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好看的歷史正劇長這樣!

2020-12-25 戲客Seeker

《大秦賦》播出已近三分之一,豆瓣評分也經歷了一波三折,從剛剛上線時的8.9分再到8.0分(截至發布前),儘管如此,《大秦賦》依然是同時段評分、口碑都不錯的良心好劇。

「大秦系列「改編自孫皓暉的小說《大秦帝國》,原作者用了15年的時間梳理秦的興亡,一個不算冷的知識:秦朝的統治期也就15年。如此傾盡心血的作品,自然是佳作。

自2009年《大秦帝國之裂變》橫空出世,奠定了大秦系列「神劇「的地位,《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為我們再現了大爭之世的氣魄與眾生相。

《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大秦系列的收官之作,自始皇之父講到秦統一六國,正是秦最輝煌的時候。而這部《大秦賦》卻成為整個系列中評分最低的一部,從製作班底上看導演、編劇中有不少前幾部的原成員,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這陣容,全員戲骨。

那為何評分坐了個過山車,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下這部《大秦賦》。

1

值得五星的開頭

要說,就要從開頭說起。第一集上線,就有網友評論:我先把五分放這。

歷史劇,總是要交代很多的背景,因此很多歷史題材的劇集的第一集乃至前五集都在鋪墊,直到後面才漸入佳境。而《大秦賦》的第一集,就讓人大呼過癮,這在同類型題材中,是很難得的。

故事的開頭,要從嬴政的父親開始說起。他的父親贏異人在魏國為質子已經8年,和趙姬生下嬴政。

秦軍圍困趙國都城邯鄲,兵臨城下,一場大戰在即。

秦軍之師,列隊整齊,訓練有素,

國力強大,兵器自然也精良。

投石車開始首輪進攻:

士兵使用弓弩擊退不少敵人:

兩個國家的戰爭僵持不下,另一邊贏異人的家裡也遭遇巨變。秦趙開戰,作為質子的他隨時有殺身之禍。

情急之下,呂不韋只能「丟卒保車「,將嬴異人帶出城,趙姬和嬴政被困邯鄲城內,生死不明。

秦趙交戰,雖是國家之間的戰爭,但其結果關係著嬴異人一家的性命;嬴異人一家的逃亡,看似只是一個家庭的顛沛流離,然而他和兒子的安危關係著秦國的未來。這裡,使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

逃亡途中,馬車駛過泥濘,眼看車輪就要散架,追兵就要趕上。

另一邊,邯鄲城門前的陷阱讓雲梯上的士兵死傷無數。

一個人,一場戰事,一個國家,命運緊緊相連,讓觀眾緊張的心也卡在了嗓子眼。

古時的戰爭,不僅將兵法,將武器,也講人數,這黑壓壓的大軍人數,讓我看得振奮也頭皮發麻。將士們操戈搏殺的瞬間,讓人仿佛回到了那場大戰的現場。

導演在回顧這幾場戲的拍攝時,提到,戰車、弩車、臨車基本還原了史料記載,至於畫面中訓練有素的士兵,是提前大半年招募的武行兄弟,為了這幾場戲他們在新疆每天進行訓練。兩軍使用的武器和布陣也是根據歷史進行還原。

由此,才有了這5分的開頭。

2

千人千面眾生相

歷史,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舞臺,它是一群人的狂歡。

開場幾集,便讓我們看到了秦國內的波瀾。

嬴異人,嬴政之父。雖然質秦八年於國有功,雖然歷經千難萬險終於回到了故鄉,但是,他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生母不顯赫,家中兄弟眾多的他,如何能坐到權力的中間,辦法只有一個,讓太子之妻華陽夫人認他為子,他便能成為太子嫡子。

然而華陽夫人也不是個單純的人,呂不韋多番遊說,她都未表明自己的態度。於是,異人使了一招,在面見華陽夫人之時,著楚服,奏楚音,唱楚辭,讓出生楚國的華陽夫人頗為感動。

華陽夫人要為他改名為子楚,他也立馬接受,改口成自己為子楚。

同時對太子的身體表示關心,與太子論事,這才獲得太子嫡子之位。

從質子到太子嫡子,在描述他的內心成長時,編劇用了這樣兩件事。

從趙國逃亡時,他得知妻兒被困城內,立即跳下馬車,想要回去同妻兒一起面對危險。

作為太子嫡子代秦王監軍,談判時,平原君讓他在妻兒性命和36座城池之間作出選擇,他卻這樣說:

舍小家,為國家,這是國君的想法。他的心裡不再是自己的家人,而是天下。

呂不韋,嬴異人的「伯樂「,奇貨可居的典故便是由他而來。

出場時,臨危不懼,滾燙的水也不皺眉頭地咽下,可見城府之深。

面見華陽夫人時,陪盡笑臉。

可見,他能屈能伸,心裡有盤算。

最高光的是,是這一場戲,秦孝王突然去世,子楚將成為秦王,丞相之位距他近在咫尺。

他偷偷溜回房間,喜極而泣,喜的是自己的地位依然穩固,喜的是自己的未來,喜的是輔佐已久的子楚終於成為君王。

李乃文飾演的李斯,在劇中,是不餘遺力助嬴政一統天下之宏願的李斯。

和呂不韋對戲時,高手過招,讓人直呼過癮:

3

那0.9分丟在這了

也許你要問,寫了那麼多,本劇的真正主角,嬴政呢?

張魯一的演技,是沒話說的,他飾演的嬴政,演技毫無問題,也演出了一代帝王的雄姿。

但是,讓很多觀眾不能接受的,是他扮演的是12、13歲的嬴政。

當趙姬對著他說:你還是個孩子時,彈幕一片問號。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情節,讓人摸不著頭腦。

嬴政聽到傳言說自己是呂不韋和趙姬的兒子,跑到呂不韋面前求證自己的身世,還說了這一段話:

嬴政自小經歷各種危險,在趙國時經常被欺負,性格剛毅好強,他說出這樣一段話,有些突兀。

劇中一些與史書記載有出入的情節也引起了不少討論。我認為,歷史劇之所以難拍,是因為史書的記錄不是連續的,史書的文字並不像連續劇那樣是連貫的,因此進行一定的改編是必要的。倘若改編得合理,也是可以接受的。

瑕不掩瑜,《大秦賦》依然是一部製作精良的好劇,彩,彩,彩。

相關焦點

  • 《大秦賦》:歷史正劇如何破壁年輕市場?
    整部劇集波譎雲詭的謀略爭鬥、金戈鐵馬的戰爭場面,神仙打架的演員陣容、行走的「兵馬俑」造型,都成為網友津津樂道的內容;社交平臺上,「呂不韋 秦國李佳琦」、「祖龍養成」、「秦國男子天團」等極具年輕化、網絡化的解讀也興極一時,《大秦賦》的破壁效果可見一斑。而站在國產劇發展的長線來看,《大秦賦》同樣有其現實意義。
  • 《大秦賦》回歸即王炸,出彩的歷史正劇就應該這樣!
    而從《裂變》到《大秦賦》,「大秦」系列一共走了15年,大秦劇迷終於等到了第四部,無數大秦迷默默吶喊:有生之年。這段秦始皇的長獨白,如電影一般的開場,《大秦賦》第一集開篇。以半空中俯瞰的視角,能看到秦始皇獨自走在巨大而恢弘的臺階上,以傲視天下的自信,訴說其一生的功績。這段帝王之詞,為本劇奠定了恢弘大氣的基調,也昭示著這部年終歲尾播出的古裝大劇獨特的氣質:這樣一部嚴肅、厚重的古裝正劇,正在衝破影視市場的收視慣性,努力闖出一條自己的路。
  • 大秦賦:值得被吹爆的歷史正劇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大秦賦》是一部不能錯過的電視劇。豆瓣8.1的評分,就說明這部劇真的不差。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的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作為2020年不能錯過的劇之一,今天就跟大家說說為何這部劇這麼火爆?
  • 從《大秦賦》看歷史正劇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
    歷史正劇曾作為古裝劇的主流有過輝煌的過去,但近些年,古裝玄幻劇、古裝傳奇劇層出不窮,歷史正劇卻寥若星辰。2020年CCTV-8年度收官大劇《大秦賦》的火爆出圈,如春雨驚雷,激響歷史正劇沉寂已久的黃鐘大呂,讓觀眾酣暢淋漓的品味了一場中華傳統文化的饕餮盛宴。
  • 《大秦賦》細節引爭議,是否能被稱為歷史正劇?
    《大秦帝國》系列第四部《大秦帝國之天下》終於播出了,雖然改名為《大秦賦》但是絲毫不影響大家追劇的心情。對此很多網友吐槽,《大秦賦》不配為歷史正劇。什麼是歷史正劇?歷史正劇是要以真實的歷史事實,歷史資料作為題材,進行改編拍攝。拍攝的時候會存在演義的一些成分,但是基本上是按照真實的歷史事實進行拍攝的。劇情中涉及的較大事件都是歷史中發生過的。所以對於道具臺詞等方面要求也會更加苛刻。
  • 高口碑低熱度,《大秦賦》也難逃歷史正劇的魔咒嗎?
    時隔三年多,歷史迷久等的年度大戲終於回歸。12月1月,《大秦帝國》系列終章《大秦賦》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首播。從「裂變」到「縱橫」到「崛起」再到「天下」,《大秦帝國》系列已經走了11年。超長的製作、良心的劇本、緊貼歷史的還原,讓這個系列在國產劇中成為一個特殊的存在,有媒體甚至評價該系列承載的東西是以往電視劇都沒有承載過的。
  • 大秦賦高開低走,歷史正劇變宮鬥劇?
    作為《大秦帝國》的最後一部,《大秦賦》在經過改名後終於開播。港真,在開播之初我對這部劇是非常期待的。《大秦賦》(原名《大秦帝國之天下》)自然就引起廣大觀眾的期待。開播之初,《大秦賦》也一舉拿下了8.9分的高分。但是慢慢地,因為朱珠飾演的趙姬演技問題,《大秦賦》的評分有所下降。再後來,《大秦賦》的畫風慢慢變了。我們想像中的不應該是秦始皇傳奇的一生,他掃六國,統一天下的霸業嗎?
  • 拍歷史正劇費力難討好,但張魯一、段奕宏雙雙接下這部《大秦賦》
    但是等等,這其中似乎少了點什麼,曾經佔去半壁江山的歷史正劇竟然一部沒有?還好,12月1日一部歷史正劇《大秦賦》將在CCTV-8開播,它可能會填補上這一處空白古裝正劇近年拍的少,是有原因的。回溯之前的電視劇,都有很長的拍攝周期,比如國民劇86版《西遊記》,25集的拍攝周期長達6年。時間過去三十多年,這樣的製作周期是不可想像的。
  • 情感溫度大於歷史厚度,別把《大秦賦》當成歷史正劇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近日,電視劇《大秦賦》開播,也意味著這部由孫皓暉小說《大秦帝國》改編的長篇古裝歷史系列連續劇來到了最終章。《大秦帝國》自2009年起開始影視化改編,前三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堪稱國劇良心,豆瓣評分分別為9.3分、9.2分、8.5分。
  • 歷史正劇《大秦賦》實力首播,戲骨雲集再現大秦風雲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即便是《二十四史》,也是當朝對前朝修史,難免會出現掣肘和偏頗,正因為這種不確定性,歷史的天空才會顯得格外開闊,歷史的考據才會顯得格外重要。剛剛上線央視八套的《大秦賦》,就是一部以基本史實為基礎,以戲劇性的手法來展現的有關大秦帝國的歷史正劇
  • 《大秦賦》豆瓣評分6.4,一部歷史正劇,為何難以成為爆款劇?
    文|冷絲 欄目|熱播劇 如果推薦最近最為好看的電視劇,冷絲無疑會推薦《大秦賦》,這是一部正宗的歷史正劇,同時也是一部非常具有欣賞價值的好劇,截止12月4日,該劇豆瓣評分為8.6分,而過了一周,這個評分降為6.4分。
  • 瑪麗蘇、小甜劇橫行的年頭,《大秦賦》這樣的正劇值得五星褒獎!
    這部高光歷史正劇就是《大秦賦》,很多人或許連名字都不曾聽過,因為宣發實在少的可憐,不過它原來的名字可不叫《大秦賦》,而是叫《大秦帝國之東出》、《大秦帝國之天下》,你沒有猜錯,這劇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第四季,是繼《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之後的又一部佳作。
  • 《大秦賦》開播後獲好評 細節神還原 歷史正劇能扛鼎市場嗎?
    作為極為少見的國產系列劇,歷史題材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開播後豆瓣開分即達8.0分,雖然不及該系列平均分8.5分起的高紀錄,但也算是個不錯的開始。在歷史正劇已經逐漸沒落的當下,嚴肅敘事是否還保有吸引力?備受業內外關注。
  • 《大秦賦》開播,大秦系列正劇15年匠心品質收官
    12月1日,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8晚黃金時段,並在騰訊視頻同步全網開播,每日更新三集,由此拉開大秦系列電視劇的終章大幕。《大秦賦》從嬴政幼年成長開篇,演繹始皇帝志向、性格的形成,並最終完成一統大業的艱難歷程。這段廣為人知的歷史故事中,有如諫逐客書、修鄭國渠、著《呂氏春秋》、荊軻刺秦王等許多歷史事件,也有一字千金、竊符救趙、圖窮匕見等成語典故,更有《詩經》《楚辭》《韓非子》《荀子》《莊子》《孫子兵法》等傳世經典,這些傳統文化的瑰寶都將在劇中精彩呈現。
  • 視線:《大秦賦》賦的是什麼
    劉兵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大秦賦》展現了波瀾壯闊的戰國末期爭霸稱雄直至統一的歷史。戰國末期,秦國逐漸具備統一天下的實力,但內部不穩,君主更迭頻繁,嬴政以衝齡登上君位面臨多方挑戰。劇中的歷史景觀展現得頗為全貌,在當下視聽語言的加工下,呈現出歷史豐富而多元的樣態,是一部描繪從秦國走向秦朝光輝時刻的歷史長詩,也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戰國時代生活畫像,給予觀眾無限遐想與思考空間。
  • 《大秦賦》:歷史正劇拍成了家庭劇,全劇感情色彩過於濃重
    《大秦賦》作為大秦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曲,不少觀眾都對他抱有很高的期待,想要看到始皇帝橫掃六合,席捲八方的霸氣一面!但是在播出四十多集後,相信不少觀眾都發現了,那就過於濃重的感情色彩,把這部歷史正劇拍成了家庭劇了。
  • 展現鐵血精神與強國之路,《大秦賦》顯正劇品格
    原標題:展現鐵血精神與強國之路,《大秦賦》顯正劇品格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螢屏前,兩千年前的老秦人面對茫茫戈壁再度唱起《秦風》。歷史劇「大秦帝國系列」的完結篇《大秦賦》開劇便在豆瓣創下8.9高分,被不少人推薦為「年末最燃大劇」。
  • 「大秦帝國」系列劇11年曆程,對歷史正劇重返C位有何啟示?
    歷史正劇向來是國產劇的重要分支。遺憾的是,《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漢武大帝》這樣的爆款已經缺席熒幕太久了。是市場不靈了嗎?還是觀眾不愛了?個中緣由,值得深思。大秦帝國系列劇自首播至完結,歷時11年。這在近幾年的國產市場實屬罕見。那麼,這個大IP如何堅守初心?11年發展歷經怎樣的市場和播出環境?《大秦賦》熱度、收視一騎絕塵,口碑卻高開低走,為歷史正劇的創作提供了哪些經驗和教訓?
  • 「視線」《大秦賦》賦的是什麼
    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大秦賦》展現了波瀾壯闊的戰國末期爭霸稱雄直至統一的歷史。戰國末期,秦國逐漸具備統一天下的實力,但內部不穩,君主更迭頻繁,嬴政以衝齡登上君位面臨多方挑戰。劇中的歷史景觀展現得頗為全貌,在當下視聽語言的加工下,呈現出歷史豐富而多元的樣態,是一部描繪從秦國走向秦朝光輝時刻的歷史長詩,也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戰國時代生活畫像,給予觀眾無限遐想與思考空間。
  • 這篇「賦」火了,《大秦賦》到底賦的是什麼?
    來源標題:《大秦賦》賦的是什麼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