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的地理版圖】杜甫草堂

2021-02-07 華廣網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作者:杜甫 (唐)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提到唐代詩人杜甫,華人世界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關於中國古代文學聖地——杜甫草堂,您又了解多少呢?今天的《古詩詞中的地理版圖》就帶您在詩作中走近歷經千年盛衰的杜甫草堂。

在杜甫千餘篇詩作中,有不少是關於「草堂」的。而最令杜甫草堂名傳千古的當屬這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這首詩篇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八月。就在公元760年春天,杜甫一家老小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一座茅屋,備受流離之苦的一家人才算有了棲身之所。不料到了來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在悽風苦雨中,詩人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悲憤交加的詩篇,表現了安史之亂帶給社會與時代的沉重苦難。杜甫這種憂國憂民的熾熱情懷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千百年來始終激勵著人們探求光明的心靈。

在另一首詩作《狂夫》中,詩人同樣表達著對現實的忡忡憂思: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悽涼。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如果說《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專注於對亂世困苦下茅屋草堂的描寫,而《狂夫》一詩直接點出了它所在的地理方位及周遭自然環境,令歷朝歷代的讀者縱然無法親臨,也能在想像中完成與茅屋的一次邂逅。

憑藉著詩作首句「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我們可知杜甫草堂就在萬裡橋之西。據考證,「萬裡橋」位於成都南門外,是當年諸葛亮送費禕出使東吳的地方。萬裡橋,原名長星橋。三國時,長星橋是成都南門繁華的水陸碼頭和交通要口。東吳襲取荊州後,劉備為替關羽報仇,親率大軍進攻東吳,結果在夷陵被陸遜大敗,不幸病死白帝城。公元226年,為維持吳蜀聯盟的格局,諸葛亮急派費禕出使東吳,臨行前在長星橋為費禕設宴餞行,費禕感嘆道:「萬裡之行,始於此橋。」後來費禕不負重託,完成了與東吳聯盟的外交使命,使蜀漢政權得到鞏固。出於對歷史的敬重,後人就將諸葛亮送費禕出使東吳起程經過的長星橋叫做「萬裡橋」。

今日萬裡橋

「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憑藉著這句詩的想像,我們可知儘管草堂破敗簡陋,但周圍綠竹環繞,微風細雨,美麗景色,令人陶醉。

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期間生活相對安定,詩歌創作甚為豐富,留下詩作247首,約佔他全部詩篇的六分之一。公元765年,杜甫攜家眷告別成都,草堂不存;五代前蜀時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現存的杜甫草堂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慶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規模和布局,使之演變成一處風格獨特、古樸典雅的中國古典園林。

如今,杜甫草堂已經成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踏足這座獨特的「混合式」中國古典園林,無論是規模宏偉的紀念性建築物,還是幽深寧靜的迴廊花徑,即蘊含著詩情,又充滿著畫意,令人流連不已。

人們常說「詩是有聲畫,畫是無聲詩」,詩畫本一家。而中國文人山水畫的發展自然離不開詩歌的滋養,這其中,流傳於世的杜甫的千餘首詩作可謂功不可沒。康熙四年,「清初四王」之一的王時敏已經74歲,他有感於杜甫詩歌中的沉鬱悲涼,由杜甫詩意衍生出畫意,創作的一套山水畫冊《清王時敏杜甫詩意圖冊》。畫作構圖顯然受到黃公望結構章法的影響,中景不作大片空白,而是將遠景直接拉向近景,開啟了其後王原祁「一層坡、二反樹、三層山」圖式的先河,成為正統派山水畫最具典範性的構圖模式。

《清王時敏杜甫詩意冊》

我想,對於後人來說,杜甫草堂存在的最大意義在於它的文化引領與象徵意味。作為中國古代文學聖地,它影響著一代代文人的藝術創作,交匯成中國古典文化星河中璀璨奪目的光華。

↓↓↓

相關焦點

  • 每天一首古詩詞|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133首古詩詞。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旅夜書懷》這首詩是杜甫於公元765年離開四川成都草堂以後,在旅途中所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寫近景,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這年正月,杜甫辭去了節度使參謀的職務。
  • 杜甫草堂只有詩歌?你落伍啦!
    繼與肯德基展開跨界合作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再次在文創領域發力,與知名護膚品牌薇姿合作,推出草堂文創化妝品。1月6日,杜甫特別版限量禮盒在網絡上進行發售。文創禮盒 古韻流淌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1200多年前,杜甫在一場潤澤萬物的春雨中汲取了靈感
  • 杜甫草堂:茅屋立身 詩以安心
    在流傳出的花絮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一集《江湖》中,西川的旅途自詩聖杜甫的晚年始,這也與之前在講座中,他提到杜子美流傳詩集多是其40歲後所作不謀而合。杜詩的現實感和他後半生飄零際遇脫離不得,安史之亂後的公元759年,杜甫自今甘肅天水一路崎嶇行至四川成都,在友人協助下置辦了一間草堂,最為出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作於此。彈指一揮間,當古建人隨著鏡頭將目光投向杜甫草堂,幾度哽咽難言。
  • 來到杜甫草堂,才明白《慶餘年》中範閒何以選擇《登高》開場鬥詩
    去年最火的網劇《慶餘年》中有一場男主範閒鬥詩的戲,而範閒開場用的詩《登高》正是草堂主人杜甫晚年所作。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杜甫早年之作,僅40字,劍琴詩書酒,風花水星月一樣不少!
    這首僅僅只有40個字的五律中,劍琴詩書酒,風花水星月一樣不少!《夜宴左氏莊》唐.杜甫林風纖月落,衣露淨琴張。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檢書燒燭短,看劍引杯長。因為是寫月夜與眾人飲酒,所以次聯便從天上降落到人間:月落後溪水流過花徑,星光下草堂疏影斑駁。既是夜間的「暗水」,又如何能判斷它流過了花徑,可見這一句其實是寫聽覺。而星垂接草堂詩人用一個「帶」作為動詞來形容,將星空和草堂完美融合。
  • BBC最新紀錄片,轟動全球網友,主角是杜甫和他的成都草堂
    而在最後,這個一生蹉跎的詩人病逝於一條小船上,年僅59 重走杜甫足跡——草堂它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紀錄片中,麥可·伍德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跡不僅讓與杜甫有關的大地山河依次在片中出現配以杜詩,讓人仿若回到了那個遙遠的極具傳奇色彩的唐代更是讓成都和杜甫草堂再次進入了全世界的視線紀錄片截圖在錦裡的街頭,麥可·伍德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念了一首《成都府》錦裡古街,紀錄片中的截圖
  • 杜甫草堂春節要開趴,復活成都三代人的童年!
    杜甫和成都的「人日」節在成都,提起「人日」節都會想起詩聖杜甫,正月初七去杜甫草堂,更是流傳了千百年的地方民俗。雖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家人如何過春節杜詩中沒有直接描寫,但從「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可以看出,故友和鄰居贈送杜甫一家過節的起居用度,簡簡單單卻充滿溫暖,讓他思鄉同時也感念人情可貴。
  • 遊成都杜甫草堂/外一首
    五古:遊成都杜甫草堂 作者:趙延彤 (二○○二年七月二十日) 草堂曲徑深,遊者眾千百。 但可看藥欄,至味誰堪解?(1) 一揖春風起,雲霓獻花黛。 再揖嘆瘦生,撫公顏色改。 三揖淚沾襟,流連復徘徊。 乾坤幸無恙,致君堯舜再。
  • 杜甫草堂x肯德基:博物館IP跨界,將文化搬進餐廳
    孩子們用現代音樂旋律,在肯德基裡合唱杜甫的《春夜喜雨》。2月27日,杜甫草堂和肯德基跨界合作聯合打造了首家天府錦繡主題餐廳。杜甫詩作、草堂景觀及書畫等相關文化元素強勢進駐,讓人眼前一亮。從故宮開咖啡廳到杜甫草堂跨界肯德基,開發文創產品,開主題餐廳,博物館IP進行跨界的領域越來越多;線上線下的融合、社群文化的誕生、新零售外賣的升級……餐飲界的玩法也層出不窮。
  • 詩詞丨一座浣花草堂,見證杜甫此生詩意
    在片子裡,杜甫被稱為「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毫無疑問,杜甫是偉大的。漂泊一生,起起落落,他始終胸懷天下;受盡苦難,見證衰敗,他始終是最初那個凌雲少年。而杜甫為避安史之亂而在成都浣花溪畔所建的草堂,則存放了少陵野老此生的詩意,他曾在這裡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為人傳誦的詩篇。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讀幾首偉大詩人杜甫在草堂寫下的不朽詩篇。這首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杜甫在住進草堂的第二年所寫。
  • 古詩詞賞析 |《登高》杜甫
    教科書式品鑑詩詞,唐詩宋詞品鑑的第251首古詩詞
  • 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會所關閉 文化機構陸續入場
    4月初,成都對中心城區主要城市公園、公共綠地及文博用地內違法建設、違規經營開展集中清理,一批公共資源中的私人會所關停,一些依傍文化場所的高檔餐飲業轉身。近一個月過去,這些場所實際狀況怎樣?4月29日,本報記者對杜甫草堂、金沙博物館、武侯祠等文化場所及周邊區域進行了實地探訪。
  • 涴花溪畔的茅屋曾經住過詩聖,引無數文人墨客前來拜謁,杜甫草堂
    大廨(xie)中的杜甫先生銅像這裡還有座建築物史詩堂,史詩堂裡陳列著杜甫先生的半身塑像,也是形神莊重的表情,史詩堂內還掛有朱老總(朱德)所題的「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一代詩人憂國憂民,胸懷大志流落於此寄居草堂,可以理解杜甫先生的心情
  • 一天一首古詩詞 | 杜甫《望嶽》
    「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語氣助詞,這裡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可謂匠心獨具。接下來「齊魯青未了」一句,是經過一番揣摹後得出的答案。
  • 古詩詞賞析 | 杜甫《古柏行》
    【夜聽古詩詞】👈🏻聽我,講述詩人詞人的心路歷程,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入我們
  • 典藏紀錄片 | 離開成都草堂後,杜甫一生中絕少人知的半年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這是送客之際即將聽奏琵琶的白居易。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這是寇準被貶謫時在黃河邊題亭壁。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這是吳頭楚尾一帶的江邊,王士禎在傷秋。但如果將範圍收縮至長江,進而收縮至離我故鄉小城雲陽百餘公裡水路的江面,我率先想到的,則是這首《旅夜抒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 杜甫詩歌音樂會開啟 唱一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6月21日上午,杜甫草堂大雅堂琴聲悠悠,樂音婉轉,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之「且詩且歌,詩韻千古」杜甫詩歌音樂會詩意呈現。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中,陳彼得將杜甫的《成都府》譜曲演唱,唱出對故鄉的眷戀與渴望,張靚穎演繹的《春夜喜雨》,讓人們在歌聲裡感受巴山夜雨,體會成都這座城市獨有的溫婉魅力。 ↑活動現場杜甫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集大成者,被尊為「詩聖」,他的詩歌被譽為「詩史」。杜甫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產生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杜甫精神對後世滋養深遠。
  • 浣花草堂
    杜甫在成都住過一段不短的時間,在集子裡留下了四五卷詩,約佔他全部留下來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們就從他的詩裡追尋他當日居住的草堂的遺址。從宋代開始,人們就在成都西郊為他建了一座祠堂,這就是「浣花草堂」。歷代經過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繕,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煥然一新,成為遊賞的登臨勝地。
  • 【散文】顧樂生】草堂春秋
    這三年零九個月,儘管生活依然困苦,卻是杜甫生命從漂泊走向安寧的最好時期,也是他走向田園的一次詩意回歸和創作力驚人爆發的時期。他把一切感情都傾注到了這裡,在四川留下440首詩作,其中240多首寫於草堂。從此,杜甫草堂,一個偉大靈魂曾棲息、沉吟的地方成了人們紀念詩人的一個重要地點,也成了後世文人追尋的精神家園。詩人馮至說得好:「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2020-10-16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