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懷春的少女心中都有一個夢想,這就是希望自己的心上人永遠健康快樂!當王傑受傷住院的消息傳來之後,趙英玲連續幾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雖然王傑在信中說明即將出院,而且右手並無大礙,但這些仍然難以平復她內心的牽掛,趙英玲決定親自去沂蒙山區一看究竟!
這天一大早,趙英玲乘車從金鄉來到濟寧,然後換乘了由濟寧開往沂蒙山區腹地費縣的客車,她按照王傑來信的地址,找到了臨沂地區費縣上冶公社蒙山腳下的小山村——牛欄村。趙英玲在村口稍一打聽,找到了一處臨時軍營。趙英玲走到軍營門口,一個崗兵攔住了她,當趙英玲說明來意之後,崗兵報告了值勤首長,一個首長模範的人走出來對她說:「王傑在爆破班,他們正在山頂施工,吃住都在上邊,軍營夥房負責每日將飯菜需運往山上。你先住下,我們會通知王傑同志下山見你。不過,王傑同志是爆破組副組長,業務骨幹,他也只能兩天後等連隊輪休時才能下山見你!」 接著首長又對身邊的勤務兵說:「小陳,你去村口找到牛大娘,把王傑親屬安頓到牛大娘家暫住幾天,食宿費由咱們部隊承擔!」勤務兵答應後立即接過行禮,帶著趙英玲向村東走去。
牛大娘聽到部隊軍屬在家裡借宿幾天,高興的合不攏嘴,當小陳將一些錢和糧票塞給牛大娘時,牛大娘堅決不要!她笑著說:「小戰士,你知道咱沂蒙山區可是革命老區了,二十多年前八路軍就開到俺這裡,俺們和部隊像一家人一樣,軍屬住上幾天你還見外什麼?就是住一年半載,俺都很樂意!」 既然有了住處,趙英玲也踏實了。她想,王傑既然開始工作了,右手應該沒什麼大礙了!呆在這裡也沒事,乾脆陪陪大娘,幫著幹點什麼。
趙英玲住在牛家東側的草屋裡,小房子裡很簡陋,但牛大娘卻將屋子打掃的乾乾淨淨,在板床上鋪了新被子。趙英玲將行李放好後,走到院子裡四處看看,總想幫大娘幹些什麼活!牛大娘拉住她的手,「閨女,你啥活也別幹,過去軍屬住在誰家,誰家臉上就有光!俺們都願爭做擁軍模範!」 牛大娘接著對她說:「部隊來了半年了,我看到咱解放軍戰士和當年的八路軍一樣,對咱們百姓可好了,有一位姓王的戰士,他右手燙傷了,用一隻手幫我幹這幹那,掃院子,提水,劈柴的,真象當年的八路軍又回來了!」 聽到這些,趙英玲心裡嘎登一下!「大娘,你知道這個姓王的戰士叫啥嗎?」 大娘說: 「噢,人家告過俺,我記不住事了!」
第二天清晨,牛家的人都去田野裡幹活了,牛大娘也不知去了哪裡,小院子非常安靜。趙英玲坐了很久,覺得一個人實在太無聊,就獨自走出小院,她朝村口走去。牛欄村是個小山村,村裡有不足百戶人家,有條小溪繞著村子從南向北流過,村南面有座山,山不是很高,但鬱鬱蔥蔥地長滿了各種雜樹,趙英玲生活的金鄉縣是魯西南大平原腹地,很少見到這樣的高山。她一時興起,就順著一條崎嶇小路順坡而上,當她爬到高地時眺望遠處,發現這裡山外有山,草林青翠,風景旖旎,回首下望,只見山徑彎彎,流水潺湲。她靜耳仔細聽聽,也沒有聽到開山劈石的爆破聲,估計施工地點離這裡還很遠。趙英玲繼續上行,突然前面出現一個緩坡,樹高林密,鴉雀亂鳴,這裡空無一人,只見叢林之中大大小小立著幾十個墳頭,雖說烈日當頭,但這裡卻陰冷如秋,進入墓園之中,她似乎感到頭皮緊繃頭髮直豎,一股陰冷之氣向她襲來!她突然感覺有些害怕,立即轉身快步返回,不久出現了一個岔口,趙英玲竟然分不清自己是從哪條小徑爬上山的!她心裡極度緊張起來,稍微冷靜後,她爬到高處向下俯瞰,終於看到了村子上空升騰的縷縷炊煙,她快步朝著炊煙方向走去,不一會,她走到了村口,提到嗓子眼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趙英玲走入牛大娘家,蹦蹦直跳的心還未完全平緩,她到東屋門口,向裡面一望,突然看見自己板床上躺著一個人,趙英玲站在門口沒敢進屋,這時身後來了一個人猛地將她推進屋裡,這時躺在板床上的王傑一下子坐了起來:「你去哪裡了?我們都等兩個小時了!」 趙英玲看了一眼立在門口的小戰士,連忙說:「牛家的人都幹活去了,我閒著無事,就爬山玩了!剛才返回時遇到岔路口,差點迷了路!」王傑說:「你離開軍營後,營首長就給山上打電話,告訴劉連長說你來了,劉連長讓我休息時下山看看你。我們本來三天後才休息,恰好後勤沒將炸藥送上山來,爆破班暫時閒著,劉連長就安排我下山見你,並要我速見速回!我回來時,一路上都觀望著對面駛過的客車。」趙英玲忙問:「你看客車幹什麼?」王傑說,「營首長讓你等上幾天,我怕你熬不住,悄悄地走了,我就看看客車裡有沒有你!如果有你,就將客車攔住!」趙英玲問:「你來見我,還帶個小戰士幹什麼?」王傑又笑了:「我右手燙傷剛好,還不很靈便,朱排長怕我出什麼閃失,就讓小劉跟著我。」
第三天清晨,趙英玲走入軍營。她想既然來了就幫部隊幹些什麼,趙英玲看到夥房裡有個小戰士正去挑水,她想廚房裡的工作自己插不上手,那就幫部隊挑水吧!趙英玲攔住小戰士要去挑水,小戰士說什麼也不幹!這時,廚房裡正好有人喊著小戰士,趙英玲趁他不注意,拿起扁擔水桶就跑向河邊,這個小戰士從夥房裡伸出半個身子大喊著:「軍嫂,你快回來!快回來!」趙英玲沒理睬,硬是挑了好幾個來回!事後趙英玲還寫了一首打油詩:「小扁擔,兩頭顫,隨我一同去河邊。小水桶,顫悠悠,隨我一同路上走。」 她每次挑水回來後,這個小戰士都慌慌慌張張地從夥房跑出,提起桶來將水倒入大缸中,然後又從裡屋拿出一雙新軍鞋說:「軍嫂,你願意挑水,我也攔不住你,這樣吧,你把這雙軍鞋換上,不然把那繡花鞋磨破了,王副班長會教訓我的!」
第四天,趙英玲執意要走了,王傑請假送她去費縣汽車站。趙英玲拉住王傑的右手,仔細看著傷疤說:「我來就是不放心你的手,現在看到傷感癒合的這麼好,我就放心了!以後不管幹什麼事,自己都要多加小心!別讓人家天天為你揪著心!」 王傑笑了笑,「 小趙,對不起,我本來不想寫信告訴你,就怕你為我擔心,我傷口好了,要出院了,我才寫信告訴你,唉,我以後一定更加注意,不讓你替我擔驚受怕的!」 隨後,王傑從口袋裡掏出三十五元錢遞給趙英玲說:「小趙,你拿著在路上花,看能給家裡買點啥就買點啥!」趙英玲說:「我不要,你留著在連隊用!家裡生活很好!什麼也不缺!」趙英玲又說:「你在山上施工時,我閒著沒事就去夥房幫忙,給軍營挑水了。那裡有個小戰士見我穿著繡花鞋,就讓我換上一雙軍鞋。走前,我已將軍鞋洗淨涼在牛家東屋窗臺上了,曬乾後你還給那個小戰士,謝謝人家想得這麼周到!」 王傑說:「我們工兵營這三個連,就像一個大家庭,新兵老兵都像親兄弟一樣!所有探親的軍屬,都是這樣做!大家互相照顧著!」 趙英玲又說:「你回來前,一個值崗戰士告訴我,王副班長連續幾年都被評為五好戰士,還榮立三等功。這些!你也沒寫信告訴我!不知道你還藏著多少秘密沒告我?這個戰士還說,你把一張張廢紙鋪在床頭,用左手一遍又一遍地寫了無數個雷鋒!」 兩人一邊走一及聊,不知不覺,走到了費縣汽車站,趙英玲接過王傑遞來的汽車票,脈脈含情地看著王傑,「王傑哥,其實我真要向你好好學習了!自從初中畢業後,我感覺自己這一年倒退了很多!讀書也少了,整天與鄰裡姐嫂們學習繡花裁衣的,我感覺人生都沒有方向了!」 這時,車站高音喇叭裡喊著:去濟寧的客車開始檢票了!趙英玲突然感覺這幾天竟然過得那麼短暫,她噙著淚走向客車,趙英玲拉開車窗,向欄杆外的王傑揮揮手,只見王傑筆直地站著,向緩緩離開的客車打起軍禮,遠遠看去猶如一尊莊嚴肅穆的雕像……
三木秉鳳先生,本名周鳳森,1968年生,山東濰坊營裡人,專業法律,道學、哲學、文學、世界古典哲學及戰略學愛好者。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傳承經典文化、延續中華文脈,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儘自己的一份責任,並於2016年6月組建文化群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於2017年 2月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傳媒】這支網絡文化隊伍,並開展徵文活動。團隊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初衷,與中央同頻,與民族共振,從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復興,從文化復興走向文化繁榮,從文化繁榮走向文化普世!承擔起我們文人的責任!
自建隊以來,不斷地吸引全國各地有識之士加入團隊,文章發布於包括新華網、搜狐網、騰訊微博、新浪微博、都市頭條等多個媒體。歡迎全國各界有識之士自願參與其中,讓我們這支文化隊伍不斷地發展壯大!讓中華文化光耀四方。三木秉鳳先生微信號:www183630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