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空談自由而沒有執行力都是對「體制化」耍流氓

2021-02-08 青鳥九歌

被選入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的《肖申克的救贖》,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改編於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全片主題是「希望」和「自由」。

肖申克監獄裡充斥著暴力、恐懼、黑暗,對於蒙冤入獄的男主角安迪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噩夢。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作為豆瓣評分9.6分的電影,它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更是一段心靈上的旅程。

很多人聽一首老歌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初聽不解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看完《肖申克的救贖》你會不會也是這樣:「初看不解劇中意,再看已是劇中人」?

《肖申克的救贖》就是這樣一部電影,曾經看這部影片看的是安迪做帳時的熟練和睿智,在訓練場上播放音樂時的不羈和輕蔑,準備越獄時心思的縝密和篤定,那是一顆不羈的靈魂,無時無刻不再告訴著人們,我與你們不一樣。就像影片開頭說的那樣:「他就像一個在公園裡無憂無慮漫步的人一樣,好像穿著一件隱形的外套,可以屏蔽監獄裡的紛擾。」

監獄裡的大多數人則過著規律而麻木的生活,他們曾經恨這面高牆,慢慢地習慣這面高牆,最後卻像布魯克斯一樣離不開它。

這像不像曾經初出茅廬,離開象牙塔想要在社會上一展拳腳的我們?曾經心懷夢想的少年,在工作中慢慢地淪為一枚螺絲釘。久而久之,失去了少年人應有的血性,取而代之的是中年人的油膩和圓滑。

曾經的詩和遠方,止步於眼前的苟且。

《肖申克的救贖》於我們就如一柄利劍直戳人心。但是戳人心的不僅僅是安迪從來沒有過的放棄,還是安迪在達成所願時那份難能可貴的堅持。戳人心的更是你有一顆想要自由的心,卻沒有足以撼動現實困境的翅膀。

影片裡有一句話:「有的鳥終究是關不住的,因為他們的羽翼太過光輝。」

羽翼之所以光輝是因為羽翼背後那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孤寂的時光。

高牆內的人,哪一個不羨慕外面世界的自由?然而,面對自由,有幾個真正地去實施行動?

安迪不一樣,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訴了高牆內的人們,人不僅僅是忙著生,更應該是忙著如何生。

安迪為我們解答了一個關於生存且如何生存的更好的命題。

一.願景的實現是你先要在心裡種下一個目標的種子

肖申克監獄作為體制內,更像一個模具,在模具裡生活的人遵從著各種各樣的指令,從初來時的形形色色,變成一個被磨得圓滑的石頭,再沒有了稜角。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報告,遵從指令,無論是吃飯、睡覺還是生理上的需要。穿著一樣的衣服、吃著一樣的飯菜,沒有自由的人生也就沒有了尊嚴。

被判終身監禁後,擺在安迪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忙著生或者忙著死,像肖申克監獄裡的人一樣,在監獄裡度過漫長、單調又黑暗的一生。

影片中出現很多次列隊、清點人數然後去房間裡睡覺的場景。遠遠的視角下,一片黑暗的鏡頭,在清點人數後,每個人走進無邊的夜色裡。

這個黑夜有盡頭,而黑暗的人生卻沒有盡頭。

安迪從進到肖申克監獄那一刻起,就與眾不同。一個人安靜地與監獄的喧囂格格不入。獨處有助於思考,他在思考什麼,我們無從得知,但是他在不久後找到了瑞德,想要一把尖嘴錘。走出第一步,就已經邁出了與肖申克監獄的犯人所不同的路。

康德說過: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

這把錘子已經開啟了安迪目標第一步:越獄。我想,這也是安迪思考了很久之後的結果。

很多事情做起來很難,所以絕大多數人都在做之前成了逃兵。

二.深思熟慮後開始準備計劃的實施。

目標有了,接下來就是如何實施這個計劃。在瑞德看來需要600年才能夠實現的越獄,在安迪手中只用了20年。目標計劃中包括實現目標的工具、實現目標需要的時間、如何實施,安迪都做了一系列充分的準備,整個過程,環環相扣。

買錘子用來挖地道,買海報用來遮擋地道的洞口,撿石子做象棋為了掩人耳目,讀聖經為了藏工具。一切準備就緒,剩下的只需要交給時間就好了。

這像不像我們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情時提前做的準備工作?比如考驗、考公,再比如減肥。考驗和考公,提前買好需要的複習資料,減肥買好去健身房需要的裝備。

在目標計劃的過程中,所有人都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工具,那就是決心。瑞德看到那個錘子時笑了,用它越獄可能需要600年時間。在他看來是天方夜譚的事情,為什麼安迪卻可以去做?

這就是決心!

這就像很多人爬一座山一樣,剛看到山的巍峨和聳入雲端,第一反應就是:「我肯定爬不上去!」但是,不去試試,你怎麼知道你爬不上去?不去試試,你怎麼能感受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之情?

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說過一句話:決心成功比任何一件事都重要。

所以支撐安迪成功越獄的背後,就是這樣孤注一擲的決心。

三、能夠成功實現目標的背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

在目標的執行過程中,安迪充分顯示出了他堅韌不拔的毅力。

從安迪去圖書館工作,每周寫信給參議院申請經費便可見端倪。六年的堅持,無視眾人的嘲笑和不解。

最終的結果是換來200美元以及眾多淘汰下來的書籍,對此你會心灰意冷還是就此放棄?

相信大多數人很難看到堅持的意義,就像打一口井,打了很多天,打深了很多米,卻因為看不到水,轉頭換地方重新打井,如此循環往復。

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無數次的放棄中,只需要再堅持一下就能夠看到噴湧而出的井水。

曾經聽到過一句話: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部分人都死在了明天的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

安迪並沒有放棄,200美元對他來說就是勝利的曙光,他乘勝追擊,從每周寫一封信改成每兩周寫一封信,不懈的堅持終於換來了肖申克監獄最好的圖書館。

你看,這就是堅持的意義!為此,我們能夠看到安迪的真正而強大的執行力。

真正的執行力,不是衝動的決定,而是長期有力的行動和長久奔著一個目標的堅持。

執行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所在。

安迪不僅通過自己的行動走出了肖申克監獄,而且憑藉著自己的能力把典獄司送進了地獄,甚至於能夠在廣袤的藍天白雲下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人,財務自由且身心自由。

結語:曾經看《肖申克的救贖》我發現這是一場心靈之旅,被禁錮的靈魂與現實的碰撞,渴望自由的心與自我的碰撞。很多人在這場碰撞裡,頭破血流,終身被現實所禁錮。

如今再看這部影片,我發現《肖申克的救贖》能夠救贖的是那顆被封閉太久的心,它像久旱的稻田初逢春雨,又像漫漫長夜裡不經意間燃亮的一顆蠟燭。但是它並不能夠救贖一切。真正能夠救贖的只是我們自己。

沒有行動,又何談自由?所以,「體制化」是一條自我救贖的路,如果自己不去行動,別人救贖不了,誰都救贖不了。

相關焦點

  • 體制化與希望——《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我終於看了《肖申克的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希望與自由,永遠是美好的
    1994年,被譽為上帝想看電影的一年,因為有36部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橫空出世,且都為日後的無法超越經典之作。其中,《阿甘正傳》《低俗小說》和《肖申克的救贖》在第6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三足鼎立,不分伯仲。《阿甘正傳》當之無愧的捧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等12項大獎,而《低俗小說》以他獨特的環狀結構和多角度敘事手法拿走了最佳原創劇本的桂冠,唯獨《肖申克的救贖》在十項提名裡顆粒無收。
  • 希望、自由與救贖——淺析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 影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該影片上映於1994年9月23日。
  • 神作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好評無數的肖申克救贖這部電影究竟有什麼意義呢?到底好看在哪裡呢?肖申克的救贖自始至終圍繞著人性,講述人嚮往的自由,隱忍,意志,聰明,勇敢,對人生抱有希望而且不言放棄的精神。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故事的靈魂存在於大量的細節當中,無論是人物的對白、環境的設計、服裝的設計等。
  • 電影頻道•《肖申克的救贖》
    所以毋庸置疑《肖申克的救贖》在劇情上是非常好看的,高潮接踵而至,內心跌宕起伏,不管是對主人公還是對看電影的人來說都是一場故事旅程,這是一部沒有女主角的好電影。劇情介紹是我複製粘貼豆瓣的,你要讓我來說《肖申克的救贖》我只會說太好看了,是真的很好看很好看的一部電影。二。
  • 《肖申克的救贖》
    他成為了大家心目中散發著光輝的人,在那一批舊雜物中,安迪發現了一張舊唱片,他把門反鎖,打開廣播自由的歌聲響遍了整個肖申克。所有人都抬起頭仰望天空,雖然聽不懂但每個人都能感覺到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美到無法企及,像是一隻美麗的小鳥飛進高牆,讓人忘記束縛,體會到久違的自由。安迪和他心中的莫扎特被罰一周禁閉。安迪說:「內心的希望是自由的,不會被監獄的石牆關住。」
  • 《肖申克的救贖》:只要擁有希望,就能獲得救贖
    他十九的獄中生涯,始終沒有接受命運的安排,即便典獄長扼殺了所有人對自由的渴望,但安迪用行動和智慧告誡每一位獄友,困住自由的不是高牆而是內心。安迪不畏強權,追求自由的個人英雄形象躍然熒幕,他救贖了自我的同時也給獄友以精神上的救贖。02根植於安迪頭腦中的成長型思維,讓他免於「體制化」的生活體制化是什麼?
  • 《肖申克的救贖》:永遠滿懷希望,永遠追尋自由
    紀伯倫說:自由是人類枷鎖中最粗的一條。電影中安迪所追求的自由,是痛苦的自我反省、漫長的自我救贖後,體會到的真正的自由。1994年《肖申克的救贖》在美國正式上映,距今雖然已經有25年了,但這部電影卻依然是一部必看電影,因為它是永遠的經典。
  • 重溫《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用一首詩表達重溫《肖申克的救贖》的感受,就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不同階段看到的東西不一樣,感受也不一樣,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是十幾歲,當時還不懂瑞德說的體制化意味著什麼,看完只覺得男主太倒黴了,不過真牛,有知識,有頭腦,有毅力。
  • 肖申克的救贖:成年人的夢神
    《肖申克的救贖》所講的,不光是安迪、瑞德和老布的故事,可能也是你我的故事。肖申克監獄裡有位圖書管理員老布,他每天把監獄裡的書擺到推車上,每天推車去牢門口分發圖書。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複這個工作,就這麼在獄中過了五十年。有一天他終於得到了假釋的通知,獲得了自由。通知下達時,他卻整個人都慌了。他劫持了獄友,希望因此獲罪,重回監獄。五十年後的世界變化太快,令他咂舌。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在告訴我們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著名作家同時也是暢銷作家史蒂芬·金的作品,原著是一部收錄於小說合集《四季奇譚》的中篇小說。副標題為「春天的希望」。由於作者出色的構思與寫作功力,電影中的情節大體一致,甚至連很多臺詞都是一樣。電影講述一個被冤枉的銀行家被判處無期徒刑,沉著冷靜,堅持不懈挖了19年的洞,最終逃出肖申克監獄的故事。
  • 《肖申克的救贖》:十九年的囚籠,也關不住奔向自由的勇氣
    一提起自由和自我救贖,筆者腦海中的影片就是經典的《肖申克的救贖》。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一個人用十九的隱忍和沉默,只為了得到一朝的自由,這個計劃如此嚴密,用時如此之久,你說它值得嗎?這十九年的努力倘若全部放在監獄身上,也許安迪就成為了一個監獄的老大,也能夠在監獄中享受些什麼特權,生活或許也能慢慢好一些。但是他沒有,他寧願用十九年來賭一場。
  • 迷茫時該如何自我救贖?《肖申克的救贖》告訴你:思路決定出路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小說,也是一部具有嘲諷性意義的敘事性電影。採用的是以第二主人公瑞德為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講述男主角銀行家安迪因槍殺妻子及其情人的罪名蒙冤入獄後,不動聲色、步步為營地謀劃自我拯救,並最終成功越獄,重獲自由的故事。監獄,是一個層層把關,嚴防死守的地方,說它是牢籠一點都不為過,要想從這樣一個地方逃出去,簡直比登天還難。
  • 《肖申克的救贖》:如何實現人生的救贖?看完此片你會找到答案
    自由:任何事物也阻止不了人對自由的嚮往和追求"有些鳥註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裡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肖申克的救贖》臺詞影片向觀眾傳達的另一個要素是——自由,片中幾個關於Andy追求自由的場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 一座奧斯卡都沒有的《肖申克的救贖》,憑啥能成為豆瓣電影NO.1?
    其中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作品便是榜單的第一名,而這部作品便是上映於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贖《救贖》可是一座奧斯卡獎都沒獲得啊!《救贖》中最突出的矛盾便是人和體制化。安迪代表嚮往自由和希望的人,監獄則代表體制化世界。
  • 肖申克的救贖影評
    其實他也是自由的化身,靈魂的灑脫,氣質的高貴。在這暗無天日的牢房中, 安迪適應能力很強,從第一天就看出了這裡毫無人性,有的是赤裸裸的貪慾。肖申克的惡魔三姐妹,圈內人也是人,但他們是禽獸。警備隊長海力,典獄長的黑手。五孔有力,高高的鼻子,霸道囂張兇狠殘忍暴虐的行為深入人心,是沒有腦子的武夫,視人命如草芥,利益為先。在他的執行之下,肖申克更像是惡魔之地。
  • 《肖申克的救贖》|奧斯卡無緣的它憑什麼是豆瓣電影TOP250第一?
    一直認為生命中最美好的狀態就是」眼底有光,心中有愛,腳下有自由「,監獄之所以讓人覺得可怕,覺得是對錯誤的懲罰,大概就是這個地方能徹底的摧毀一個人眼底的希望之光,能讓人麻木到無法愛自己更別提愛別人,總是將人關在一個狹小的地方,讓自由被束縛。而影片《肖申克的救贖》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摧毀人的希望,將人變得「體制化」的可怕地方。
  • 肖申克的救贖:除了自由,沒有什麼是能夠讓我們戰勝絕望的了
    這是本次在疫情期間讀史蒂芬·金的作品《肖申克的救贖》時,令我影響最為深刻的一句話,這本書的題材不同尋常,主要講述了男主人公因被誤判無期徒刑而鋃鐺入獄,但積極做出各種努力用了二十年成功越獄、自由生活的故事。情節大概就是如此,但在閱讀過程中卻讓我思考了許多人生道理。深陷絕境,懷有希望也就有了一線生機。
  • 上帝都想看的《肖申克的救贖》?
    1994年,被譽為上帝想看電影的一年,因為有36部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橫空出世,且都為日後的無法超越經典之作。其中,《阿甘正傳》《低俗小說》和《肖申克的救贖》在第6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三足鼎立,不分伯仲。
  • 夢想與希望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評分最高的電影有何魅力
    2《肖申克的救贖》從兩個犯人不同結局切入救贖主題肖申克監獄的眾多犯人中重點介紹了兩位一個是70多歲的老布出獄前把養了很多年的烏鴉放歸自然,預示著他將獲得自由。老布在獄中待了幾十年,他的生活已經完全體制化,在走出監獄大門時,老布身後滿是監獄欄杆,這也預示他的內心走不出肖申克,果然老布最終不能適應外面生活,留下了到此一遊後便上吊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