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財政副廳長被追問財政預算 兩度離場被挽留

2021-01-18 搜狐網

  昨日,省財政廳副廳長葉梅芬昨日兩度被代表留住追問財政預算。

  「看財政預算報告像看天書一樣」,「我在報告裡面找不到你說的話,這個應該寫出來」……昨天的代表審議預算報告,不少火藥味,代表們很較真,以至於財政廳副廳長葉梅芬兩度欲離場,都被窮追不捨的代表留住追問。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要的,就是這股較真勁。

  昨日上午,廣東省人代會分組審議財政預算報告,省財政廳副廳長葉梅芬參加廣州團1組審議,有代表拿著財報仔細「挑刺」,連連追問。現場葉梅芬兩度以「還要了解其他組意見」為由,欲起身離開,都被代表熱情挽留。

  質疑1

  財政超支700億為何無說明?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我覺得財報中應該加入與其他省份的對比數據。如民生支出江蘇多少,廣東是多少?行政經費、人均數各是多少?」昨日座談會一開始,代表潘力就直奔主題,將問題直接拋給了葉梅芬。

  這也給座談會開了一個好頭,在隨後的代表發言,葉梅芬成為代表追問的對象,現場有代表更是拿著財報一頁一頁「挑刺」,要回應。

  「從預算執行情況來看,公共財政支出去年超支很厲害,能不能給大家做個說明?」代表朱穗生一開口就不留情,直接「要答案」。

  不等葉梅芬回答,他擺出厚厚預算案,不緊不慢地指出其中的頁碼,根據2013年全省支出執行情況表,當年經過省人大通過預算支出,與實際支出差額達到700億。「預算案是通過人大審議的,超支總是有一個理由吧?」

  接連被問,葉梅芬開始解釋,她坦言省人大審查預算草案時,各地預算不一定都完成編制和審查過程,因此這是一個代編預算,數據本身就有出入。「此外,去年省裡面搞交通大會戰,增加不少開支。」

  「我在報告裡面找不到你說的話,這個應該寫出來。」朱穗生毫不客氣回應。

  質疑2

  教育投入的錢為何用不出去?

  「看預算執行情況,教育投入的錢用不出去,是不是結構不合理?」談起民生投入,現場氣氛再入高潮。不等上一個代表說完,直接與教育打交道的廣雅中學校長葉麗琳搶麥發言:「每條線都要錢,財政支出結構是否合理?我們現在很想了解,教育投入到底是什麼情況?」她直指「學校周邊修路、裝路燈,這類設施的配套不能算教育投入。」

  代表劉金保繼續接力,支出科技投入結構同樣不合理:「科技投入最大頭8個多億,為什麼掛在組織部名下?」

  「這筆錢是用於引進高科技人才,不是給組織部用的。」葉梅芬回應。

  「怎麼不影響,這個最終怎麼用的?」

  「用於人才安置、科研經費。」

  「這樣的支出,不算科技投入!」劉金保頗顯激動,「早幾年,科技創新有10萬元獎勵,之後一直減,以後會不會沒有?科技、教育、民生的投入應該界定清楚。」

  特寫

  副廳起身要走 代表集體挽留

  審議財報,廣州團1組的代表很敬業,也很默契,從第一個問題開始,他們就開啟了「提問模式」,由此,也上演了財政廳副廳長葉梅芬兩度要走,兩度遭代表挽留的花絮。

  座談會進行約40分鐘後,葉梅芬第一次以「還要去其他組」為由,準備離開,被代表集體挽留,「我們還有很多問題,葉廳就留下來吧。」

  有意思的是,第二次,葉梅芬的離開要求再次「被拒」。

  最終,在回應完科技投入問題後,葉梅芬主動起身說話,並致謝代表。對於她的舉動,代表依然沒有放棄追問,葉梅芬只好站著,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回應問題。

  聲音

  「關於地方債務,網上傳言比較多,說廣州是地方負債很重,甚至有說是副省級城市裡地方負債最重的,不知道這到底是個什麼數字,建議地方債務數字也要公開透明。」

  —省人大代表 劉小鋒

  」對於我這個非專業的人來說,看財政報告還是像看天書一樣,要真正研究看懂,太費時間。數字的東西,用圖表方式是最簡單的,財報也可以。」

  —省人大代表 朱穗生

相關焦點

  •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2020年財政預算信息_2020市級部門財政預算...
    >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門預算報表  一、收支總表  二、收入總表  三、支出總表  四、政府採購預算明細表  五、財政撥款收支總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表  八、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項目支出表
  • 疫情加大馬達加斯加財政預算風險
    稱,當前全球仍受新冠肺炎威脅,疫情可能呈現V字形、U字形、W字形等發展態勢,疫情對馬造成的財政赤字上升等預算風險持續存在。報告稱,疫情導致馬經濟增長預期下滑,海關關稅及國內稅收收入減少,疫情防控及經濟紓困等方面支出大幅增加,全年財政赤字佔GDP比重將升至
  • 當前財政形勢嚴峻到何種程度?
    一、當前的財政形勢嚴峻到何程度?1、財政未完成全年預算任務,財政稅收增速低,稅收增速創半個世紀以來新低。2019年全國財政收入為190382億元,預算目標為192500億元,短收2118億元,完成率為98.9%,為近年低點。
  • 【京劇憶舊】江上行:顧正秋與「財政廳長」之戀
    顧正秋與任顯群結婚照與「 財政廳長」 之戀
  • 2016年至2019年全國財政一般公共預算安排
    財政部部長劉昆23日表示,2016年至2019年,全國財政一般公共預算累計安排農業農村相關支出6.07萬億元,年均增長8.8%,高於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平均增幅。  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部長劉昆當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報告財政農業農村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
  • 2020年鄭州市財政收入完成1259億元 財政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記者今日從鄭州市財政局獲悉,2020年鄭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59.4億元,增長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721.3億元,圓滿完成財政收支任務。2020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市財政部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促進。
  • 王東偉:奮力譜寫財政助力「十四五」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
    河南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王東偉  十四五」時期,我國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面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個大局」。國內外大勢下,河南厚積多方面發展優勢,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 前11月財政收入近17萬億元,財政支出增速首次轉正
    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造成財政收入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疫情對經濟社會造成前所未有衝擊,帶來財政收入下滑。另一方面是為了給企業等市場主體紓困,今年推出2.5萬億元力度空前的減稅降費政策,造成財政減收。
  • 雲南財政瞄準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 著力提升鄉鎮財政公共服務能力
    全省鄉鎮財政預算管理方式改革實施以來,鄉鎮財政有力保障了廣大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隨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三農」投入力度持續加大,鄉鎮財政承擔了更大的管理責任,面臨著更高的服務保障要求。鄉鎮財政要貫徹執行各項財經法律、法規和制度,強化收支管理,編報年度鄉鎮財政收支預算、決算及部門預算、決算,組織預算執行,協助徵繳財政收入及社會保障資金,監管行政區域內財政性資金,發放管理鄉鎮居民補貼資金和惠農補貼資金。
  • 【興證宏觀】公共財政支出轉正 地方債明顯回落——11月財政數據點評
    原標題:【興證宏觀】公共財政支出轉正,地方債明顯回落——11月財政數據點評   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
  • 黃埔區在廣州率先出臺「財政績效10條」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近日,黃埔區在廣州市率先出臺《關於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的若干措施》(下稱「財政績效10條」),緊緊圍繞提高財政資源資金配置效率,將績效理念和管理方法深度融入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全過程,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增強財政可持續發展內生動力。
  • 經濟深觀察丨讓財政的錢更精細地花——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樣本調查
    讓財政的錢更精細地花——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的一個樣本調查在當前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公共需求剛性增長的背景下,各級財政「緊平衡」將成為常態,如何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受到關注。為確保財政專項資金分配「有章可循」,花完錢「有據可查」,濟南市首創政策和項目預算安排與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以及上年預算執行績效情況「三個掛鈎」機制,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有機地融入預算管理各環節,倒逼部門單位精準編制預算,合理申報資金量、科學制訂資金支出計劃。
  • 開源節流 浙江穩財政惠民生
    在財政資金緊張得到緩解的狀況下,浙江繼續把財政資金用在百姓身上、用在發展上,支持「六穩六保」,帶動民生和經濟領域持續穩定發展。  受疫情影響,不少地區在第一季度收入減少、支出增多,財政承擔一定壓力。浙江也不例外。  面對緊張的財政收支形勢,浙江多地一方面努力挖潛增收,另一方面打好「鐵算盤」、過起緊日子。
  • 國務院關於201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 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
    對預算未在規定時間內下達問題,財政部研究將轉移支付下達不及時問題納入其內控考核,並督促有關部門儘早提出資金分配建議,至10月底2020年轉移支付預算和投資計劃已分別下達97.1%、98%。對發展改革委下達投資計劃到財政部下達預算用時較長問題,兩部門加強溝通銜接,做好項目庫儲備和前期工作,優化代編預算等下達流程,加快預算下達文件辦理進度。
  • 【全國兩會】謝忠巖代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發揮財政職能作用...
    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繼續保持財政資金投入強度,積極支持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落實貧困縣涉農資金整合試點、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政策,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同時加強脫貧後財政扶貧政策研究,穩步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 2020年前11月全國城市地方財政收入二十強,這才是真金白銀
    成都屬於三級財政,需要提前上劃部分稅收給省級財政,所以口徑比二級財政的城市偏小一些。 廣州也是,而且廣東城市是前上劃比例最大的三級財政,如果按照同口徑的話,廣州地方財政收入要高於蘇州和杭州一些。像佛山和東莞的話,要是按照二級財政口徑就能進入前二十。因為前上划具體多少需要等明年初預算執行報告出來時才能揭曉,所以暫時按照明面數據來排名了。
  • 江蘇省人民政府 發展動態 我省財政收入8月起實現累計正增長 前10...
    這份方案還帶來了好消息:全省財政收入自5月份起實現當月正增長、8月份起實現累計正增長,經濟和財政運行漸趨平穩。有保有壓,保障改善民生等重點支出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仍實現了增長。
  • 對財政可持續的挑戰增加 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
    今年,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一支近20人的團隊用了10個月對我國的財政情況進行了疏理,採集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33個城市以及136個區縣的經濟社會指標、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以及債務的 2017—2019 年收入側數據,分析後得出的結論是:「大規模減稅降費空間已有限,結構性減稅還有空間。」
  • 周誠君:緩解當前財政困難的突破口在哪?
    即使是在僅有政府和私人部門的兩部門經濟中,央行也不屬於政府部門,更不是代表政府發行作為借據的貨幣,而是作為獨立第三方,負責政府和私人部門出具的所有這些借據(或貨幣)的集中交換和清算。無論是把央行發行貨幣看作政府行為,還是把央行發行的貨幣視為政府向私人部門出具的借據,都是不妥當的。二當前財政總體比較困難總得來說,現在財政比較困難。
  • .| 激勵與平衡——中國財政體制變遷70年(發展與公共財政工作坊)
    汪德華具體講解了自己的研究內容。在該體制下,中央有關部門制定生產計劃指標和財政指標,並保留較多的機動財力,地方如果需要增加財政支出,則向對應事項的中央部門申請。1958年大躍進中,中央財經管理部門大量向地方分權,下放經濟管理權限,探索對中央控制的重點基建項目之外的地方財政經常性支出,按照1957年支出預算數為基數,以收定支、總額管理,但僅僅執行了一年就由於地方機動財力過大、地區間不平衡、缺乏時間上的一致性、經濟過熱等原因而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