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溫度大於歷史厚度,別把《大秦賦》當成歷史正劇看

2020-12-25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

近日,電視劇《大秦賦》開播,也意味著這部由孫皓暉小說《大秦帝國》改編的長篇古裝歷史系列連續劇來到了最終章。《大秦帝國》自2009年起開始影視化改編,前三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堪稱國劇良心,豆瓣評分分別為9.3分、9.2分、8.5分。《大秦賦》播出之後,赳赳老秦的味兒還在,但隨著劇情推進,一些令人出戲的細節引起熱議,《大秦賦》的豆瓣評分也從8.9分掉到了8.1分。

精良製作,全員戲骨

盡顯大秦雄風

《大秦帝國》系列講述了戰國時代的秦國經變法由弱轉強,東出與六國爭霸進而一統天下,以及最後走向滅亡的過程,是一部以秦國為主要視點來展現戰國時代波瀾壯闊的史詩小說。作為「大秦帝國」系列的最後一部,電視劇《大秦賦》對應《大秦帝國》第四、五部的內容,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

《大秦賦》的演員陣容相當強大,段奕宏飾演呂不韋,張魯一飾演嬴政,辛柏青飾演嬴子楚,鄔君梅飾演華陽夫人。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有著商人的狡黠,亦有宏大的政治抱負。大王去世後,嬴子楚將即位,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一個人偷偷躲到房間裡捂臉笑到抬頭紋都在用力,這段生動的偷笑表演還登上了熱搜榜;

辛柏青飾演的嬴子楚是情義中人,兩軍對峙,在面臨妻兒被挾持的情況下做出要「小家」還是大國的選擇,他掙扎痛苦:「王命不可違,將士不可負,國事不可誤」,滿含淚水的眼神當中全是戲,最終爆發,顫抖發狠地告訴趙軍:「若傷妻兒,必毀趙氏宗廟。」

該劇就連配角也都是實力派,在前幾集中,王慶祥飾演的老秦王秦昭襄王僅僅出現十幾分鐘,念白臺詞之間就將秦王的霸氣、野心以及秦人一統天下的宏願展現得淋漓盡致,表演深刻又不形於外色,看得人激情澎湃。

電視劇在製作方面也是精益求精,據了解,造型團隊設計製作了多達11000餘套服裝和4000餘套盔甲,只嬴政一人的服裝就多達80多套。劇組更是為了取景跑了5000多公裡,場景多達千餘處,內外置景及改造面積多達113000平米,甚至還為此搭建了一座完整的城池。

言情風,情節突兀

評分高開低走

《大秦賦》播出了二十多集,離78集完結還有一大半的距離,其評分高開低走,觀眾詬病最多的無非是演員、劇情和臺詞少了厚重感,多了言情味兒。

全劇第一個集中的槽點就是年滿四十的張魯一出演13歲的少年嬴政,雖然開足了智能磨皮特效,也抵不過演員滿臉的滄桑感,尤其是少年嬴政與生母趙姬(朱珠飾演)同框對戲時,這對母子怎麼看都像兄妹。

除此之外,張魯一雖然演技在線,但以前一直走溫潤儒雅的路子,這次扮演秦始皇無論怎麼看都少了點「千古一帝」的霸氣,劇情和臺詞還將他刻畫成一個幼稚「哭包」,出現了嬴政跑去見呂不韋想要同他一起浪跡天涯的劇情。

另外一個集中的槽點在朱珠飾演的趙姬身上,與其他老戲骨演員相比,朱珠美則美矣,卻被評價為「演技拉跨、拖累全劇」,不僅演技跟不上,人設也有點崩。史書上關於趙姬的記載不少,零零散散也能拼湊秦始皇生母的一生,趙姬大抵是一個美麗招搖、醉心權力的女人,她可能沒有政治野心,但不會沒有頭腦。但在《大秦賦》中,趙姬是個戀愛腦,會因為嬴子楚舍家為國而賭氣;還是個傻白甜,華陽夫人準備發動政變,趙姬孤身一人與有野心謀奪王位的公子傒深夜談心,居然成功以血脈相親說服了對方,硬生生地深明大義了一把。

這些劇情在氣質厚重的歷史劇氛圍中顯得很突兀,無論從什麼角度看,《大秦賦》都不能算作一部歷史正劇,這部電視劇本身就是由小說改編的,而歷史正劇的重要原則是「維持歷史的忠實」。所以,不妨將《大秦賦》作為一部歷史類故事劇來看,在不那麼嚴肅的劇情中體驗一把大秦風採,倒是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從《大秦賦》看歷史正劇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
    歷史正劇曾作為古裝劇的主流有過輝煌的過去,但近些年,古裝玄幻劇、古裝傳奇劇層出不窮,歷史正劇卻寥若星辰。2020年CCTV-8年度收官大劇《大秦賦》的火爆出圈,如春雨驚雷,激響歷史正劇沉寂已久的黃鐘大呂,讓觀眾酣暢淋漓的品味了一場中華傳統文化的饕餮盛宴。
  • 《大秦賦》:歷史正劇如何破壁年輕市場?
    故事外,《大秦賦》的開播也在宮廷、玄幻主導的泛古裝市場上撕開了一道口子。一方面,市場驚喜於這部匠心打磨十餘載的大秦系列迎來了第四部,只是秦始皇平滅六國、一統天下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會被如何演繹;另一方面,歷史大劇如何破壁當下的年輕市場,與觀眾達成跨越兩千年的情感共振?
  • 大秦賦:值得被吹爆的歷史正劇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大秦賦》是一部不能錯過的電視劇。豆瓣8.1的評分,就說明這部劇真的不差。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的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作為2020年不能錯過的劇之一,今天就跟大家說說為何這部劇這麼火爆?
  • 《大秦賦》細節引爭議,是否能被稱為歷史正劇?
    《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大秦帝國之天下》終於播出了,雖然改名為《大秦賦》但是絲毫不影響大家追劇的心情。對此很多網友吐槽,《大秦賦》不配為歷史正劇。什麼是歷史正劇?歷史正劇是要以真實的歷史事實,歷史資料作為題材,進行改編拍攝。拍攝的時候會存在演義的一些成分,但是基本上是按照真實的歷史事實進行拍攝的。劇情中涉及的較大事件都是歷史中發生過的。所以對於道具臺詞等方面要求也會更加苛刻。
  • 《大秦賦》回歸即王炸,出彩的歷史正劇就應該這樣!
    而從《裂變》到《大秦賦》,「大秦」系列一共走了15年,大秦劇迷終於等到了第四部,無數大秦迷默默吶喊:有生之年。兩軍使用的武器和布陣也是根據歷史進行還原。另一方面,《大秦賦》的服化道也進行了還原,就好像是兵馬俑,一比一製造出來的。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讓我感受到這才是真正的歷史劇原來的樣子。獨一無二。
  • 大秦賦高開低走,歷史正劇變宮鬥劇?
    《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自然就引起廣大觀眾的期待。開播之初,《大秦賦》也一舉拿下了8.9分的高分。但是慢慢地,因為朱珠飾演的趙姬演技問題,《大秦賦》的評分有所下降。再後來,《大秦賦》的畫風慢慢變了。我們想像中的不應該是秦始皇傳奇的一生,他掃六國,統一天下的霸業嗎?
  • 歷史正劇《大秦賦》實力首播,戲骨雲集再現大秦風雲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熱鬧」這一邊,歷史劇也許「先天不足」,而在「門道」這一邊,它往往又很難讓專業人士認可。「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即便是《二十四史》,也是當朝對前朝修史,難免會出現掣肘和偏頗,正因為這種不確定性,歷史的天空才會顯得格外開闊,歷史的考據才會顯得格外重要。
  • 高口碑低熱度,《大秦賦》也難逃歷史正劇的魔咒嗎?
    時隔三年多,歷史迷久等的年度大戲終於回歸。12月1月,《大秦帝國》系列終章《大秦賦》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首播。從「裂變」到「縱橫」到「崛起」再到「天下」,《大秦帝國》系列已經走了11年。超長的製作、良心的劇本、緊貼歷史的還原,讓這個系列在國產劇中成為一個特殊的存在,有媒體甚至評價該系列承載的東西是以往電視劇都沒有承載過的。
  • 拍歷史正劇費力難討好,但張魯一、段奕宏雙雙接下這部《大秦賦》
    但是等等,這其中似乎少了點什麼,曾經佔去半壁江山的歷史正劇竟然一部沒有?還好,12月1日一部歷史正劇《大秦賦》將在CCTV-8開播,它可能會填補上這一處空白歷史正劇如果想拍好投資巨大,布景搭建、大規模群演、大場面調度、演員培訓,各種有形無形的成本加起來可以拍幾部都市劇。
  • 《大秦賦》豆瓣評分6.4,一部歷史正劇,為何難以成為爆款劇?
    文|冷絲 欄目|熱播劇 如果推薦最近最為好看的電視劇,冷絲無疑會推薦《大秦賦》,這是一部正宗的歷史正劇,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具有欣賞價值的好劇,截止12月4日,該劇豆瓣評分為8.6分,而過了一周,這個評分降為6.4分。
  • 「大秦帝國」系列劇11年曆程,對歷史正劇重返C位有何啟示?
    歷史正劇向來是國產劇的重要分支。遺憾的是,《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漢武大帝》這樣的爆款已經缺席熒幕太久了。是市場不靈了嗎?還是觀眾不愛了?個中緣由,值得深思。大秦帝國系列劇自首播至完結,歷時11年。這在近幾年的國產市場實屬罕見。那麼,這個大IP如何堅守初心?11年發展歷經怎樣的市場和播出環境?《大秦賦》熱度、收視一騎絕塵,口碑卻高開低走,為歷史正劇的創作提供了哪些經驗和教訓?
  • 歷史正劇遭遇吐槽多
    時隔近四年,「大秦迷」們終於等來了心心念念的《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或許是因為期待越大,失望越大,與剛剛播出時8.9分的豆瓣評分相比,《大秦賦》播出大半,口碑卻一落千丈,網友們對演員和劇情的吐槽更是源源不斷。究竟是《大秦賦》這部劇本身出現了問題,還是觀眾們對歷史正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
  • 《大秦賦》開播後獲好評 細節神還原 歷史正劇能扛鼎市場嗎?
    作為極為少見的國產系列劇,歷史題材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開播後豆瓣開分即達8.0分,雖然不及該系列平均分8.5分起的高紀錄,但也算是個不錯的開始。在歷史正劇已經逐漸沒落的當下,嚴肅敘事是否還保有吸引力?備受業內外關注。
  • 大秦賦:帝國與霸業,歷史的厚度與溫度
    作為《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的收官之作《大秦賦》終於開播了,果然不負眾望,拍得真的很好。這部劇主要是圍繞秦始皇的一生來展開故事,因為時間跨度長,每一集的信息量都很大,都不敢快進,生怕不小心就錯過了關...
  • 《大秦賦》:歷史正劇拍成了家庭劇,全劇感情色彩過於濃重
    《大秦賦》作為大秦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曲,不少觀眾都對他抱有很高的期待,想要看到始皇帝橫掃六合,席捲八方的霸氣一面!但是在播出四十多集後,相信不少觀眾都發現了,那就過於濃重的感情色彩,把這部歷史正劇拍成了家庭劇了。
  • 歷史正劇遭遇吐槽多(圖)
    時隔近四年,「大秦迷」們終於等來了心心念念的《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或許是因為期待越大,失望越大,與剛剛播出時8.9分的豆瓣評分相比,《大秦賦》播出大半,口碑卻一落千丈,網友們對演員和劇情的吐槽更是源源不斷。究竟是《大秦賦》這部劇本身出現了問題,還是觀眾們對歷史正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
  • 《大秦賦》:好看的歷史正劇長這樣!
    《大秦賦》播出已近三分之一,豆瓣評分也經歷了一波三折,從剛剛上線時的8.9分再到8.0分(截至發布前),儘管如此,《大秦賦》依然是同時段評分、口碑都不錯的良心好劇。「大秦系列「改編自孫皓暉的小說《大秦帝國》,原作者用了15年的時間梳理秦的興亡,一個不算冷的知識:秦朝的統治期也就15年。如此傾盡心血的作品,自然是佳作。
  • 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今晚登陸央視8套 彰顯大秦美學
    該劇講述了始皇帝嬴政順應歷史潮流統一天下、奠定中華文明根基的故事。  大秦系列史詩劇溯源華夏精神  近年來中國電視劇百花齊放,但歷史正劇極度稀缺。大秦系列長篇歷史史詩劇作為目前唯一一部展現「秦變革圖強一統天下」的歷史正劇,自2009年第一部《裂變》播出產生巨大反響以來,社會各界好評如潮。
  • 歷史正劇面臨高風險 觀眾對精品更加渴望
    究竟是《大秦賦》這部劇本身出現了問題,還是觀眾們對歷史正劇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觀眾們對這部劇尤為期待,豆瓣顯示《大秦賦》目前已有6.2萬人看過,2.1人在看,3.8萬人想看,與其同期上映的熱門電視劇《裝臺》也僅有1萬人看過,2萬人想看,人們對《大秦賦》的期待程度可見一斑。
  • 展現鐵血精神與強國之路,《大秦賦》開播引熱潮:觀眾對歷史正劇渴望已久
    歷史劇「大秦帝國系列」的完結篇《大秦賦》開劇便在豆瓣創下8.9高分,被不少人推薦為「年末最燃大劇」。從2009年起至今,「大秦帝國」劇集系列共推出《裂變》《縱橫》《崛起》及《大秦賦》四部作品,制播長達11年。雖然它們在藝術水準上各有高低,但一如既往地堅守著歷史正劇的基準色——從服化道、禮儀制度到戰爭場面都盡力貼近歷史真實,拒絕「偶像化」「宮鬥化」「戲說化」各種流行濾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