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人口達1000萬人 超三峽移民8倍

2020-12-2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導

&nbsp&nbsp&nbsp&nbsp「『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是1000萬人,要在五年內完成,規模之大、時間之緊前所未有。這次易地扶貧搬遷的人口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12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世界上超過千萬人口的國家有80多個,現在完成了這項工程,就相當於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這在中國的歷史上,在中國的扶貧史上也是空前未有的,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空前未有的。」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發布會現場 劉健 攝影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扶貧搬遷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手段、根本性措施。早在1983年,針對甘肅定西、河西和寧夏西海固地區,當地探索「吊莊移民」,開啟了扶貧搬遷的先河。之後,扶貧搬遷成為中國開發式扶貧的一個重要措施。2001年,國家發改委安排了專項資金,從國家層面有計劃、有組織開展了易地扶貧搬遷工程。2015年12月1日,國務院召開了全國易地扶貧搬遷電視電話會議,對「十三五」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動員部署。揭開了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序幕。

&nbsp&nbsp&nbsp&nbsp談及與此前開展的扶貧搬遷相比,「十三五」以來易地扶貧搬遷難在哪兒?

&nbsp&nbsp&nbsp&nbsp童章舜表示,搬遷對象都是貧中之貧。「中西部地區有意願,又有能力的搬遷的人口應該說已經基本搬的差不多了,剩餘的1000萬人,很多都是貧困程度深、原先也一直想搬,但是沒有能力搬出來。」童章舜說,「適宜搬遷安置的空間嚴重不足。『十三五』時期,搬遷人口主要集中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這些地區大多是山區、高寒山區、生態條件非常惡劣、自然災害頻發、生態環境敏感脆弱,這些地區人多地少,所以安置地也不好找,安置資源緊張。有的地方是有土無水,有的地方是有水無土。這些問題在西北、西南,特別是三區三州尤為突出。」

&nbsp&nbsp&nbsp&nbsp童章舜補充,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數萬個安置點,關係到近千萬搬遷群眾的切身利益,包括搬遷對象的識別、安置點的確定、建設、搬遷入住,後期產業的發展、社區管理、拆舊復墾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缺一不可,可以說這次搬遷也是一次不小的社會的重組。

&nbsp&nbsp&nbsp&nbsp「這對遷入地政府和遷出地政府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特別是一些跨縣安置的任務更加繁重,叫『事非經過不知難』。」童章舜認為,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實施如此規模、如此艱巨的偉大工程。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達1000萬人 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王紅茹)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12月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總人口達1000萬人,超過了上世紀80年代一直到2015年的680萬人口規模,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
  • 湯敏:中國扶貧搬遷規模極大,是三峽移民的8倍
    湯敏認為,中國的扶貧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中主要的經驗就是黨的堅強領導和全社會的動員,還有「五個一批」的扶貧方法,也就是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在提到易地搬遷脫貧時,湯敏介紹,這些年全中國搬遷1000萬人以上,是三峽移民成果的8-9倍。
  •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目前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
    從大山搬入縣城,從木屋搬入樓房,「十三五」期間,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累計投入各類資金約6000億元,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已全部喬遷新居。這是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成果。「960多萬人,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相當於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說。   走出大山後,新生活過得怎麼樣?
  • 渝論場|25.2萬人「壯闊大遷徙」——重慶易地扶貧搬遷破局有道
    潤溪鄉櫻桃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位於彭水縣潤溪鄉櫻桃村1組,共安置貧困人口11戶40人。資料圖25.2萬人,一步跨入新生活。再見,窮山窩!再見,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看病難……重慶市「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22日舉行。
  •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變化」甘肅「十三五」時期完成易地扶貧...
    「十三五」以來,甘肅堅持高位謀劃,高強度推進,舉全省之力,對49.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並建設竣工11.4萬套安置住房,群眾全部實現搬遷入住。2015年底,國家對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進行重大調整。
  • 【多彩視評】五步工作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多彩貴州網訊 近日,貴州因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登上新聞聯播!聯播稱,貴州省宣布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共搬遷18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50多萬人。從數量上看,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規模相當於冰島全國總人口的3倍多;從時間上看,貴州僅用了4年;從安置方式看,貴州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將徹底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
  • 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發布 我州多個集體和個人榜上有名
    11月3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國家發改委對從全國各地遴選出來的100個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200個搬遷工作擔當有為集體、200個美麗搬遷安置區、300名奮進易地搬遷幹部和400名勵志易地搬遷群眾進行集中通報,宣傳推介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十三五」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基層搬遷幹部的典型事跡和貧困搬遷群眾艱苦奮鬥光榮脫貧的感人故事
  • 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居安業安身安心安——銅仁 「四安家園」助搬遷...
    12月27日,銅仁市舉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暨銅仁創建「四安家園」研討會,來自省內外的百餘名專家學者齊聚黔東獻良策,就如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如何讓搬遷群眾實現「居安、業安、身安、心安」進行深入探討交流。
  • 5年960多萬人「挪窮窩」 這項任務難在哪兒?
    日前,國新辦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人類遷徙史和世界減貧史上的偉大壯舉世界上超過千萬人口的國家只有80多個,而近1000萬人易地搬遷,就相當於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這場歷時五年的奮鬥,堪稱人類遷徙史和世界減貧史上的偉大壯舉。
  • 易地扶貧搬遷中務實忠誠的發展改革人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聶伊冉、範紀安報導 「十三五」期間,近千萬農村貧困人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前所未有的好生活。人類減貧史上的壯舉在社會主義中國實現了。壯舉的實現得益於黨的頂層設計和無數基層同志的艱苦奮鬥忘我奉獻,符永偉就是千萬奮鬥者的一員。
  • 重慶已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
    新華網22日從重慶市「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獲悉,目前重慶市已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搬遷群眾全部實現入住。據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米本家介紹,2020年,重慶市共有城口縣、彭水縣等3個「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石柱縣發展改革委、武隆區發展改革委等6個「搬遷工作擔當有為集體」,黔江李家溪安置點等2個「美麗搬遷安置區」,9名「奮進易地搬遷幹部」和12個「勵志易地搬遷群眾」,入選國家「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向全國推介。
  • 易地扶貧搬遷讓近千萬貧困群眾過上新生活
    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途徑。目前「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任務和配套設施掃尾工程已全部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搬遷群眾基本入住。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近千萬貧困人口「挪窮窩」「換窮業」,逐漸擺脫貧困、安居樂業。
  • 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 ——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十三五」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搬遷安置和後續扶持各項工作,取得的成效受到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和地方有關重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導
  • 跨出深山去 幸福萬年長——銅仁市易地扶貧搬遷綜述
    「十三五」以來,銅仁市委、市政府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當頭炮」和重中之重,對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貧困群眾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全市共有64710戶293569人喻倩一樣,搬出大山「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過上好日子」。松桃苗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團山安置點。
  • 「展望「十四五」」貴州省生態移民局︱不斷提升搬遷群眾獲得感...
    ,2035年遠景目標,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明確要求,準確把握全會的精神實質,推動中央和省委關於易地扶貧搬遷和水庫移民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幹部職工紛紛表示,要認真學習、深入領會、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易地扶貧搬遷戰提供有力保障。  「十三五」期間,中國的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有近1000萬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方式脫貧,其中貴州搬遷的貧困人口佔到全國的六分之一。
  • 黃蓋淖鎮:易地搬遷換新貌,開啟幸福新生活
    黃蓋淖鎮「十三五」期間,全鎮易地扶貧搬遷1593戶、415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9戶、1468人,共涉及6個行政村、14個自然村。黃蓋淖鎮易地扶貧搬遷於2016年正式啟動,2019年底完成全部搬遷任務、實現入住。
  • 「輝煌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挪出「窮窩窩」圓了「脫貧夢」
    中國湘鄉網12月21日訊(湘鄉融媒記者:劉小琴 李方遒)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根本之策。「十三五」期間,湘鄉市共有261戶927名貧困群眾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擺脫了貧困,住上新房子,過上好日子。
  • 重慶已全面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
    12月21日上午,在「重慶市『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米本家就工作總體情況作了相關介紹。 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米本家稱,目前,重慶已全面完成6.48萬戶25.2萬人建卡貧困人口搬遷任務,搬遷群眾全部實現入住,重慶經驗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後2次推介。
  • 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住進好房子...
    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成為督戰重點:「十三五」期間,涼山易地扶貧搬遷35.32萬人,佔貧困人口總量的36%。只有打好搬遷「下半場」,才能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督促攻堅,確保按時搬進好房子「施工表不合理,這讓群眾怎麼順利搬遷?」今年4月初,來自四川省中江縣發改局的督戰隊員陳華偉在涼山昭覺縣查驗搬遷安置點施工進度,發現不少施工表上的竣工日期和計劃搬遷日期一樣。
  • 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
    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成為督戰重點:「十三五」期間,涼山易地扶貧搬遷35.32萬人,佔貧困人口總量的36%。只有打好搬遷「下半場」,才能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督促攻堅,確保按時搬進好房子  「施工表不合理,這讓群眾怎麼順利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