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除了自由,沒有什麼是能夠讓我們戰勝絕望的了

2021-01-08 CAINA踩哪

「希望是件好東西,也許是世上最好的東西.好東西從來不會流逝。」

這是本次在疫情期間讀史蒂芬·金的作品《肖申克的救贖》時,令我影響最為深刻的一句話,這本書的題材不同尋常,主要講述了男主人公因被誤判無期徒刑而鋃鐺入獄,但積極做出各種努力用了二十年成功越獄、自由生活的故事。情節大概就是如此,但在閱讀過程中卻讓我思考了許多人生道理。

深陷絕境,懷有希望也就有了一線生機。故事主人公安迪因為衝動留下了可疑的殺人證據,但卻為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而不得不在監獄裡呆上一輩子,命運的捉弄沒有使他放棄生的希望,在入獄第一天晚上他沒有像其他囚徒一樣在恐懼中哭泣,反而是積極勞動,應對欺凌,並且還靈活運用自己的知識和過硬的業務能力在獄中打下了自己的一片江山――為獄警們解決稅務問題、幫監獄長洗錢、擴建了圖書館、幫助獄友們考取學歷,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將來能夠擺脫這裡,自由的希望給了他堅持的動力,最終從臭水溝裡逃出生天,獲得了自由。

不忘初心,堅守自我。監獄中的大多數都是無期徒刑的囚犯,但男主人公卻在這裡發現了匪夷所思的現象――老布在得知通過假釋時,想要犯事再次被捕。五十年的監禁已經讓他無法再次融入變化太大的社會,被監獄體制化使他最終放棄了自己的生命,選擇不再感到恐懼。但是男主人公卻在二十年裡一直追求自由,不停的努力,不忘本心,不斷學習,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創造了奇蹟。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非常有意義的真理,比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知識就是力量等等。在新冠病毒的肆虐下,我們所處的境遇難道不就像這本書的男主人公那般迷茫困頓嗎?人心惶惶,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受阻,政治、教育事業也不得不做出調整,天災人禍,正是考驗我們決心和能力的時刻,我們的國家正在傾其所有研究、防禦、治癒新型肺炎,我們每一個個人都要像男主人公一般心懷希望,不忘初心,對自己對國家抱有信心,就如那把鶴嘴錘一般,只要堅持不放棄,我們定能鑿通高牆,迎來自由。

「生命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麼忙於生存,要麼趕著去死。」即使我們向死而生,也要追求詩與遠方。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丨戰勝自己性格裡的弱點,最終才能獲得真正自由
    文丨藝術雅言《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是我印象很深的一部電影,看過很多遍,每次都會收穫與第一遍看完不同的感受:人生就是一座監獄,監獄裡面還有監獄,而最深的那個監獄則是你內心之中的絕望和沉淪。無論何時,身處何地,只要你還活著,都不要放棄對生活的追求和信念。只有戰勝你自己性格裡的弱點,你最終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
    很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在大部分人看來,監獄和救贖,似乎並沒有什麼關聯。我對其的理解是,監獄是黑暗的,讓人跌入塵埃;救贖是光明的,使人看到希望。《肖申克的救贖》,即黑暗中的光明,黑暗中的希望。
  • 《肖申克的救贖》:沒希望,還談什麼自由
    張玉環26年後重獲自由,迎接新生。讓我想起很早之前看過的一部影片,《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拍攝於1994年,被稱為美國人人必看的影史上的經典影片,就是這樣一部經典影片,卻在當時琳琅滿目的佳作中並沒有獲得奧斯卡等諸多獎項,取而代之的電影是《阿甘正傳》,雖然電影未獲獎,但無論導演、編劇、攝像、後期、配音等都均提名奧斯卡,這也算是對影片的一種肯定。影片的歷史影響力至今猶存。
  • 《肖申克的救贖》:空談自由而沒有執行力都是對「體制化」耍流氓
    這像不像曾經初出茅廬,離開象牙塔想要在社會上一展拳腳的我們?曾經心懷夢想的少年,在工作中慢慢地淪為一枚螺絲釘。久而久之,失去了少年人應有的血性,取而代之的是中年人的油膩和圓滑。曾經的詩和遠方,止步於眼前的苟且。《肖申克的救贖》於我們就如一柄利劍直戳人心。但是戳人心的不僅僅是安迪從來沒有過的放棄,還是安迪在達成所願時那份難能可貴的堅持。
  • 希望、自由與救贖——淺析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 影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該影片上映於1994年9月23日。
  • 《肖申克的救贖》——希望與自由,永遠是美好的
    瑞德在監獄裡能夠弄來許多東西給獄內的人,像是香菸、口香糖,他總能有辦法弄到一切監獄裡沒有的東西。安迪在外人看來十分冷酷,因為他話不多,表情也不多。我們可能從來都不會去考慮自由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本就身處自由之中。可是在監獄囚牢,自由卻顯得那麼的奢侈。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然而,這部拍攝於1994年的經典作品卻並沒有在當年的奧斯卡上放出光彩,因為它輸給了當時更加風光的「主旋律」電影《阿甘正傳》,依然是一部經典到不行的作品。這一年,《肖申克的救贖》好像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被奧斯卡這個刻板的教師給帥選出了「好學生」的名單,入圍了七項大獎,卻是一個都沒給。
  •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這部影片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影片中所蘊含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 《肖申克的救贖》安穩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自由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偉大又勵志的電影。它是IMDb 《史上250部最佳影片》和豆瓣電影排行榜的雙料第一名。它陪著億萬人度過了無數生命中難過甚至絕望的日子。它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無數影迷心中的希望之光。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在告訴我們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在豆瓣和知乎上的評價極高,甚至被認為是影壇地位第一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著名作家同時也是暢銷作家史蒂芬·金的作品,原著是一部收錄於小說合集《四季奇譚》的中篇小說。副標題為「春天的希望」。由於作者出色的構思與寫作功力,電影中的情節大體一致,甚至連很多臺詞都是一樣。電影講述一個被冤枉的銀行家被判處無期徒刑,沉著冷靜,堅持不懈挖了19年的洞,最終逃出肖申克監獄的故事。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了什麼?誰在救贖?
    豆瓣電影Top250的榜首,9.7分的超高評分,多達220萬+的評論,地位之高,流傳之廣,可見一斑。《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安迪挖通了隧道,八年後才開始越獄?《肖申克的救贖》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很少有評論講到。在最終決定越獄之前,安迪與瑞德之間有一段對話。
  •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4篇,快來看看吧!
    【篇一: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當我看完《肖申克的救贖》時,我體會到了這一切,監獄中生活絕對沒有樂趣可言,更加染不上什麼希望,在絕望中找希望更是困難。人們總說不要和命運抗爭,可是當安迪戰勝命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說這種勝利恰恰是命運的一部分。
  • 豆瓣No.1丨《肖申克的救贖》:自由與救贖
    導語:《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於1994年由導演弗蘭克-德拉特把它搬上熒幕,這麼多年一直穩坐豆瓣榜首,評分高達(9.7)。我看了也不下5遍,每次看都有新的感悟,當然也會有人問,為什麼這部影片被這麼多人認可?它真的值得嗎?他宣揚了什麼精神?在我看了5遍之後,從中揣摩出了三個詞:自由、希望。
  • 神作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好評無數的肖申克救贖這部電影究竟有什麼意義呢?到底好看在哪裡呢?肖申克的救贖自始至終圍繞著人性,講述人嚮往的自由,隱忍,意志,聰明,勇敢,對人生抱有希望而且不言放棄的精神。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故事的靈魂存在於大量的細節當中,無論是人物的對白、環境的設計、服裝的設計等。
  • 《肖申克的救贖》有人看到自律,有人看到毅力,我看到希望和自由
    也許他的冤屈永遠不會被人所知道,也許他要在肖申克的監獄中度過很多年,然後垂垂老去。但事實上安迪並沒有,我們所看到的安迪是一個費盡心思想要從這裡逃出去的,充滿對未來的希望的一個人物形象。我們常常會提到一個詞:「絕望」,我們真應該想想所謂「絕望」到底是什麼樣的。沒有人對絕望給出一個定義或者劃分,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迎來轉機。真正的絕望,唯有放棄希望而已。
  • 《肖申克的救贖》之真正女主角:麗塔·海華絲給你自由
    這一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角逐異常激烈——《阿甘正傳》《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低俗小說》《機智問答》《肖申克的救贖》群雄逐鹿。最終,花落《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鎩羽而歸,有人說這一次「夢想」戰勝了「自由」。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真正的「救贖」在於自我覺醒
    當他走出監獄的那一刻,就意味著他已經自由了,可以享受外界一切美好的事物,那絕對是肖申克監獄幾乎所有犯人的夢想。而這齣獄帶來的自由,卻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布魯克的生命。布魯克之所以選擇輕生,一方面是因為他已經年老、孤苦無依,沒有了年輕人身上蓬勃的朝氣;另一方面是他無法感覺外界生活的美好和自由,沒有繼續活下去的勇氣。
  • 《肖申克的救贖》:AQ是多麼重要,三國司馬懿經歷跟安迪相似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滋味。安迪就是這樣一個嘗盡了人生巧克力的人,從銀行家到囚犯,再從囚犯到重獲自由,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嘗遍了。當他進入肖申克監獄的那一刻,也許觀眾都為他懸著一顆心,這所恐怖的監獄,有多少人能全身可退?甚至有人第一晚上就翹辮子(那個哭泣的胖子)。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靠什麼吸引我們??
    《肖申克的救贖》亳無疑問是一部好片子,沒有動作,沒有特技,甚至沒有美人,卻依然能深深打動觀眾,並且歷經十幾年而魅力不減。它靠什麼吸引我們? 有人說是因為它反映出了"人性之」。確實,用一把小頭,近20年的時間,在人身控制極為嚴格的法西斯式監獄,挖出了一條逃生的小道(或許叫敲鑿出了一條小隧道更合適,那個榔頭實在太小了)。這難道不是體現了人的韌勁嗎?
  • 《肖申克的救贖》深度解讀:沒有文化,比沒有自由更可怕
    除了安迪飯盒中手指頭一般大的毛毛蟲,導演還通過安迪更悲慘的遭遇,向我們揭示著監獄的殘酷和對人性的摧殘。柔弱的安迪,被監獄中的「姐妹花」盯上,並被殘忍的強J。就像瑞德說的「是這個地方讓他們這樣」。所以,真正強J安迪的是這個改變人性的監獄,肖申克。因為瑞德神通廣大可以「搞來東西」,所以安迪託瑞德獲得了關鍵道具,鶴嘴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