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武漢冷雨瀟瀟低至12度,今天轉晴剛掐20度,熱鍋子可以上桌啦)
老讀者知道,十多年來在武漢吃恩施菜,我只去一家館子。今天增添一個新的選擇——不是精緻宴席菜,更粗獷的鄉土菜。
能品嘗到湖北高原風土的恩施菜,在武漢仍屬於「少數派」,零星散在三鎮,數量連日料館的1/25都不到。
存活15年以上的老恩施館子就更稀有了。找到一家算一家。
「算是武漢最早的恩施館子,1999年在水果湖做的夫妻店,你吃過冒?」
「現在還在?」
「早搬了,搬到民族大道去了。那條街店子蠻雜不好找,我帶你去。」
這座城市像大江之水日夜滌蕩衝刷,想想岸邊有卵石被衝刷20年還能找到,20年老店,令我興奮。
車開至民族大道,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斜對面,大學院牆外總環繞著幾條「飄香帶」,小館子林林總總。
深色飛簷門頭的「土家么妹酒家」夾在其中,並不顯眼。
朋友和老闆娘覃(Qin)姐是朋友,提前打了招呼,預訂了恩施土雞和當日現磨的清水豆腐。
「你要吃什麼恩施菜,只要提前一天說,我第二天都能端得上桌。」店裡每天凌晨1到2點到貨,恩施產的在地生鮮。
330平米二層小樓,大堂用竹筲箕、籃子集市樣兒擺了褐色黃色叫不出名的曬菜乾、臘蹄子臘排骨。
(客人臨走時,會買些回家。我慣愛煨鮮排骨湯時,加兩塊臘蹄骨,會有醃篤鮮的美味)
鄉土館子,桌椅簡易,我不在意。重點是能否吃到從600公裡外深山褶皺裡搜羅來的貨色,碗碟裡是否飄散和山民堂屋一模一樣的柴灶香氣。
首先兩道開胃碟「山裡橫」,如同一對黑白兇煞門神——山胡椒和魚腥草根,那辛辣霸氣的特殊氣味一激,很多人退避三舍……青睞它們的人,才是恩施山民的座上賓。
樓上樓下忙碌的覃姐熱情擅聊。身量豐腴的她,是恩施鹹豐縣土家族人。
朋友說,覃姐是有譜可查、初始於元代、世襲綿延400餘年的唐崖土司覃氏後裔。我起身拱手說,失禮了,原來是位王族格格。
補充說明:五年前,唐崖土司城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以「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的龐大氣勢和歷史顯赫地位,列中國三大土司城之首。
(注意:它不是你熟悉的那個恩施市「土司城」,兩個土司城相距120多公裡。俯拍圖來自荊楚網)
覃姐端上一大盆黑黢黢撒著蔥花的熱湯說,來來陳年舊事不提了,先乘熱吃碗油茶湯。
她轉身又端來五六個盞子,炒米、炸洋芋片、豆腐果、苞穀子、花生米……聽說講究的茶席能端幾十種,都是酥脆的炸物。
客人自取一碗,舀茶湯,添加喜愛的炸物,攪成一盅。都是炸物,怎能不香?
油炸到枯蜷的茶葉,經熬煮,重新舒散焦香,喝湯嚼嚼茶葉的微苦。
「不能用你們的名貴茶,太嬌嫩不經炸煮,必須用農民手揉的土粗茶,還得用鐵鍋旺火加豬油,出味才霸道。」
高山溼寒,人們圍在火炕邊煮邊喝油茶湯,是秋冬裡暖心暖胃的慰藉。提神飽腹。
恩施州喝油茶湯的習俗主要分布在鹹豐、來鳳兩縣。我順手查了查,吃驚,她家鄉鹹豐縣可了不得:
77%的森林覆蓋7900多個山頭,溝壑縱橫,有較大洞穴333個。
一縣之內,有世界罕見的高品位硒資源礦床約1.67萬公頃;
一縣之內,海拔高度差達到近1500米;
一縣之內,擁有近200個非遺項目——其中就有這當地人日日難離的油茶湯。
……神奇的大湖北。
和覃姐聊起20年前,她和丈夫初來武漢開夫妻店。
「就在水果湖一小對面,那時新鮮的恩施土產哪裡能運到武漢來?我三個星期跑回恩施一趟,收些臘貨乾貨,帶著在臥鋪車上窩整整一天,還要過輪渡……」
當初,多數武漢人還不興去恩施旅遊,覺得新奇,生意火爆得不得了。
後來因為水果湖交通嚴管,停車困難,小店漸漸人氣寥落。她把它改名叫「硒施綠豆皮」,綠豆磨漿像黃陂豆絲樣兒,恩施人叫它豆皮。
正聊著,「臘蹄子火鍋」上了桌。它是一家恩施菜館的試金石。
覃姐說,恩施市場上賣的臘蹄子多是機燻的,她用的土豬蹄子,是讓媽媽在鹹豐收的山貨,農民掛在灶膛梁上燻制。
客人可以搭配各種燉菜,山藥、幹筍、土豆……她建議配長醃菜——用「恩施青」曬成的乾菜,更吸油。
新鮮的恩施青也很受客人寵愛,剁碎了,用點紅椒和蒜末爆炒,清香撲鼻。
超市菜吃四季,恩施菜只吃當下一季。眼下十月正是洋荷鮮嫩,這淡紫色「小花苞」又叫陽藿,種植在海拔1800米的高山頂,無蟲害無農殘,清炒一盤嘗鮮。
甜糯的恩施小土豆就不用說了,不論是新鮮還是曬乾,都在土豆界沒有敵手。
什麼叫「恩施生鮮」?除了這些青菜土豆,店裡有新鮮的恩施土豬肉,活殺的恩施土雞,恩施清水河的魚——想嘗嘗這魚,可惜朋友忘了預訂。
有老客人偏愛恩施土臘肉,說有種煙燻火燎的香。
廚房做法比較憨厚。「恩施土雞湯」,就端上來一盆純純的、油亮亮的雞湯——除了雞,沒了。
合渣也是,每天一大早新鮮磨製。為了表示待客之意,特意為我加了生雞蛋啥啥,朋友嘟囔說,下次還是搞清水做法。
覃姐說,恩施8個縣,每個縣的合渣口味都不同。比如巴東合渣,一點兒葷腥都沒有,比她們鹹豐的清水合渣還要清。
「清水豆腐」自然成型,做出什麼樣兒就什麼樣兒,肥坨坨頗有口感,豆香濃。配上一碟子爆香的辣椒蘸水彰顯它的恩施血統。喜歡的人,一口氣能吃兩大碗。
恩施比武漢冷,熱鍋子菜偏多。一道「酸蘿蔔燒肥腸」的鍋子,是店裡老客的下酒熱門。
肥腸不易淨,覃姐自己洗自己滷,和酸蘿蔔的搭配解膩開胃。
主食有「來鳳掛麵」、「洋芋飯」,我還是喜歡清香軟糯的「苞谷粑」。聽說在鹹豐老家,人們會把用油桐樹葉包好蒸熟的粑粑,再扔到火塘烤一烤,更香。
差點忘了店裡的辣腐乳,提味亮點。
時令變幻,店裡不時還能吃到「葛仙米蒸雞蛋」、「帶皮恩施黑山羊」、「恩施油香」等等,饞啊。
……
看菜單人均價格便宜,有些混雜,夾雜了部分湖北家常菜。覃姐聳聳肩,客人要求的,沒辦法。
淳樸小館,20歲生日快樂。希望你不要「都市化」,繼續當好恩施大山的搬運工。
【怎麼去】
餐館:土家么妹酒家
地址:武漢洪山區民族大道東山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斜對面)
駕車:地圖APP搜索「土家么妹酒家」
電話:027-87205789
(若要吃恩施土雞、清水魚,清水豆腐,建議提前一天打個電話跟老闆娘說一聲,備好菜等你)
停車:門前一條商鋪街均可停車,車多,位置有點擠。
【閒聊】
前天發了第七張小紙條,第二天後臺很快收到讀者反饋說,買不到兩頭烏的現貨了,現在只有預售,5斤起賣。開心啊,識貨的肉食愛好者這麼多,看來武漢的中高端生鮮市場欣欣向榮。祝你的窗外丹桂橙紅/金桂鵝黃。
···············································
出品人:高小蠻
微信公眾號:「周末策劃師」 (訂閱我,請點擊右上角的按鈕)
武漢最貪玩的老號,親身體驗,原創撰稿,幫武漢人想想如何新鮮有趣地度過周末和假期。
聯繫我:510214846@ qq.com(收郵件,不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