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寶寶已經快兩歲了,居然還不會說話,這是不是發育落後的情況了?最近有一位寶媽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諮詢最遲這一醫院兒科心裡特別是林建芬也表示過,這位寶媽的意識也是一個隊的意識,寶寶的認知能力已經不斷的落後,很多的一些父母也並不知道如何去判斷孩子的一些認知能力和發展情況,有的一些時候就會錯過了認知能力訓練最佳的事情。
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醫生:也許是認知能力發展落後,要注意
認知能力影響孩子智力開發
什麼是認知能力呢?林建芬醫生解釋到認知能力,指的就是接收,加工儲存和應用信息的一些能力,它也是我們成功地去完成活動最為重要的一個心理條件,知覺記憶,注意思維和想像的一些能力,也都能夠被認為是一種認知的能力。
林建芬醫生也曾經表示過,經常進行認知能力的訓練,還可以有效地去刺激大腦神經細胞的發育,為我們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智力的基礎,早期認知的能力落後,可能會直接影響我們孩子智力的開發。將來可能會對我們學習產生一些障礙,不利於我們孩子的成長。
家長也都非常的希望自己家的寶寶能夠非常的聰明伶俐,能將嬰兒時期的一些智力潛能儘早的去開發出來,更需要去重視寶寶的一些認知能力發展,因此也有很多的一些人開始讓小寶寶上早教班,林建芬醫生曾經提醒過,對於認知能力發展落後的一些孩子,最好要用教育的方式方法按照專業醫生的認知課程指導來進行。
判斷認知能力水平看這裡
家長之間經常可能會比較誰家的孩子會先走路,誰家孩子學說話學得更早一些,也有的一些寶媽可能忽略或者是不清楚應該如何去對小寶寶進行早期的訓練,甚至錯過了小寶寶發育的一個敏感時期,造成小寶寶階段性的發育落後,那麼嬰幼兒在不同年齡應該要學會哪樣的一些能力,才屬於正常的現象呢,林建芬醫生表示可以看一看小寶寶認知發展表,這不就清楚了嗎?
各個年齡段應該這樣做
發現小寶寶認知能力落後的話,寶媽們可能會感覺到焦慮又困惑小寶寶這麼的小該如何去教他呢?對此林建芬醫生詳細解釋了0~3歲小寶寶學習認知能力的一些特點以及教育的方式方法。
0-12個月寶寶:
在這一個階段的小寶寶處於感覺動作期,可能不會使用語言,只能以感覺知覺和動作來去感知這個時間經常用的一些方式,有抓握腳,這個時候還可以採用形象直觀地去教育方法,要去提供多種的工具,比如撥浪鼓,吊環,積木,小球,繩子等等。讓小寶寶用手去抓,用手去握用嘴去探索,激發出小寶寶對外界信息的一些探索欲望。
13-24個月的寶寶:
在這一個階段,嬰幼兒認知的能力和手的精細動作,眼手的協調密切,都是密切相關的,比如說用手接觸看到的一些物體,使用簡單的工具,用手的運動增長經驗用手去表達意思,但這個階段需要充分地去調動孩子的一些動手能力,比如說學穿扣子捏頭小彎,擰緊瓶蓋,搭高樓自脫鞋襪等等等等,增強手眼的協調能力,豐富我們的感知經驗。
2-3歲的寶寶:
但這個時候的小寶寶應用視覺,聽覺觸覺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還可以通過觀看一些圖片去了解一些事物,比如說到動物園裡面觀察動物的一些特徵,了解植物的一些生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