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大火劇《三十而已》太讓人上頭
而且還挺費電視
畢竟林UU太氣人
能讓觀眾隔著屏幕毆打她......
這部劇的女主之一王漫妮
獨身在上海打拼8年
在最昂貴的地段做奢侈品店銷售
每個月掙一萬五的工資
到頭來卻兩手空空
依然過著無房無車無存款的生活
為了能租到一室一廳的房子
她寧願從內環搬到外環
即便是需要公交地鐵來迴轉也沒關係
喝水不用飲水機
只為下次搬家時能夠簡易方便
即便這樣
30歲的王漫妮仍然不能在上海扎穩腳跟
奉獻了青春到頭來黯然離場
達達不禁想說
做一個「津漂」它不香嗎?
同樣的工作同樣的境遇
如果是在天津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劇中王漫妮作為奢侈品店的銷售
一個月工資一萬五
但每月光房租就要七千
為的就是想要住的舒服一點
離工作的地方近一點
同樣是市區核心地段一室一廳的房子
在天津只要不到3000就能租下
還是裝修採光都很好的那種
有人說上海的工作機會比天津的更優質
同樣的工作內容工資也會高出不少
可事實上從各個招聘網站發布的
奢侈品銷售人員招聘信息來看
在天津做奢侈品導購
工資跟在上海差距不大
如果是像王漫妮這種有8年工作經驗的銷售來講
月薪也應該在一萬二左右
再除去每個月按時打給母親的2000塊
當然剩餘的這些錢王漫妮還要支付日常花銷
但天津的物價會比上海低得多
經濟學人智庫年內發布的
《全球城市生活成本調查》
對全球133座城市
150多項價格指標展開了對比
結果顯示,在中國內地
上海的生活成本比天津高出3成
所以將薪資與
房租、衣食住行等生活成本綜合考量
在天津生活顯然更寬裕
劇中王漫妮換了房子後
每天通勤時間要花費一個半小時
要知道長時間的通勤
會逐漸消減人的幸福感
據調查顯示
身體的痛苦會影響人的心情
通勤在1小時以上的上班族
抑鬱的機率高出平均水平33%
長距離通勤甚至高出40%
所以拋開時間成本不說
大家每天都是用生命在上下班啊
雖然每個城市都逃脫不掉「通勤難」的問題
但在下面這組報告可看出
天津的通勤壓力仍舊比「魔都」上海好得多
通勤的壓力,無疑是人帶來的
截至2019年末
上海的常住人口2428.14萬人
而天津常住人口為1561.83萬人
二者相差866.31萬人
這個數據可能大家看起來沒有什麼感覺
那麼達達告訴大家
寧夏一個省常住人口只有681.79萬...
如果通勤的時間能夠短一點再短一點
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時間很貴,那就好好珍惜
為了在上海生活的好一點
王漫妮還在吃上省錢
她每天在定點的小攤吃東西
要不就來個盒飯
能省10塊
如果王漫妮生活在天津
這種情況是絕不存在的
因為
天津便宜又好吃的美食太多
達達數都數不過來
像西北角、西湖道、西南村這些地方
人均20多能撐到扶牆
即便是在天津最昂貴的地段
依舊隨處能找到平價又接地氣的美食
地鐵公交車站旁的「烤冷麵」
馬路上的「爆米花」
學校門口的「章魚燒」
更別提樓下的「煎餅果子」了
王漫妮的媽媽在3年前曾來上海勸她回老家
她立了兩個目標
到30歲:要麼結婚、要麼買房
如果兩個都沒有就回家
結果,三年過去了
王漫妮還是什麼都沒有
但是她不甘心回老家
她想留在上海
她想在上海紮根
這就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
在上海安個家難嗎?
真的很難!
來源:房天下
看看這些令人望而卻步的房價
雖然對於外來人員來說
都是一樣的「男默女淚」
但天津的房價和上海比起來
還是溫柔太多了
來源:克爾瑞
並且上海常住人口已經接近2500萬控制紅線
想要落戶難上加難
天津近兩年人才引進力度加大
想要不做「津漂」成功落戶
跟「北漂」「滬漂」相比
也要輕鬆許多
關於天津的標籤有很多
說天津人不求上進、戀家、保守
可能提的最多的是
一座平庸的城市
但周國平曾說:
「人世間的一切不平凡,
最後都要回歸平凡,
都要用平凡生活來衡量其價值。
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過好,
人生才是圓滿。」
這句話安在天津這座城市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天津人能把平凡的日子活成幽默的段子
會用玩笑般的自嘲減輕自己的壓力
何必事事要跟自己過不去呢
如果在這裡生活久了
即便是緊緊綁著一根弦的王漫妮
也會慢慢習慣這裡的煙火氣息
天津其實是一個很俗的城市
「俗」是世俗的「俗」
這裡的人很樸實,很實際
滿心想的只是踏踏實實過日子
對比那些
「既容不下肉身,又容不下靈魂」的北上廣深「漂」
「津漂」或許更容易在這座濃濃煙火氣的城市
扎穩腳跟,結束漂泊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