乃武是懷恨在心,這個梁子就此結下。

楊乃武家裡的經濟條件還算不錯,估計能達到小康水平,家裡除了老婆孩子,還有一個守寡的姐姐楊菊貞,居然還有空餘的房子,於是,他們就把房子租了出去,租房子的正是小白菜。

小白菜真名叫畢秀姑,傳聞是太平天國將領的女兒,後來流落到餘杭縣,因為經常穿一身綠色的衣服,所以被人叫做小白菜,後來經人介紹嫁給了一個豆腐店的小夥計葛品連,婚後倆人就租住在楊乃武家裡

平時,葛品連要到豆腐店裡去工作,遇到加班什麼的就不回去吃飯,楊乃武的姐姐和妻子就會邀請小白菜一起吃飯,當然,楊乃武也會在,時間長了,成為了熟人,楊乃武也會教小白菜讀書認字啥的。

在那個年代,男女授受不親還是主流的觀念,楊乃武和小白菜又不避嫌,久而久之,在四鄰八鄉就傳出了閒話,甚至還有人編出了「羊吃白菜」的笑話,來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楊乃武自然也聽到了這種閒話,所以他決定等房租到期後,就不再租給小白菜他們了。

但是很不幸,他沒有等到房租到期的那一天就出事了

1873年10月9日,這一天,葛品連感覺身體有點不舒服,就請了病假在家裡休息。他讓小白菜去藥房給他抓了點藥吃,結果吃了藥不但沒有好,反而在第二天直接斷了氣兒。等到葛品連的母親聞訊趕來的時候,發現葛品連的口鼻裡有血,葛品連的母親就認為,自己的兒子是被人害死的,於是來到縣衙大門口,鳴鼓喊冤。

餘杭知縣劉錫彤就帶著仵作沈詳來查案,一同前往的還有本地鄉紳陳竹山。結果,仵作沈詳並沒有仔細查看,只是看到口鼻有血就斷定是中毒而死,而陳竹山一看是小白菜的丈夫死了,就聯想到「羊吃白菜」的傳聞,在劉錫彤耳邊耳語。

本來劉錫彤就和楊乃武有過節,這下落他是手裡了,劉錫彤就一口咬定,是楊乃武和小白菜聯手害死了葛品連。是不是水滸傳看多了,把葛品連當成武大郎,把小白菜和楊乃武當成潘金蓮和西門慶了。

小白菜屈打成招,楊乃武舉人被革

隨後,劉錫彤就把小白菜帶回了縣衙。一開始,小白菜是堅決否定自己和楊乃武有私情,也否認是自己害死了丈夫葛品連。劉錫彤就開始用刑,小白菜的雙手被夾的鮮血直流,大家可以腦補畫面。

在巨大的痛苦之下,小白菜只好違心承認,自己和楊乃武有私情,是楊乃武給他的砒霜,要她給葛品連下毒。

拿小小白菜的口供後,劉錫彤就要對付楊乃武。因為楊乃武是舉人,在清朝,舉人雖然不是官,但是卻擁有特殊權力,比如見官可以不跪,不得隨意逮捕。因此,要對付楊乃武,就必須要先革掉他舉人的身份。

於是,劉錫彤寫了一份奏摺,上報朝廷,當然沒有什麼好話,山高皇帝遠,朝廷當然不會知道地方的情況,同治皇帝大手一批,準了!

楊乃武被革掉了舉人身份,但是他不認罪,本來就沒有的事,他當然不會認。於是,餘杭知縣劉錫彤就把案子上報給了杭州知府陳魯。

陳魯動用大刑,楊乃武屈打成招,藥店老闆被迫做下偽證

陳魯和劉錫彤同是湖南老鄉,關係非常好,處理案件也非常的粗暴簡單,直接動用大刑,楊乃武幾次昏死過去,熬不過去只好招認,是自己在愛仁堂藥店買的砒霜交給了小白菜。

要說陳魯也很「專業」,製造冤案也要製造的全套,他立馬帶人去愛仁堂藥店,找到了老闆錢寶生。錢老闆一聽非常驚詫,因為他的店鋪從來就沒有賣過砒霜,而且,案發的前幾天,楊乃武去了外地,根本就不在家,怎麼可能去他藥店買東西。

在陳魯的威逼之下,錢老闆違心的寫下證詞,證明就是楊乃武在他藥店買的砒霜。

人證,物證、口供,全齊了,陳魯就把案件上報到了浙江省按察使那裡。

官官相護,冤案定案,楊乃武姐姐被迫上京告御狀

浙江按察使接到案子後,雖然看出有些疑點,但是他並不想趟這個渾水,於是把皮球踢給了浙江巡撫陳昌浚。

陳昌浚是個官場老油條,冤不冤的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不是有人給他送錢。那劉錫彤早就把他餵飽了,陳昌浚派了一個後補知縣去簡單的走了一個過場,劉錫彤好吃好喝的招待了一番,後補知縣拍著肚子回去了,並向巡撫表示,這個案子,沒毛病。

陳昌浚很滿意,他要的就是這個結果,很快,這個後補知縣就轉正了,就任黃巖知縣,一下子就由非領導職務變成了正處級實職幹部。

隨後,浙江巡撫陳昌浚大筆一揮,結案!楊乃武與小白菜因有私情,聯手害死了丈夫葛品連,案子上報朝廷,只等皇帝審批,秋後問斬。

楊乃武姐姐上京告御狀,得到貴人相助

楊乃武姐姐知道弟弟是冤枉的,於是他到處收集證據,打算上京告御狀。

第一次,他將狀子遞到了都察院,結果,都察院例行公事的把案子又轉給了浙江巡撫,讓浙江巡撫重新審理。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估計陳昌浚看到這個轉下來的公文,做夢都能笑醒了,小樣,和我鬥!哼!

陳昌浚又把案子轉給了杭州知府陳魯,陳魯翹著二郎腿問:「楊乃武,你不是要告御狀嗎?你告啊,你不還是落到老子手上了嗎?怎麼樣,承不承認有私情,承不承認是你害死了葛品連」。

楊乃武吞下了自己的淚水,默默的點點頭,全部承認。這種情況下,不承認又能有什麼辦法。

楊乃武的姐姐不甘心,第二次又進京。這時候,這個案子已經過了3年了,但是這次峰迴路轉,楊乃武的姐姐遇到了兩個貴人。

第一個就是紅頂商人胡雪巖,胡雪巖知道了楊乃武的冤情後,首先拿出了200兩銀子資助,同時又呼籲在京的浙江籍官員為楊乃武平反。

第二個就是《申報》,是由外國人在上海創辦的報紙,它全程報導了楊乃武和小白菜案,並且把楊乃武姐姐收集到的證據全部刊登到了報紙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個事,引起了當時任戶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翁同酥的注意,翁同酥是光緒皇帝的老師,當時的地位就相當於國家財政部部長兼國家最高檢檢察長。在翁同酥的幹預下,這個案子被發回重審。

兩次重審,兩次維持原判,引發18名在京官員聯名上奏

案件發回重審,第一次主持審判的是湖州知府錫光,很不巧,他也是劉錫彤那邊的人,故意拖著不辦,想把當事人都拖死在獄中。

他這個行為被都察院給事中王書瑞發現了,王書瑞上奏彈劾。朝廷二次派人審判。

第二次負責審判的是胡瑞瀾,當時任禮部侍郎兼浙江學政,也就是文化部副部長兼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太不幸了,他也是湖南幫,由此可以想像,湘軍真的是控制了整個朝廷,隨便派出一個就是湖南幫的人。

結果很明顯,胡瑞瀾宣布維持原判。

這時候,在京的浙江籍官員發回了作用,也許是湖南幫實在是太無法無天了,18名浙江籍在京官員和翁同酥一起,聯名上奏朝廷,要求此案由刑部親自審理,也就是說,這個案子由公安部掛牌督辦。

三司會審,案情終於大白天下

慈禧太后批准後,在翁同酥的主持下,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會審,這三個部門就相當於現在的公安部、最高檢、最高法院。

楊乃武和小白菜等全部涉案相關人員被全副武裝的送到京城。在國家最高審判機關這裡,楊乃武和小白菜全部推翻了之前的口供,大喊冤枉。

1876年12月9日,三司決定開棺驗屍。葛品連的屍首被緊急運到京城,在仵作的仔細查驗下,宣布,葛品連並非中毒而死。

案情大白天下,楊乃武和小白菜被宣布無罪。

是否平反,難以決斷,御史一道奏摺,讓慈禧下定了決心

案情明了了,但是是否給與平反,湖南幫和浙江派又展開了拉鋸戰。雙方旗鼓相當,一時難以決斷,這個難題上交給了慈禧。慈禧也是猶豫不決。

這個時候,都察院御史王昕給慈禧上了一道奏摺,彈劾浙江一眾官員。在奏摺中,王昕寫道:「陳昌浚等人結黨營私,目無朝廷,簡直就是不把太后放在眼裡,遲早是個心腹大患」。

由此,慈禧下定決心,給予平反,並大肆處理湖南籍官員。

浙江官場大地震,小白菜出家為尼,楊乃武種桑養蠶

慈禧一道懿旨下去,浙江官場大地震開始,全部涉案人員,流放的流放,罷官的罷官,對湘軍集團來了一個沉重的打擊。

餘杭知縣劉錫彤被革職,發配黑龍江寧古塔。驗屍官仵作沈祥杖打10次,並判刑2年;

將浙江巡撫楊昌浚、禮部侍郎胡瑞瀾革除職務,永不錄用。整個案件涉及的大小官員一共130餘人。

事情結束後,慈禧專門宣小白菜進了一次宮。慈禧看著這個穿著粗布粗衣的農家女,輕聲的說:「你可知道,我就是為了你,一次性處理了100多個官員」。

而小白菜,再也無法回到以前的生活,她隨著一個老尼姑出家為尼,法號慧定。1930年去世,終年76歲。臨死前寫下一張紙條,再次說明,自己和楊乃武是清白的。留下紙條,以便後人知曉。

楊乃武雖然無罪釋放,但是他不與女子避嫌,沒有恢復他舉人的身份。此後的楊乃武養蠶種桑,為人也低調了許多。閒暇之餘,他把他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名字叫《虎口餘生》。1914年,楊乃武去世,終年74歲。

這就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的始末,一段冤案,反倒成了慈禧太后爭奪權力的一把匕首。一段私人恩怨,造就了一個無可挽回的錯誤,改變了100多人的命運,也改變了一段歷史。

相關焦點

  • 慈禧為何要給「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平反,是她「愛民如子」嗎?
    楊乃武與小白菜能夠平反,只能說他們命好。該案猶如一面橫跨古今的鏡子,折射出清代乃冤案昭雪過程中的一些特殊因素,以及多數案件未得昭雪而成冤的普遍性。 楊乃武與小白菜得到平反,完全是出於政治方面的考量。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背後驚心動魄的政治博弈
    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無非就是一個伸冤平反的簡單故事,為什麼能流傳如此之廣,以至婦孺皆知?這個冤案為何能驚動垂簾聽政的慈禧老佛爺,為什麼一個並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刑事案件,竟能夠導致浙江官場的大地震,以至上百官員受到牽連?這其中又蘊藏著什麼不可見人的明爭暗鬥?晚清一代宮廷政治的大背景是慈禧與奕訢的權力角鬥。
  • 冤案為什麼能昭雪?從四大晚清奇案談起
    《投名狀》電影改編於晚清四大奇案之刺馬案,講述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年間,一件兄弟鬩牆的奇案。在清朝末年,因為當權者的更替等原因,發生了很多冤案。在這些冤案中,又以刺馬案和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等最為出名,合稱為清末四大奇案。那麼清末四大奇案是哪些呢?這些冤案背後又有哪些寓意呢?何為刺馬?刺倒是刺殺的意思,而馬是指的一個人。
  • 楊乃武和小白菜之冤案,左宗棠在其中扮演了反面角色
    (在楊乃武和小白菜案件中左宗棠的形象並不高大,甚至還是個負面角色)左宗棠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他抗擊太平天國,平定捻軍,剿滅陝甘回亂,晚年更是抬著棺材收復新疆,努力維護國家領土完整,是一位堂堂正正的民族英雄。
  • 中國古代冤案:楊乃武與小白菜
    「楊乃武與小白菜」是清末轟動一時的大冤案,後來根據此案改編的戲劇和影視作品很多,國內就有1990版和2005版兩部電視劇,分別由陶慧敏和霍思燕扮演小白菜。楊乃武是浙江餘杭縣的舉人,家裡種桑養蠶很富裕。葛品連租楊乃武的房子住,他老婆畢秀姑長得漂亮,常穿綠衣白褲,被人叫做「小白菜」。楊乃武教畢秀姑讀書識字,街坊便有「羊吃白菜」的流言蜚語。為了避嫌,楊乃武退租,葛家搬走了。但有一天,葛品連突然暴斃,楊乃武與小白菜由此陷入深牢大獄。縣官劉錫彤錯誤地驗屍後,嚴刑拷打畢秀姑,逼她承認毒害親夫,並供出砒霜是楊乃武給的。原來縣官與楊乃武有過節,想藉此置他於死地。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真的只是普通的愛情冤案?別被電視劇給騙了
    它們分別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其中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曾被多次翻拍為影視作品,以至於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愛情故事。事實上,這個案件不但不是愛情故事,而且還是一個牽扯甚廣的大冤案。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故事也只是政治博弈所造成的一齣悲劇,其背後的複雜程度早已超出了普通冤案的範疇。
  • 慈禧太后為什麼如此關注「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
    慈禧之所關注「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為其平反昭雪,主要是想藉助對這件影響非常大的晚清四大冤案之一的處理,來打擊她早已擔心難以控制的「湘軍」一系,同時起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起到安撫讀書人的心,贏得了百姓的讚譽的作用。
  • 楊乃武和小白菜的這起清末冤案,帶給現代人這3點啟示
    文/歐陽欣清朝四大冤案,屬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流傳最廣。這冤案被改編成戲曲,電影,電視劇,在豆瓣上竟有十部之多。而相關的小說和坊間故事更是數不勝數,這些故事版本裡要數高陽的流傳最廣,也最受歡迎。今天要和大家聊的這本《小白菜》正是出自高陽之手。
  • 楊乃武和小白菜之冤案,左宗棠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反面角色
    (在楊乃武和小白菜案件中左宗棠的形象並不高大,甚至還是個負面角色)左宗棠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 楊乃武與小白菜居然留下了合照
    關於晚清時期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案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被稱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100多年來,此案被改編成了形式多樣的藝術作品,如戲曲、電影、電視劇、長篇小說等。老俞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案文化,至今已有30多年。獲悉這條線索之後老俞如獲至寶,通過多方努力終於獲得了這張珍貴的照片。照片中的楊乃武眉清目秀,個子不高,比小白菜矮了半個頭。
  • 放下「刺馬案」,慈禧為啥大發慈悲,給楊乃武與小白菜鳴冤昭雪?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小民冤情,驚動兩任皇帝,慈禧太后親自為其昭雪!清末,由於吏治不修,政官貪瀆,在民間發生冤案,並不足為奇。1873年-1877年,一場來自民間的冤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原本只是兩個鄉下小民被冤枉的事情,最後不但鬧到朝廷,還鬧到同治和光緒皇帝那裡,最後又鬧到了慈禧太后那裡,方才使得冤情大白於天下。總之,那時候的大請,一旦被冤枉,想要翻案,對於小民,那實在是太難了。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本是普通案件,為何慈禧那麼重視
    按照正常的行為邏輯,慈禧太后這種人物應該關心的都是朝堂之上的國家大事,如果不是因為一些意外的話,她和楊乃武以及小白菜是根本不會有交集的。但事實卻是慈禧太后間接幫助了楊乃武與小白菜贏得了官司,那真的是因為慈禧太后同情這對民間的小人物嗎?
  • 楊乃武與小白菜清末冤案的真實案情
    沈彩泉為此與沈祥發生了口角,因為他認為生煙土只有自殺的人才會吞服,葛品連不可能是自殺,肯定有人給他下了砒霜。劉錫彤想起陳竹山說的話,所有沒有聽取仵作沈祥的匯報,而是相信門丁沈彩泉的話,認為肯定是楊乃武和小白菜用砒霜合謀毒殺了葛品連。
  • 解析: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解析: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作者:轅固小生楊乃武與小白菜,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同治年間,楊乃武與葛畢氏被懷疑通姦殺夫,在刑囚後認罪,身陷死牢,含冤莫雪。此案驚動朝廷,在數度更審後雖還予清白,然而兩人受盡酷刑折磨的悲慘遭遇仍令人不勝唏噓。
  •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始末經過
    作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再經過了無數的民間流傳和演繹,「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已經是婦孺皆知的舊聞。但是,關於兩位當事人最後的結局和命運,或許很多人並不知曉。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那段歷史,回顧「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的始末和經過。
  • 「燒紅鐵絲刺乳,錫龍滾水澆背」,翁同龢為何揪著小白菜案不放?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60期:清末轟動中外的千古冤案——小白菜案,為什麼是翁同龢誓查到底? 下面我們詳細講一下晚清四大奇案之首的——楊乃武和小白菜案,為什麼此案成全了翁同龢? 古往今來,人為造成的冤案真的是數不勝數,別說過去了,就算是當今社會,也是時不時見諸報端。
  • 清末4大奇案之一,楊乃武小白菜冤案,慈禧為何替他們鳴冤昭雪?
    分別是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 這四件奇案中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在後世最為出名,因為根據這一案件所改編的影視劇最多,小白菜也一度成為了冤屈的代名詞。
  • 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樁民間冤案,為何引發了清末巨大的官場震動?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就是發生在湘淮派官員佔據的江浙地區的一件冤案。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月十二日清晨,餘杭知縣劉錫彤突然收到差役提交的在豆腐店幫工的葛品連生母沈喻氏要求驗屍的呈詞,於是立即升堂查問。一番查問後,劉錫彤從葛品連的親戚口中大致了解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 清朝楊乃武小白菜案始末:楊乃武與小白菜沒有你們想像中那麼純潔
    小時候看過《楊乃武與小白菜》電視劇,劇中小白菜與楊乃武被冤枉,案子一層一層的審,最終終於還了兩人的清白。
  • 楊乃武與小白菜,明明是普通風化案,為何最後驚動了慈禧太后?
    慈禧垂簾聽政的清朝末年曾發生無數的奇情冤案,根據影響程度劃分遂有「四大奇案」之說。「四大奇案」又以「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為首。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曲折離奇,涉案官員眾多,最後則脫離案件本身,演變成一場上層的權力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