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漫筆]鳥媽鳥爸現身

2021-12-29 三槐草堂

 

風將煙雨入亭寒,城引山林拓眼寬
六月登臨渾覺熱,朝來不敢傍危欄

傍晌回到山裡,第一件事兒就是把手機架到鳥巢上。先生想知道這四隻小鳥是什麼品種,就必須拍到來哺育的鳥媽鳥爸。經過反覆權衡,先生放棄"一窩端"的方案,決定留倆養倆。一方面,可以減輕鳥媽鳥爸的丟娃之痛,避免產後抑鬱;另一方面,降低人工餵養的風險。萬一這兩個餵養不成功,可以送回來,也可以捉另外兩隻要出窩的再試。

把手機架好,先生就直接進了郝哥栽蔥的上面那塊地裡揀榛子。這塊地揀了一半,已經揀了上半桶了。狗狗們也跟了進來,很快就聽到了榛子嗑榛子的咯嘣聲,先生一跺腳怒吼一聲,把它趕走了。

秋後的中午還是熱。不到半小時,汗水就流滿了眼窩,殺的眼痛。把桶留在地裡,作為記號,回屋喝了一大茶缸水,便上樹躺下了。熱風經過樹葉的過濾,變得爽涼,把自己脫光,更爽了。

手機裡,王曉波第154遍回憶自己的《黃金時代》:我過二十一歲生日那天,正在河邊放牛。下午我躺在草地上睡著了。我睡去時,身上蓋了幾片芭蕉葉子,醒來時身上已經一無所有,葉子可能被牛吃了。亞熱帶旱季的陽光把我曬得渾身赤紅,痛癢難當,我的小和尚直翹翹地指向天空,尺寸空前。這就是我過生日時的情形。我醒來時覺得陽光耀眼,天藍得嚇人,身上落了一層細細的塵土,好像一層爽身粉。我一生經歷的無數次勃起,都不及那一次雄渾有力,大概是因為在極荒僻的地方,四野無人……

王二勃起的時候,先生迷糊過去了。昏昏沉沉,醒來幾次,直到王二被老婆從床上踹下來,先生才弄醒自己,從床上坐起來,已經是下午三點二十了。下了樹,餵了鳥兒,覺得拍鳥巢的手機應該電盡機滅了,便去取手機。

把手機從架子上摘下來,竟然發現還有九成電量,很異常。翻出拍攝的視頻,只有十一分鐘,就停了。這十分鐘,鳥兒媽沒有現身。手機是怎麼停止拍攝的?樹葉掃在了啟動鍵了?鳥媽發現了,忽閃翅膀碰著了?去年也有過這麼一次,也未查明原因。重新把手機架上,啟動視頻拍攝。

進了榛子地,找到水桶,把榛子攆走,繼續低頭揀榛子。一個電話來了,極熟悉的聲音,稱呼先生的姓氏和職務,可能是工作關係,肯定是有年頭沒見了,否則不會想不起是誰。電話來了兩次,第一次問大榛子賣完了沒有?第二次問大榛子在哪兒還能買到?最後這些榛子,先生不打算賣了,準備放進冰箱,留給心愛的人過年時候吃。遠在上海的女兒還沒嘗過呢。

郝哥騎著摩託,背著噴霧器來了。這是要給蘿蔔苗打藥。蘿蔔和白菜只長出兩片小圓葉,這個時候,如果不打藥,蟲子就會把細細的嫩莖咬斷,連葉子吃掉。去年先生沒打藥,全被蟲子吃了,又種了第二遍。郝哥的蘿蔔種在先生的榛子地裡,打完藥,先生也停下來,掀開氈子,看到自己的蘿蔔也出苗了,明天傍晚得揭氈子了。

跟郝哥在三槐樹下抽了支煙,郝哥去掰苞米去了,嫂子想吃,給先生留了兩穗。先生繼續下地棟榛子,直到天色暗下來。

拎著一桶半榛子往回走,在菜園停下,在黃瓜架子裡搜了一根半老黃瓜。先生早就想好了,晚上還吃炒老黃瓜片。說是一根半,是因為第二根爛掉了一小半兒。一根只夠吃一頓的,一根半可以吃兩頓,第二天早上就不用做菜了。這是最後兩根老黃瓜了。

摘了黃瓜,又爬到上面那塊地,取下手機,電還沒耗盡,拍了1:54:29秒。鳥兒媽媽應該見真容了吧。三槐樹下,鳥籠子裡的小轉鈴和線條兒張著嘴喊餓。坐下來,一邊快速回放剛拍的視頻,一邊扯著麵包蟲餵小鳥兒。連繼餵了線條兒三條蟲子,它還張著嘴,小轉鈴不幹了,扭頭啄著線條兒的嘴,不讓她再張嘴。線條閉上嘴,見先生盯著手機,小轉玲向前一步跳在了籠門檻上,張開大嘴叫著。

第13:45秒,鳥媽媽現身了。它餵了小鳥,轉身側臉的時候,先生見到了她的真容。鳥身灰綠色,頸部是鮮豔的嫩綠色,像極了陽光透過榛子葉片的顏色。最大的特點是眼部有一個白色的圓圈兒。先生突然想起了有一種叫"繡眼"的鳥兒。

不敢確定,截了屏,把照片發給招遠攝影界的鳥兒類專家喬老爺,等他的回信。按計劃炒好老黃瓜,又從瓶子裡夾出些醃黃瓜菜來。這是飯大腦袋老婆醃的,送給先生一瓶,一直放在冰箱裡。

炒老黃瓜,醃老黃瓜,一個饅頭,一茶缸涼白開,為了慶祝鳥兒媽現身,先生破天荒地打開一聽啤酒。邊吃,邊喝,邊繼續看視頻。鳥媽鳥爸同時出現在屏幕上時,先生剛吃了一口醃黃瓜,吃驚之餘,咬空了,上牙把舌頭咬破了……先生翻開微信,對飯大腦袋說:恁老婆的黃瓜菜真好吃!吃的急,把舌頭咬了……

相關焦點

  • [草堂漫筆]冬瓜花蛤湯
    先生上午健步回來,就找了兩個大編織袋子,在草堂三十米範圍內揀拾收集垃圾。一共裝了五大袋子,點上火焚燒起來,燒到中午十二點半,還沒著完,先生正要午睡。南風說要上山,先生回覆:午睡!三點半再來。這娘兒們總想壓你一頭,剛過兩點就上來了。狗叫聲把先生吵醒了,心生暗火。
  • 珍貴鳥種鳳頭樹燕現身普洱芒壩 記錄築巢育雛溫馨時刻
    今年5月以來,雲南省普洱市糯扎渡自然保護區芒壩布朗寨附近的山裡現身珍貴鳥種鳳頭樹燕。全國各地鳥類觀察者、攝影愛好者紛紛趕到芒壩先睹為快。6月初,布朗寨村民發現了這窩鳳頭樹燕邊築巢邊交尾,6月15日下蛋,7月12日破殼,現在鳥爸鳥媽在精心餵養雛鳥,這是今年發現的第4窩,前3窩育雛失敗。
  • [草堂漫筆]獨木舟不見了
    中午練了一幅字,算是在新單位第一次試筆,開了張,打了個盹,好像沒睡過去,光胡思亂想貝貝是怎麼躲過一劫去了。感嘆這夥計命大。待醒來,感覺左肩發沉,隱隱作痛,想什麼來什麼。從周日剪了樹回來,就感覺出累了。報到、開會、入職結束後,感覺出左肩的不適來。興奮過去後,左肩破防了,肆意痛起來了。說痛還不算太痛,叫難受更準確。多虧這次用鋸,多虧是左手執鋸,沒影響到寫字的右臂。
  • [草堂漫筆]趕集竟然碰上個粉絲
    回到山裡,草堂多了兩部車,一部車號不熟悉,都是老中醫招呼的人,來得真早。停下車,看到婉芳從屋裡出來,先生問了句:人呢?婉芳說:剛走。先生往南看了看,沒人影,便問:都誰來了?婉芳說:小胖、小紀和小馬哥。婉芳掀開戶外灶上的大鍋。先生問:燉得啥?婉芳說:燉大鵝。先生心想,有了燉大鵝還燉排骨,有點類同,做個香穌小排好了。先生特別懷念老中醫做的香穌小排。
  • 海南日報數字報-鳥明星黃嘴白鷺意外現身
    黃嘴白鷺闖入鳥友「唐唐媽」(網名)的相機鏡頭時,也沒有任何預兆,以至於大家差點錯過了它所帶來的驚喜。  4月23日,海口東寨港溼地的灘涂上,海南觀鳥會的會員「唐唐媽」偶然間拍攝到了一隻水鳥,後經確認是黃嘴白鷺,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此次發現,也是海南近十年來對黃嘴白鷺的第二筆確切的記錄。  這對「唐唐媽」和許多鳥友而言,是驚喜,也是幸運。
  • 窗外鳥窩裡有兩枚鳥蛋,鳥媽鳥爸不著家急壞房主
    楚天都市報5月20日訊(記者劉毅)最近,家住洪山的黃先生有點著急,不為別的, 他發現窗外有一個鳥窩,而且窩裡有兩枚鳥蛋,可就是不見鳥媽媽,鳥爸爸。黃先生說,他家在大城小院小區,兩天前,他突然發現自家臥室窗外有一個鳥窩,裡面還有兩枚鳥蛋。
  • 《宋版杜工部集》冬約杜甫草堂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一《狂夫》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宋版杜工部集》卷第五《草堂》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請陳初亂時,反覆乃須臾。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三《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散文】顧樂生】草堂春秋
    他把一切感情都傾注到了這裡,在四川留下440首詩作,其中240多首寫於草堂。從此,杜甫草堂,一個偉大靈魂曾棲息、沉吟的地方成了人們紀念詩人的一個重要地點,也成了後世文人追尋的精神家園。詩人馮至說得好:「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 二都草堂的小精靈們
    春天來了,萬物生長草堂的小不點們也開始活絡起來了這群小不點們,除了偶爾會去草堂菜地、妞妞的花園裡搞點破壞以外,其餘時間負責賣萌
  • 草堂詩社【春之韻】迎春詩賽專輯
    草堂詩社【春之韻】迎春詩賽作品評選公告草堂詩社【春之韻】迎春聯歡活動,得到詩友們的熱情參與,共投稿35件,除有明顯硬傷的9件,初選作品26件。為公平、公正地做好評獎工作,發揮其他群員積極性,理事會決定,凡草堂詩社社長、副社長,主編、副主編的作品,均不參與評選競逐,只作助興作品;理事會還邀請雲居詩社資深詩評家對初選作品進行了背對背隱名評審。
  • 杜甫草堂:茅屋立身 詩以安心
    杜詩的現實感和他後半生飄零際遇脫離不得,安史之亂後的公元759年,杜甫自今甘肅天水一路崎嶇行至四川成都,在友人協助下置辦了一間草堂,最為出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作於此。彈指一揮間,當古建人隨著鏡頭將目光投向杜甫草堂,幾度哽咽難言。
  • 攝影師夫妻成為「鳥爸鳥媽」的151天
    每當周末休息,兩人便一起到溼地休閒觀鳥,成為鳥群的忠實護衛者。2017年5月14日上午,夫妻倆在鴨綠江口的溼地發現有人在偷鳥蛋。姜信和馬上打了報警電話。夫妻倆在森林公安的指導下對鳥蛋進行了清點,竟然有264枚。這麼多鳥蛋怎麼辦呢?
  • 【央視裡的長島】鄰居家的孩子走錯門,鳥爸鳥媽該咋辦
    【央視裡的長島】鄰居家的孩子走錯門,鳥爸鳥媽該咋辦 2020-06-11 0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奇麟漫筆:聊城葫蘆文化代言人卡通葫蘆漫像
    奇麟漫筆:聊城葫蘆文化代言人、金正動畫老總任家斌卡通葫蘆漫像
  • 浣花草堂
    人們就從他的詩裡追尋他當日居住的草堂的遺址。從宋代開始,人們就在成都西郊為他建了一座祠堂,這就是「浣花草堂」。歷代經過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繕,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煥然一新,成為遊賞的登臨勝地。走出西郊,經過青羊宮、百花潭,沿著公路走去,二三裡後更左折走上一條田間小徑,就可以遠遠望見一叢濃綠,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 杜鵑草堂
    拾階而上,竹影婆娑,似在綠野仙蹤,偶爾行至山梁草堂,柴門草瓦,木簷榫構,儼然秘境洞開,幽幽其然,兮兮其是,花紅草綠,鳥語木香,醉人心魂。遞進草堂,古樸簡約,四根碩大的杉木,支撐起芭茅草疊蓋的亭子,三條杆欄板凳,首尾相連立於草堂。東望,但見藍天之下,村民在田間悠閒勞作,絕佳的陶淵明筆下世景再現。
  • 楊凝式的《盧鴻草堂十志圖跋》,這樣的高峰是你攀不了的
    《盧鴻草堂十志圖跋》,行書,為楊凝式為唐人繪畫所題的一段跋,用筆、結體極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祭侄稿》,渾厚凝重。通篇筆力沉練,曠達有度,迅疾而穩健,痛快淋漓,一氣呵成。從《盧鴻草堂十志圖跋》來看,此帖用筆沉著松澀,線條渾厚,不露圭角,在顏真卿行書的基礎上,加入了他對書法藝術的獨到見解,巧妙誇大大小、疏密關係,縱橫開闔,逸筆草草,不求整飭,學顏又不完全是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正如清人劉熙載《書概》所云:「景度書機括本出於顏,而加以不衫不履,遂自成家。」楊凝式在書法史上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