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版杜工部集》冬約杜甫草堂

2021-02-08 載道文化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一

《堂成》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一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一

《狂夫》

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

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悽涼。

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五

《草堂》

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

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

請陳初亂時,反覆乃須臾。

大將赴朝廷,群小起異圖。

中宵斬白馬,盟歃氣已粗。

西取邛南兵,北斷劍閣隅。

布衣數十人,亦擁專城居。

其勢不兩大,始聞蕃漢殊。

西卒卻倒戈,賊臣互相誅。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一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 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餘杯。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四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四

《豎子至》

楂梨且綴碧,梅杏半傳黃。

小子幽園至,輕籠熟柰香。

山風猶滿把,野露及新嘗。

欲寄江湖客,提攜日月長。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六

《小園》

由來巫峽水,本自楚人家。

客病留因藥,春深買為花。

秋庭風落果,瀼岸雨頹沙。

問俗營寒事,將詩待物華。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二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燭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一

《北鄰》

明府豈辭滿,藏身方告勞。

青錢買野竹,白幘岸江皋。

愛酒晉山簡,能詩何水曹。

時來訪老疾,步屟到蓬蒿。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一

《高楠》

楠樹色冥冥,江邊一蓋青。

近根開藥圃,接葉制茅亭。

落景陰猶合,微風韻可聽。

尋常絕醉困,臥此片時醒。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五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拗。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三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一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 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 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 微軀此外更何求?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一

《南鄰》

錦裡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慄未全貧。

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對柴門月色新。



《宋版杜工部集》卷第十二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購買方式:





點擊閱讀原文    了解更多國學知識    鑑賞經典古籍臻品

相關焦點

  • 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之《宋本杜工部集》
    王琪鏤刻之北宋本《杜工部集》已散佚不存,今可見者為毛氏汲古閣所藏宋本《杜工部集》二十卷、《補遺》一卷,為潘氏滂喜齋舊藏,現藏於上海圖書館。該本由兩種相儷之南宋刻本配補而成,缺卷缺葉為清代藏書家毛扆抄補。毛扆《宋本杜工部集跋》云:  先君昔年以一編授扆,曰:「此《杜工部集》乃王原叔洙本也。餘借得宋板,命蒼頭劉臣影寫之,其筆畫雖不工,然從宋本抄出者。
  • 杜甫草堂:茅屋立身 詩以安心
    在流傳出的花絮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一集《江湖》中,西川的旅途自詩聖杜甫的晚年始,這也與之前在講座中,他提到杜子美流傳詩集多是其40歲後所作不謀而合。杜詩的現實感和他後半生飄零際遇脫離不得,安史之亂後的公元759年,杜甫自今甘肅天水一路崎嶇行至四川成都,在友人協助下置辦了一間草堂,最為出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作於此。彈指一揮間,當古建人隨著鏡頭將目光投向杜甫草堂,幾度哽咽難言。
  • 涴花溪畔的茅屋曾經住過詩聖,引無數文人墨客前來拜謁,杜甫草堂
    說起成都大家自然會想到青城山、都江堰、杜甫草堂、武侯祠、錦裡、寬窄巷子等,成都的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可供我們遊玩的地方眾多,今天我們就去看一下成都西側涴花溪旁的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中的柴門與工部祠史詩堂後面還有一座工部祠,杜甫先生曾經做過「校工部員外郎」所以後人也稱他為杜工部。人們為了紀念杜甫先生在這裡建了一座祠堂。進入祠堂正面供奉著為杜甫先生,左邊供奉著詩人陸遊,右邊供奉詩人黃庭堅。
  • 賞文學 丨 詩詞鑑賞:杜甫《登高》
    —     《登高》     唐朝 · 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
  • 【古詩詞中的地理版圖】杜甫草堂
    提到唐代詩人杜甫,華人世界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關於中國古代文學聖地——杜甫草堂,您又了解多少呢?今天的《古詩詞中的地理版圖》就帶您在詩作中走近歷經千年盛衰的杜甫草堂。在杜甫千餘篇詩作中,有不少是關於「草堂」的。而最令杜甫草堂名傳千古的當屬這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 杜工部集卷二之一
    杜工部集卷二 古詩四十三首(避寇至鳳翔行在及歸鄜州還京師出華州作)杜甫0050《述懷一首杜甫0051《偪仄行》(贈畢曜)偪仄何偪仄(偪側何偪側),我居巷南子巷北。可恨鄰裡間,十日不一見顏色。自從官馬送還官,行路難行澀如棘。
  • 杜工部集卷二之二
    杜甫0074《送率府程錄事還鄉》(程攜酒饌相就取別)鄙夫行衰謝,抱病昏忘(妄)集。常時往還人,記一不識十。程侯晚相遇,與語才傑立。燻然耳目開,頗覺聰明入。杜甫0076《雨過蘇端》(端置酒)雞鳴風雨(雲)交,久旱雨(雲)亦好。杖藜入春泥,無食起我早。
  • 杜甫草堂只有詩歌?你落伍啦!
    繼與肯德基展開跨界合作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再次在文創領域發力,與知名護膚品牌薇姿合作,推出草堂文創化妝品。1月6日,杜甫特別版限量禮盒在網絡上進行發售。去年,杜甫草堂遇見了來自法國的護膚品牌薇姿。「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個「潤」字,開啟了杜甫草堂與薇姿的跨界合作。
  • 杜氏先賢--杜甫的一生豐功偉績你知多少?
    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生平經歷家世背景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為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審言。
  • BBC最新紀錄片,轟動全球網友,主角是杜甫和他的成都草堂
    而在成都的第二站麥可·伍德選擇了草堂寓居成都,是杜甫人生重要階段之一現代學者、詩人馮至說過:「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的草堂。」因此,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便成為了BBC這場「杜甫發現之旅」不可錯過的一站關於草堂的地位,紀錄片裡這樣描述——杜甫草堂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杜甫草堂,紀錄片截圖為什麼今天的中國人都還那麼喜歡杜甫?
  • 遊成都杜甫草堂/外一首
    五古:遊成都杜甫草堂 作者:趙延彤 (二○○二年七月二十日) 草堂曲徑深,遊者眾千百。 但可看藥欄,至味誰堪解?(1) 一揖春風起,雲霓獻花黛。 再揖嘆瘦生,撫公顏色改。 三揖淚沾襟,流連復徘徊。 乾坤幸無恙,致君堯舜再。
  • 詩詞丨一座浣花草堂,見證杜甫此生詩意
    在片子裡,杜甫被稱為「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毫無疑問,杜甫是偉大的。漂泊一生,起起落落,他始終胸懷天下;受盡苦難,見證衰敗,他始終是最初那個凌雲少年。而杜甫為避安史之亂而在成都浣花溪畔所建的草堂,則存放了少陵野老此生的詩意,他曾在這裡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為人傳誦的詩篇。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讀幾首偉大詩人杜甫在草堂寫下的不朽詩篇。這首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杜甫在住進草堂的第二年所寫。
  • 杜甫草堂春節要開趴,復活成都三代人的童年!
    杜甫和成都的「人日」節在成都,提起「人日」節都會想起詩聖杜甫,正月初七去杜甫草堂,更是流傳了千百年的地方民俗。杜甫的到來,不僅給自己人生開了一扇窗,也給成都的文化帶來新氣象,尤其是節日習俗的巨大影響。歷經風雨一直保存至今的詩人故居——杜甫草堂,就是成都「人日」節俗活動的載體。
  • 杜甫 客至
    杜甫 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鑑賞:關於本詩的創作時間,據宋代黃鶴《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講,是杜甫於上元二年(761)春在成都草堂時所寫,就題材而言,本詩是一首紀事詩,字裡行間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體現了詩人淳樸好客的性情。詩人曾為本詩自註:「喜崔明府相過。」從中可以看出,「客至」中的「客」,是指崔明府。崔明府的具體情況不詳。
  • 杜甫草堂x肯德基:博物館IP跨界,將文化搬進餐廳
    孩子們用現代音樂旋律,在肯德基裡合唱杜甫的《春夜喜雨》。2月27日,杜甫草堂和肯德基跨界合作聯合打造了首家天府錦繡主題餐廳。杜甫詩作、草堂景觀及書畫等相關文化元素強勢進駐,讓人眼前一亮。從故宮開咖啡廳到杜甫草堂跨界肯德基,開發文創產品,開主題餐廳,博物館IP進行跨界的領域越來越多;線上線下的融合、社群文化的誕生、新零售外賣的升級……餐飲界的玩法也層出不窮。
  • 古詩賞析十一首:杜甫《春夜喜雨》
    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與李白並稱「李杜」。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稱「杜工部」。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作品深刻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勞動人民的窮苦生活寄予深切的同情,後世尊他為「詩聖」。
  • 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會所關閉 文化機構陸續入場
    4月29日,本報記者對杜甫草堂、金沙博物館、武侯祠等文化場所及周邊區域進行了實地探訪。記者 朱雪黎 餘如波  【杜甫草堂】詩聖文化園,文化機構正陸續入場  緊鄰杜甫草堂博物館正門的「詩聖文化園」內,「廊橋」等餐飲休閒場所均已關門停業。
  • 來到杜甫草堂,才明白《慶餘年》中範閒何以選擇《登高》開場鬥詩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 「安史之亂」,攜家帶口由隴右 (今甘肅省南部)入蜀輾轉來到成都。公元760年春,在嚴武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公元761年春天,茅屋落成,稱 「成都草堂」。
  • 杜甫的一生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家世背景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為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審言 。杜甫與唐代另一大詩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為晉代大學者、名將杜預之後。不過兩支派甚遠,杜甫出自杜預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預少子杜尹。
  • 閒散在成都(10)瞻仰草堂,憑弔詩聖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020年7月8日,晴,四川成都某小區――成都杜甫草堂,8公裡,20分鐘車程。成都市區內的景區景點,筆者重複去過的不少,其中杜甫草堂算是最多,少說也有五六次了,一是因為市區內佔地面積近300畝的園林式歷史遺址公園很難得,二來當然是詩聖驚為天人的才華魅力。三則是內心的喜歡,比如北京的頤和園,半個世紀中去過一兩百回,依然還想去,次次都有好感覺。此次閒散在成都,又欣然陪同老婆大人到此故地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