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安穩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自由

2020-09-09 丁靈琳的光影聲色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偉大又勵志的電影。

它是IMDb 《史上250部最佳影片》和豆瓣電影排行榜的雙料第一名。

它陪著億萬人度過了無數生命中難過甚至絕望的日子。

它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無數影迷心中的希望之光。


《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一個叫安迪的銀行家,他被被冤枉入獄,在戒備森嚴的監獄裡,用20年的時間,利用一把小錘子,成功越獄的故事。《肖申克的救贖》是越獄片的鼻祖,也充滿了現實的意義,他教會我們,無論怎樣的處境,都要永葆希望,追求自由。



成年人的世界到處充滿牢籠

肖申克監獄是牢籠。

而其實,成年人的世界到處充滿了枷鎖和束縛,充滿了畫地為牢。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離開了拼命三郎的高中生活,進入了自由的大學,卻不知道怎麼學習了。

很多人想做自由職業,可一旦離開了充滿規章制度的工作8小時,卻無計劃,不自律,散漫無序的荒廢一天又一天。

初入社會的時候,我們都懷有一腔理想主義,有個性有態度,後來逐漸被生活磨平了稜角,越來越聽話,越來越認命,做人做事的底線越來越低,變成了世故的烏合之眾。

很多人在體制內喘不過氣來,卻不敢離開舒適圈,因為改變和未知都充滿了風險。拋棄安全感,追求自由是要付出代價的。

在生活的監獄裡,我們被馴化,被束縛,不知道自由為何物。


電影中最經典的一段旁白,來自原著小說:

我曾經試圖描述過,逐漸為監獄體制所制約是什麼樣的情況。起先,你無法忍受被四面牆困住的感覺,然後你逐漸可以忍受這種生活,進而接受這種生活……接下來,當你的身心都逐漸調整適應後,你甚至開始喜歡這種生活了。什麼時候可以吃飯,什麼時候可以寫信,什麼時候可以抽菸,全都規定得好好的。


肖申克監獄裡所有的犯人和現代社會的人一樣,他們追求的自由是一種自由的幻覺,是牢籠中一時的喘息。

而安迪所做的,就是做漫長的牢獄生活中,對抗內心深處的恐懼,消極,對抗「安心接受現實的沉淪」

懷揣著對自由的堅守,對打破高牆的堅持,以及他的自律、耐心、智慧,終於獲得了他想要的自由。

這才是《肖申克的救贖》中,真正的自由。


任何時候都要堅守希望

影片中,安迪因為擅自播放費加羅的婚禮,被關禁閉。

瑞德告訴他「在肖申克,希望是個危險的東西,它會讓你痛不欲生。在這裡,你絕不能擁有任何希望。」

瑞德日復一日,其實就是喪失了生活的希望。



但是安迪堅定地告訴瑞德:「就是在牢裡才有意義,有音樂你才不會忘記:在你的心裡,有這石牆關不住的東西——希望。」

安穩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重獲自由。


瑞德在回憶與安迪相處的日子,有一段令人難忘的片段:

我告訴你,安迪有一種大多數犯人(包括我在內)所缺乏的特質,一種內心的寧靜。

安迪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大多數被判終身監禁的囚犯入獄一陣子以後,臉上都會有一種陰鬱絕望的神情,但安迪臉上卻從未出現過。

安迪一直都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堅定不移地堅守著對自由的希望。

正是因為希望,安迪用20年的時間,用一把小錘子成功越獄。

正是因為安迪給的希望,讓被關押了40年的瑞德出獄後沒有重複老布的命運,他找到了安迪的信,找到了墨西哥南部蔚藍大海的小鎮。

安迪在信中告訴瑞德:「希望是件好東西,也許是世上最好的東西,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王小波有段話道出生活的真相:「那一天我二十一歲,是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一個緩慢受槌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來,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成像挨了槌的牛一樣。」

生命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麼忙於生存,要麼趕著去死。 願每一個努力的人,永葆希望,充滿自由,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相關焦點

  • 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恐懼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重獲自由
    這是一個發生在監獄裡的故事,但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故事,監獄比世界任何地方都現實與殘忍。法律和人民給予監獄希望,是一個希望窮兇惡極違法犯罪的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地方。人人常常覺得監獄能讓人改過自新,卻可能只對了一部分,有時候監獄讓人變得更不誠實,監獄讓人沒有了希望。《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的電影。
  • 《肖申克的救贖》:沒希望,還談什麼自由
    張玉環26年後重獲自由,迎接新生。讓我想起很早之前看過的一部影片,《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拍攝於1994年,被稱為美國人人必看的影史上的經典影片,就是這樣一部經典影片,卻在當時琳琅滿目的佳作中並沒有獲得奧斯卡等諸多獎項,取而代之的電影是《阿甘正傳》,雖然電影未獲獎,但無論導演、編劇、攝像、後期、配音等都均提名奧斯卡,這也算是對影片的一種肯定。影片的歷史影響力至今猶存。
  • 《肖申克的救贖》——希望與自由,永遠是美好的
    其中,《阿甘正傳》《低俗小說》和《肖申克的救贖》在第66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三足鼎立,不分伯仲。《阿甘正傳》當之無愧的捧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等12項大獎,而《低俗小說》以他獨特的環狀結構和多角度敘事手法拿走了最佳原創劇本的桂冠,唯獨《肖申克的救贖》在十項提名裡顆粒無收。
  • 《肖申克的救贖》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讓你自由
    今天橙子為大家帶來的是《肖申克的救贖》,該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有這樣一部電影,它沒有獲得什麼大的獎項,但幾乎所有電影排行榜它都是第一,它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主人公安迪是一位年輕有為的銀行家,但他卻發現妻子經常在外面和別人偷情,安迪傷心極了,一個夜晚安迪喝了很多酒。
  • 神作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好評無數的肖申克救贖這部電影究竟有什麼意義呢?到底好看在哪裡呢?肖申克的救贖自始至終圍繞著人性,講述人嚮往的自由,隱忍,意志,聰明,勇敢,對人生抱有希望而且不言放棄的精神。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故事的靈魂存在於大量的細節當中,無論是人物的對白、環境的設計、服裝的設計等。
  • 電影頻道•《肖申克的救贖》
    讓你難過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會笑著說出來文/繞月飛行28天這部電影如今位列IMDB Top250佳片榜單第一名《肖申克的救贖》作為1994年的經典影片的價值是無與倫比的,我把它作為電影頻道板塊的第一部電影開始。歡迎來到電影的世界一。
  • 肖申克的監獄人人無罪,真正的救贖是救贖人心
    一開始是肖申克的那堵灰牆,它是那麼高,沒有任何翻越的可能,肖申克的囚犯痛恨著這一堵牆,剝奪了他們的所有的希望和自由,他們的在肖申克的生活剛剛開始,但他們的人生卻已經走到了末路。三、直擊人心的語言《肖申克的救贖》中的臺詞句句經典。首先是最能體現獄中人對監獄態度的那一句:這些高牆真有意思,一開始你恨它,後來你就對它習慣了,經過了一段日子以後,你還會依賴它。這是老布和很多囚犯的人生寫照。
  • 《肖申克的救贖》:只要擁有希望,就能獲得救贖
    該影片講述了銀行家安迪目睹妻子和情夫偷情,妻子和情夫意外死亡,沒有開槍殺人的安迪卻被指控謀殺罪,判處終身監禁在肖申克監獄中。由受人尊敬的銀行家淪為階下囚,遭遇種種變故的安迪差點迷失自我,親眼目睹了監獄裡一系列慘絕人寰的事件後,安迪決心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 《肖申克的救贖》:豆瓣評分高達9.7!一個囚犯的救贖之旅
    我們每天都會在一個無限循環的環境和事件中生活,每天面對冷冰冰的高樓大廈,每天的工作節奏快壓力大,這樣的生活讓你感到枯燥,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小哈認為你已經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心靈的自由,每天猶如在一個「監獄」中過日子,以下要說的電影剛好能解放你心中的「監獄」。
  • 希望,錘子和排汙管——《肖申克的救贖》
    最貧瘠的土壤上也能綻放希望之花。《肖申克的救贖》將那食人不吐骨的監獄設為最大的反派,一次又一次挑戰著主角Andy的內心,逼著他走向崩潰,誘使他放棄希望,與其他所有人一樣對悲慘的現狀習以為常。Andy沒有屈服:面對表面君子的典獄長,暴力嗜血的獄警長,獸性大發的囚犯,和那最讓人絕望的石制高牆與鋼鐵牢籠,他咽下自己的自尊默默忍受,等待轉機。
  • 希望、自由與救贖——淺析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 影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該影片上映於1994年9月23日。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逃獄成功的背後,暗喻著希望與重生
    音樂,是自由的,還讓肉體上不自由的囚犯們,體會到了精神上的自由、音樂上自由的感覺。也是因為對自由的嚮往,安迪才能夠在逃離肖申克監獄的時候,忍受500多米,還散發著惡臭的汙水管道,一邊和管道裡的老鼠做鬥爭,一邊艱難地爬了出去。當人的社會性需求不被滿足的時候,這個個體很容易會產生痛苦、焦慮、煩躁的情緒。
  • 《肖申克的救贖》中,希望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方式
    導讀:當你身陷困境,當你滿身都被負能量包裹的時候,你會看到希望嗎?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一部榮獲九項奧斯卡提名獎項的經典勵志電影。和以往的勵志電影不一樣,這部勵志電影更傾向於精神層面。為什麼這樣講呢?
  • 《肖申克的救贖》:永遠滿懷希望,永遠追尋自由
    紀伯倫說:自由是人類枷鎖中最粗的一條。電影中安迪所追求的自由,是痛苦的自我反省、漫長的自我救贖後,體會到的真正的自由。1994年《肖申克的救贖》在美國正式上映,距今雖然已經有25年了,但這部電影卻依然是一部必看電影,因為它是永遠的經典。
  • 《肖申克的救贖》:十九年的囚籠,也關不住奔向自由的勇氣
    一提起自由和自我救贖,筆者腦海中的影片就是經典的《肖申克的救贖》。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在這種大環境下,很少有人能夠再保持住自己的理智來,大部分人都會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慢慢暗淡下去,接受現實,被同化,淪為其中的一員。但還有那些麼一些人,他們是鳥,他們生來自由,是關不住的。
  • 《肖申克的救贖》:2020熬過了,2021的希望還會遠嗎?
    肖申克的救贖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肖申克的救贖》一書中,主人公安迪在面對困難時的他是如何堅持自己的希望,最終實現的。作者是美國作家史蒂芬.埃德溫.金,寫的是20世紀30年代美國政治的腐敗,監獄的黑暗。肖申克的救贖講的是主人公安迪在黑暗的監獄裡,並沒有放棄最後的希望。我們先來簡單的闡述一下書中的大意內容,一位年輕的銀行總裁安迪,被人冤枉關進了肖申克監獄裡,在監獄裡的他認識了瑞德,後來安迪將如何一步步計劃逃獄的……話不多說,接下來讓我們來看安迪的故事。
  • 「希望」是《肖申克的救贖》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許多的困難,面對困難時,我們有時或許是無能為力的,就像《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主人公安迪,他因涉嫌謀殺妻子及其情夫而被判終身監禁,最終被關進了肖申克監獄,他的餘生都將在此度過。但是渴望自由的他仍保留著希望,近20年的監禁也沒能磨滅其對自由的希望,最終他也因希望而得到救贖,逃離了肖申克監獄。人生總有悲苦心懷希望的強者才能得到救贖。關鍵詞一:制度化影片中瑞德說:「起初你對監獄恨之入骨,然後你對它習以為常,時間夠久之後,你會變得無比依賴這裡,這就是制度化」,是啊!
  • 為了自由和希望而努力——《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自由和希望是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出現最多的字眼,也是電影著意宣揚的主題。任何時候、任何困難條件下都要為了自由和希望而努力,是這部影片要告訴人們的簡單道理。但是,肖申克監獄的救贖卻是另外一種模式。在這裡,監獄長就是國王,他的話就是王法。無論是否真的有罪,被判有罪的犯人們一旦到達肖申克監獄就如同陷入了扼殺生命的沼澤,受到嚴格的管控,沒有任何的言行自由,更談不到一絲的希望。肖申克監獄就是要讓深陷此地的人們打消自由的念頭,毀滅希望的想法。
  • 《肖申克的救贖》:一部沒有女主角的經典電影
    如果有朋友問你,你看過哪部劇沒有女主角卻非常好看?相信很多小夥伴會跟我一樣選擇回答《肖申克的救贖》。當年奧斯卡頒獎禮上,它被如日中天的《阿甘正傳》掩蓋了光彩,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電影在越來越多的人們心中的地位已經超越了《阿甘正傳》。
  • 重溫《肖申克的救贖》:安迪,你憑什麼這麼蠢?
    《肖申克的救贖》是弗蘭克·德拉邦特執導拍攝的一部劇情犯罪類電影,影片自1994年9月上映以來,雖在當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上得到7項提名,但最終一無所獲,不過這不影響它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無冕之王。它是IMDb 《史上250部最佳影片》和豆瓣電影排行榜的雙料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