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地球最後的夜晚》

2021-02-26 電影爬蟲

「他也希望自己的電影能更實在,但詩人可以是年輕的,講故事的人卻很難年輕。」

文/李霽琛

《地球最後的夜晚》上映了四天,被一群人誇成了神作,被另一群人罵成了狗屎。

 

口碑出問題了。

 

畢贛拍完《路邊野餐》之後,喜歡他的影迷挺多。那時候,影迷們更多會擔心他的下一部電影票房出問題,卻很少擔心口碑出問題。

 

很多人認為,《地球最後的夜晚》在口碑上出現的問題,營銷得負很大的責任。

 

「一吻跨年」聽上去的確很有誘惑力,這樣的宣傳確實讓更多的觀眾走進了電影院。

 

喜歡《地球最後的夜晚》的觀眾看完電影,打開豆瓣、知乎、貓眼,想看看評論怎麼說,愣神了,怎麼這麼多差評?

 

於是生氣,罵人:

 

營銷蠢,那群整天就知道看抖音快手的庸眾更蠢。

 

討厭《地球最後的夜晚》的觀眾看完電影更懵圈。

 

事實是,有很多人都來不及等到看完電影再懵圈。看的時候,就傻了。這啥啊?咋還不吻?哎呀困了咋辦?嘿我剛睡著了?這拍到哪兒了呀?得了,回家睡吧.

 

睡醒了,罵人:

 

營銷怎麼回事?跨年夜讓我去看這樣的片子?咦,還有人說我庸俗沒文化?這還有沒有天理?

 

幹上了。

 

兩派觀眾先是統一戰線幹營銷,再是談判破裂互相干。

 

你說我品味太低,我說你就會裝逼。

 

可能也有參與這場罵戰的戰士打開了我的文章,等待著看我加入誰的陣營。

 

我太雞賊了,哪兒能上這個當。

 

玩笑歸玩笑,我並不認為這樣的罵戰有任何意義。

 

或者說,一切關於喜好的罵戰都是白費力氣。

 

我瘋狂迷戀香菜,吃火鍋調料碗無香菜不歡,而我女朋友只要看見香菜,表情就像是得知周天也得加班。

 

要吵架嗎?

 

其實,看電影也是這個道理,《地球》就像香菜,喜歡《地球》不代表逼格高,討厭《地球》也不代表沒品味。

 

至於營銷,挨罵冤也不冤。

 

不冤是因為營銷確實誤導了很多衝著跨年夜愛情片去觀影的觀眾,你可以說香菜很好吃,但不提它是香菜,只說讓大家在跨年夜去吃一個很浪漫的食物,確實不厚道。

 

冤則是因為,營銷其實也沒把香菜說成是菠菜,那是《愛情公寓》做的事情。而觀眾只需要多做一點點功課,就能知道畢贛拍的電影是什麼路數,判斷自己會不會喜歡《地球》甚至不需要看一遍《路邊野餐》。

 

說到底,我們真正需要討論的問題其實是:

 

《地球》到底怎麼樣?

 

無關宣傳怎麼營銷它,無關誰看了它,無關喜歡它的人有多喜歡它,無關討厭它的人有多討厭它。

 

但這個問題也有問題。

 

誰說了算?

 

一旦討論到這個層面,罵戰循環就會開始了。

 

所以我又雞賊了。

 

我不會告訴你,《地球》到底怎麼樣,我要說的只是:

 

在我眼裡,《地球》怎麼樣。

 

我不認為《地球》是一部爛片。

 

當然,這不意味著我認為它是一部神作。

 

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在秋香和石榴姐之間,還有春香夏香,以及華夫人。

 

從某些角度看,我很喜歡《地球》。

 

但在我快要愛上《地球》的時候,我又會因為某些問題而感到失望,不願意再多付出感情。

 

這就是我對《地球》的觀感。

 

在視聽層面上,《地球》說得上是下半年最有電影味道的華語電影。

 

畢贛的審美水準很高。

 

高到什麼程度?

 

你看到湯唯穿著墨綠色的裙子走在溼漉漉的隧道裡,就挪不開眼。

 

畢贛知道把哪些元素組合在一起,是有美感的。

 

而他成熟且具有想像力的技術水準,又足夠幫他實現對他腦海中美感的影像化再現。

 

當然,能讓《地球》做到好看且好聽,錢也是重要的因素。

 

《路邊野餐》裡很多畢贛實現不了的鏡頭,《地球》能搞定。

 

《地球》很美,這一點其實很少有看過電影的人否認。

 

但美則美矣,然後呢?

 

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有太多觀眾表示,看不懂畢贛在拍什麼。

 

但事實是,畢贛講的其實並不是一個多麼複雜的故事。

 

一個男人的記憶和夢境,找尋愛人、親人、友人、自我,從破碎的現實生活到迷幻的夢境,兩段式的結構,讓這個故事的脈絡顯得其實蠻清晰的。

 

觀眾們真正看不懂的,不是《地球》講了啥,而是《地球》為啥要把這個故事這麼講。

 

觀眾不懂的是,為什麼李鴻其要把一個蘋果吃那麼久?

 

如果從白貓死亡開始按部就班地敘事,拍愛情,拍兇殺,把左宏元的死拍成高潮,沒人會覺得看不懂。

 

但那就不是畢贛的《地球》了。

 

我不認為畢贛在敘事上有什麼問題,前半段碎片化的處理在某種程度上其實讓後半段的夢境變得更具說服力,也更像夢境。

 

而只要拍出了夢境,畢贛的目的就達到了。

 

《地球》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它讓觀眾看不懂,而在於它想讓觀眾懂些什麼。

 

看過《路邊野餐》的人會意識到,《地球》和《野餐》很像。

 

這種「像」不是風格上的延續,而是內容上的重述。

 

畢贛依然在找尋,找尋愛人找尋親人,本質上還是找尋家園。

 

於是,凱裡成了符號,湯唯成了符號,黃覺也成了符號。

萬綺雯是符號,陳慧嫻也是符號。

 

水、火、風等等意象,都成了符號。

 

然而,符號是難以打動人心的。

 

只有人心能打動人心。

 

《地球》夠美夠高妙,但太冷。

 

《路邊野餐》中凱裡的熱乎勁,在《地球》裡我們找不到了。

 

隱約間,我感受到畢贛有些疲憊。

 

他也希望自己的電影能更有溫度能更實在,但詩人可以是年輕的,講故事的人卻很難年輕。

 

電影裡,黃覺說自己是殺手,小白貓問,你是什麼殺手,黃覺說:

 

最幼稚的那種。

 

剛巧,畢贛身上最可貴的,是一股子華語影壇不可複製的稚氣。

 

但阻礙畢贛的,其實也是他的年輕。

 

年輕詩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地球》有點這種感覺。

 

年輕給畢贛造成的困惑還包括什麼才是自己的電影風格。

 

看《地球》,我能看到塔可夫斯基,能看到王家衛,能看到侯孝賢,能看到賈樟柯,但卻不好找畢贛。

 

畢贛給自己戴了一個又一個面具。

 

但面具疊在一起,也還是面具。

 

我真正期待看到的是他自己的臉。

 

《路邊野餐》裡我看得影影綽綽,就被驚豔。

 

想看全臉了,他又遮蓋住了,當然會有些失望。

 

不過畢贛自己也說了,個人風格這東西,需要好幾部作品之後才能顯現。

 

換句話說,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太年輕。

 

而對於我這個比較矯情的影迷來說,我希望他留住稚氣,也希望他能沉下心來積澱更多東西,比如在沒話想說的時候拍拍別人想說的話,畢竟,他的技術水準是過硬的,審美也是一流的。

 

等到哪一天,他真成為大師了,我們再回頭看《地球》,沒準會感慨:

 

畢贛這麼牛逼的導演,也有當好學生的時候啊。

 

最後,我再多說一句。

 

我喜歡莫文蔚,我愛伍佰。

推 薦 閱 讀

期待你分享到朋友圈

加小編微信dypc5252,進電影爬蟲用戶交流群

獲取及時的電影資訊,獨到的觀點,線下活動信息

還有更多福利哦~


ಠᴗಠ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靠譜,希望你能點一下「好看」

相關焦點

  • 我剛剛看了地球的最後夜晚!
    作者:SIMPLE我剛剛看了《地球最後的夜晚》!
  • 看《地球最後的夜晚》,我像是在讀一首詩.
    我更喜歡《地球最後的夜晚》。跨年夜的晚上,有很多朋友在開頭的幾十分鐘內就沒有興趣再看下去了。在這裡,我想講講《地球最後的夜晚》的故事。因為極其成功的營銷策略,《地球最後的夜晚》在很早之前就飽受主流市場的期待。
  • 地球最後的夜晚結局彩蛋是什麼,地球最後的夜晚這些彩蛋你看懂了嗎
    跨年狂歡夜·一吻就兩年於是,2018年最後的夜晚有件儀式感的事,希望大家可以把這一年8760個小時的最後兩個小時,託付給《地球最後的夜晚》。2018年12月31日21:40 在電影00:00結束的時候,跟他/她一吻跨年!
  • 《地球最後的夜晚》:中國電影需要《地球最後的夜晚》這樣的技術創新
    藝術性:★★★★★娛樂性:★★綜合評價:★★★★因為那次被萬人唾罵的聖誕平安夜營銷,《地球最後的夜晚》的影院排片幾乎被全部取消,所以很遺憾沒能在影院看到這部電影,直到在家裡看完,我才明白自己可能是錯過了中國電影技術發展的一次重要的原創革新。
  • 地球最後的夜晚,和母親告別
    文 | 雷曉宇頭圖來源 | 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官博聖誕夜,去看了《地球最後的夜晚》的首映。說起來,和這個電影有點緣分。2017年3月,我在西班牙塞維亞採訪過電影的男主角黃覺。當時,電影正在籌備期,但是黃覺的角色已經定下來了。
  • 地球最後的夜晚
    為了迎接這段偉大的長鏡頭,咣地一聲,屏幕上出現「地球最後的夜晚」幾個大字。 放映員可能是被這一聲響給吵醒了,以為電影結束了,把影院的燈給打開了。 左邊的女孩也被驚醒了,看了看表,說「怎麼還沒到11點,不是跨年場嗎?」 右邊的男孩出離憤怒了:「還有一半沒放呢!」然後衝了出去,大概是在找工作人員討說法。 三分鐘後,燈終於滅了,但影院裡人已經走了一半,沒有人回來。 男主已經走出隧道,和一個小孩開始打兵乓球。
  • 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陪您度過2018最後的夜晚
    畢贛第二部電影作品——《地球最後的夜晚》。《地球最後的夜晚》收穫媒體不少的好評,甚大導演李安說:「這是今年世界上非常非常非常優秀的電影,3年前的金馬最佳新導演讓我們看著他茁壯成長發光發亮,這是部非常非常特殊的電影,有它獨特的電影,魅力和語言。」《地球最後的夜晚》講述的是,羅紘武(黃覺 飾)因父親離世再次回到貴州。
  • 《地球最後的夜晚》背後的錯位營銷
    《地球最後的夜晚》上映前,淘票票想看人數37萬,貓眼想看人數28萬。首日票房達2.5億,預售票房突破1.5億,僅此於春節檔的《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和暑期檔的《愛情公寓》,位列2018年國內影片票房預售榜單第四。
  • 《地球最後的夜晚》和《蒙娜麗莎的微笑》
    《地球最後的夜晚》已經可以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當然不是指藝術造詣,這個是需要時間去驗證的,而是對它的評價。未上映時萬眾矚目,上映後萬眾嫌棄,同一部電影在評價上卻出現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情況,在影視界以前還未出現過,以後應該也很難,所以說它必將留下濃重的一筆。
  • 《地球最後的夜晚》:一個昏昏欲睡的夜晚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由畢贛執導,黃覺,湯唯演的文藝電影。影片於2018年12月31日上映。影片的故事並不複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一個男人尋找生命中對自己最重要的兩個女人,最終男人在夢裡解開了心結,完成了心靈的自洽。影片運用非線性的敘事風格和碎片式的情節積累導致電影整體缺乏清晰的脈絡。
  • 2018年最後一部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
    《地球最後的夜晚》故事聽起來很簡單,但觀看起來卻跟畢贛的前作《路邊野餐》一樣,充滿了反敘事的、意識化的碎片化體驗和對時間的重構。《地球最後的夜晚》依然不會是常規的類型片敘事,圍繞男主角的一場尋找,繼續在時間與空間、現實與夢境之間穿梭,來營造末日氛圍。
  • 觀眾評分跳水式下滑 《地球最後的夜晚》發生了什麼?
    「《地球最後的夜晚》可以改名為『地球最慘的夜晚』,看電影困得不行,出來冷得要命,凌晨還打不到車回家……」不管是否能憑藉60分鐘的長鏡頭載入影史,《地球最後的夜晚》一定能載入華語文藝片「營銷大事記」。A影片預售怎麼火的?
  • 地球最後的夜晚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路邊野餐》能出來是非常不容易的,至今我們回去看,低成本帶來的粗糙感還是擺在那裡的。可這次不一樣,有錢了。《地球最後的夜晚》的成本達四五千萬,在中國藝術片裡又是一個突破。這種衝動,或者上文提到關於跨年夜的儀式感,都可以成為你去看《地球最後的夜晚》的原因。如果拋開這些濾鏡,電影本身到底能不能撐得起這過億的預售票房呢?(涉及劇透,謹慎觀看,但提前了解一些劇情有助於在觀影中保持清醒,個人建議噢)
  • 《地球最後的夜晚》沒看懂?
    2018年的最後一天,相信不少人受「一吻跨年」這樣吸睛的營銷誘導,前往電影院感受畢贛的新片《地球最後的夜晚》。
  • 2018最後一部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你打算和誰」一吻跨年」
    地球最後的夜晚 2018年最後一部電影, 「一吻跨年」由新人導演畢贛,一部讓人期待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就要上映了。兩張票已經訂好,沒錯,小編不是一個人去看,哈哈。不好意思撒點狗糧。《地球最後的夜晚》由湯唯、黃覺、張艾嘉、李鴻其這些專業演員、明星,非職業演員「升哥」,作為全片穿針引線的人物和「謎面」的註腳,大家最關注他的戲份,以及與專業演員、明星搭伴之後的效果。相信不會失望哦。
  • 如何評價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
    如何評價畢贛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地球最後的夜晚》是作者非常自我的表達。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將會在今天(2018.12.31)迎來一場大規模反噬。因為這種營銷,不是條正路,這個片子根本不適合這種營銷。
  • 《地球最後的夜晚》首映,票房斷崖下跌,網友:不可救藥
    2018年12月31日,《地球最後的夜晚》(一下簡稱《地》)放映首日收穫2.64億,位居國內電影市場榜首,但是貓眼和淘票票上,觀眾評分僅有3.4分!創下最低評分紀錄。豆瓣評分從7.3分降到6.8分。元旦當日,排片佔比下降了20%,票房從榜首迅跌第四位,豆瓣網映能拯救嗎?
  • 《地球最後的夜晚》被最低估的電影
    本來2019年跨年夜打算去看這部電影,等要買票時才發現,各大院線已經爆滿,再想去看時已經下線了。直到網上能看才知道,元旦當天鋪天蓋地的質疑是怎麼來的。羅紘武來到萬綺雯唱歌的歌廳,歌廳沒開門,為了耗時間,他來到電影院看電影。這時候才出現電影的名字《地球最後的夜晚》。
  • 跨年看「地球最後的夜晚」的,先不要急著給差評.
    今天,錢老師不說酒店,不說旅行就說一說一部跨年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來自知乎泱央的一段對話「親愛的,今晚跨年我們去看個電影吧?」「好呀,看什麼好?」「我剛搜了一下,最近比較熱的有一部叫《地球最後的夜晚》」「哎!就看這個吧!聽說這個挺好看的!」「講什麼的呀?好看麼?」「我也不知道,聽說過《路邊野餐》麼,就是那個導演導的。」「哦哦,那個文藝片啊,很出名啊。」
  •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支離破碎的故事,也是如夢般的電影!
    在2018到2019的跨年之夜,有一部電影成為了大家最大的期待,9:40開場,00:00散場,在電影結束的一瞬間,剛好觀眾們就迎來了2019年,非常詩意的電影名,具有儀式感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剛好契合了「2018最後的夜晚」,抖音、微博上的用戶還很浪漫的召集了一場「新年一吻」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