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早晚跟智商有關嗎?孩子到這年齡還不說話,父母要注意了

2020-12-24 默克會家居

朋友小周最近有點擔心她的女兒,快三歲了還不能流利地說話。只會蹦出兩三個字,學了很久會一些簡單的名詞比如『爸爸』和『媽媽』等。他們開始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語言表達缺失」症,有這種症狀的孩子在語言學習方面會比普通孩子慢2-3倍。婆婆一直嫌棄兒媳學歷低,覺得是她的原因影響了孫女的智商,導致說話比較晚。

孩子開口說話早晚和智商掛鈎嗎?

以小周的孩子為例子。雖然孩子說話晚,但是其他方面的表現和普通孩子一樣,甚至更好。三歲的她已經會自己盛飯,給寵物打掃籠子,還認識一百多個漢字。她可以聽懂大人在說什麼,只是無法流暢地表達而已。

2017年,美國育兒協會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他們隨機選取了62名「語言表達缺失」的兒童,發現其中只有一名被證明智商較低,與正常兒童相差不大。甚至出乎意料的是,有三個孩子不是不會說話,而是懶得說話。

記者採訪會說話卻不願說話的孩子,他們表示:如果他說得流利,他父母會要求他不停地表現給別人看,太麻煩了。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能預想到這一點,智商絕對在同齡人中名列前茅。

所以很明顯,孩子說話的時間和智商高低沒有必然的聯繫。對比說話早晚的角度,只能得出一個非常片面的結論。

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

一般來說,孩子在1歲左右就能學會簡單的單詞,比如父母經常教的雙音詞,比如「爸爸」、「媽媽」,他們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些單詞的具體含義。

到2歲的時候,可以熟練地使用短句,但大多數時候,只能用單個詞組成句子,如「媽媽,擁抱」,「不要,去」等。

孩子到了3歲左右,基本能說出完整的句子。此時的孩子正處於「好提問期」,喜歡提問。據統計,男生普遍比女生晚一點。

3-6歲,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會迅速上升,說話會流利,價值觀會初步確立。在這個階段,孩子喜歡說話並渴望表達自己。

(當然,這些數據只是計算出來的平均值。根據個人情況不同,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主要供參考。)

生活中有哪些原因會導致一些孩子說話晚?

1.外部因素

孩子5歲前能力的培養完全取決於父母,孩子好不好完全看父母怎麼教。語言能力只是大腦在不斷刺激下的慣性反射,並不是細胞本身攜帶的遺傳信息。所以,如果父母不能在合適的時間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或者環境不適合,孩子說話自然會慢。

2.內部因素

部分兒童因身體或心理缺陷而出現一定程度的語言表達障礙,可分為「表達障礙」和「感覺障礙」。

前者問題多為生理缺陷,如語音問題、大腦語言區發育異常等,屬於不可抗力,家長需要儘快就醫。

後一種情況很複雜。兒童可能會有一些生理問題,如聽力障礙,或一些心理副作用。自卑的孩子不容易記住事情。如果他們不記得了,自然就不會表達了。無論是哪種原因,發現越早效果越好。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說話

1.周期性刺激

通過重複一個單詞來刺激孩子的神經系統,伴隨著遊戲或玩具等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孩子可以很快形成模糊的概念。一般來說,孩子們通常在一周左右開始模仿父母的聲音。

2.經常對話

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在相處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和他溝通,營造合適的語言氛圍,幫助孩子儘快開口說話。

3.通過有趣的育兒書教育孩子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育兒書籍,把遊戲和語言教育結合在一起。從市場反饋來看,效果不錯,畢竟興趣才是孩子最大的老師。

學習離不了好工具!《語言表達第一課》專為2-8歲孩子設計的語言啟蒙繪本,將語言啟蒙、語言遊戲、創意聯想結合在一起,非常實用的育兒教育繪本。

全套一共有《名詞》《動詞》《形容詞》《打比方》為主題的四本書。

它不僅僅是一套語言啟蒙書,更是一套能鍛鍊孩子閱讀能力,識字能力、思考能力和想像力的工具書。

書中所有的內容都貼近真實的生活,讓孩子從日常生活中熟悉書本,用色彩分明的有趣圖案吸引孩子學習名詞、認識漢字等等。

這套書,還能拉近父母與孩子的距離、

很多親子小遊戲,趣味問答等互動設計,讓枯燥的文字學習,變成一個快樂的小遊戲,輕鬆又簡單,哪怕是2~3歲的寶寶也能邊玩邊學。

一套書玩下來,孩子們不知不覺就認識了成百上千個詞語,還學會了流暢的語言溝通。

無論是記憶力,還是理解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培養,這對於孩子以後應對升小學【看圖說話】類題目,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這套書品質也超棒,優質厚實紙張,裝訂牢固,經得起孩子的折騰和反覆翻頁。採用環保油墨印刷,圖文清晰,色彩豐富明亮,很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

最近發現國內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所以趕緊推薦給大家,而且價格也特別給力,原價159,現在只要99元/套,一頓外賣的錢,就能擁有四本圖書。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帶一套回去和孩子一起在玩耍中學習~

現在比較權威的說法是孩子一歲半左右不開始說話(連疊詞都不會說)家長要注意,但只要沒有生理缺陷,認知能力足夠,早晚說話其實問題不大。當然,如果4歲左右還不說話,家長就要注意語言教育了。

相關焦點

  • 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有關?如果這個年齡還不會說,可能有問題
    朋友小周最近有點擔心她的女兒,快三歲了還不能流利地說話。只會蹦出兩三個字,學了很久會一些簡單的名詞比如『爸爸』和『媽媽』等。他們開始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語言表達缺失」症,有這種症狀的孩子在語言學習方面會比普通孩子慢2-3倍。婆婆一直嫌棄兒媳學歷低,覺得是她的原因影響了孫女的智商,導致說話比較晚。孩子開口說話早晚和智商掛鈎嗎?
  • 孩子說話的早晚和孩子大腦發育有關,你家孩子什麼時候說話的
    幫媽通完有些驚訝:「現在小希都會完整的回答問題了,這孩子可真聰明!」小希爺爺聽到後,驕傲地笑了。說起語言表達,小希最喜歡的就是《爸爸去哪兒》了的主題曲。每次主題曲一響起來,小希就跟著搖頭晃腦地唱。還拉著別人一唱一和,別提有多開心了!小希平常最喜歡的古詩就是《詠鵝》了,就像背兒歌一樣。雖然口齒還不是那麼清晰,但是大致還是能夠背出來的。
  • 心理學家研究:孩子的性格,跟父母平時說話語氣有關,家長要注意
    有的家長總是埋怨孩子的性格,嫌棄孩子膽小如鼠、嫌棄孩子金口玉言、嫌棄孩子不爭不搶。但是家長只知道埋怨孩子,卻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性格之所以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其實跟家長和孩子平時說話的語氣有很大關係。曉麗的兒子8歲了,但是孩子的嘴特別笨,每次曉麗帶兒子出門都得給兒子上課,囑咐孩子見到叔叔阿姨要問好,嘴巴要甜。儘管曉麗已經給孩子做了功課,但是出門之後兒子依然不愛說話,見到人之後就會躲在曉麗的後面,頭也不敢抬。
  • 為什麼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說話晚呢?
    導讀:「你們家的寶寶是開始喊爸爸媽媽了嗎?」這應該是不少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家長們都會進行討論和交流的一個話題。當孩子開口說第一句話的時候,很多父母們聽到都會熱淚盈眶,感覺自己的孩子終於又長大了一些。
  • 越早說話的孩子越聰明?你家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說話的?
    其他媽媽都投來了羨慕的眼光,說這孩子真聰明,不像他們家孩子,2歲才會說話。在大多數家長的眼裡,孩子說話越早,表示孩子越聰明。那麼寶寶說話早晚跟智力有關嗎,寶寶是不是真的說話越早越聰明呢?寶寶說話早晚並不是判斷寶寶智力差異的標準,且寶寶說話早晚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遺傳、教育、環境等,是不同寶寶語言發育不同的結果,早說話或晚說話沒有大的差別,所以並不能證明寶寶越早說話越聰明。可是,此岸和彼岸只不過是空間的差距,卻無法拉長心靈的距離。
  • 寶寶說話有早晚,父母做到這三點,讓孩子輕鬆學會表達
    朋友家孩子沐沐過兩歲生日,我帶著家裡兩娃去湊熱鬧。看著小沐沐那麼可愛,忍不住誇了幾句,誰知朋友卻愁眉苦臉地說:「你看沐沐什麼都好,就是不怎麼愛說話。都兩歲了,只能說一些簡單的詞語,很多時候根本連不成句子。給她去醫院做了體檢,一切正常,可現在還這樣,真讓人著急。」
  • 2歲的孩子還不會說話,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父母該如何解決?
    關於寶寶2歲了還不怎麼說話的問題,的確帶有一定的普遍性,解決此難題要掌握以下基本原理:1.相信人類積極發展的本質,相信孩子按普通原生家庭教育上有很大的發展,何況是科學早教呢。做父母的不要太有心,拿出信心來對待孩子。
  • 孩子說話「口齒不清」,媽媽咋教都不會?問題出在哪父母要清楚
    並且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和生長發育不同,那麼他們會說話的時間也就大不同,並且還有些老人用說話早晚來評定孩子是不是聰明孩子。不過這個是真的沒有什麼依據的,大家還是要理智面對,但是孩子說話早晚還真的會印證一些事情。
  • 3歲孩子被指責說話不清楚,家長需要注意這6種情況
    礙著都是長輩,只好默默點頭,說以後會多加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口音話太嚴重,普通話不標準小文的媽媽是來自山東,口音話還是非常重的,偶爾會蹦出幾句家鄉話,尤其是給自己父母打電話的時候,都是用方言。孩子也學媽媽說老家話,久而久之孩子的說話方式,語氣,詞彙很多就會出現混亂。表達的時候就變得不清楚。
  • 孩子到了3歲說話還是有問題,父母應該認識到以下幾個問題
    兒童語言發育有相應年齡階段,10個月-3歲是兒童語言發育及表達的關鍵時期,此期間也是兒童語言障礙多發年齡段。如果在孩子3歲的時候,才發現不會說話這個問題,是相當失職的。因為發現的時間有些晚,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做的是四處求助尋找機會,而我們語言障礙矯正師需要做的是查明真相,與時間賽跑,讓孩子的語言發育迅速回歸正軌。
  • 孩子什麼時候開始正常說話?一歲還是兩歲,看看專家怎麼說
    這個老朋友卻說:說話早的孩子必就是聰明。實際上,語言的發展只是大腦智力發展的一個方面,孩子說話的時間早晚與孩子聰不聰明沒有太大的關係。如果孩子兩歲時不會說流利的話,那麼父母也會開始擔心,因為按照每個人的固有信念,一個孩子從大約一歲開始說話是很正常的。
  • 1歲多就說話的孩子,和2歲半還不說話的孩子對比,差的是這樣東西!
    芽芽媽觀察了小饅頭和家裡人的相處模式,經常是孩子剛剛用手比劃,剛說「嗯嗯啊啊」,家裡人就知道他要做什麼,馬上把他需要的玩具或者食物遞到手邊,那叫一個心靈相通,心心相印。所以建議家長朋友們注意,在孩子們學習的過程中,請不要做一個「萬事通」,都要努力成為「影帝」、「影后」,要假裝看起來不太聰明的樣子!
  • 寶寶6個月說話,和2歲說話有何區別?語遲的孩子多出於3種家庭
    有些人說孩子開口晚是「智商低」,還有一些人說孩子說話晚的「貴人語遲」,那麼孩子到底早說話好,還是晚說話好?6個月大的寶寶都開口了,怎麼2歲大的寶寶還不開口?莎莎是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按理來說孩子早該說話了,但是莎莎的寶寶卻遲遲沒有開口,許多人都說孩子開口晚是智商低的表現。
  • 「有話好好說,別吵架」,孩子說話方式源自父母,請注意行為舉止
    很多人都以為孩子年幼,很多事情都不懂,因而在孩子面前說話比較隨意,行為表現比較放縱,甚至是一點也不注意,這是極不可取的。 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特別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能讓他從小就受到不良的影響。
  • 孩子內向不說話怎麼辦?
    甚至可能多次在孩子面前,或者當著孩子的面跟親戚朋友,很無奈地說:「他呀,膽子比較小,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也不會叫人。」於是孩子確實如父母所說的一樣,每次都是這樣的表現。其實我以前也是這樣的性格,親戚朋友一來,我不叫人時,親戚朋友就開始說怎麼不叫人呀,爸爸就說弟弟性格內向呀,不愛說話呀,然後我就也這樣認為自己了。一碰到這種場合,我就不願意融入。
  • 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醫生:也許是認知能力發展落後,要注意
    信息時報訊寶寶已經快兩歲了,居然還不會說話,這是不是發育落後的情況了?最近有一位寶媽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諮詢最遲這一醫院兒科心裡特別是林建芬也表示過,這位寶媽的意識也是一個隊的意識,寶寶的認知能力已經不斷的落後,很多的一些父母也並不知道如何去判斷孩子的一些認知能力和發展情況,有的一些時候就會錯過了認知能力訓練最佳的事情。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
  • 兩歲寶寶仍不會說話,矯正要從語言發育遲緩下手
    飽嘗社會心酸的父母便把出人頭地的希望放到下一代身上,盼望自己的孩子不說贏在起跑線上,也要在進入學校前就打下良好的基礎,比拼從孩子剛學會爬行時就開始了。 看到孩子學會爬行,父母當然喜不自勝,心想孩子什麼時候會說話呢?等到孩子張嘴喊「媽媽」了,又盼著孩子趕快學會行走。
  • 小孩不喜歡說話,是好事還是壞事?父母應該注意到這些方面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孩子們不會說話,家長們一定很擔心。想想自己的孩子嘴笨,以後在領導那裡連說話都不行,還怎麼有提升的機會,現在的社會不都是需要伶牙俐齒的人了嗎? 可是,孩子們說得太多,難道不是一件讓父母煩惱的事嗎?
  • 寶寶說話晚不一定是自閉症,多半跟這幾種原因有關,家長別忽視
    最近媽媽圈們,有好幾個姐妹在群裡訴說她們遇到的困擾,那就是孩子都已經兩三歲了,還不會說話,是不是出現自閉症了呢?文文媽媽說,「孩子已經三歲了,還不會說詞語,整天就知道,要什麼的時候拉著大人去拿,怎麼都不說話,因此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閉症?」
  • 孩子多大會說話才正常?掌握這5個語言訓練方法,讓孩子儘早說話
    1.生理疾病原因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還不會說話,可以先查看一下,孩子是不是生理疾病原因。比如孩子的聽力有礙或者發聲器官受傷不正常,這些情況都會導致聽力異常,影響孩子的說話。2.家庭環境原因家庭環境在孩子說話上佔有很大的影響,有的父母不懂得引導孩子說話,也很少與孩子主動交流,孩子小的時候,經常在孩子面前講一些孩子聽不懂的話,慢慢地,孩子習慣了聆聽,這也就導致孩子失去了最佳發聲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