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在什麼情況下能成為近親屬?

2020-12-24 法公社

《民法典》第1045條 【親屬、近親屬及家庭成員】

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一、親屬的種類

親屬就是以自己為中心,包含配偶、血親和姻親。五世同堂,應該是大部分國人的希望。就算20歲隔一代人,5代也要100年,能達到這個年齡的長者很少。所以,我國近親屬的範圍規定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家庭成員範圍規定為:配偶、父母、子女。

親屬

近親屬人員之間,有一定的扶養或贍養義務,從而可以享受相關的權利。如死亡撫恤金,就屬於近親屬的共有財產,非近親屬不得享有。有些社會制度的設置,必須考慮到家庭成員或近親屬的利益。如直管公房租賃管理制度,是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保障承租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居住權,該房帶有社會保障屬性。承租人變更,涉及原承租人家庭成員的重大居住權益,其實際效果與導致不動產物權變動的行政行為性質類似。因此,公房管理機關在辦理公房承租人變更審核時,將原公房承租人直系近親屬的居住權納入考量因素,符合直管公房租賃制度設立的初衷。

二、案例:舅舅為何成為扶養關係的親屬,有權申領工傷保險待遇?

單某本是殘疾人,其父母在2004年先後去世。單某2010年失業,生活陷入困境。詹某(系單某舅舅)將其接到家中一起生活,並為其聯繫工作。逢年過節,單某在詹某度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古代的所有長輩親屬中,除父母外,就數舅舅最重要
    在中國古代社會,一個人的長輩親屬中,除了父母以外,舅舅應該是長輩親屬中最重要的那個了。古代是禮治社會,家庭裡發生了什麼矛盾糾紛,一般都是長輩出面來解決。長輩的話就是判斷標準。長輩認為這件事對,這件事就是對的。長輩認為這件事不對,這件事就是不對的。而在眾多的長輩中,舅舅(或者說叫做「娘舅」)又是最具有發言權的。
  • 到底誰才屬於「近親屬」? 聽教授說《民法典(草案)》熱點
    &nbsp&nbsp&nbsp&nbsp誰是我的「近親屬」?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舅舅,姨媽,嶽父母公婆是近親屬嗎?在外國的立法中,對於「近親屬」的界定並不規範,由此也引發了諸多問題,2019年12月28日公布徵求意見的《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編中對「近親屬」範圍的規定,引起較大爭議,誰是「近親屬」?
  • 誰才是我的近親屬,《民法典》有了明確規定
    它們在法律上又被賦予了什麼權利和承受什麼義務?《民法典》對於親屬、近親屬以及家庭成員是如何規定的?父母、兄弟、姐妹公婆、兒媳、女婿三叔、六伯、七大姑、八大姨……這麼多親戚究竟誰屬於自己的親屬,誰又屬於近親屬,家庭成員又包括哪些呢?在這方面,法律的界定和我們的認知可能有所不同,《民法典》中新增了對親屬、近親屬和家庭成員的明確界定,成為搭建家庭關係中權利與義務的基石。
  • 血親與旁系血親及近親屬概念
    1.刑法上的近親屬。
  • 人民司法|未供述近親屬同案犯的量刑情節考量
    在此種情況下,不應認定被告人系如實供述,不成立自首或坦白,亦不能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沒有法定從寬處罰情節的情況下,可以將近親屬關係納入量刑考量,綜合被告人對本人犯罪事實的認罪悔罪態度、退賠情況等情節,酌情予以從輕處罰,兼顧天理國法人情。
  • 公安部:保護民警及其近親屬人身財產安全及人格尊嚴
    規定明確了侵犯民警執法權威的具體情形、處置要求,並將警務輔助人員、民警近親屬一併納入保護範疇。公安部警務督察局局長張向寧介紹,近年來,一線公安民警在執法執勤中遭遇阻撓執法、暴力抗法、造謠誹謗事件時有發生。對此,《規定》明確,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受法律保護,不受妨害、阻礙。
  • 最高法裁定:近親屬籤收訴訟文書可視為送達成功
    最高法裁定:近親屬籤收訴訟文書可視為送達成功 2020-11-30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背簍舅舅」火了,邊搓麻將邊帶娃,寶寶加油的小表情太可愛
    作為家長恨不得能一天到晚都將視線黏在孩子身上,就怕自己一個不注意孩子會發生什麼危險,但是在沒有孩子之前,根本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成為這個模樣。沒過一會姐姐剛剛將孩子託付給了這位舅舅照顧,但是正在打麻將的舅舅抱著小外甥又不好發揮,而將孩子放在屋子裡自己玩又怕孩子出現什麼危險,所以舅舅靈機一動就想到了一個又能打麻將又能照顧孩子的方法。
  • 為什麼非直系親屬可以相互輸血,直系親屬之間反而不能呢?
    ,直系親屬之間是不能夠相互輸血的,那麼對於直系親屬之間不能夠相互輸血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除此之外,專家也是強調了,選擇異體血液的時候,直系親屬的血液並不是首選,畢竟直系親屬的血液向教育其他的血液多出來一項致亡率很高的安全隱患,那麼在實際上話當中能不去選擇直系親屬血液的情況下就不要選擇直系親屬獻血。
  • 近親屬不必出庭作證:「親親相隱」理念的回歸
    「親親相隱」或「親屬容隱」規定在中國古代歷朝法律中均有體現,「親親得相首匿」,是指對於謀反、大逆之外的罪行,親屬之間可以相互隱匿犯罪行為,不予告發或作證。「親親相隱」制度最早由儒家提出,就是因為儒家承認人的自然情感,認為要想維護社會秩序,不能違背人的自然情感。其後的親親相隱制度的「立法理由」也被公開表述為尊重人類親情。從漢宣帝頒發詔令起「親親得相首匿」就正式成為中國封建法律原則和制度。
  • 按身份證地址郵寄訴訟文書由近親屬籤收,能否視為送達成功?
    按身份證地址郵寄訴訟文書由近親屬籤收,能否視為送達成功? 裁判要旨法院按照受送達人居民身份證上所載住址向其郵寄送達相關訴訟材料,受送達人的近親屬在不知郵件內系法院訴訟材料時予以籤收
  • ...家屬與社區因遺產糾紛打官司:我舅舅咋成了「五保戶」?
    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我的舅舅絕對不是五保戶。」今年50歲的陳民,心裡一直有個結,他的親舅舅在走失七年後,被宣告死亡,名下14萬餘元財產與一套安置房的歸屬,卻成了問題。2012年4月,成都龍泉驛區西河鎮躍進村張文老人,騎著一輛三輪車,消失在了十陵鎮的菜市裡,家屬和社區得知消息後,多番尋人無果,於2014年選擇報警。
  • 以案說法|什麼情況下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在發生糾紛時說"你要賠償我精神損失費",那麼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賠償精神損失費,法律到底是怎麼規定的呢?審理認為,對於一位準備成為母親的女性而言,終止妊娠不僅使其遭受了外科手術所致的身體上的痛苦,對其未來的生活也必將產生負面的影響,故涉案事故對房某的精神存在一定的傷害,因此法官對房某請求李某及保險公司賠償精神損害的訴求予以支持。
  • 有人開始為吳謝宇洗白,有親屬,也有村幹部。能保住他的命嗎?
    有人開始為吳謝宇洗白,有親屬,也有村幹部。能保住他的命嗎?12月24日,福州市中院公開審理北大學子吳謝宇故意殺人、詐騙、買賣身份證件案。吳謝宇作案手段殘忍、社會影響極壞,理應依法死刑。杜明海還認為:吳謝宇找舅舅借的錢,舅舅原諒了他,這類似私人借錢。這屬於私事,與法律無關,不屬於敲詐罪。——是親三分向。明明是精心準備弒母,卻被姑父說成是「失手」;明明是敲詐,卻被姑父說成是私人借貸,與法律無關。吳謝宇歸案後,舅舅和其父親的朋友也出具了對他的諒解書。——吳謝宇的舅舅心也真大啊!爹親娘舅為大。自古而今,舅舅的表態往往能左右外甥的生死。
  • 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五服」為何能代表古代親屬制度?
    "五服"制度在周朝形成延續至明清時期"五服"是指在喪葬時期,要求亡者親屬按照與亡者關係的遠近程度來決定所穿的喪服,而"五服圖"就是用來展現家族中親屬之間遠近關係的一種圖示。用喪服的差別來體現親屬間的關係,即與亡者關係越親近穿著越粗糙,反之關係越疏遠穿著越精細。
  • 重慶起火住宅房主:直系親屬亡故6人只剩老母 殯儀館度過2019最後一晚
    2019年12月31日,重慶涪陵,過了晚上11點,街頭依舊偶爾傳來嘈雜的聲音,談起一天前發生在這座城市裡的那場帶走一家6口人的火災,無論是計程車司機還是飯店服務員,都有所耳聞,似乎離他們很近,但又好像沒有什麼太多關聯。
  • 精神賠償金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怎麼規定的?
    那麼精神賠償金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怎麼規定的?網友諮詢:精神賠償金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怎麼規定的?第三條的規定,自然人死亡後,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誹謗、貶損、醜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
  • 享受「三免」、近親屬可優先用血……南寧獻血待遇有望升級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羅暘攝近年來,醫務人員和教職工逐漸成為南寧無償獻血的主力。這次修改,在鼓勵國家工作人員、現役軍人和年滿18周歲的高等院校在校學生這幾類人群率先獻血的基礎上,增加了醫務人員和教職工的表述,充分體現他們在推進無償獻血工作中的表率作用。
  • 古代皇帝為什麼與叔叔是仇人,與舅舅卻是親上加親呢?
    一 皇帝與叔叔很多時候是敵人 我們也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古代皇帝為了鞏固自己權力,一般都是重用舅舅,卻不重要自己的叔叔。雖然我們看來,叔叔與舅舅都是親戚,血緣關係,都是自家的人。但是在皇帝看來,叔叔卻是自己最大的敵人,舅舅卻是親上家親的親人。
  • 找「能人」辦社保 克山縣一老人及親屬被學生騙了近60萬
    克山縣居民張大娘最近正在為她老伴兒和親屬的社保問題犯愁,按理說,她的學生王某已經把他們幾人的「保費」和辦理社保的其他費用「交」過去了,應該沒問題了,可是兩年的時間過去了,老伴兒的退休年齡也到了,社保的事情遲遲沒有下落,張大娘急了,不停地給王某打電話,王某每次都是找各種理由搪塞,最後索性玩起了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