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產婦跳樓事件「羅生門」 誰才是掌握她命運的「救世主」?

2021-01-07 中國網

兩天內,一則榆林孕婦在醫院跳樓的新聞迅速成為社會熱點話題。

8月31日20時左右,陝西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住院部5樓,一名待產婦從樓上墜下身亡。事後,對「是否拒絕剖腹產」一事,院方和家屬各執一詞。

院方堅稱,醫生曾多次提出孕婦情況危險,急要剖腹產,但產婦家屬多次拒絕這一要求,最終導致產婦難忍疼痛、情緒失控跳樓。

真相陷入「羅生門」

事件中,醫院方提供的回答,與家屬方提供的回答各執其詞。

根據院方聲明,該產婦26歲,因停經41+1周入院待產,醫院多次建議行剖宮產終止妊娠,家屬均明確拒絕,並在《產婦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確認順產要求。「最終產婦因難忍疼痛,導致情緒失控跳樓。」

在《產婦知情同意書》上寫道:要求經陰道分娩,用催產素順產,諒解意外。

但孕婦丈夫延先生否認了院方的說法,稱家屬曾先後兩次同意實施剖腹產,但醫院回說「快要生了,不用剖腹產」。

死者丈夫稱「我主動要求剖腹產」被醫院拒絕

然而,今天早上醫院再次發表聲明,並附上了監探視頻的截圖,試圖證明以下幾點為事實:

1、《護理記錄單》記載產程中家屬三次拒絕記錄; 2、監控視頻中,產婦兩次向家屬(婆婆)下跪溝通,被拒絕; 3、產婦籤署了《授權書》,授權其丈夫全權負責籤署一切相關文書,在她本人未撤回授權且未出現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產程記錄產婦血壓、胎心正常)時,未獲得被授權人同意,醫院無權改變生產方式。

產婦跳樓事件監控視頻首度曝光。

產婦跳樓事件監控視頻截圖(來源:榆林一院)

而家屬則稱,這不是產婦向家屬下跪,是產婦疼痛難忍的下蹲。

誰真誰假,一時輿論四起。在責任認定的問題上,雙方似乎都在扯皮,擺脫責任。但對於真正承受痛苦的人,一屍兩命,已經永遠離開了。她才承擔了最大的悲劇。

為什麼一則社會新聞能引起那麼多人的關注?

這個事件,引起了太多女性的恐慌。

關鍵還不是怕疼,不是怕死;而是不知道生死關頭,自己的命決定在誰的手裡;更不知道,你那握在主動權的所謂「家屬」,是不是根本不在乎你去死。這是何等的絕望。

不管家屬最後有沒有答應剖腹產,但他們屢屢拒絕手術、延拓了數小時,是事實;監控中疼痛難忍中下跪(或下蹲),尚且還能有爭議;但死者家屬,在聲討書裡還有「(產婦)死都不怕還怕疼嗎」這樣的話,足以自證他們根本不關心產婦的痛苦。而這絕不是這位榆林產婦的個人命運。

最終決定權該在誰手裡?

醫院在兩次聲明中,一直在強調家屬責任。

其中一個關鍵是:女性的生命,為什麼掌握在別人手中?爭議主要集中在「為什麼醫院要家屬的同意才能做手術?病人意識清醒就不能做決定嗎?」

產婦籤署的《授權書》,授權其丈夫全權負責籤署一切相關文書。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六條早已界定: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意見的,經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授權的負責人批准,可以立即實施相應的醫療措施。

有些人大概還記得「李麗雲事件」。這也是推動現在醫療籤字制度的一個案例。2007年11月21日下午兩點鐘左右,孕婦李麗雲因患感冒、畏寒、咳嗽等症狀,在肖志軍的陪同下走入北京朝陽醫院京西分院呼吸內科門診就診。醫院在接診後,將其轉到婦產科進行醫治,並提出要對李麗雲進行破腹產手術。而陪同李麗雲的肖志軍號稱系其丈夫(後查明,兩人只是同居關係),明確拒絕在手術同意單上簽字。手術未能進行。當天下午七點半左右,李麗雲死亡。

這件事情在當年引起了很大轟動,成為年度法律事件之一;這也讓大家對於「家屬籤字權」有了極深的恐懼。「李麗雲事件」中的「家屬」是男友,榆林產婦事件中的「家屬」是婆婆,實際上都不是最親近的家屬;但那個時刻,女性的生命就掌握在他們手裡了。

其實,《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33條也早有規定:「遇到其他特殊情況時,經治醫師應當提出醫療處置方案,在取得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者被授權負責人員的批准後實施。」已經賦予了醫院判斷與決定力。

關於此次事件,南京大學法學院邱鷺風教授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如果情況屬實,產婦家屬有莫大道德瑕疵,該被譴責。但是醫院也應承擔部分責任。因為在產婦自身清醒的情況下,就該讓產婦自己籤字。人身權是專屬權利,夫妻人格並不合一,這是有明確法律規定的。」

「醫院在這種情形下非要家屬籤字,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反而構成侵權。醫院為了推卸可能的醫患風險和責任,擅自做主給一個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設置所謂的監護人,是一種侵權行為。這叫做過猶不及,自以為是。」

(見現代快報《產婦墜樓悲劇中,剖腹產和法律責任六大權威答案來了》)

手術是有風險的,也可能會有一些併發症;一旦沒有家屬籤字而出了意外,對於醫院來說就是巨大的風險——哪怕從醫療上來說,醫院沒有過錯。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先例太多,醫院在這件事情上或多或少承擔一定責任。

事實上,即便是「家屬」不籤字,醫院該做的手術不做,醫院同樣要負責;另一方面,即便是「家屬」籤了字,也未必承諾他就一定不會再找醫院的茬。

邱鷺風教授認為,本事件中,不能因為家屬不同意,手術就不做了,醫生的這個做法是錯誤的。

剖腹產是最好的選擇嗎?

本次事件中,毫無疑問的是產婦在跳樓前承受了難以忍受的臨產痛苦,因此剖腹產、無痛分娩等也成為此次事件中被聚焦的關鍵詞。

9月5日晚,知名產科專家、上海市某婦嬰保健院前院長、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段濤對澎湃新聞表示,部分孕婦在生育過程中承受著最高級別的疼痛,而無痛分娩雖已在國內應用達一二十年之久,但仍難以推廣,剖腹產比例也居高不下。

段濤表示,由於缺乏收費標準,醫院實施分娩鎮痛只能按硬膜外麻醉標準收費,實施過程也費時費力,且總體上醫院麻醉師數量仍相對較少,分娩鎮痛所需的人力和時間投入難有保障。

「無痛分娩,收費非常低,消耗的人力和時間又很大,有誰願意去做這個事情呢?」段濤表示,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仍存在將女性物化成生育工具的落後觀念,而觀念的改變仍任重道遠。

值得注意的是,據公開資料顯示,在歐美國家,無痛分娩比例高達80%以上,而在中國目前還不到10%。

與之相對的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07年至2008年對全球剖宮產率(即剖腹產)調查的結果,中國以46.5%位列世界第一,多年過去,中國總剖宮產率仍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15%的上限。

段濤說,目前中國政府已經在提倡安全降低剖宮產率,但並沒有強制性指標。

而與居高不下的剖宮產率相對應的是,仍有少部分人堅決排斥剖宮產。

段濤表示,首先,少部分人擔心剖宮產影響二次生育和胎兒。其次是不願花錢,因為不論是無痛分娩和剖宮產都要花錢。第三,中國事實上仍是男權社會,仍有人認為女人生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在一些農村地區和偏遠地區,女性被物化為生育工具,不會考慮產婦所承受的痛苦。

「我們曾經碰到過,搶救產婦要採取措施的時候,問家屬同意不同意,家屬講的第一句話是要花多少錢,醫院說加起來要四五千塊錢,家屬說不要救了,四五千塊錢可以回鄉下討一個新的老婆。」段濤表示,類似事件中體現出的落後的生育觀念在部分地區仍根深蒂固。

為此,有很多委員為產婦權益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牛立文認為,由於產婦死亡率對醫療機構的各項指標影響重大,有些醫療機構面對正在生死邊緣掙扎的孕產婦時,以各種理由推諉、拒收,這無疑是把產婦和新生兒向「死亡」又推近了一步。當前,危重症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任務艱巨,為確保高齡孕產婦母嬰安全,要進一步提高婦幼健康水平。

湖南政協委員範永紅建議,相關部門要制定相關管理規定和服務程序,社區和醫院要設立專門諮詢部門和服務機構,加強對生育婦女和第一個孩子的教育和引導,通過編寫讀本、媒體宣傳、業餘培訓、上門輔導、窗口諮詢等多種方式普及心理健康和優生優育知識。

湖南政協委員劉志紅建議,要利用醫保基金在近幾年即將到來的高齡孕產婦生育高峰期提供免費的孕期檢查,並適當提高剖腹產的報銷比例。要免費對高齡孕產婦進行孕前、孕中、產前全方位的檢查,便於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

甘肅省政協委員楊蘭建議為產婦和嬰兒爭取安全的醫療保障,為危重孕產婦開闢救治綠色通道。

從現有的報導資料中,我們看到家屬和醫院在面對生命,不應該有的冷漠。「政在協商」編輯希望通過這次悲劇,至少能夠給人們一個警醒,「冷漠原來是可以要命的」!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榆林一院官方微博、現代快報、大楚網等。

相關閱讀:

黨員同志請注意!黨建活動經費有了新規範,你可千萬別觸線!

 

全國「網絡議政」移動端平臺,365天不閉幕的網上「兩會」;以政協委員為主體的200萬目標用戶;整合資源、服務各界,疏通民意、建言國家;讓協商成為時尚,讓提案更有力量。歡迎下載議庫。

 

相關焦點

  • 世上只有羅生門,從來沒有救世主
    世上只有羅生門,從來沒有救世主。這點在高先生離世這件事情上尤其明顯。還有人躲在海峽對岸,於殘喘中對著人血饅頭大快朵頤,同時拋灑出點點銀兩,衝著圍在周圍的哈巴狗兒說,去咬吧,誰咬的多,誰咬的狠,誰就賺得多。
  • 科技圈的「羅生門」事件:到底信誰?
    作為相愛相殺的一對,周鴻禕又被雷軍打臉,對此,不少人質疑是老周在作秀,也有不少人覺得小米太較真,科技圈中這種羅生門事件可真不少,這不,京東聯通的翻新機事件還沒掰扯清,攜程昨日又上演一出。是周鴻禕在裝,還是小米太較真?
  • 《終結者6:黑暗命運》最大顛覆:殺死了未來的救世主約翰康納
    《終結者6:黑暗命運》無疑是最正統的《終結者》系列的續集。憑藉《終結者1,2》打造出終結者宇宙的詹姆斯卡梅隆這次親自操刀,從劇本到主創事無巨細,無疑是價格這個幾欲崩坍的IP重回正軌,直接將《終結者3,4,5》扔到了垃圾堆。
  • 遙遠的救世主:小善即大惡,大善最無情
    她是要定位應在當地的貧困縣中的貧困村,創造一個脫貧致富的神話。丁元英,由此策劃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商戰」。這部小說名字叫《遙遠的救世主》。那麼,這個救世主,究竟是指誰呢?小說中最牽動讀者的當然是主人公丁元英,那這個救世主是指他嗎?在小說故事中,無論你從哪個層面上來看,丁元英都是一個高人。在他整個成功扶貧的事件中,他都沒有採取任何非常特別的招式跟手段,所做的每件事都是普通人能做的普通事。
  • 韓國藝人校園霸凌事件的羅生門
    2014年上映的電影《韓公主》是由2004年真實發生在韓國密陽的校園群體性暴力事件改編,當把人們忽視的校園陰暗面擺上了臺面時,很多人坐不住了。然而,大家別忘了,影視作品無論是否來自真實事件,都或多或少有生活的影子。韓國影視圈從不避重就輕,他們喜歡把現實事件搬上大熒幕,以此作為警醒。
  • 《羅生門》為何一直屹立不到,「羅生門事件」又是什麼意思
    羅生門是黑澤明導演的作品,要知道黑澤明的成就是世界認可的。這部電影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不過不要被誤導了,其實他改編的是以《羅生門》命名的短篇小說集裡的一篇,名字叫《莽叢中》。其實影片的故事就是那麼點,影片所反映的道理才是最有意義的。無外乎兩個字,人性,為了自己的生存什麼都可以做的出來。同時幾乎所有的評論都在講自私自利,人性的陰暗,然後進行深沉的批判和反思,同時表達對善良美好的追求。但是小編只想說錯了,你們都錯了,自私是固然的,黑澤明不是為了讓你看到這些。他的目的是讓你反思這些,自私,為什麼會自私,是人性嗎?
  • 到底是誰擊落了MH17?結果陷入「羅生門」
    此後關於MH17到底是不是山毛櫸擊落的以及到底是誰擊落一直爭論不休!2015年6月有報導顯示,俄羅斯調查委員會日前公布了有關馬航MH17航班墜毀事件關鍵證人的信息,該證人來自烏克蘭空軍,俄羅斯認為,MH17航班墜毀或有可能與烏軍飛機執行任務有關。而在此前曾有消息傳出荷蘭國家檢察院的調查者已經完成了旨在確認馬航MH17航班空中爆炸和墜毀原因的第一階段調查。
  • 中弘股份導演了一出羅生門,順便扒光了加多寶的底褲
    而股市作為一個錢來錢往的地方,向來就有很多是非,也不乏各種羅生門事件。就在昨天,中弘股份「碰瓷」加多寶,便為我們導演了一場精彩的股市羅生門。這次事件中,23萬中弘股東被耍得團團轉,廣大散戶的錢包也被一薅再薅,到現在還不知道是誰在說謊,一齣好戲真是格外熱鬧。
  • 一個連柯南也無法知道的真相——1950年《羅生門》(上)
    羅生門,混淆不清,清者不能自清。在生活中,許多羅生門事件層出不窮,比如王寶強的離婚案。「羅生門」這個被符號化了的同類事件代名詞,彰顯著我們每天都在發生的事,相同又不同。1950年的《羅生門》不僅是一部經典電影,更是一部發人深省、具有教育意義的經典電影。這部電影的總長度只有88分鐘。關於一起謀殺案,兇手是誰?真相是什麼?什麼是人性?面對人性,真相是什麼?混亂的程度是,即使柯南來了,他也可能不知道真相。
  • 電影《羅生門》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最真不過善與惡《羅生門》的整體色調只有黑與白,直擊人性的善與惡,暗示了真相的黑白分明,同時使影片更嚴肅和公正。電影以一個真實事件為背景,通過當事人的不同描述而揭露人的不可信性和未知性。老人常言「日久見人心」,《羅生門》大概就是講了這樣的道理吧。
  • 羅生門是什麼意思?
    砍柴人在羅生門旁發現一個哭泣的棄嬰。他決定收養下來,抱著嬰孩往夕陽深處走去。農夫不說出真相電影就完美了丁廣嘰 評論 羅生門  簡單分析一下:1、整個過程主要涉及的人物:強盜,武士,女人。2、焦點事件:強姦順從否及什麼時候順從(事件一),強姦後女人和武士的態度(事件二),武士怎麼死的(事件三)。
  • 「絕筆信事件」成羅生門是我們的悲哀
    因為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8月4日,她在網上發文《這封信發出時,我和丈夫準備離開這個世界了》,信中她稱女兒被同學意外傷害導致失明,但學校未妥善處理傷殘賠償問題。她想帶女兒赴京治療,卻被當地懷疑上訪而被拘留7天,其間遭到毆打。目前丈夫被撤職,她本人也受了處分。絕筆信發出後輿論沸騰,發帖後離家的李秀娟夫婦被平安找回。8月5日晚間,豐縣政府就此事件發布通報。
  • 《遙遠的救世主》:解析書名「遙遠」與「救世主」二詞,意味深長
    《遙遠的救世主》這個書名細細品味,越加倍感意味深長。一、世上沒有「救世主」。人必須給自己立身。一切靠自己,只有自己能救自己,永遠別寄望救世主。文中說到救世主又與文化屬性密切相關。大至國家、民族、小至團體、個人,任何一種命運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是天道,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的文化屬性不是天生,是與後天、環境、教育、影響、認知、事件………相關。
  • 《羅生門》觀後感
    有些電影表面上是《羅生門》,實則裡面的主要內容是《竹林中》。《羅生門》這部電影改編自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同名短篇小說。也許是因為羅生門這部短篇小說體量小,只有短短的三千多字,內容也比較簡單不足以支撐一部一百多分鐘的電影,所以電影中主要訴說的是小說《竹林中》裡的故事。
  • 《羅生門》——地獄人間的出入口
    羅生門雖然事件發生在日本平安時代,但並不意味就真是歌舞昇平,反而由於天災人禍不斷,京都一帶經濟蕭條,荒蕪人煙,百姓雖不至於易子而食,但已相差無幾。武弘與女人之後女人便昏死過去,醒來後卻盜賊不見蹤影,欲同丈夫一道殉情,但只是殺掉了丈夫,卻沒有勇氣去死,但她嘗試了種種方法卻沒有死掉。
  • 誰在掌握夢想與命運——《從加加林酒店》到《命運咖啡館》
    之所以覺得《命運咖啡館》比《加加林酒店》更有深度厚度,是因為它所說的夢想,與人性與選擇與命運相關聯,而且,它所謂的夢想的實現,不是藉助外人外力,其實都是回到自我,回到內心,也就是所謂夢想或者命運,都是自我的選擇。這個主題,在電影裡反覆強調。
  • 懸疑電影《羅生門》觀看資源及影評
    羅生門給我們展現的就是在當時社會環境下的芸芸眾生相.你想,浪人浪跡天涯,靠的是名聲,如果沒有了名聲,行走江湖誰還瞧得起?女人在那種環境中只能靠貞節立足,如果別人知道了自己不忠的事實,結局只能被社會摒棄;作為武士,就得表現出大無畏的獻身精神,如果自己的懦弱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地位就不復存在.你能怪樵夫撒謊麼?
  • 人間通往地獄的大門——羅生門
    僕人聽了之後,原先關於是否做強盜的糾結也隨之消失了,揪住了老嫗,剝下了她的衣服。老嫗死死挽住他的腳,僕人一腳踢開她,轉身消失在漆黑的黑夜中......在生存面前,人類撕下了道德的外裝,露出了醜陋的肉體。
  • 淺談《看不見的客人》與《羅生門》,撥雲見日終有時
    「羅生門」一詞不僅是善於時間管理的小豬羅志祥的專輯,它最早出自日語。古代日本常年戰亂,許多無名死屍被丟到城樓附近,羅城門年久失修,場景破敗荒涼使人有踏足鬼門關的錯覺。所以「羅生門」有人世通向地獄之門一說,也有「生死徘徊」的意味。
  • 《遙遠的救世主》:一個人是否有責任感,就看他面對誘惑時的表現
    《遙遠的救世主》是現代女作家豆豆所寫的一部特別出名的長篇小說,後來改編成電視劇天道,由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成電視劇叫《天道》,天道是什麼意思?但是原著的中心思想還是放在了不要期待救世主、根本沒有救世主這條線上。至於如何做強者,即尊重客觀規律,從「你為我做主」走向「我為自己做主」,是弱者走向強者的關鍵一步。比如,丁元英跟三人組說,想做什麼和能做什麼不是一回事,根據條件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