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三部曲》何以成為電影工業化和電影工業美學的範本?

2021-02-09 娛樂胡扒醫

近年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國產片破殼而出,它們不僅成為藝術創作和商業回報雙豐收的成功案例,也喚起了業界和學界電影工業意識的覺醒,並縱深了對華語電影工業屬性的探索與實踐。

剛剛落幕的上海電影節主論壇和各場分論壇,電影工業化成為眾多電影人熱議的焦點議題。仍處於拍攝期的《封神三部曲》系列電影,在論壇上被業界口口相傳。它以其高效成熟、流轉有序的工業化實踐和對電影工業美學創新性建構掀起了一場話語風暴。

 

在名為「電影·科技·未來—科幻電影的想像空間」的該論壇上,包括《哥斯拉》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導演滕華濤在內的諸多業內人士都對中國電影的工業化發展發表了建議及看法,從標準化製作鏈條建立、資金投入、人才培養等各個層面為中國電影出謀劃策。他們認為,中國電影工業化遠遠落後於國際水平,工業化體系的建立迫在眉睫,不過同時他們也對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未來表達了信心。

《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曾用「一支畫畫寫字的筆」來比喻工業化,而中國電影仍然處在找筆的階段,在《流浪地球》收穫成績後,郭帆導演曾對項目做了長時間的復盤與全國調研,目的就是為了將所總結的工業化雛形與經驗教訓與業界分享,幫助推動中國電影工業化體系的建立,加速找到「筆」的進程。

《封神三部曲》概念海報

從各個層面來說,中國電影實現工業化勢在必行,而這個過程需要千萬電影人的共同努力,經驗分享與創新嘗試十分必要,所以除了自我復盤,郭帆導演對業內其他採用工業化模式製作的項目同樣大力推崇,《封神三部曲》就曾多次得到他的讚揚與肯定。

《封神三部曲》系列電影由烏爾善執導、杜揚擔任製片人、《指環王》三部曲製片人巴裡·M·奧斯本擔任製作顧問,目前正處於緊鑼密鼓的拍攝期。而郭帆導演曾探班該劇組,對該片在場景搭建、現場拍攝、馬場管理、演員培訓、乃至食堂管理上的專業有序十分讚賞,表示劇組已展示出有計劃、有秩序、有流程、高效率的成熟工業化特性。由此可見,《封神三部曲》的製作經驗有望成為業界饒有價值的參考案例。

在媒體採訪中烏爾善導演曾將電影工業化解讀為類型化的創作、科學系統化的管理、新技術的運用三個維度,據悉此次《封神三部曲》已達到了超前的技術標準。烏爾善表示,該片在數字角色製作、大量的戰鬥與法術場面上皆攻克了極高的技術難度,可謂將中國電影工業化質量推向了一個更新、更高的標準。

對於工業化,烏爾善導演則有著自己的理解,他曾將工業化形象地解釋為「健康的工作方式」,這種工作方式講究有序、有效、節省成本,以及提供給人平靜專注的工作狀態,通過種種管理體系的建立讓所有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專長,不為瑣碎無謂的事情耽誤精力,而他也認為這種模式才應該是電影創作的常態,希望把這種工作方法推薦給所有的電影工作者。

據悉,為了建立自己的工作體系,烏爾善導演、製片人杜揚曾攜團隊到美國、紐西蘭等地進行廣泛調研,汲取經驗,再綜合國內多方因素,評估和建立起整個劇組工業化系統,努力達到既符合國際最高製作水準,又契合國情的標準,可謂真正實現了電影工業化製作的本土化。

《封神三部曲》開機大合影


在《封神三部曲》的工業化之路上,製片人杜揚也是不能忽略的一個重要角色。她提出了「科學做電影」的思路,所有細節提前規劃、提前排演,讓工業化運作出精細、準確的結果。而對於工業化的本土化,杜揚有著和導演契合的觀點,提出工業化不能照搬西方套路,而要結合中國影視產業的體制、人員構成、文化環境等因素,在借鑑的基礎上加以變化,綜合輸出符合國情的工業化模式。同時她提出「人性化」的概念,表示工業化的目的之一是讓工作人員的心安定下來,讓他們適應劇組、熱愛工作,這是一種人性化的體現,將「人」納入工業化體系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封神三部曲》在建立和推進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上的成績有目共睹,不僅頻繁得到業界讚揚,也被製作經驗豐富的西方團隊蓋章肯定。《指環王》三部曲的製片人巴裡·M·奧斯本為本片擔任製作顧問,他為本片提出了保證劇組休息時間、保證人員營養和身體狀況、後期製作、宣傳發行上的諸多專業建議,幫助建立電影的工業化製作體系。

對於最終呈現的結果,巴裡表達了高度的肯定,他在許多採訪中都對劇組包含管理機制、部門合作、工作流水線在內的製作體系讚不絕口,直言《封神三部曲》團隊已完全達到國際標準水平,在工業化踐行上非常成功。

曾參與編劇電影《冰風暴》《臥虎藏龍》著名編劇詹姆士·沙姆斯,此次擔任《封神三部曲》的劇本顧問,對《封神三部曲》也給予了肯定,他表示影片中精心雕琢的細節令人震撼,而電影在工業化上更是達到了相當高的專業程度,烏爾善導演對一個龐大劇組的控場能力十分出眾,他創造了一個將導演精神完全融入、和諧協作的團隊。

無論在《流浪地球》導演郭帆,還是《封神三部曲》導演烏爾善、製片人杜揚的口中,「使命」都是頻繁出現的一個詞。這個使命,不僅包含將中國電影推向工業化製作的時代,還包含利用工業化體系對中國電影進行更好的文化傳承與輸出,使命之下,中國電影人在不懈努力,《封神三部曲》將是最好的證明,未來讓我們期待更多工業化作品的出現。

- END -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版權聲明:微信公眾號【娛樂胡扒醫】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娛樂胡扒醫】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果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 

「娛樂胡扒醫」已入駐

等渠道,全平臺推送,熱點一網打盡!

微信號:erer065113、cxyanhuaxiao825

相關焦點

  • 電影《封神三部曲》新預告視效震撼 電影工業化成就神話史詩
    中國人自己的神話大片《封神三部曲》宣布定檔2021暑期,首次曝光的神獸特效場面,也證明了影片「電影工業化標杆」的製作水準。  神話史詩初露真容 《封神三部曲》視效震撼  為完成《封神三部曲》這些數字角色,劇組在數位技術上邀請到國際一流團隊,同時還需要美學上的藝術創作去補充。封神劇組的工作方法是,由中國的概念設計主創對數字角色、數字生物在美學上有一個明確的界定,然後要求視效技術人員在技術上去實現。中國的概念藝術家做好概念設計、概念雕塑,把一些數字的資料做數據化之後,再交給視效團隊做最複雜的數字角色的創作。
  • 《封神三部曲》導演烏爾善:電影工業化意味著建立標準和流程
    作為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標杆之作,《封神三部曲》的工業化製作備受行業及媒體關注。而是意味著要像工業一樣,建立標準和流程。也就是要做到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和類型化創作。表示:「像《封神三部曲》這種神話史詩類型,它其實是觸及到整個電影創作,和製作最難的環節。
  • 北京文化用電影工業化標準打造中國神話史詩大片《封神三部曲》
    根據此前官方已有的消息來看,電影《封神三部曲》還打造了史無前例的「封神演藝訓練營」、創造了獨特的封神美學以及堅持「電影工業化」的製作流程,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解釋為什麼《封神三部曲》受到關注的原因。
  • 5G技術賦能電影工業化!北京文化出品的《封神三部曲》備受關注
    其實說到電影工業化,我們不得不提到由北京文化出品的兩部電影——郭帆導演執導的《流浪地球》以及烏爾善導演執導的《封神三部曲》,這兩部影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電影工業化探索進程中的一個剪影。如何在國內市場因地制宜的進行工業化的製作,從業者們始終在奮力團結的摸索前進。
  • 五大導演談及電影工業化!北京文化出品的《封神三部曲》備受期待
    近年來,電影工業化的口號在中國電影行業屢屢被提及,而電影工業化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目前中國影視行業討論的熱點。前幾日,電影芝士派獨家視頻帶來了五大著名導演烏爾善、郭帆、陳思誠、路陽、饒曉志對電影工業化的解讀,引起了較大反響。那麼究竟什麼是電影工業化呢?
  • 當談工業化的時候,我們應該談什麼?—《封神三部曲》劇組見聞
    回來之後,烏爾善又專門找專家、學者和藝術家,集中給大家講課,學習中國玄學、中國山水、中國古建築和中國古代服裝史的知識。烏爾善導演表示他為《封神三部曲》建立了一套專有的美學體系,以13-15世紀道教水陸畫作為基礎,融合商周青銅器美學元素以及宋代山水畫,將中國經典的美學形態以影視化再創作呈現給觀眾。《封神三部曲》被定義為神話史詩,那在改編上,他們是如何掌握和呈現這個定位的?
  • 《封神三部曲》第一波探班見聞來了!這才是真正的工業化電影
    在五月底的坎城電影節期間,《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曾經用「就像上下班」一樣來形容《封神三部曲》這種忙中有序的工作狀態,他感慨,《流浪地球》劇組曾經連續拍攝27小時,但《封神三部曲》的工作人員都是有條不紊,每天正常上下班,他推薦我們一定要去參觀《封神三部曲》劇組,感受什麼才叫真正的中國電影工業化。
  • 烏爾善《封神三部曲》打造中國電影工業化新標杆
    》三部曲,這部大投資的神話史詩電影從籌備之初就吸引了業界的目光,探班期傳出的消息也是「《封神三部曲》樹立了工業化新標杆」,這是一部被寄予厚望的影片,或許也是一部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影片,很多電影幕後中那些或曲折感人的或與自然搏鬥的故事在《封神三部曲》劇組是不被允許發生的,因為那意味著不夠專業。
  • 電影生產的工業化組織管理與「電影工業美學」研討紀要
    電影生產的工業化組織管理與「電影工業美學」研討紀要       ◎  李天鐸  陳旭光 向  勇  陳 宇 等    陳旭光: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臺灣崑山科技大學創意媒體學院講座教授,文化產業研究資深專家——李天鐸教授。這幾年電影工業化、電影「工業美學」等話題成為熱點。
  • 東方奇幻史詩鉅制《封神三部曲》開啟華語電影新篇章
    為了成功打造華語電影史上這一開創性鉅制,《封神三部曲》劇組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參與前期策劃,並數次前往美國和紐西蘭,考察著名的工業光魔和維塔工作室,向著名導演彼得·傑克遜、《指環王》三部曲製片人之一的巴裡·M·奧斯本、《黑客帝國》三部曲製片人之一的格蘭特·希爾等名家請教,並組建起一支國際化的創作團隊。
  • 《一人之下》再探國產電影工業「天花板」
    而這部影片,也是國產奇幻電影中為數不多的口碑票房雙收之作。到了《封神三部曲》,烏爾善導演再度書寫國產電影工業之最,還採取了鮮有的三部連拍體系。可以說,無論最終這部影片的成品會得到觀眾怎樣的評價,在行業角度,《封神三部曲》即代表了中國電影工業的最高水準,以及國產電影工業全流程的正式建立。
  • 《封神三部曲》新人演員亮相 演員培訓體系助推中國電影工業化
    因此即使在當下「大IP+大投資+流量明星」橫行的華語電影市場,電影《封神三部曲》仍然劍走偏鋒選擇了「海選」這一方式,面向全球華人廣招英雄少年。烏爾善說:「與其讓演員給《封神三部曲》創造價值,不如讓《封神三部曲》給演員創造價值。」這位在《畫皮2》和《尋龍訣》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商業片導演很會精打細算,未來要把預算花在電影製作上,不會盲目追求鮮肉鮮花這樣的流量明星。的確,籌備多年的《封神三部曲》足夠給年輕演員的個人履歷上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兩位新人演員於適、海亮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 姜子牙飾演者黃渤、商王飾演者費翔打卡《封神三部曲》配音間
    電影《封神三部曲》取材於中國家喻戶曉的古典神魔小說名著《封神演義》,講述一場三千多年前人、仙、妖之間曠日持久的神話戰爭。想必大家都對「封神」的故事非常熟悉,但《封神三部曲》歷時長達十年的籌備、拍攝、後期製作,也讓影片的期待值在等待中逐步升級。
  • 《封神三部曲》烏爾善十年堅持,換中國電影市場一劑強心針
    30億投資《封神三部曲》能否力挽狂瀾」此刻,《封神三部曲》如期推進的消息,不僅僅是對封神影迷的福利,也是給了整個中國電影行業一個信心,一份信念。 為什麼是封神三部曲? 投資30億,按照好萊塢工業製作流程來進行,烏爾善想打造一部中國版《指環王》。為此,劇組還請到《指環王》三部曲的製片人巴裡·M·奧斯本擔任製作顧問,將拍攝《指環王》三部曲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分享給《封神三部曲》劇組。毫無疑問,是華語電影史上製作投入之最,長達十年的籌備、拍攝、後期製作,也讓影片的期待值在等待中逐步升級。
  • 烏爾善揭秘北京文化出品的《封神三部曲》誕生記
    其實早在電影院復工之前,《封神三部曲》就憑藉著其堅持電影工業化的製作標準、開創獨特的封神美學、以及獨創「封神演藝訓練營」而備受矚目。8月7日,中國電影報導獨家專訪烏爾善,揭秘《封神三部曲》的誕生記。除了備受關注的電影工業化製作標準之外,電影《封神三部曲》還打造了獨特的「封神美學」。
  • 北京文化攜《封神三部曲》或將再次掀起觀影風潮
    由北京文化出品的《封神三部曲》取材於中國家喻戶曉的古典小說《封神演義》,講述了一場三千多年前人、仙、妖之間曠日持久的神話戰爭,譜寫了一部波瀾壯闊的中國神話史詩。整個項目周期長達十年之久的《封神三部曲》匯聚了眾人的心血,北京文化董事長兼總裁宋歌曾表示《封神三部曲》將是一部可以對標好萊塢的中國本土化大片,這樣一個超大體量製作的電影或將成為中國電影工業化的&34;之作。
  • 北京文化用"封神"世界打開中國影視國際化大門
    憑藉成熟的工業體系,北美電影市場建構了成功的超級英雄體系,而中國電影的工業體系也需要各環節的專業化運作,北京文化正是通過《封神三部曲》這一項目,助推重工業影視的發展,講述中國傳統文化的&34;或將就此誕生。
  • 這是電影人都該去看看的工業化劇組?
    在五月底的坎城電影節期間,《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曾經用「就像上下班」一樣來形容《封神三部曲》這種忙中有序的工作狀態,他感慨,《流浪地球》劇組曾經連續拍攝27小時,但《封神三部曲》的工作人員都是不慌不忙,每天正常上下班,他推薦我們一定要去參觀《封神三部曲》劇組,感受什麼才叫真正的中國電影工業化。
  • 北京文化探索中國古典奇幻IP,打造神話史詩電影《封神三部曲》
    其實早在北京文化《封神三部曲》的項目啟動之前,就有無數影視作品嘗試過中國古典奇幻名著的內容了,北京文化董事長兼總裁宋歌此前曾表示《封神三部曲》將是一部可以對標好萊塢漫威的本土超級英雄電影。這就說明了中國古典奇幻IP的熱度是影視圈從不過時的現象,而從影片改編的難度上來看,更是西方國家很難復刻的靈感源泉。
  • 5G技術發展為電影工業化帶來什麼?五大導演是這麼說
    提及電影工業化,我們不得不提到由北京文化出品的兩部電影——郭帆導演執導的《流浪地球》以及烏爾善導演執導的《封神三部曲》,這兩部影片可以稱得上是中國電影工業化探索進程中的一個剪影。2019年春節檔,《流浪地球》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各大影院,累計上映90天,內地總票房為46.55億人民幣,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同時也把中國科幻類電影拉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