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情凱美瑞十二載 老車主體驗第八代凱美瑞混動

2021-01-17 汽車大世界

摘要:之前在全國媒體試駕會上已經體驗了全新的第八代凱美瑞,這次拿到了一臺全新凱美瑞混合動力版試駕車,決定約上老車主朱Sir,換個角度去看看第八代凱美瑞...

     「同佢相處嘅時間比我老婆仲長……」

    朱sir操著一口濃厚粵西口音的廣東話語重心長地說道。

    先來聊聊這次【老車主試新車】中的主人翁,一位06年的凱美瑞老車主,之所以叫他「朱Sir」,是因為曾經從事過汽車媒體工作,是筆者敬佩的一位媒體老師之一,雖然現在離開了汽車媒體行業,但是熱愛汽車的朱Sir經營起了一家車房(汽修美容店),繼續延續汽車夢想。

鍾情凱美瑞十二載 老車主體驗第八代凱美瑞混動
 

    之前同事在全國媒體試駕會上已經體驗了全新的第八代凱美瑞,這次編輯部又拿到了一臺全新凱美瑞混合動力版試駕車,筆者決定約上老車主朱Sir,從老車主的角度去看看第八代凱美瑞。

第八代凱美瑞是一臺國產化後的首款凱美瑞車型

    首先我們先來聊聊朱Sir的這一臺凱美瑞,這是一臺國產化後的首款凱美瑞車型,2006年在22.98萬裸車價基礎上再加價1.8萬購入的。起初是一臺「爸爸的車」,的確以當年凱美瑞的形象實在和朱Sir的年輕氣質不搭調,所以這輛車長年累月被「遺棄」在車庫,直到09年才正式交到了朱Sir的手上。

    也許很多人心存疑問,當年加價1.8萬買一臺凱美瑞值得嗎?實際上那個年代可以選擇的B級車並不多,所謂的「日系三劍客+帕薩特」幾乎佔據了整了B級車市場,而且再加上當年首款國產化的凱美瑞形象十分的穩重內斂,深得中年油膩男(當年主力消費人群)的青睞,甚至許多機關單位都願意採購這一代的凱美瑞作為公務用車,直到前些年,這一代的凱美瑞仍然以網約車中的「專車」形象出現在大家的視野。

第八代凱美瑞——即便是「開不壞的豐田車」也離不開日常細緻的維護
 

    朱Sir的這一臺凱美瑞陪伴了他12年,共行駛了170000+km,沒有大修過,走南闖北從來沒有把朱Sir拋棄在路上,「可靠」是朱Sir對於他這臺凱美瑞的詮釋。當然即便是「開不壞的豐田車」也離不開日常細緻的維護,12年來這臺車一直都是朱Sir親自上手保養,發動機也堅持用進口的全合成機油養護著,為了保持最佳的底盤狀態,在15萬公裡的時候朱Sir為愛車更換了底盤件,重新煥發愛車的活力。

【試駕第八代凱美瑞,朱Sir有新睇法!】 

第八代凱美瑞採用非對稱性的「Y」字型設計

    相比較於朱Sir的這一代凱美瑞車型,全新一代的已經顛覆了對以往凱美瑞形象的認知,低重心、寬車體的特點更趨運動化,擺脫原來「行政轎車」的形象,如今的凱美瑞不再是中年油膩男的首選,而是陽光型男標配。在內飾方面朱Sir同樣有了很大的改觀,第八代凱美瑞中控臺採用了非對稱的「Y」字形設計,在視覺上營造出以駕駛員為中心的包裹感,這一點讓凱美瑞的司機找回了存在感,不用擔心自己有「專車司機」的錯覺。

第八代凱美瑞車身尺寸和軸距都有所增加

    在車身尺寸上,第八代凱美瑞車身長寬高分別為 4885*1840*1455mm,軸距為2825mm,相比前兩代的車型在長度、寬度和軸距上都有所增加。在豐田TNGA戰略下,第八代凱美瑞對於內部空間的優化再次升級,追求的是為駕駛者和車內的乘客提供舒適且安全的大空間,設計師對坐墊位置、方向盤角度、踏板傾角等設計都精確到毫米,座椅後置約40mm、降低 22 mm、座椅滑動量增加20mm、方向盤傾斜量擴大10mm,減少長途駕駛的疲憊感。

第八代凱美瑞配備了JBL音響

    朱Sir經常誇自己的老凱美瑞座椅猶如家裡的沙發一樣舒服,體驗完新的凱美瑞座椅後又有了不一樣的看法,第八代凱美瑞的全新座椅採用立體運動風造型,使用新型彈簧及高密度且高阻尼的聚氨酯材料製成的座墊,實現更好的乘坐包裹性。我們這臺試駕車是凱美瑞混動版的頂配車型,配備了JBL的音響,雖說音效沒有好聽到能讓耳朵懷孕的境界,但是A柱兩側的「JBL」logo還是能滿足小小的虛榮心。

第八代凱美瑞中央扶手設計了控制面板

     第八代凱美瑞更加重視二排乘客的乘坐體驗,中央扶手的位置設置了控制面板,可以操作多媒體系統,後排座椅靠背調節,空調和後遮陽簾的電動開啟,滿滿的儀式感。

第八代凱美瑞搭載了豐田最新的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統

    經過十幾年的技術革新,凱美瑞在駕駛輔助功能上有了更多的造詣,試駕的頂配車型搭載了豐田最新的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統,包括PCS預碰撞安全系統、LDA車道偏離警示系統、AHB自動調節遠光燈系統和DRCC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通過先進的毫米波雷達和單反攝像頭協助配合,提供更安全的駕駛輔助。

第八代凱美瑞——發動機和電動機的配合默契度根本不用擔心

    試駕的凱美瑞混動版搭載的是2.5L發動機+電動機組合,綜合功率達到了218馬力,而且發動機的熱效率達到了41%。動力輸出特性上,全新凱美瑞混動與許多豐田混動車型一樣,它在步情況階段同樣會以純電作為驅動力,從而保證低速情況下的燃油經濟性。對與這臺發動機和電動機的配合默契度根本不用擔心,只管放心開好車就夠了,發動機介入工作的時候沒有任何明顯的抖動感,能量回收同樣十分順滑。

第八代凱美瑞轉向手感相比往代車型來說要顯得偏重,轉向質感精確、迅速、緊湊

    以往豐田的底盤調教都是追求的那種平庸中略帶舒適的駕駛特性,全新凱美瑞的底盤有了一些改進,整體更加厚重和緊緻,加上重心降低,路面信息的回饋也更豐富一些。全新凱美瑞的轉向手感相比往代車型來說要顯得偏重,轉向質感精確、迅速、緊湊。

第八代凱美瑞油耗為百公裡4.7L左右

    5天的試駕體驗中,共計行駛了600公裡,涵蓋了擁堵的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路況,綜合下來油耗也僅為百公裡4.7L左右,一年到頭算下來確實能夠省下不少油錢。

第八代凱美瑞的一大特點——實用耐開

相關焦點

  • 廣汽豐田TNGA優勢凸顯 第八代凱美瑞續寫輝煌
    14年間,平均每天有超過391位車主選擇凱美瑞,在歷經第六代和第七代車型的穩步發展後,如今第八代凱美瑞憑藉其卓絕的產品品質,續寫新的輝煌。回看歷代凱美瑞車型不難發現,「凱美瑞速度」不斷提速的背後,離不開強大產品力與紮實口碑:經典耐看的造型、貼心舒適的駕乘空間、同級領先的綜合實力,始終是凱美瑞無法割捨的標籤。
  • 第八代凱美瑞:這才是我的真面目
    凱美瑞就是一塊大餡餅第8代凱美瑞於2019年上市,車型分為燃油版和混動版本,更有10款在售車型,入門2.0E精英版17.98萬起步,頂配2.0S峰尚版20.58萬;入門2.5G豪華版21.98萬起,頂配2.5Q旗艦版的價格是25.98萬;混動版本的價格區間在23.98萬到27.98萬。
  • 這城裡,第八代凱美瑞雙擎的那些日與夜
    像第八代凱美瑞一樣。新上市的2019款凱美瑞擁有包括豪華版、運動版和混動版三大系列十款車型,在表達審美共性的同時,為用戶提供了多元選擇,更能彰顯自我態度。如果說凱美瑞雙擎豪華版車型高端大氣的形象是對城市集體呼聲的迴響,那麼凱美瑞雙擎運動版車型則是對城市個體思想的感應。
  • 200萬輛車主的選擇 試駕全新第八代凱美瑞雙擎
    作為豐田在國內首款TNGA架構車型,全新第八代凱美瑞以出色的數據,證明了其出色的品質與實力。今天,我們再次與凱美瑞來了一次深度接觸,看看它還會有哪些驚喜帶給我們。超低的車身重心、寬尺寸的車身比例,以及同級獨有的雙造型設計,讓第八代凱美瑞個性十足,使其從眾多的中級車中脫穎而出。豪華版車型車頭採用了梯形橫條格柵設計,而運動版車型則使用了X造型的中網。遠近光一體式LED大燈,波紋狀LED日間行車燈,加上18英寸鋁合金輪轂,帶來了巨大的視覺衝擊力。
  • 第八代凱美瑞到底怎麼樣?開了2年2.6萬公裡,聽聽真實車主怎麼說
    說起第八代凱美瑞,我想沒幾個媒體人有我更深刻、直接地了解這款車了。因為很多人評車試駕也就開了50-200公裡。而作為真實車主我從2018年1月提車到現在,開了2年2.6萬公裡。它是我的生活用車,也是我的工作用車。今天我就把這車的真實感受分享給大家,相信對你選車買車有幫助。關於買中級車,你有什麼問題或想知道的,歡迎留言,我會及時回覆你。
  • 第八代凱美瑞究竟好在哪兒?聽聽他們怎麼說|車主實錄
    今天,麻辣車事甄選出了5位車主代表,聆聽他們與第八代凱美瑞之間發生了哪些或是溫馨或是感動的用車趣事。換車就換豐田車,選車就選凱美瑞受訪人:劉小姐關鍵詞:全職奶媽、熱愛旅遊「之所以選擇凱美瑞,就是因為它的品質好。家裡四五個親戚都開豐田的車,一致好評。再加上想選擇一輛舒適豪華的B級車,所以當時沒猶豫的直接選了第八代凱美瑞」。
  • 第八代凱美瑞兩年使用感受,日系車皮薄?來聽車主的感受
    3年,15位車主,用生活來體驗,用時間來書寫,每一個分享都是對於一個品牌成長的見證。2018年Q先生20多萬買了一輛凱美瑞,用幾年了,Q先生對於它的評價是如何的呢。這輛主流的B級轎車對於他的意義又是什麼,他又有什麼樣的期待和建議呢?為什麼選擇凱美瑞?
  • 2019款第八代凱美瑞真「加量不加價」?
    眾所周知,隨著國內排放政策的逐步收緊,既符合消費者傳統用車習慣又能實現節能減排的混動中級車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其優點非常明顯,一方面無疑是省油,在電機的介入下,混動車型的百公裡油耗遠低於同級別燃油車;另一方面,油電混動車型不需要充電樁,對基礎設施的依賴相對較低。
  • 同樣的配置不同的誠意 亮點解讀第八代凱美瑞
    2, 全景天窗人人愛,細節雕琢大不同從誕生(1982年)至今,經歷了36年、8代更迭,擁有2000萬用戶的凱美瑞,中肯地評價,真的是輛好車。但它以往的外形設計偏保守,導致用戶群體不夠年輕化,而從現在的第八代開始,它成為了一款老少皆宜,回頭率超高的車型,原因很簡單,外觀顏值的提高。 提高顏值的方法有很多種,以凱美瑞渾然一體的全景天窗為例。
  • 豐田八代凱美瑞到底有"多強"?聽聽車主們是怎麼說的吧!
    說到日系車,那麼就不得不提豐田旗下的這款八代凱美瑞了。雖說在中型轎車中的競爭十分激烈,但是豐田凱美瑞卻能夠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很多人繞不開的車型。自從該車換代之後,更是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眼球。因為新車不管是動態,還是靜態方面,都改變了我們之前對它的看法。相比於更方面都比較均衡的老款凱美瑞來說,新車要更加凸顯它的優勢。
  • 第八代凱美瑞哪款值得買 各車型配置分析
    導讀:廣汽豐田凱美瑞中規中矩的整體表現,在前幾年一直取得不錯銷售成績,但汽車氣場在發展,為了維持自身的競爭水平,凱美瑞也是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全新的第八代凱美瑞採用了「TNGA」的設計概念,新車裡裡外外和舊款車型有著巨大差異,無論設計風格還是傳動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八代凱美瑞混動,有進步沒驚喜
    一直很喜歡凱美瑞,把它視為最完美的家轎沒有之一,用著貼心,開著順心,養著省心。文|之見一直很喜歡凱美瑞,把它視為最完美的家轎沒有之一,用著貼心,開著順心,養著省心。新凱美瑞推出幾個月以後,終於借道重慶提車的機會好好感受了一次,以下所有內容僅限於2018款凱美瑞混動頂配。
  • 凱美瑞
    12月1日,廣汽豐田宣布第八代凱美瑞11月銷量為20022輛,刷新歷史單月最高銷量紀錄,同比增長23.1%;1-11月累計銷量166540輛,並以12.5%的市佔率在細分市場排名前列,相當於平均約每8位中高級轎車消費者,就有1位是第八代凱美瑞車主。
  • 2019款330帕薩特和第八代凱美瑞2.5G,到底怎麼選?哪款更合適你
    大家好,我是「汽車大表弟」,專為大家提供最新、最熱的汽車資訊,分享自己和朋友的用車體驗,歡迎閱讀。今天給大家分享2019款330精英帕薩特和第八代凱美瑞2.5G款的購車體驗。對於一款商務兼家用的B級車,既滿足了商務用途,又彰顯了著非凡的實力。
  • 凱美瑞2.4g和2.4v區別在哪裡
    【太平洋汽車網】凱美瑞2.4G和2.4V區別主要是配置不同,2.4G比2.4V多了智能鑰匙、AFS隨動轉向前大燈、17寸輪轂、空氣淨化裝置、側氣囊和氣簾、等離子發生器、倒車雷達、牽引力控制系統、車身動態穩定系統。
  • 第八代凱美瑞改款上市,軸距近2.9米,搭載2.5L發動機!
    作為豐田品牌TNGA首款戰略轎車,全新第八代凱美瑞自上市以來便備受業界的關注,憑藉高價值、豪華感、個性化的越級產品力成為中高級轎車價值旗艦。全新第八代凱美瑞此次搭載全新TNGA動力總成、新增凱美瑞雙擎運動版、全系車型增加和升級多項先進配置,將以更高價值體驗和更多元選擇回饋消費者的喜愛和認可。
  • 第八代凱美瑞並不只靠外表,B級車中的王者,黑科技運用可圈可點
    到目前為止,廣汽豐田凱美瑞已經推出第八代了,在剛上市頭一年便創下了年銷量185,245輛的驕人成績,這樣的成績另無數同級別車汗顏,就連日系老牌車本田雅閣在去年也成為了豐田凱美瑞的綠葉陪襯。集漂亮、黑科技於一體,完敗同級別大多數車型廣汽豐田第八代凱美瑞無論是在外形還是科技的運用上都達到了當前世界領先水平,這是絕大多數同級別車不可比擬的。
  • 全新八代凱美瑞,提速襲來_易車網
    我們去買車的時候,往往注重的就是汽車的一個性價比,一看價錢,二看配置,三就是看這車適不適合我們,說了這麼多呢,言歸正傳,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輛日系車,這輛車就是最近全新登場的第八代豐田凱美瑞。凱美瑞這車不錯,那麼很多人都對它相當熟悉了,豐田凱美瑞可以說,作為一個中級別的車,那麼它在各種方面都表現的十分的不錯。一是省油二是車身輕提速快。
  • 八代凱美瑞好評眾多,真的那麼完美麼?來,吐槽下
    眾所周知,豐田第八代凱美瑞從其上市到現在,銷量很可觀,而且不管是媒體還是個人車主,談及此車時,都是好評如潮,我個人也不例外,曾經試駕朋友的凱美瑞3天,給我的感覺也是非常不錯的。這代凱美瑞,從裡到外,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摸的到的,摸不到的,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外觀的造型更加的年輕化,對年輕人的市場份額佔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 簡評第八代凱美瑞造型:車似看山不喜平
    2006年,豐田將六代凱美瑞正式引入國產,相比之前進口「佳美」的朦朧身份,凱美瑞準確的定位與清晰的產品語言,使它迅速佔領大片市場,上市第二年就摘得了同級冠軍的桂冠,並在之後幾年內長期霸佔「同級標杆」的地位,「凱美瑞的對手」來了一撥又一撥,只有六代凱美瑞依然穩如泰山。宜商宜家的產品定義、大氣穩健的造型使它力壓帕薩特與雅閣,成為了那個年代中國消費者對「中高級車」的標準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