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旋律的伴奏中一般會使用左手彈奏,在無旋律伴奏中一般會使用兩隻手交替彈奏,技術難度相對來說要低一點,彈奏起來也更加方便和靈活。
一、低音與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結合的交替形式
右手低音,以次三音,然後和弦音程。這種演奏方式和順序可以打亂,比如左手低音,以次和弦音程,然後低音,等都是可以的。
二、低音與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結合的表現力
由於這種交替演奏的靈活性和表現力,在節奏和音區方面非常具有特色,表現力抒情中帶有色彩和稍微的厚度,具體音區選擇根據作品需要。
比如中音區的交替非常具有律動,再加上和弦音程的演奏,讓音樂的線條不再單一,而是略有厚度,有時會在民族歌曲中看到這種演奏形式。
低音與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的結合一般用在抒情歌曲中,或者歌曲的抒情部分,伴奏方式多姿多彩,基本形式包括低音與和弦音程結合,音程與低音結合,低音——音程——低音結合,低音——五音——低音結合,低音——五音——三音結合,低音——低音結合,低音——和弦結合,等形式,形式有很多種,具體歌曲具體形式,同時,也需要同學們多加練習和嘗試不同的音值組合方式。
本內容相對來說知識點較少,但需要同學們練習的內容比較多,一定要多去鋼琴上進行實踐,不能只停留在理論層面,學習理論是為即興伴奏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不是紙上談兵,一個好的即興伴奏者一定是經過長期訓練出來的,目前為止已經講過了很多種即興伴奏方式同學們一定要穿插去練習,要不然即興伴奏會顯得比較呆板,不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