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肚子凸、膝過伸,11組訓練改善腰骶部肌肉失衡!

2021-01-17 康端康復

要說身上哪個部位最容易疼痛

下背部簡直首當其衝

要說身上哪個地方的肉最多餘

肚子估計能排上前三

要說身上哪個位置最不該凸出

小腿肚佔有一席之地

如果以上問題你全都有

恐怕需要考慮一下下交叉症候群了

什麼是下交叉症候群?

下交叉症候群也稱骨盆交叉症候群,具體是指背側緊張的胸腰伸肌和位於腹下緊張的髂腰肌、股直肌前後交叉,以及腹前薄弱的深層肌肉和薄弱的臀大肌、臀中肌前後交叉。

下交叉症候群可分為A、B兩種類型。

A型:主要表現為腰椎過度前凸以及腰椎上段和胸腰節段過度後凸,即駝背姿態。運動過程中髖關節多屈伸動作,站姿狀態下為骨盆前傾、輕微的屈髖和屈膝的體態。

B型:此類患者腰部從胸腰節段開始前凸減少,胸椎代償性後凸增加,會出現駝背,頭部過度前伸的體態,並且人體中心後移,肩部位於人體中軸線後面,膝關節出現過度伸展。

下交叉症候群是哪些肌肉失衡了?

1、繃緊、短縮的肌肉

髂腰肌:髂腰肌作為脊柱核心肌群之一,對維持脊柱-骨盆-下肢的穩定性十分重要,一旦過分緊張,就會打破骨盆與腰椎的生理平衡,造成骨盆傾斜和腰椎失穩。豎脊肌的腰椎部:屬於腰部椎旁肌之一,協助承擔維持腰椎穩定的責任。長期處於高張力牽伸狀態時會出現局部炎症反應,產生腰部肌肉酸痛。梨狀肌:梨狀肌和臀中肌一起維持著髖關節的穩定作用。梨狀肌會經過坐骨大孔穿出,坐骨神經也是如此,如果梨狀肌緊張攣縮,就會引起一系列疼痛症狀。股直肌:股直肌是大腿前面中部較淺的一塊肌肉,有伸膝關節及屈大腿的作用。當股四頭肌(尤其是股直肌)變得緊張時,會使整個骨盆向下或者向前。闊筋膜張肌:闊筋膜張肌緊張會向下牽拉髖骨前端,造成骨盆前傾,進而導致背部過度彎曲,引發腰痛。腰方肌:腰方肌屬於核心肌群,維持著腰椎和骨盆的穩定。 腰方肌緊張短縮會牽拉腰椎和骶髂關節,使其錯位,甚至向下牽拉肋骨,影響脊柱曲線。髖關節內收肌:包括大收肌、長收肌、短收肌、恥骨肌和股薄肌,上連骨盆,下聯膝關節。髖內收肌群過緊可導致髖外展活動度受限,骨盆不穩定,腹股溝疼痛,以及膝蓋外翻。膕繩肌:包括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頭肌。膕繩肌緊張縮短會導致骨盆後傾,腰曲變小,進而影響胸椎曲度,引發駝背,還會造成膝關節不穩。

2、被抑制和無力的肌肉

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臀大肌無力時為了維持正常步態就需要膕繩肌代償,臀中、小肌無力時為了在行走時維持骨盆穩定就需要腰部和腿部的肌肉代償。腹肌: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腹肌無力可導致骨盆前傾和腰椎生理彎曲增加,並增加腰背痛的機率。

下交叉症候群的調整訓練

背部放鬆:仰臥在泡沫軸上,雙腳撐地,吸氣雙腳推地,髖部抬起,滾動按壓胸椎段,持續30s。

箭步蹲:雙手掐腰,一腿在前,一腿在後,屈膝下蹲,前腿大腿與小腿保持90°,注意膝蓋不超過腳尖,後腿向後伸展。重心前移,下壓髖部,保持10s換方向,重複3次。

股四頭肌拉伸:取站立位,左側手握住左側腳,將左側腳輕輕拉向臀部,保持10~20s。換方向。

髖內收肌放鬆:單側大腿內側放置泡沫軸上,小臂支撐保持平衡。在可承受範圍內,將身體重量儘可能多的壓在泡沫軸上。來回滾動15-20次。

闊筋膜張肌訓練:背對牆雙膝跪地,腳趾碰到牆面。右腳向前邁一步踩實地面,右腿與地面垂直。上半身向前傾斜,靠在右大腿上,左膝屈曲90°靠在牆上,左腳沿牆向左滑動約30cm,收緊腹部,雙手置於右膝,上半身微微向右傾斜,與腿部形成弓形。然後慢慢伸直手臂拉伸5-10秒,感覺大腿外側出現牽伸感,放鬆5-10秒,注意不要弓腰。左腳抵住牆壁,左膝下壓地面產生抗阻力,放鬆5-10秒,重複3次。

梨狀肌拉伸:直立位,膝蓋伸直,面朝一個與髖部等高或比髖部稍低的桌子,將拉伸側的腿屈膝屈髖成90°左右平放在桌面上,身體儘量往拉伸側足部方向彎屈。自我牽伸至臀部有緊繃感後停留30s。

腰方肌拉伸:身體右側臥位,前臂支撐身體,保持身體挺直。彎曲左腿,儘量向上方提起,下方腿保持不動,下方腿與身體保持直線。右手撐地拉伸5-10s。慢慢伸直手臂,左手輔助保持平衡,直到右側腰出現拉伸感,放鬆5-10s。位於下方的腿發力壓地板,產生阻力,保持5-10s。繼續伸直手臂做進一步拉伸,直到到達新的終止點。重複3次。注意在拉伸過程中出現疼痛立即停止。

膕繩肌拉伸:取坐位,一側腿在前方伸直,另一側腿屈膝平擺,足掌抵住伸直的大腿內側,雙手置於身體兩側以維持身體平衡,上半身保持腰背挺直,緩慢向前伸。

不完全仰臥起坐:取仰臥位,屈膝,雙腳著地,吸氣準備,呼氣起身至一半位置,再吸氣回歸。

臀橋:屈膝仰臥,兩臂自然伸於體側,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收腹斂臀,髖關節伸直,保持軀幹和大腿在同一平面上。

蚌式開合:側臥,軀幹保持一條直線,雙膝微屈,腳跟併攏,進行髖外展動作,保持骨盆中立,頭部可以用自己的手或枕頭支持。進行 3 組,每組重複 15 次。如需更大阻力可加彈力帶。

在鍛鍊薄弱肌肉前,應先降低肌張力和牽拉縮短的肌肉,身體已有不適症狀的的朋友不建議自行鍛鍊,有腰椎、膝關節問題的人群亦需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

【本文參考文獻】

張榮,範華雨,程坤.髂腰肌與脊柱退行性病變相關性研究[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16):154-155.

喬培柳,塔依爾·阿不都哈德爾.腰椎退行性疾病椎旁肌的漸進變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44(18):7205.

朱光瓊,劉建,李壽田.腰方肌的應用解剖學研究[J].四川解剖學雜誌,2014,22(3):32-33.

李永超.不同運動幹預方案對女性A型下交叉症候群幹預效果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9.

劉聲俠.下交叉症候群運動幹預研究[D].江西:江西師範大學:2020.

張龍鳳, 吳鍵, 方正. 下交叉症候群骨盆前傾的矯正教學與練習——青少年健康體能教案(九)[J]. 中國學校體育, 2019(10).

託馬斯·亨德裡克森;張志傑,劉春龍,王學強主譯.骨科疾病:評估與手法治療[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2019:101-102.

編輯:石亞盟

相關焦點

  • 下背痛、肚子凸、膝過伸,11組圖解訓練改善這些腰骶部肌肉失衡造成的困擾!
    要說身上哪個地方的肉最多餘肚子估計能排上前三要說身上哪個位置最不該凸出小腿肚佔有一席之地如果以上問題你全都有恐怕需要考慮一下下交叉症候群了下交叉症候群也稱骨盆交叉症候群,具體是指背側緊張的胸腰伸肌和位於腹下緊張的髂腰肌、股直肌前後交叉,以及腹前薄弱的深層肌肉和薄弱的臀大肌、臀中肌前後交叉。下交叉症候群可分為A、B兩種類型。
  • 快速矯正膝蓋超伸!倩狐教你簡單4動作膝超伸改善、脂肪也減去
    正常來說,我們的髖關節、膝和踝都會在一條直線上,然而膝蓋超伸的站姿,是透過膝蓋後側來支撐身體,這時候整個大腿肌肉是下垂的。視覺上膝蓋後側有著富貴包,膝蓋前側則好像有雙下巴,堆著一層肥肥贅肉。為什麼會產生膝蓋超伸呢?除了遺傳、運動後天造成(芭蕾舞等等)之外,現代人通常是因為大腿肌力不平衡所造成。
  • 闢謠:O型腿無法通過訓練矯正?不一定,功能性失衡的O型腿就可以
    ②自然站立,觀察膝關節側面,一般O型腿都會伴隨一定的膝關節超伸問題,即膝關節向後過於收緊,並沒有與踝關節垂直,而是位於其後方。如果有膝超伸問題,你就需要注意了。②容易引發假胯寬、膝超伸、骨盆失衡等一系列問題之前我們說過,這其實是一種連鎖反應,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改善,這些問題也就會一一呈現。其中假胯寬和膝超伸現象我們最為常見。由於我們的股骨打開過大、膝關節不穩定,從而造成胯部看著很寬大,並且由於膝關節超伸,又會顯的腿很短。
  • 駝背、骨盆前移、膝超伸,8個動作矯正懶人專屬搖擺背!
    圖片來源:肌肉測試與功能:姿勢與疼痛搖擺背的主要特徵是頭部前移,頸椎輕微拉長,胸椎弧度增加,下腰椎區域的屈曲增加(變平坦),同時骨盆後傾,髖關節過伸並伴隨著骨盆前移,膝關節過伸,踝關節保持在中立位或蹠屈位。
  • 突然發現江疏影的膝蓋超伸居然好了!
    什麼是膝蓋超伸 膝蓋超伸又叫膝反弓,是指膝關節伸展幅度過大,通常超過了185°。從解剖上講,是脛骨的頂端相對於股骨向後滑動,使得膝關節向後過度打開,側面看呈後凸的弧形。 通俗的講就是關節的伸展超過了合理的幅度,如下圖所示。
  • 膝關節超伸原因及改善
    膝蓋過伸,我們常說是膝超伸,人體在站立時,膝蓋應該是伸直的,也就是大腿和小腿基本是一條直線(解刨體位是 股骨大轉子 腓骨小頭 腳外踝成一條直線)。但是,如果在這個基礎上,膝蓋再進一步向腿後側伸展超過5度,大腿和小腿就形成一個「C」的弧形,就形成了膝超伸,也叫膝蓋反弓。
  • 教你如何快速矯正膝超伸
    娛樂圈不乏很多女明星的大長腿照片,像楊冪的,關曉彤的大長腿,真的是令人羨慕,但一些明星的腿從正面看是又長又直,但從側面看,就有輕微膝超伸,膝蓋過度伸直,小腿彎曲弧度太大。那麼如何知道自己存在膝超伸呢?評估自己是否有膝超伸膝超伸簡單地說就是膝蓋過度伸直。你可以照鏡子或者讓別人幫忙拍個全身照,側面看膝蓋是否能與骨盆、腳踝連成一條垂直線,正常膝蓋有-5°超伸範圍,如果你的膝蓋往直線後面超過-5°,大小腿成反折弧形,那就是傳說中的膝超伸了。並且,如果你站久了容易膝蓋疼,或者跑步很容易膝蓋疼,也要注意一下了!
  • 伸展會讓你的肌肉柔軟度更好,從而減輕肌肉緊繃感,改善身體疼痛
    主要一個原因就是肌肉長期處於緊繃的狀態,得不到鍛鍊,從而引發身體的疼痛。這就可以解釋,你去健身房鍛鍊或者請私教授課的時候,會有拉伸的課程,目的就是讓你的肌肉得到放鬆,從而改善身體的疼痛。作為一名專業健身教練,坦白的說,我有時候寧願給大家上健身課,而不願意給單個學員上拉伸的課程。
  • 江疏影的腿被上帝吻過吧,沒有膝超伸,直到不像話
    首先我們來看看膝超伸對人有什麼危害?,對舞姿的要求及長期穿著舞鞋練舞,就很容易膝超伸;而普通人的膝超伸很多都是不良站姿導致的。普通人的膝超伸,主要原因是腿部肌肉力量使用不平衡導致的,所以膝蓋超伸其實不可怕,學會正確的調整,就可以改善,不會持續對膝蓋造成永久性傷害。
  • 錯誤走姿、膝超伸、扁平足都該考慮一下!
    對於不常運動的人,大腿前側肌肉(股四頭肌)發達緊張,對應的大腿後側肌肉(膕繩肌)力量薄弱,失去平衡就會導致過度伸膝從而造成膝超伸。此外,核心肌群薄弱、不良站姿、足底或小腿後側筋膜過緊也都會造成膝超伸。【日常鍛鍊調整超伸腿】大腿前側放鬆:泡沫軸放置於大腿前側,在膝與髖之間來回滾動,滾動1分鐘。
  • 江疏影的超殺腿,沒有膝超伸,直到不像話
    很多小姐姐追求細長直腿,卻經常忽略了膝蓋超伸的問題,為什麼膝蓋超伸要重視呢?首先我們來看看膝超伸對人有什麼危害? 先天因素造成的膝超伸這裡就不討論了,後天形成膝超伸的,比如芭蕾舞者,對舞姿的要求及長期穿著舞鞋練舞,就很容易膝超伸;而普通人的膝超伸很多都是不良站姿導致的。
  • 練好這塊肌肉,就等於有了「合金膝」!
    1、從股四頭肌在我們人體的分布來看,上述四部分肌肉中,有三部分起自大腿的股骨:分別是:股外側肌、股內側肌和股中間肌,這些肌肉和股四頭肌的肌腱相連;他們是單關節肌肉(只影響身體中的一個關節),這些肌肉的功能是使膝關節伸直——直膝;剩餘的股直肌是股四頭肌中唯一一個雙關節肌肉(影響二個關節),膝蓋和髖關節,向前連接到臀部,以協助屈髖做到關節屈伸。
  • 一個姿勢改善小腿粗,小腿外擴。要在腳底下功夫了
    推薦一個姿勢幫你瘦腿,改善小腿肚子粗,小腿外擴。噹噹當,隆重介紹瑜伽體式--三角伸展式!但是不能只是模仿做動作,這其中的細節要認真體會,啟動正確的肌肉,做到關節正位,不僅矯正腿型,還能避免關節損傷哦。今天只給大家分享,如何正確練習三角伸展式,達到瘦小腿,矯正小腿肚子過大、外擴效果。首先分析一下,是什麼情況造成了小腿肚子粗而外擴呢?
  • 了解膝超伸,4個步驟,讓你的體態重回美麗,運動更有活力
    這意味著單純的減脂是無法讓你擁有細直平滑的雙腿,需要進行針對腿型的改善。什麼是膝超伸人體的腿部在正常情況下從側面來看,我們的髖、膝、踝三處關節應處於一條直線上,如果我們的膝關節能伸展超過五度,大小腿形成「C」狀,呈膝反弓狀,那麼就造成了膝關節超伸。
  • 骨盆前傾原因及改善
    骨盆前傾 :骨盆前側肌肉與後側肌肉張力的失衡骨盆前傾的原因骨盆前傾的本質原因是前側 髖部屈肌過緊、腹部肌肉力量過弱,後側下背部肌肉過緊 臀部和膕繩肌(大腿後側)肌肉力量過弱。造成這種肌肉失衡原因的場景1-肥胖人群,肥胖會導致腹部肌群無力,軀幹後側的肌群比前側的無力,使骨盆前傾(孕婦也會出現此情況)2-久坐人群,由於長期久坐缺乏臀部練習,臀肌功能喪失,會使骨盆前傾3-特殊職業,比如模特,經常穿高跟鞋的人群會出現骨盆前傾改善方法
  • 圓肩駝背頭前傾是現代人的常態 如何有效的針對改善?
    開始肌肉訓練的時候,大多人重心都放在練肌肉上,很少會注意到圓肩的問題。你有圓肩嗎?如果沒有,你知道要怎麼預防圓肩嗎?以下這篇文章,就要來告訴大家什麼是圓肩,以及要怎麼改善圓肩。不管你有沒有圓肩,都值得一看喔。圓肩是什麼首先來看看什麼是圓肩。
  • 《三十而已》熱播,發現江疏影的膝超伸居然好了!是如何做到的?
    :正常體態膝蓋的位置應該從側面看,骨盆、膝蓋和腳踝是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如果膝蓋的位置向後,不在一條直線上,那麼就是存在膝超伸的體態,尤其女生最為常見。膝超伸不僅影響美觀,還會導致很多膝蓋疼痛問題,因為膝蓋總是不在正常的健康位置,運動中也很容易出現損傷,而且身體中的的呵呵關節都是互相配合使用的,膝蓋超伸,還會導致其他關節代償出現損傷,還好不難糾正。
  • 膝關節不適無法負重訓練,如何通過自重提升腿部肌肉,強化膝關節
    >採取站姿,身體保持正直,雙腳站距與肩同寬或者略寬於肩,腳尖微微向外;屈髖以屁股向後坐的方式啟動動作,然後屈膝,保持上半身背部挺直的狀態勻速下蹲;蹲至髖關節低於或者水平於膝關節高度為止,臀大肌和股四頭肌發力先伸膝後伸髖蹲起身體至初始位置
  • 只做卷腹不能讓你變強:除了腰腹,這兩個部位的肌肉你訓練了嗎?
    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說,訓練哪些肌肉能夠提升身體的穩定性,改善身體姿勢呢?01健身新手穩定性差,該訓練哪些肌肉?除了臀部肌群外,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和後側的膕繩肌的肌力水平,都會影響到我們的髖屈伸、膝屈伸,影響關節穩定性。我們需要增強下肢肌肉力量,以改善身體的穩定性。3.腰腹力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