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扶搬遷圓了安居夢
——婁底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之三(冷水江篇)
記者 李愛軍 通訊員 楊紋漪 餘宏
2016年以來,冷水江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易扶搬遷安置住房建設2019年上半年全面完成,801戶2886人全部入住。
緊接著,冷水江市圍繞「搬得出、穩得住、有保障、能致富」目標,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脫貧計劃和後續幫扶措施,把易地扶貧搬遷與產業幫扶、技能培訓、扶貧車間、自主創業、公益崗位等進行對接,做到既挪「窮窩」,又換「窮業」。
搬得出:挪出窮窩窩,圓了安居夢
「十三五」期間,冷水江市易地扶貧搬遷任務2886人。數千人往哪搬、怎麼搬,考驗著冷水江市委、市政府的智慧與擔當。
冷水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黨政主要領導向乾勇、曾伯怡多次調度,靠前指揮,現場督戰,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冷水江市在易地扶貧搬遷中堅持就近小集中安置為主原則,儘量盤活廢棄的廠礦、學校及村級辦公場所土地,水、電、路、訊等投入相對較少;對工程質量嚴格履行甲方、住建、監理、安置點工作組、搬遷戶代表等五方監管。
項目完成後,冷水江市以安置點為單位建立了微信群,第一時間掌握並及時解決相關訴求;每個安置點設置工程公示牌及質量安全監督電話,張貼質量維修電話,建立質量問題日常維修工作機制;開展多輪深入排查和整改,房屋質量安全方面問題整改到位。
由於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進度迅速,冷水江市在全省最先完成封頂、最先完成竣工驗收和綜合驗收、最先完成項目結算、最先完成竣工驗收備案。
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還湧現出了一大批基層好幹部,冷水江市易地扶貧搬遷聯席辦主任李典樹為了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能夠住得好、安心住,連續奮戰在易地扶貧一線,連自己40多歲的妻子生二胎都沒能回去照顧。禾青鎮負責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彭丁陽,每天步行幾萬步入戶調查了解易地搬遷申報對象情況,在因過度勞累暈倒後,不顧醫生強制要求休息的叮囑,堅持給搬遷戶潘光玉解決生活難題。
穩得住:完善公共服務,打造「精品」安置區
「現在日子太好了,多虧了黨和政府。我以前住在三尖鎮九江村,房子破破爛爛的,現在的小區乾乾淨淨,晚上有路燈、能跳廣場舞,周末孩子能參加『讀書日』活動,真好。」現住在黃泥集中安置小區的搬遷戶李麗嬌,在安置小區樓下的扶貧車間就業,說起現在的生活一臉的幸福。
搬遷戶在這裡組成了一個不同意義的大家庭,那麼,如何讓搬遷戶融入這個大集體?
冷水江市開啟「六進小區」模式,打造「精品」安置區,給搬遷群眾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幸福家園。
「便民服務進小區」,10戶以上安置小區均成立了管理委員會,為搬遷群眾提供社區管理、就業扶持等服務工作。30戶以上的安置點,開辦了便民超市,方便搬遷群眾的日常生活。
「公益崗位進小區」,將公益性崗位向集中安置小區傾斜,30戶以上安置小區均設立環衛、物業等公益性崗位,既解決了搬遷群眾就業,又很好地維護了社區環境。
「勵志宣傳進小區」,在安置點進行全方位脫貧勵志宣傳,印發了脫貧勵志典型事例宣傳冊,開展送春聯、送電影、送文藝表演、集體舂餈粑等進小區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勵志宣傳和集體活動,增強搬遷群眾的融入感,激發自主脫貧意識。
「文體設施進小區」,根據安置點實際情況配套健身器材、廣場舞音響設備、閱覽室等文體設施,豐富搬遷群眾的文化生活。
「評比活動進小區」,在各安置點開展衛生文明戶、脫貧之星評比活動,極大提高了群眾的衛生文明意識和脫貧意識。
「技能培訓進小區」,人社部門組織的技能培訓優先安排搬遷群眾參加,開辦了扶貧車間的安置點開展崗前培訓。
能致富:多管齊下,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
貧困戶搬進了新家,如何真正實現穩定脫貧並走上致富之路呢?
冷水江市將產業扶貧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產業鏈發展緊密結合,探索推行「三產融合」精準扶貧模式,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將易地扶貧搬遷戶聯結在產業鏈上,實現扶貧產業項目和市域主導產業高度融合;創新「保底收購、委託幫扶、股份合作、資產受益、吸納就業」等利益聯結機制;實施「能人回鄉」工程,建設農產品加工企業,延伸研發、種植、加工全產業鏈;引導企業「上山下鄉」,發展休閒農業,域內已形成五星級農莊等旅遊主體98個,建成省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示範園5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7家,帶動易地扶貧搬遷戶400多人脫貧致富。
同時,在易地扶貧搬遷點建立扶貧車間,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辦服裝、玩具、電子產品、罈子菜加工等扶貧車間16家,實現集中安置點扶貧車間全覆蓋,解決300餘名貧困人口就業,貧困戶月均收入2200-3500元左右,實現「樓上居家、樓下工作」「既能工作,又能顧家」的便利。
冷水江還積極為易地搬遷貧困勞動力提供「311」服務,讓他們能獲得有效的崗位信息、免費技能培訓信息及就業指導服務;提供職業能力培訓、小額貸款等幫扶措施;加大扶貧公益性崗位的開發力度,確保未能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今年在公益性崗位就業的易地搬遷群眾有105人。
在冷水江市委、市政府的強力推進下,在扶貧幹部的辛勤付出下,冷水江市在省易地扶貧搬遷年度考核中,2017年、2018年排名均位於第二序列靠前,2019年位於全省得分最高的第一序列;2017年被評為全市「項目建設大比拼活動較大貢獻單位」、2018年被評為全市「六大提質工程市級重大項目良好項目指揮部」、2019年被評為全市重點推進項目優秀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