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遷戶 走上幸福路(經濟新方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020-12-28 映象網

  核心閱讀

  雲南省政府近日宣布,鎮雄縣、會澤縣等9個貧困縣(市)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這個貧困縣數量曾居全國第一的省份,歷史性地告別了延續千年的絕對貧困。

  挪出窮窩、斬斷窮根,雲南實施大規模易地搬遷扶貧工程,數十萬貧困群眾實現從深山到城鎮的跨越。住進新房子、有了新產業,在貧困群眾面前開啟的,不僅有蒸蒸日上的新生活,還有廣闊的奮鬥新天地。

  一方水土養活不好一方人,雲南數十萬貧困群眾因此搬遷進城,不少縣市出現千人甚至萬人易地搬遷安置小區。這對當地社會治理、經濟發展來說,意味著什麼?記者來到雲南第一人口大縣昭通市鎮雄縣,進小區、跑商鋪,看易地搬遷戶的新生計新生活。

  人員培訓、激發動力

  農民工就業能力有提升

  電商培訓間隙,記者見到了母享鎮後槽村貧困戶陳付軍。不拿一天260元的工資,他選了只有60元補助的培訓。問他培訓有沒有用?「你不學,咋知道有沒有用,有舍才有得。」

  搬遷進城,以前視土地如命的陳付軍改變了想法。「種玉米土豆,是不會餓到。但人被土地拴住,按一個工100元算,其實虧了。」

  農村看似花銷少,可之前水路不通,大量工作都需要人力完成。陳付軍說,城裡水電、交通費雖然自己掏,但不用操持,能騰出時間專心務工。

  易地搬遷讓陳付軍有了打工收入,最近一年在工地的勞動則讓他更有信心。「一開始,求著老闆讓我當普工,工價一天180元。現在一天260元,給少了可不幹。」

  「務工過程中,就業能力也隨之提高。」縣人社局局長王萬輝表示,作為人口大縣,務工收入佔鎮雄貧困人口收入的80%以上。

  王萬輝介紹,縣裡通過組織務工,不斷提升服務農民工外出就業的水平,有的幹部甚至一個月同吃同住同勞動,確保穩崗。「一開始『保姆式服務』,現在得注意避免農民工過於依賴政府,要讓他們儘快融入當地、獨立發展。」

  因為貧困,馮登友高二輟學。為了讓3個兒子讀書,他和妻子早早來縣城租房打工。「家裡的茅草房只剩下一根木樑,多虧了易地搬遷,才在城裡有了房。」

  如今兒子們一個考上教職、一個當兵、一個讀研。家裡條件改善,馮登友知道感恩,當了樓棟長,帶著10多位貧困戶在工地就近務工。「兒子出息,還有這麼寬敞的房子,這不就是好日子?」

  人口集聚、收入增加

  生活服務業發展有空間

  收入高了,錢也更敢花了。陳付軍說,以前在村裡,逢年過節才能給孩子買件衣服,現在四季都要添置,還得多買幾件換洗。

  「貧困戶的支出,其實也是周圍商戶的收入。」舊府街道辦副主任趙剛表示,易地搬遷安置點除了幼兒園、學校,還配建了商鋪。

  原先一個村二三十戶,不需要小賣部。進了城,萬人小區就需要超市。隨著人口集聚,超市、理髮店、餐館等生活服務業發展起來。

  年輕小夥雷嘉銘,就近創業開起了理髮店。他坦言,頭兩年生意確實不好做。「年輕人還是外出務工的多,留下的老人、孩子基本不會做美容這樣附加值高的項目。」

  不過,他看好未來。「才搬遷進城,大家還在適應。過一兩年,收入進一步提高,消費習慣改變,會更敢花錢。有的年輕人在外學了技術,也會像我這樣選擇回來發展。」

  創業者的出現,也創造了更多就業。「我們店裡有5個員工來自貧困戶家庭,學徒工1個月收入1700—1800元,轉正後3000—5000元。」雷嘉銘說。

  理髮店、飯店、超市、水果攤……人口集聚帶來更多機會,但要在市場中生存並不容易。記者在農貿市場隨機走訪發現,商戶生意有些差別。

  蔬菜賣得還行,但水果店老闆陳永國有點發愁。「山裡老人沒見過這麼多水果,有次推銷椰子,結果老人說不認得,不知道能不能吃,不敢買。」

  乾果倒是賣得不錯。賣瓜子的翟長龍說,之所以賣瓜子,主要是因為保質期長,存得住。「整個市場,就我一家賣瓜子的。做啥買賣,還是得提前考慮清楚。」

  烤魚店老闆反映,平時生意一般,節日期間一座難求。「年輕人過節回來喜歡聚餐,平時老人還是不捨得在外面吃飯。」

  當地政府通過減免商鋪租金的方式,扶持貧困戶經商。「做生意得慢慢來,關鍵還是看未來。」雷嘉銘如今開了第二家店,也在安置點旁邊。

  人力充足、政策扶持

  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前景

  鎮雄人孫良健,前不久從廣東返鄉,創辦雲南訊立通電子公司,主營數據線加工。

  稅收有優惠、政府補助部分貧困戶工資,但他最看重的是勞動力資源。「在東部沿海,經常會有訂單卻招不到人的情況。」孫良健說,在老家,要多少工人,只要跟社區說,很快能就位。

  鎮雄的工人熟練程度有待提高,但孫良健覺得返鄉辦廠得堅持。「前兩年稍虧點都行,先培養熟練工。」

  同樣選擇返鄉創業的還有雲南中潤服飾公司負責人彭聰。他說,4個車間分散在易地搬遷安置點周邊,為的是方便留守婦女就近務工。廠裡95%員工是留守婦女,一大半都是貧困戶。「現在工人是稀缺資源,勞動密集型產業在西部地區有前景。」

  相對於東部,西部地區在政策上對勞動密集型產業更加「歡迎」,房租等成本也下降明顯。「物流成本略有上升,勞動力熟練程度也不比東部。但兩三年後,隨著勞動力水平提升,鎮雄的服裝加工業會更有優勢,現在這裡主要做中低端產品,三年後要逐漸發展中高端產品。」彭聰說。

  在福建打工一個月收入7000多元,在家鄉扶貧車間只能賺4000—5000元,可貧困戶胡貴林還是選擇留下。「能照顧倆孩子,都出去怕耽誤他們教育。」雷嘉銘當年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流水線工人,可是覺得自己沒法成長,最終轉行美容美髮。在舊府街道南苑社區黨總支書記趙高彥看來,現在年輕人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選擇工作,不僅看錢賺得多少,還要看對家庭、生活的影響。」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2日 03 版)

相關焦點

  • 雛鳳清於老鳳聲——安平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美了鄉村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收官之年,安平鎮緊跟時代步伐,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力、強化社會凝聚力、築牢產業支撐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 萬水千山脫貧路——寫在人民法院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
    今年3月6日,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發出總攻號令,對如何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進行了全方位部署。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國一盤棋,沒有局外人。茶寨村位於高寒地區,對於不具備發展條件的貧困戶實行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全村共易地搬遷39戶、209人,並在2019年5月集中入住了鳳凰縣禾庫鎮安置區。吳某家正是其中一戶易地搬遷戶。2019年,吳某全家10口人在禾庫鎮安置區分得了一棟250平方米的三層樓房。因該房屋至今尚未辦理產權證,且無房屋估價鑑定,故法院在審理離婚糾紛時,未對該房屋進行分割處置。
  • 「萌牛」出徵戰貧窮——平涼市崆峒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萌牛」出徵戰貧窮——崆峒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一線見聞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段睿?通訊員 張海民在距離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還有210餘天之際,記者走進貧困山鄉肉牛養殖合作社、新農村探尋基層幹部群眾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信心;一張張村民的笑臉幸福綻放,一座座產業大棚拔地而起,一個個宜居村莊蓄勢待發,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點燃希望
  • 趙宇在洋塘鄉調研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
    原標題:趙宇在洋塘鄉調研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7月9日上午,縣委書記趙宇來到洋塘鄉調研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在洋塘鄉,趙宇採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先後來到羊烏村貧困戶黃十斤、邊緣戶歐更華、賀廣德和陳家村邊緣戶陳五軍家中走訪。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易地搬遷戶 走上幸福路
    新疆日報訊(記者梁立華 甄世新 豆興軍報導)11月23日14時30分,記者隨託里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駐準噶爾社區「訪惠聚」工作隊副隊長魏衡從託里縣城出發,驅車前往鐵廠溝鎮準噶爾經濟開發區易地扶貧搬遷點,探訪搬遷後農牧民的生活。  準噶爾經濟開發區距託里縣城近200公裡,一路穿過荒山、戈壁,雖然道路蜿蜒,但並不崎嶇。
  • 凝心聚力戰貧困 砥礪奮進奔小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鎮遠答卷
    內容提要: 近年來,鎮遠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緊緊圍繞整縣「減貧摘帽」,以實現貧困群眾「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為目標,強化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下足「繡花功」、打好「組合拳」、啃下「硬骨頭」,紮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強「四力」、轉作風、講好伊犁脫貧攻堅故事
    伊犁州新聞職業技能大賽碩果纍纍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伊犁州黨委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的部署,統籌推進維護穩定、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工作,堅持「智志」雙扶,扎紮實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確保州直已脫貧人口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 貴州:壓實責任護航民生 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今年9月,在貴州省榕江縣定威鄉控乃村地質災害搬遷點群眾家門口,掛起了一幅幅門聯,簡單而樸實的對聯,是搬遷群眾居住環境改善和搬遷新居歡喜之情的真實寫照。  不久前,黔東南州榕江縣紀委監委在開展監督檢查中發現,控乃村地質災害安置點項目建設因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完工,該村46戶搬遷群眾住房安全得不到保障。
  • 易地搬遷戶 走上幸福路!《人民日報》點讚昭通鎮雄縣
    今天,《人民日報》3版頭條刊登題為《異地搬遷戶 走上幸福路》的文章,聚焦雲南昭通鎮雄縣異地搬遷戶住進新房子、有了新產業,開啟了蒸蒸日上的日子的脫貧之路。核心閱讀雲南省政府近日宣布,鎮雄縣、會澤縣等9個貧困縣(市)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這個貧困縣數量曾居全國第一的省份,歷史性地告別了延續千年的絕對貧困。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貴州壓實責任護航民生 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貴州壓實責任護航民生 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2020-10-16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重如千鈞。  人間萬事出艱辛。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掛牌督戰的52個未摘帽貧困縣如何攻堅克難?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水城縣深入實施「四個三」攻堅法精準打好...
    作為全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水城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是六盤水市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2018年以來,水城縣堅持實施「三段、三級、三專、三嚴」「四個三」攻堅法,集中優勢兵力、集中全部資源,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全速推進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實落地,精準打好脫貧攻堅戰,幫貧困群眾拔窮根摘窮帽,過上幸福美好新生活。
  • 雲南舉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昭通專場)
    原標題:6月29日雲南舉行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昭通專場  6月29日,雲南舉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昭通專場,請中共昭通市委書記楊亞林,中共昭通市委常委、昭通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陳真永,昭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施華松,中共魯甸縣委常委、魯甸縣龍頭山鎮黨委書記李善雲,
  • 鄭州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之易地扶貧搬遷專場
    一直以來,我市關於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總體思路和工作部署,緊緊圍繞「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的目標,採取強有力措施,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各項工作開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我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問。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任啟玉深入到查幹沐淪蘇木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4月15日,旗政府副旗長任啟玉到查幹沐淪蘇木呼特勒嘎查、浩伊日毛都嘎查、查幹錫熱嘎查、呼勒斯圖布朗嘎查督導指揮脫貧攻堅工作。任啟玉每到一個嘎查村都詳細查看檔案資料,與駐村工作隊及嘎查村兩委班子進行座談交流。
  • 寧蒗:讓易地搬遷戶家家有副「金扁擔」
    讓搬遷戶有一副挑得穩的「金扁擔」完成4萬多人易地搬遷任務,可說是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而事實上,這是寧蒗縣高質量脫貧「下半篇文章」的開始,是新奮鬥的起點。如何讓易地搬遷戶端穩就業「飯碗」,是「下半篇文章」的重中之重。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四川最後一批未摘帽貧困縣的「摘帽...
    決戰決勝的戰場,歷史終會銘記所有人的努力;未來終會見證,今朝盡寫傳奇。●摘帽策11月16日,記者走進普格縣夾鐵鄉莫爾非鐵村貧困戶有則色聰家中,硬化後的庭院寬敞乾淨,有則色聰正在衝洗摩託車。「脫貧了,我們要把裡裡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
  • 易扶搬遷圓了安居夢——婁底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之三(冷水江篇)
    —婁底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之三(冷水江篇)記者 李愛軍 通訊員 楊紋漪 餘宏2016年以來,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易扶搬遷安置住房建設2019年上半年全面完成,801戶2886人全部入住。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心系村民 情灑扶貧路——阿日並巴雅爾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心系村民 情灑扶貧路——阿日並巴雅爾 2020-06-05 04: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奏響美好生活新樂章——甘南州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綜述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徐錦濤攝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徐錦濤  2013年以來,甘南州3.9萬戶17.1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0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了貧困序列,貧困發生率從30.43%下降為零。截至2019年底,8個縣市相繼脫貧摘帽。  決戰決勝,步履鏗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