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能驚動慈禧為他們翻案?

2020-12-22 騰訊網

雖然說「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是清朝四大奇案之一,但是估計也沒有誰張嘴就把四大奇案說出來,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之所以如此出名,我個人猜測主要原因是香港導演王晶在上個世紀末的時候以此案為原型拍了一部叫《滿清十大酷刑》的片子。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慈禧為何不惜廢掉100多位官員,也要為他們翻案呢?

杭州餘杭縣的楊乃武是一名舉人,家裡又有一些產業,自然也有點房產。小白菜與丈夫葛品連租了楊乃武家一間廂房做豆腐,葛品連做豆腐起早貪黑,還要上街去叫賣,留下小白菜一個人在家裡。

據說小白菜喜歡寫字,就時常向楊乃武請教,在楊乃武的妻子去世後,小白菜深諳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依然隔三差五地前去請教。

要說這楊乃武也真是好人,為了教小白菜讀書,那叫一個廢寢忘食,不分晝夜。時間一長,街裡鄰居就傳出閒話,說楊乃武和小白菜搞非正常男女關係。

葛品連知道後很生氣,但是又沒有證據,他不想落得跟武大郎一樣的下場,惹不起還躲不起嘛!搬家!

然而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儘管已經搬家,葛品連在不久之後還是暴斃而亡,古代的人都是看《水滸》聽《金瓶》長大的,自然容易想歪。

仵作在勘驗的時候,認為葛品連死得蹊蹺,就上報官府說是中毒而亡。

楊乃武與小白菜的緋聞在餘杭縣都不是秘密,知縣劉錫彤又與楊乃武有過節,當即就認為是楊乃武為奪小白菜而毒死葛品連。

由於楊乃武是舉人不能用刑,劉錫彤就以小白菜為突破口,對小白菜採取刑訊逼供,古代的那個刑罰真不是一般人能夠抗住的,受不了刑訊逼供的小白菜就按照劉錫彤的授意,說是楊乃武是案件主謀。

拿到小白菜的供詞,劉錫彤立即將此案上報杭州知府,杭州知府在取得御批革除楊乃武舉人身份後,也開始對楊乃武動刑,一圈下來,楊乃武也被屈打成招,承認與小白菜合謀殺害了葛品連。

按照清朝時期的司法程序,縣府在判案之後,需要上報浙江按察使,也就是省級的司法體系,當時浙江按察使認為兩個人的口供有出入,慎重起見又對楊乃武與小白菜進行了提審,但是清朝過堂那是有事沒事就是打屁板,人可以死,但是罪卻受不了,因此兩個人一口咬定就是他們殺的葛品連,希望不要再審了。

浙江按察使又將此案上報給浙江巡撫楊昌濬,楊昌濬也認為此案有蹊蹺,就派人到餘杭縣去暗訪,最後得出的結論差不多,是楊乃武與小白菜兩個人下的殺手。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經過四級堂審,得出的結論驚人的一致,基本可以斷定楊乃武與小白菜就是殺人兇手。

最後楊昌濬將此案上報中央,等待刑部下達批文,就可以對兩個人進行「秋後問斬」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正在這個節骨眼上,楊乃武的姐姐與後娶的老婆在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支持下,上京城告御狀。

一石激起千層浪,當時上海《申報》對此案進行了全程報導,當時江浙一帶的老百姓天天看《申報》「直播」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案情,每版都是頭版頭條,每版都賣爆。

慈禧得知後,要求刑部重新審批此案,隨即派出欽差大臣,專門審理此案,由於此案已經是浙江省府縣三級都已經定案的,如果推翻的話很容易受牽連,儘管欽差大人在審理此案的時候,楊乃武與小白菜當庭翻供,但可能是受地方官員的影響,欽差大臣還是以嚴刑對楊乃武與小白菜進行拷問,倆人最怕挨打,這一打,就又承認是殺人兇手了。

按理說,案子到這個程度,已經證明了清朝司法程序的健全了,為了一個地方殺人案,由中央派遣欽差前去提審,這在古代是很少發生的。

但是支持楊乃武與小白菜的人並不滿意,除了《申報》和它的讀者,在京的浙江籍官員聯名向都察院提交呈狀,要求重新審理此案。

當時翁同龢向兩宮皇太后進言說:「此案如不平反,浙江將無一人肯讀書上進矣」

於是慈禧又讓刑部重審,一個案子過了幾十次堂,上面還讓重審,這一下子傻子也明白上面是什麼意思了。

刑部官員開始找茬模式,發現最初的屍體勘驗報告有問題,要對葛品連進行開棺驗屍,刑部派人將葛品連的棺材抬到北京,再進行開棺驗屍,據說最後得出結論,葛品連並非毒死,而是病死的。

中毒之說純屬仵作瞎亂搞,而楊乃武與小白菜屈打成招,更是各級經辦單位不靠譜的表現,慈禧大發雷霆,將此案的第一手經辦人餘杭知縣劉錫彤發配黑龍江流放,仵作及其他經辦人則被革職查辦,就連與此案關係不大的浙江巡撫楊昌浚、浙江學政胡瑞瀾,杭州知府陳魯一幹官員100餘位,革除頂戴花翎,永不續用。

一個殺人案,竟然讓浙江官場從上擼到下,說來也是相當震撼的處理結果。

至於說案子的真相,其實誰都不在乎,只不過各方都認為是自己有功,比如胡雪巖幫助楊家告御狀,《申報》認為輿論宣傳影響力大,估計翁同龢還認為是他們浙江籍官員讓慈禧不得不給面子。

其實,說到這裡,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雖然楊乃武是浙江的舉人,但是此案畢竟出在浙江,重翻此案,對浙江官場必然帶來巨大的打擊,事實證明從上到下擼了一百多位官員,他們為何還要拼命的翻案呢?

其實,有一個背景是,包括浙江巡撫楊昌浚在內主政浙江的各級官員,壓根就不是浙江人,而是湖南人!

楊乃武與小白菜發生在同治時期,太平天國運動被曾國藩率領的湘軍打敗後,收復後的江浙一帶官員都以湘軍和淮軍將領為主,當時慈禧主要的政治任務是打壓曾國藩,為此不惜抬升李鴻章和左宗棠。

所以,才有了浙江籍官員為楊乃武出頭,打擊湘軍將領在浙江任職的官員,實際上這也是慈禧太后有意為之。

相關焦點

  • 放下「刺馬案」,慈禧為啥大發慈悲,給楊乃武與小白菜鳴冤昭雪?
    這兩樁案子:一個是發生在1869年的「張汶祥刺馬案」,慈禧太后一手提拔的新任兩江總督馬新貽,在天子腳下大白天的被人明目張胆給刺殺身亡;另一個便是發生在1873年至1877年間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一個鄉下的舉人楊乃武,以及一位人稱小白菜的民婦,他們二人以「私通謀殺親夫」的罪名被屈打成招,併到處鳴冤求昭雪。
  • 慈禧太后為什麼如此關注「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
    慈禧之所關注「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為其平反昭雪,主要是想藉助對這件影響非常大的晚清四大冤案之一的處理,來打擊她早已擔心難以控制的「湘軍」一系,同時起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起到安撫讀書人的心,贏得了百姓的讚譽的作用。
  • 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案子為何會驚動慈禧,這裡面有什麼故事嗎?
    《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故事早就被搬上過螢屏,由陶慧敏演繹的「小白菜」清秀可人,直到現在都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小白菜」名叫畢秀姑,因為嫁給了葛品連,按照封建時代的規矩,她就成了葛畢氏了,因為長相可人,她又酷愛穿綠色衣服,襯得肌膚勝雪,如花似玉,所以大家都叫她「小白菜」。
  • 解析: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解析: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作者:轅固小生楊乃武與小白菜,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同治年間,楊乃武與葛畢氏被懷疑通姦殺夫,在刑囚後認罪,身陷死牢,含冤莫雪。此案驚動朝廷,在數度更審後雖還予清白,然而兩人受盡酷刑折磨的悲慘遭遇仍令人不勝唏噓。
  • 清末4大奇案之一,楊乃武小白菜冤案,慈禧為何替他們鳴冤昭雪?
    分別是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 這四件奇案中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在後世最為出名,因為根據這一案件所改編的影視劇最多,小白菜也一度成為了冤屈的代名詞。
  • 楊乃武與小白菜,明明是普通風化案,為何最後驚動了慈禧太后?
    慈禧垂簾聽政的清朝末年曾發生無數的奇情冤案,根據影響程度劃分遂有「四大奇案」之說。「四大奇案」又以「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為首。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曲折離奇,涉案官員眾多,最後則脫離案件本身,演變成一場上層的權力鬥爭。
  • 慈禧為何要給「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平反,是她「愛民如子」嗎?
    楊乃武與小白菜能夠平反,只能說他們命好。該案猶如一面橫跨古今的鏡子,折射出清代乃冤案昭雪過程中的一些特殊因素,以及多數案件未得昭雪而成冤的普遍性。 楊乃武與小白菜得到平反,完全是出於政治方面的考量。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背後驚心動魄的政治博弈
    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無非就是一個伸冤平反的簡單故事,為什麼能流傳如此之廣,以至婦孺皆知?這個冤案為何能驚動垂簾聽政的慈禧老佛爺,為什麼一個並未造成嚴重後果的刑事案件,竟能夠導致浙江官場的大地震,以至上百官員受到牽連?這其中又蘊藏著什麼不可見人的明爭暗鬥?晚清一代宮廷政治的大背景是慈禧與奕訢的權力角鬥。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本是普通案件,為何慈禧那麼重視
    按照正常的行為邏輯,慈禧太后這種人物應該關心的都是朝堂之上的國家大事,如果不是因為一些意外的話,她和楊乃武以及小白菜是根本不會有交集的。但事實卻是慈禧太后間接幫助了楊乃武與小白菜贏得了官司,那真的是因為慈禧太后同情這對民間的小人物嗎?
  •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始末經過
    作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再經過了無數的民間流傳和演繹,「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已經是婦孺皆知的舊聞。但是,關於兩位當事人最後的結局和命運,或許很多人並不知曉。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那段歷史,回顧「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的始末和經過。
  • 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樁民間冤案,為何引發了清末巨大的官場震動?
    陳竹山聽說劉錫彤要去葛品連家查驗,因他素來與楊乃武不和,隨即就把街坊間關於楊乃武與小白菜的風流傳聞,添油加醋地向劉知縣陳述了一番,並跟劉錫彤說葛品連不是病死的,鄰居都說是楊乃武與小白菜合謀毒死的。PS:楊乃武是怎麼跟葛品連之妻小白菜扯上關係呢?
  • 中國古代冤案:楊乃武與小白菜
    「楊乃武與小白菜」是清末轟動一時的大冤案,後來根據此案改編的戲劇和影視作品很多,國內就有1990版和2005版兩部電視劇,分別由陶慧敏和霍思燕扮演小白菜。楊乃武是浙江餘杭縣的舉人,家裡種桑養蠶很富裕。葛品連租楊乃武的房子住,他老婆畢秀姑長得漂亮,常穿綠衣白褲,被人叫做「小白菜」。楊乃武教畢秀姑讀書識字,街坊便有「羊吃白菜」的流言蜚語。為了避嫌,楊乃武退租,葛家搬走了。但有一天,葛品連突然暴斃,楊乃武與小白菜由此陷入深牢大獄。縣官劉錫彤錯誤地驗屍後,嚴刑拷打畢秀姑,逼她承認毒害親夫,並供出砒霜是楊乃武給的。原來縣官與楊乃武有過節,想藉此置他於死地。
  • 清朝楊乃武小白菜案始末:楊乃武與小白菜沒有你們想像中那麼純潔
    小時候看過《楊乃武與小白菜》電視劇,劇中小白菜與楊乃武被冤枉,案子一層一層的審,最終終於還了兩人的清白。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晚清第一個因為媒體的報導,而平反的冤案
    原本,這只是一場普通的冤案,在腐朽的大清國,類似的冤案每年都會有不少,但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卻因為媒體的報導,而受到朝廷的重視。案件最終送到了慈禧的案頭。透過這場冤案,慈禧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湖南籍官員已經嚴重抱團,把持地方政務,儼然視朝廷為無物,成為朝廷的一大毒瘤。自從曾國藩領導的湘軍大敗太平天國之後,各路湘軍將領開始轉任地方官,同時,他們所提拔和任用的也都是湖南籍官員,這些官員沆瀣一氣,本事不大,權力不小。慈禧已經敏銳的發現。
  • 楊乃武和小白菜之冤案,左宗棠在其中扮演了反面角色
    (清朝晚年大案:楊乃武與小白菜,它引發了浙江官場的大地震)左宗棠怎麼和楊乃武扯上關係了呢?咱們還得從「楊乃武和小白菜」這樁案件開始說起,餘杭鎮上有個漂亮的小姑娘名叫畢秀姑,由於她長得白皙美麗,平時又愛穿綠上衣白裙子,所以人稱「小白菜」。
  • 楊乃武和小白菜冤案,到底扳倒了多少大清官員
    但就是在這黑暗中,晚清奇案的發生,卻給了民族重生的機會:舊制度也能獲得新生。那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話說回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十月,大清浙江餘杭縣所在的餘杭鎮發生了一起震驚官衙和宗族的命案:豆腐店夥計葛品連暴病身亡。餘杭知縣劉錫彤懷疑是本縣舉人楊乃武誘姦葛品連之妻畢秀姑,因此合計毒斃葛品連來殺人滅口。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真的只是普通的愛情冤案?別被電視劇給騙了
    它們分別是「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汶祥刺馬案」。其中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曾被多次翻拍為影視作品,以至於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愛情故事。事實上,這個案件不但不是愛情故事,而且還是一個牽扯甚廣的大冤案。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故事也只是政治博弈所造成的一齣悲劇,其背後的複雜程度早已超出了普通冤案的範疇。
  • 陳中華: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案、沒有皇帝出面很難糾正
    而小白菜則上眼皮下垂,雙手縮在袖子裡,似乎不大喜歡面對鏡頭。據史料記載,小白菜「美而豔」、「受諸極刑,而色終未衰」,但看照片似乎有些誇張。至於這張照片為何會出現在法國,其中還有一段淵源,而且與當時的慈禧太后有關。楊乃武(1841年—1914年),浙江餘杭人,字書勳,又字子釗,家世以種桑養蠶為業,性格耿直。
  • 楊乃武和小白菜之冤案,左宗棠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反面角色
    (清朝晚年大案:楊乃武與小白菜,它引發了浙江官場的大地震)左宗棠怎麼和楊乃武扯上關係了呢?),封建士紳們通過這種座師、弟子和同年的人際關係構建了潛在的關係網,一來楊乃武好歹是舉人,與眾不同,二來幫助楊乃武也能得個好名聲,所以這兩人都非常熱心。
  • 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始末:通姦下毒殺人,還是官場派系權鬥?
    上京告御狀,案件發回重審難道楊乃武和小白菜就要這樣冤死了嗎?沒有,他們還有翻案的機會。小白菜是無力伸冤,但楊乃武和家人沒有放棄,他們決定去京城告御狀。楊乃武親手寫了一份陳冤狀,說自己是屈打成招,然後姐姐楊菊貞、妻子詹彩鳳一行人歷經艱辛,走了兩個多月到北京,請都察院衙門伸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