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1 1),(12 1),(1 3 3 1),(1 4 6 4 4 1),…
中的下一項是什麼?這是代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稱為括號展開從表達式!
(x+1)^1=x+1;
(x+1)^2=x^2+2x+1;
(x+1)^3=x^3+3x^2+3x+1
(x+1)^4=x^4+4x^3+6x^2+4x+1
那(x+1)^5=? 帕斯卡想找個快速算出的方法,最後他在上述三角形中找到了。該三角形從1開始,下面是兩個1,每個數字都是上面兩個數字的和。在西方稱為帕斯卡三角形。在中國稱為「楊輝三角」。該三角蘊藏很多規律:第一條對角線是一行1,第二條對角線是1,2,3,4,5,6…,第三條對角線是由三角數組成:1,3,6,10,15….斐波那契數也蘊藏在裡面:就是相鄰的「淺對角線」上數的和,看看你能否找出來!
1623年6月19日帕斯卡生於法國 克萊蒙費朗 Clermont-Ferrand。帕斯卡很小時母親就去世了,以後全靠在稅務局工作的父親教育他及姐妹們。其父是一個數學愛好者,經常和一些懂數學的人交往。可是他卻認為數學對小孩子是有害且會傷腦筋的,小孩子應該在十五、六歲時才學習數學,在這之前應該學一些拉丁文或希臘文。因此在帕斯卡小時候,父親從來不教他學習數學,只是教他一些語文和歷史。而且帕斯卡的身體也不太強壯,父親更不敢讓他接觸到數學。帕斯卡在十二歲時,偶然看到父親在讀幾何書。他好奇地問幾何學是什麼?父親為了不想讓他知道太多,只是大約講幾何研究的是圖形,如三角形、正方形和圓的性質,用處就是教人畫圖時能作出正確美觀的圖。父親很小心的把自己的數學書都收藏好,怕被帕斯卡拿去翻看。可是帕斯卡從小就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根據父親講的一些簡單的幾何知識,自己獨立對幾何學研究。當他將發現:「任何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是一百八十度」的結果告訴父親時,父親是驚喜交集,竟然哭起來。父親於是搬出了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給帕斯卡看。這時帕斯卡才開始接觸到數學書籍。1631年帕斯卡隨家移居巴黎後,並在16歲時就參加了巴黎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小組(巴黎科學院的前身)。
初中生自己的數學分享與交流平臺!
『更多精彩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