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的「毛烏素」之鬥

2020-10-19 一點財經

人,能改變時代。

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鬥、勝與慈悲」幾乎貫穿了影片始末。這是一部有關與天鬥、與地鬥、與命運鬥的脫貧故事。有人悲觀地說,「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而那些敢鬥,以必勝心去鬥的人,卻用現實行動移走一座座山、馴服一片片沙,最終脫下「貧困帽」。

劇中所有的故事,都是關於拔掉窮根的故事,劇中所有的角色都是理想主義的鬥士,他們都是平凡小人物,但他們最終也都是改變了時代的勝利者。

電影終會落幕,但關於鬥、勝,關於理想主義者的故事,在現實中都有原型,且從未匱乏。尤其是在打拼出一方天地的實業家群體裡,他們是更大範圍照亮著社會底色的一群人。

2003年,陝西省毛烏素沙漠南緣的狼窩沙村,帶領村民變賣牛羊騾馬,買樹苗,誓與沙鬥的石光銀已堅守了19年。

這一年,江蘇宿遷的一個窮小子,在北京創立了一家多媒體公司。公司開張不久,他就與當時全部的38名員工,奔赴全國貧困縣中排名第二的山西省靜樂縣,每人資助了一名貧困學生,此後一直供養他們上學。

如果不上學,這些孩子十一二歲就要開始以種土豆為生。而一旦他們輟學種土豆,一生再也不可能走出貧窮這片「流沙地」。

38人中的帶頭人劉強東,比同行的其他人更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猶如石光銀面對的那860萬畝流沙一樣,扶貧就是橫亙在劉強東內心的「毛烏素沙漠」,幫助一個孩子就是種下一顆樹,扶植一片產業就會減少一片流沙,在理想主義者的堅守中,沙漠終究會變成綠洲。

扶貧,也是劉強東的「毛烏素」之鬥。

「思沙」之問:如何拔掉窮根?

如果不是1992年的高考,讓劉強東從宿遷考到北京上大學,那麼當年鄉親們湊出來的、被他縫到內褲口袋、隨他赴京的500塊錢,或許就是他這輩子見到的最大一筆巨款了。

或許,他至今都在宿遷的小村莊,羨慕村長家有「吃不完的豬肉」。

掙了錢之後,劉強東總覺得要「還」回去。每年春節回到老家,他給村裡的老人發拜年紅包。他總覺得,當年自己內褲口袋裡一家家湊來的角幣,永遠也還不清。

從小學到大學,只要他上過的學校,他都捐款,一是感恩,一是希望有更多的劉強東擺脫窮根走出去。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在30歲的時候帶著所有員工走進靜樂縣開啟扶貧之旅。

所謂企業文化,就是每個員工身上體現的責任和擔當。從中關村一個小櫃檯,做到中國網際網路頭部大廠,京東文化有商業的冰與火,也有人情的冷與暖。

做大之後,劉強東變了。他開始思考:雙手雙腳能幫多少人?讓貧困孩子上得起學,又能拔掉多少窮根?

理想主義鬥士依仗一身孤勇,實業家憑藉遠見卓識:讓貧困的「沙漠」變成產業綠洲,徹底拔掉窮根。而要想在一窮二白的邊遠農村做出能夠脫貧致富的產業,難度不亞於逼退一次次的流沙侵襲。

從窮窩出來的劉強東考進北京後就發現:「過去有兩個價格歧視,第一個價格歧視是越窮的地方農產品越賣不出好價格;第二個價格歧視,越貧窮的地方物流越不發達,買東西越貴。」

城市裡能買到的大部分雞是圈養,45天長成,從生到死行走的距離不超過3米。而貧困地區老鄉散養的雞,一養就是一年,在當地市場卻只能賣30塊錢。農村散養的豬、鴿子等,也都是同樣的遭遇。如何讓貧窮地區的優質產品走出「沙漠」找到合適買家?

要想富先修路,物流就是致富的首要通路。

從2007年自建物流開始,京東物流用10年時間完成了大件和中小件物流在大陸地區幾乎所有區縣的全覆蓋,服務觸達行政村超過55萬個。

而為了進一步提升整體物流時效,2019年京東物流發起「千縣萬鎮24小時達」時效提升計劃,迄今90%行政區縣已實現24小時達。

越窮,越要幫。並且,要幫到實處。幫助實現農產品品牌化,就是「實處」之一,最出名的當屬「跑步雞」、「跑山豬」。每個雞崽、豬仔戴一個腳環,每天監測走了多少路,走的步數越多說明它真正散養的,價格賣得越貴。以自身科技優勢,為每一件農產品做出獨一無二的身份證明。

跑步雞、跑山豬之外,京東還從養殖技術、加工、品牌營銷、物流、技術追溯等各個環節介入,繼續打造出遊水鴨、飛翔鴿、遊水魚等系列規模化、標準化的自有扶貧品牌矩陣,為消費者提供綠色無公害的優質產品同時,也讓更多的落後地區走上了產業脫貧的光明坦途。

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東已幫助全國貧困地區上線商品超300萬種,實現扶貧銷售額超1000億元,直接帶動超100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

只有消除兩個價格歧視,窮地方的經濟才有抬頭的機會。

「治沙」之辯:因地制宜的精準扶貧

扶貧十幾年之後,劉強東自覺身上的責任也越來越大。

買家是找到了,機會是有了。但農戶養多少、種多少產品,才能脫貧?若擴大生產規模,啟動資金又從哪裡來?……

2016年,京東與國務院扶貧辦籤署《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針對全國建檔立卡貧困開展扶貧工作,幾年來扶貧工作逐步擴展至產業扶貧、用工扶貧、創業扶貧、金融扶貧、健康扶貧、公益扶貧等諸多領域。

而要做到精準扶貧,上述一系列問題全部都要得到解決。既要保證農產品規模化生產質量,又要將物流成本降下來,還要為農戶提供貸款、策劃營銷、售後服務等。更重要的是還要做出差異化。

這一系列操作,如同在「沙漠」中建高樓,對京東的供應鏈、物流、金融、技術、服務等環節帶來全新的挑戰。每一環節,不僅考驗內功,更考驗耐力。但這事,劉強東非做不可。

精準扶貧絕非千篇一律,而是要因地制宜:

四川青川縣,因為5·12地震受災,木耳種植嚴重受挫。2012年上線京東,後來又做了京東自營,在京東扶貧板塊獲得專項推廣後,不僅木耳,青川縣各項特產銷售額增長了四五十倍;

川滇交界的大涼山,從1960年代就在種植橄欖油,由於地理條件限制,產品一直走不出去,產量也上不來,2017年由於京東精準扶貧抵達大涼山,當地企業積極做起了加工,不僅橄欖油暢銷了,連核桃、山菇也換成了錢;

京東很出名「跑步雞」,一進入河北武邑縣,單一扶貧跑步雞項目的參與農戶比例約佔全縣貧困戶的10%……

除此外,內蒙的牛羊肉、川西的獼猴桃、新疆的大棗核桃、信陽毛尖、竹溪魔芋、饒河黑蜂蜜等,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賣出了應有的市場價格;一條條區域性的產業帶不斷形成、自我生長。

不僅如此,京東的精準扶貧,不是帶著專業化員工走進農村,而是把農村貧困人口帶成專業化人才。

正如劉強東所說:「助力優質農產品上行,為農民兄弟們帶來更好的收益,真正的『授人以漁』,幫扶貧困人群走上『可持續』的脫貧致富之路。」

如今,京東已累計解決貧困地區5萬人就業。可持續,不只是就業,更要不斷提升個人能力。

目前,京東已累計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培訓、農業技術培訓等多方面多層級的培訓數千場,累計培訓超過18萬人次。另外,京東還建立了103家青年電商孵化中心。

有了就業機會,提升了能力還不夠,還要為貧困農戶打造出可持續深耕、具有長期價值的品牌。

只有打造出品牌,並且是百花齊放的差異化品牌,才能樹立標杆,才能起到良性循環的「先富帶動後富」的作用,拉動萬億農村扶貧產業奔跑起來。

戰勝了毛烏素沙漠之後,石光銀並未就此停步,他將治沙經驗傳向全國、全球。在治理了一片沙漠的人眼中看到的不是綠洲,而是更大的沙漠。石光銀如是,劉強東亦如是。

「馴沙」之考:產業帶上見綠洲

「一瓶好蜂蜜,等於蜜蜂的100萬次飛行。」這說的是僅收購價就高於市場一倍以上的蜂蜜品牌「等蜂來」。

四川青川老巢崖蜜已經有數百年歷史,放養的土蜂採集原始森林中的五倍子、黨參、天麻及其他160多種植物的野花釀成百花蜜。

這塊山區,人跡罕至,不通水不通電,沒有汙染。數百年來,被人遺忘,人與物困守其中。而當產品上架到京東,短短幾個月,其迅速成了網紅品牌。

等蜂來CEO張小偉表示,公司制定了比國家和行業標準更嚴格的標準,在2018年5月底,等蜂來的自建工廠已取得蜂蜜、蜂王漿、蜂花粉及蜂製品的全系列SC生產資質。

這家企業,也獲得了京東的投資。

除此外,還有在京東連續多年開辦枇杷節的仁壽枇杷,以及京東先後成功推動四川蒼溪紅心獼猴桃、江西石城蓮子等幾十個貧困縣的數百個農產品都已經走向規模化、品質化和品牌化。

品牌,也並非扶貧的終點。

要想徹底馴沙,不是馴服世上每一片沙漠。因為,沙化一直存在,新的沙漠還會不斷長出。只有將馴沙的理念、技術、設備等全套模式複製下去,並進行不斷迭代,才能真的鬥勝。

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產業看模式。對產業帶的扶持,才是全面攻堅貧困的集結號。

陝西蘋果,是全球知名品牌,被譽為國禮,產量約佔中國的四分之一和世界的七分之一。

2018年,國家級蘋果產業大數據中心落戶陝西,京東攜手政府、企業打造京東航天數字經濟示範園,並成立數字果業聯盟。

這次合作,讓整個社會看到產業帶全產業鏈升級的新模式。

京東與全國的合作夥伴聯合成立「數字果業聯盟」,深入到育種、灌溉、農技等產業層面,從種子層面為種植戶、企業提供最佳方案。

在京東,活躍用戶超4億。能夠有效整合多方數據,為陝西蘋果提供精準用戶畫像,並根據不同蘋果類型,做出差異化營銷。

同時,通過京東可視化平臺,實時掌握蘋果生產端的種植、採摘、庫存等全鏈條管理,根據供給端數據,制定合理、最優化產銷方案。

目前入駐陝西省果業企業80餘家,通過「陝西蘋果數字經濟高峰論壇」、「千家果企上京東,百億產業聚航天」、線上京東陝西蘋果節會場等活動,強化陝果的品牌影響力、提升銷量。尤其在活動期間,同比銷售增長最高達到3500%。

而所謂陝西產業帶,不只是千億規模的蘋果。而是圍繞蘋果,聚集了包括育種、肥料、農技服務、物流、包裝設計、倉儲、金融等所有相關產業,以及由此衍生的餐飲、交通等產業。

這是一個由千億而衍生的萬億市場。是經營者自己開墾出的、長滿果實的綠洲。然而,「馴沙」的事業並未就此中止。或者說,自從開啟,就已經停不下來。未來三年,京東將推出「奔富助長計劃」,從智慧農業、新基建打造、產業帶幫扶、供應鏈賦能、金融支持、生態體系等方面入手,打通農村全產業鏈條,帶動農村萬億產值成長。

劉強東在就任河北阜平縣平石頭村名譽村主任時就曾說過:「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希望通過我的嘗試,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扶貧事業中來,大家一起努力,讓更多的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全面攻堅貧困,不只是一家企業或者幾家企業表現「同情心」、單方面輸出的「困局」。做大了之後,必然是多方共贏的活局。

結語

2020年10月17日,第七個國家扶貧日。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全社會的決心與行動,是機制與系統的大考驗,也是社會企業與企業家承諾帶動共贏的呈現。

石光銀治理毛烏素沙漠是為了「讓自己和村民們脫貧,從此過上好日子」;而扶植產業發展,帶動農村萬億產值成長,也是劉強東的「毛烏素」之鬥……這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塊硬骨頭。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對於他們來說,扶貧,不只是拔掉窮根,更是要種下致富的種子,開出豐茂的花朵,結下富裕的果實。

而不論是毛烏素沙漠,還是等蜂來等品牌、陝西蘋果產業帶,只要堅持鬥下去,就能戰勝貧困。而勝者,會得到時代巨大的回饋,並被歷史銘記。

相關焦點

  • 即將被「憋屈」死的毛烏素沙漠,都快水草肥美了!
    圖片來源:陝西省林業局曾經水草肥美 後來卻一片荒涼毛烏素沙漠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海拔多為1100至1300米,處於幾個自然地帶的交接地段,植被和土壤反映出過渡性特點。總面積4.22萬平方公裡,位於陝西和內蒙古兩省交界處、陝西省榆林市長城一線以北,其中一半面積在陝西省榆林市境內,因此榆林市也被稱為駝城,意為沙漠之城。
  • 「毛烏素綠洲」的生態奇蹟
    毛烏素沙漠變成了「毛烏素綠洲」!不久前,陝西省林業局統計顯示,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這意味著,經過幾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毛烏素沙漠將在陝西被「趕走」。
  • 一線視角:「毛烏素綠洲」的生態奇蹟
    毛烏素沙漠變成了「毛烏素綠洲」!不久前,陝西省林業局統計顯示,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這意味著,經過幾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毛烏素沙漠將在陝西被「趕走」。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榆林以每年1.62%的荒漠化逆轉速率,不斷縮小毛烏素沙漠面積;林木覆蓋率由0.9%提高到34.8%,陝西的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多公裡。如果以千年的時間單位觀察,毛烏素沙漠的變遷,折射出人類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裡還是水草肥美的沃土。然而,由於不加節制的開墾,毛烏素在唐朝時期就出現了一塊小沙地,開始逐步侵蝕草原。
  • 毛烏素:「沙漠」沒有消失,只是被人類縛住
    這裡出土的史前遺址和漢代墓葬表明,毛烏素曾經水草豐美,有著成片的水田、成群的牛羊和多種多樣的野生動物。唐代以來,這裡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戰亂頻繁,元明以後更是濫墾濫牧。到新中國成立之前,毛烏素沙化程度達歷史之最,逐漸退化成為不毛之地,已經嚴重影響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流沙不斷侵蝕,榆林古城也岌岌可危。歷史性轉變始於上世紀50年代,在國家的支持下,當地人開始了近70年的治沙造林歷程。
  • 草莽劉強東之野望
    因為被指性侵,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在兩個月內,第二次成為了熱門頭條。不過,這一次的主角,從劉強東的朋友,變成了劉強東本人。這與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的個人信息完全吻合,據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官網上顯示,劉強東出生日期正是1973年3月10日。
  • 榆林毛烏素沙漠在《我和我的家鄉》中真實的再現
    片中有一段閃回段落,呼嘯而至的沙暴、書桌黑板的沙子和後來鄧超飾演的喬樹林帶領鄉親們植樹抗沙,與沙塵戰鬥的畫面相信讓不少人都為之震撼。但是,這些景象都是真實存在過的。 影片中提到的毛烏素沙漠 幾十年前的毛烏素地區,接天連日的黃沙一眼望不到盡頭,「山高盡禿頭,灘地無樹林。黃沙滾滾流,十耕九不收」是當地的真實寫照,不少居民只好遠離家鄉,另謀生路。
  • 百家講壇「最萌」教授於賡哲:毛烏素沙漠 起於人終於人
    6月6日,由陝西省環保志願者聯合會聯合中國網際網路百強三六五網推出的#繽紛的生命 2020六五環境日綠色傳城大集之聽見自然#盛大啟幕,經由與思想者的互動溝通,傳遞人與人之間樸素而有力的公共關懷,聽見自然對話山河,去連結、傳承及傳播更具精神力和能量感的內容。
  • 臺鈴代言人鄧超《回鄉之路》致敬毛烏素,沙漠變綠洲震撼人心
    最近,鄧超的新戲《我和我的家鄉》之《回鄉之路》上映,引起熱議。作為去年國慶成功點燃全民記憶的《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同樣通過片段合集的方式,講述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五個感人肺腑的家鄉故事,喚醒了所有中國人內心深處最真摯、最淳樸的鄉土情結。
  • 我的原創·小說連載|風吹毛烏素(2/4)——母羊珍珠
    小說連載《風吹毛烏素》 第2期《我的原創》欄目將分4期登載由鄧文靜創作的小說《風吹毛烏素》,敬請關注。風吹毛烏素文/鄧文靜在毛烏素,故事像巴音淖爾草原上的牛羊一樣多,牛羊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閃耀,而天上的星星,像毛烏素沙漠一樣遼闊。
  • 毛烏素沙漠,歷代治沙人將沙地變綠洲,全世界向中國致敬
    中國有四大沙地(毛烏素沙地、渾善達克沙地、科爾沁沙地、呼倫貝爾沙地),位於陝西省榆林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毛烏素沙地,面積約4.2萬平方公裡,但在不遠的未來將會改成三大沙地,因為毛烏素沙漠馬上就被消滅了,中國人再次創造了綠色奇蹟。
  • 我的原創·小說連載 | 風吹毛烏素(2/4)——母羊珍珠
    往期作品請點擊→小說連載《風吹毛烏素》 第2期《我的原創》欄目將分4期登載由鄧文靜創作的小說《風吹毛烏素》,敬請關注。風吹毛烏素文/鄧文靜在毛烏素,故事像巴音淖爾草原上的牛羊一樣多,牛羊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閃耀,而天上的星星,像毛烏素沙漠一樣遼闊。第二章 母羊珍珠奧爾登送來的這頭母羊,通體雪白圓潤,眸子明亮如星;它那捲曲的毛,一團團絨球般地貼在身上,像天上捲來捲去的雲。
  • 有庫布齊、毛烏素沙漠的治理經驗,塔克拉瑪幹沙漠能變成綠洲嗎?
    比如毛烏素沙漠就是一個因人為原因形成荒漠化的典型例子,毛烏素沙漠位於年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附近,屬於半乾旱地區,在秦漢時期水草肥美,但後來因過度放牧及連年徵戰等原因導致此地地表植被逐漸減少,慢慢形成了流沙,到了明清時期這裡已經變成了一片沙漠。
  • 我的原創·小說連載 | 風吹毛烏素(3/4)——沙漠蜥蜴
    往期作品請點擊→小說連載《風吹毛烏素》 第3期即日起,《我的原創》欄目將分4期登載由鄧文靜創作的小說《風吹毛烏素》,敬請關注。風吹毛烏素文/鄧文靜在毛烏素,故事像巴音淖爾草原上的牛羊一樣多,牛羊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閃耀,而天上的星星,像毛烏素沙漠一樣遼闊。
  • 【走進我們的小康生活】毛烏素沙漠深處放著一張草原「彈簧床」
    【走進我們的小康生活】毛烏素沙漠深處放著一張草原「彈簧床」 今天 我們來到被譽為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 毛烏素沙漠 這裡給了沙漠不一樣的定義
  • 《我和我的家鄉》關於毛烏素沙漠的幕後更震撼
    影片故事背景設定在陝北,這裡曾經是寸草不生的毛烏素沙漠,如今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這意味著毛烏素沙漠即將在版圖中消失。
  • 劉強東,古惑仔的悲哀
    不過,劉強東的情況,與以純粹企業家形象立身的馬雲不同:出身寒門,靠個人打拼才獲得現有成就的他飽遭輿論群嘲,人設崩塌,背信棄義之聲不絕於耳。顧忌員工安全,關閉所有門店。然而,在《古惑仔隻手遮天》中,導演劉偉強借頭號反派東星烏鴉之口,講了這麼一句臺詞:
  • 劉強東前妻龔小京現身,14年後,終於知道「京東」的由來
    在兩人婚後,劉強東一直以來也都扮演著好老公好丈夫的角色,並且章澤天在兩人結婚不久之後,就為劉強東生下了一個女兒,可以說章澤天和劉強東兩人幸福婚姻十分的幸福低調。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劉強東是一個二婚人士,其實劉強東在之前還有一位妻子,但是奈何家中不同意,於是那段婚姻只能以失敗告終,並且劉強東和之前的妻子還有過一個兒子。能照這麼說來,章澤天也算是後媽了。
  • 疫情爆發章澤天劉強東甜蜜過節,劉強東立功,鍾南山點名表揚
    原來這張圖片中的人就是章澤天和劉強東,而且據悉這張圖片是拍攝於情人節當天,根據知情人透露,這一天網友看到章澤天和劉強東在英國的一家餐廳約會,在如此特殊的日子章澤天和劉強東相聚約會,可見夫妻感情依然如舊。
  • 劉強東前妻龔小京為什麼離婚 劉強東前妻私照
    劉強東前妻龔小京分手原因起底1998年,與京東CEO劉強東合夥創業,公司主要在北京中關村經營軟體銷售。龔小京家裡已經連續三代從政,性格強勢。京東商城的名字裡的「京」字,即取自龔小京,「東」字則取自劉強東。
  • 「狠人」劉強東
    這是2014年京東在納斯達克上市後,劉強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為自己的人生定下的註解。劉強東少時QQ尚未面世,但他描述的狀態確實是大多數人的現實,而他,不甘被困於現實。活得有價值的第一步是為自己找到更大的平臺,劉強東緊緊抓住了農村娃能把握的為數不多的機會——通過高考,考上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