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國產片破殼而出,它們不僅成為藝術創作和商業回報雙豐收的成功案例,也喚起了業界和學界電影工業意識的覺醒,並縱深了對華語電影工業屬性的探索與實踐。
剛剛落幕的上海電影節主論壇和各場分論壇,電影工業化成為眾多電影人熱議的焦點議題。仍處於拍攝期的《封神三部曲》系列電影,在論壇上被業界口口相傳。它以其高效成熟、流轉有序的工業化實踐和對電影工業美學創新性建構掀起了一場話語風暴。
在名為「電影·科技·未來—科幻電影的想像空間」的該論壇上,包括《哥斯拉》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導演滕華濤在內的諸多業內人士都對中國電影的工業化發展發表了建議及看法,從標準化製作鏈條建立、資金投入、人才培養等各個層面為中國電影出謀劃策。他們認為,中國電影工業化遠遠落後於國際水平,工業化體系的建立迫在眉睫,不過同時他們也對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未來表達了信心。
《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曾用「一支畫畫寫字的筆」來比喻工業化,而中國電影仍然處在找筆的階段,在《流浪地球》收穫成績後,郭帆導演曾對項目做了長時間的復盤與全國調研,目的就是為了將所總結的工業化雛形與經驗教訓與業界分享,幫助推動中國電影工業化體系的建立,加速找到「筆」的進程。
《封神三部曲》概念海報
從各個層面來說,中國電影實現工業化勢在必行,而這個過程需要千萬電影人的共同努力,經驗分享與創新嘗試十分必要,所以除了自我復盤,郭帆導演對業內其他採用工業化模式製作的項目同樣大力推崇,《封神三部曲》就曾多次得到他的讚揚與肯定。
《封神三部曲》系列電影由烏爾善執導、杜揚擔任製片人、《指環王》三部曲製片人巴裡·M·奧斯本擔任製作顧問,目前正處於緊鑼密鼓的拍攝期。而郭帆導演曾探班該劇組,對該片在場景搭建、現場拍攝、馬場管理、演員培訓、乃至食堂管理上的專業有序十分讚賞,表示劇組已展示出有計劃、有秩序、有流程、高效率的成熟工業化特性。由此可見,《封神三部曲》的製作經驗有望成為業界饒有價值的參考案例。
在媒體採訪中烏爾善導演曾將電影工業化解讀為類型化的創作、科學系統化的管理、新技術的運用三個維度,據悉此次《封神三部曲》已達到了超前的技術標準。烏爾善表示,該片在數字角色製作、大量的戰鬥與法術場面上皆攻克了極高的技術難度,可謂將中國電影工業化質量推向了一個更新、更高的標準。
對於工業化,烏爾善導演則有著自己的理解,他曾將工業化形象地解釋為「健康的工作方式」,這種工作方式講究有序、有效、節省成本,以及提供給人平靜專注的工作狀態,通過種種管理體系的建立讓所有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專長,不為瑣碎無謂的事情耽誤精力,而他也認為這種模式才應該是電影創作的常態,希望把這種工作方法推薦給所有的電影工作者。
據悉,為了建立自己的工作體系,烏爾善導演、製片人杜揚曾攜團隊到美國、紐西蘭等地進行廣泛調研,汲取經驗,再綜合國內多方因素,評估和建立起整個劇組工業化系統,努力達到既符合國際最高製作水準,又契合國情的標準,可謂真正實現了電影工業化製作的本土化。
《封神三部曲》開機大合影
《封神三部曲》在建立和推進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上的成績有目共睹,不僅頻繁得到業界讚揚,也被製作經驗豐富的西方團隊蓋章肯定。《指環王》三部曲的製片人巴裡·M·奧斯本為本片擔任製作顧問,他為本片提出了保證劇組休息時間、保證人員營養和身體狀況、後期製作、宣傳發行上的諸多專業建議,幫助建立電影的工業化製作體系。
對於最終呈現的結果,巴裡表達了高度的肯定,他在許多採訪中都對劇組包含管理機制、部門合作、工作流水線在內的製作體系讚不絕口,直言《封神三部曲》團隊已完全達到國際標準水平,在工業化踐行上非常成功。
曾參與編劇電影《冰風暴》《臥虎藏龍》著名編劇詹姆士·沙姆斯,此次擔任《封神三部曲》的劇本顧問,對《封神三部曲》也給予了肯定,他表示影片中精心雕琢的細節令人震撼,而電影在工業化上更是達到了相當高的專業程度,烏爾善導演對一個龐大劇組的控場能力十分出眾,他創造了一個將導演精神完全融入、和諧協作的團隊。
無論在《流浪地球》導演郭帆,還是《封神三部曲》導演烏爾善、製片人杜揚的口中,「使命」都是頻繁出現的一個詞。這個使命,不僅包含將中國電影推向工業化製作的時代,還包含利用工業化體系對中國電影進行更好的文化傳承與輸出,使命之下,中國電影人在不懈努力,《封神三部曲》將是最好的證明,未來讓我們期待更多工業化作品的出現。
- END -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版權聲明:微信公眾號【娛樂胡扒醫】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娛樂胡扒醫】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果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
「娛樂胡扒醫」已入駐
等渠道,全平臺推送,熱點一網打盡!
微信號:erer065113、cxyanhuaxiao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