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轉網」背後,迪士尼在下一盤什麼棋?

2020-12-20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P價值官」(ID:IP-Valuer),作者:左小柚,36氪經授權發布。

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上映期一波三折,經歷了3度「退檔」之後,迪士尼決定不再苦等進軍大銀幕,毫無預警宣布該在北美和全球其他一些市場將繞過院線上映,於9月4日上線流媒體Disney+,價格為高端點播價29.99美元。

迪士尼CEO Bob Chapek表達了對該片高端付費點播交易、促進Disney+訂閱用戶的提升等數字的興趣,然而直接放棄北美票房這一塊大蛋糕,上線流媒體,迪士尼這一出人意料的決定到底為何?在疫情影響下,以迪士尼為代表的好萊塢巨頭「院網同步」或者「網絡首發」的模式,對於整個電影產業將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疫情下,迪士尼多處業務「亮紅燈」

疫情下,迪士尼的日子並不好過,其多方面業務都受到影響。從剛公布的迪士尼2020財年三季度財報顯示,業績繼續下滑,其中營業收入117.79億美元,同比下降41.87%,環比下降34.59%;淨虧損47.21億美元,去年同期淨利潤17.6億美元,上季度淨利潤4.6億美元。

一方面主題樂園業務受重創。從收入結構來看,迪士尼公園業務每年創造約200億美元的收入,有40%的利潤,然而受疫情蔓延影響,迪士尼多家樂園處於關閉狀態,主題樂園收入受到巨大的影響。

疫情下,迪士尼1月25日及26日分別關閉上海及香港兩家迪士尼園;東京迪士尼於2月底停業;3月12日,美國加州迪士尼樂園宣布關閉;3月16日,美國佛羅裡達州迪士尼樂園以及巴黎迪士尼樂園亦關閉。這是史上首次迪士尼旗下6家樂園同時全部關閉。其中,東京迪士尼樂園和迪士尼海洋樂園曾四次被延長閉園時間。

線下樂園的關閉,使得迪士尼公司三季度業績繼續下滑,財報顯示疫情對該部門造成約35億美元的負面影響,該部門財季虧損19.6億美元,上年同期的營運利潤為17.2億美元。

此外,電影推遲,生產延誤和體育聯賽陷入停頓也影響了電影和電視製作發行。就電影來說,基於龐大的內容庫,電影票房一直都是迪士尼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收入來源。

2018年,迪士尼全球電影票房超過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5億元)。2019年,迪士尼更是迎來了巔峰。在2019年全球票房排行榜上,前10名中,迪士尼就包攬了7部。

尤其根據Statista網站數據顯示,迪士尼在北美電影市場內的票房佔比,整體來看呈上升趨勢,2019年達到33.1%。

然而在疫情影響下,耗資超2億美元的《花木蘭》就撤檔3次,《黑寡婦》《X戰警:新變種人》《大衛·科波菲爾》《窗裡的女人》《新變種人》《鹿角》等大片也相繼撤檔延期;此外,《小美人魚》《尚氣》《最後的決鬥》《小鬼當家》《玉面情魔》宣布停拍。

這就意味著上億甚至數億美元票房分成不得不延後,也使得剛剛合併二十世紀福克斯,以及和漫威達成全面合作,準備在今年大展拳腳的迪士尼公司的電影業務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這時候,在去年就布局了流媒體的迪士尼,找到另外一條路。

流媒體不降反增,「院網同步」一拍即合

與線下業務形成巨大對比的,是迪士尼流媒體業務的迅速擴張。

2019年,隨著在線視頻的崛起,迪士尼開始布局流媒體,Disney+於2019年11月正式上線,和目前的hulu、ESPN+形成迪士尼流媒體矩陣。根據迪士尼CEO的說法,Disney+ 的目標是,五年後,在全球範圍內收穫6000- 9000萬訂閱用戶。

然而還不到一年,迪士尼流媒體服務已經擁有1億付費用戶,其中包括Disney+、Hulu和ESPN+,其中,Disney+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5750萬人。

今年,迪士尼一直在加重了流媒體的布局,此前就宣布旗下流媒體業務「Disney+」正式在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7個歐洲國家上線。並且將合併後的實體Disney+Hotstar的年費從之前999盧比(13.2美元)提高到1,499盧比(20美元)

由此可見,迪士尼流媒體發展勢頭漸好,與Netflix等先入者相比,迪士尼流媒體最強大的武器,無疑是充足的IP內容庫。

Disney+上線第一年,就陸續上架已有的7500 集電視節目、25 個原創劇集、10 部原創電影和特別節目,400 部老片和 100 部近年院線新片,還包括迪士尼定期雪藏的經典內容,比如已經無法買到DVD的《獅子王》、《美女與野獸》等經典影片。

最近上線的音樂歷史劇《漢密爾頓》和碧昂絲音樂電影《黑人為王》的首播為Disney+帶來了明顯的訂閱人數增加。

迪士尼IP內容庫;線上音樂歷史劇《漢密爾頓》 

可見,疫情之下,迪士尼流媒體有通過重磅內容吸引付費用戶的需求,而迪士尼院線電影發行和製作陷入停擺之中,二者一拍即合,促成了迪士尼重磅大片《花木蘭》的院網同步發行。

不過這也不是一蹴而就,早在疫情早期,就有一些電影公司將電影從院線轉移到線上上映,例如《阿特米斯的奇幻歷險》(Artemis Fowl)就在Disney+獨家上線,《前進》在4月在Disney+上線,此前,環球影業出品的《魔發精靈2》作為第一部「網絡首發」的好萊塢影片,三周賺了1億美元,都令業界振奮。

這些嘗試,也為《花木蘭》的院轉網提供了參考和信心,依據此次《花木蘭》的定價,只需要700萬人購買,2億美元的製作成本就可以回本。然而29.99美元,約合人民幣209元,遠超美國影院票價。在全球最大票倉北美無法進入影院的情況下,「高價點播+部分區域線下放映」的模式能否讓《花木蘭》收回成本呢?

「院網發行」變革下,如何延長內容生命周期?

其實無論是好萊塢還是國內,線上同步或聯合發行模式在今年頻頻出現。

就國內來說,從大年初一《囧媽》「轉網」開始,院線電影就開啟了一輪轉網的熱潮。7月24日,電影《徵途》在愛奇藝「超級影院」獨播上映,除1.2元的秒殺價外,會員需付費12元,非會員則達24元,遠超過去線上電影點播價格,甚至與一些影院優惠電影票價持平。據片方稱,《徵途》「上線72小時,片方收入破4262萬元,創造了網絡首播電影付費模式下的新紀錄」。

在好萊塢,《花木蘭》院網同步發行並不是個例,為了應付疫情對院線收入造成的影響,好萊塢幾大片商迪士尼、華納兄弟、索尼影業等早已在3月份就開始嘗試「院網同步」的發行模式。

然而隨之帶來的問題是院線窗口期的縮短。7月27日,電影《妙先生》公布了發行通知,文件顯示密鑰只有7天。也就是說,電影在院線公映7日後,即可轉為網播。

此前環球影業的《魔發精靈2》選擇了「網絡首發」,成為第一部「轉網」的好萊塢電影,主動打破好萊塢院線電影90天的固有規則,並且與AMC院線達成全新合作協議,將院線窗口期定至17天(比原先的90天大幅縮短),即環球影業能夠讓其旗下新片在院線公映17天之後就開始推出數字租賃服務,

在此過程中AMC能夠從製片廠的數字租貸服務中獲得淨利潤的20%,並且在電影票房分帳上額外獲得兩個百分點(即院線分帳佔比達52%)。

電影窗口期的縮短,線上付費點播的加持,對於內容來說,最終到底能否實現雙贏,是影片內容和觀看方式的互相博弈,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規則,保證內容價值的最大化。

就像上海鳴澗影業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朱輝龍在上海電影節表示,內容的價值和根本還在於版權的生命周期,版權的生命周期越長交易才能越持續,因此, 「內容本源、渠道分明互為發展,優秀的內容才能實現價值的不斷釋放」

結語

《花木蘭》「院網同步」發行策略,一方面是因為迪士尼本身在多項業務受重創下,加碼流媒體的一次重要嘗試,此外,一定程度也說明了「院網同步」或者「網絡首發」的模式也正成為好萊塢嘗試的重要模式。

這種模式,能夠為片方提供了更多的發行可能性,也為平臺提供更多內容和收入。網絡發行將和院線發行相互促進,對於構建一個多元的電影發行體系有著積極作用。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延長內容生命周期,實現內容價值的最大化,或許是片方和平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相關焦點

  • 《花木蘭》轉網 迪士尼翻身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常蕾)萬眾矚目的《花木蘭》「轉網了」!北京時間8月5日凌晨5點,迪士尼公司宣布《花木蘭》將放棄北美院線發行,選擇在9月4日以29.9美元單片價格「轉網」登上流媒體Disney+。屆時,北美觀眾以及擁有Disney+服務的國家地區只能在線上觀看,而沒有Disney+服務或者影院已經復工的國家地區,《花木蘭》還是會保持院線發行計劃。
  • 《花木蘭》院轉網,迪士尼要"拋棄"傳統院線?
    這幾天,《花木蘭》院轉網的新聞,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和討論。對於轉網的得失,一時間眾說紛紜。於是積壓許久的《花木蘭》公映的問題,日漸提上日程。《花木蘭》院轉網喜憂參半受疫情影響,已經有不少院線電影選擇了網絡渠道進行公映。
  • 《花木蘭》「轉網」背後,百年好萊塢迎接發行模式新拐點
    從《魔發精靈2》的轉網PVOD引發環球影業與北美院線交惡,再到前不久AMC與環球影業冰釋前嫌、握手言和,並讓環球影業旗下電影放映窗口提前至17天,再到年度頭部大片《花木蘭》轉網,這一切也預示著好萊塢正在迎接變革。從年度院線大片到「網大」,《花木蘭》經歷了什麼?
  • 《花木蘭》大電影轉網背後,OTT敲響了電影院的喪鐘
    比如迪士尼近日就宣布《花木蘭》將跳過院線,於9月4日直接在流媒體上線。因此,在財報和現金流的雙重壓力下,迪士尼最首要的任務就是讓以《花木蘭》為代表的「資產」實現正向循環。 在疫情期間,由於迪士尼頻頻在Disney+流媒體業務上發力,並且《漢密爾頓》、《黑人為王》等影片品質也足夠過硬,2020年8月,Disney+的總訂閱用戶數就突破了6000萬,這就為《花木蘭》提供了一個極佳的轉化平臺。
  • 《花木蘭》轉網、劉亦菲跌份?這件事沒那麼簡單
    花木蘭》將放棄北美院線發行,選擇在9月4日以29.9美元單片價格「轉網」登陸其流媒體平臺Disney+。《花木蘭》為什麼必須轉網?網播209元貴不貴?轉網突如其來。疫情出現之後,《花木蘭》就開始和另一部救市之作《信條》上演了一出撤檔二人轉,在幾個月時間裡,迪士尼曾宣告定檔7月24日和8月21日上線的決定,不過每次都在《信條》宣布撤檔之後,緊跟著後撤。
  • 浙江三花在下一盤什麼棋?
    作為國內頗具盛名的閥件公司之一,浙江三花的任何動作都會颳起一陣「旋風」,布局商冷、布局新能源,莫不如是。2020年冷博會現場,浙江三花製冷集團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孟鑫洋先生宣布,三花推出電商平臺。那麼,三花究竟在下一盤什麼棋?
  • 《花木蘭》轉網播被嘲「票價」太貴,但劉亦菲可沒輸
    《花木蘭》為什麼必須轉網?網播209元貴不貴?轉網突如其來。疫情出現之後,《花木蘭》就開始和另一部救市之作《信條》上演了一出撤檔二人轉,在幾個月時間裡,迪士尼曾宣告定檔7月24日和8月21日上線的決定,不過每次都在《信條》宣布撤檔之後,緊跟著後撤。
  • 《花木蘭》明日線上首映 迪士尼「院轉網」嘗試或成行業變革裡程碑
    作為曾經最為看重院線播映的電影公司之一,迪士尼在全美院線已經逐步開放的背景下依舊選擇在線上首映《花木蘭》,並且僅在短短三個月窗口期後就在流媒體平臺上免費播放,這或許暗示著迪士尼乃至全行業的重要變革。迪士尼的三重突破自影片立項以來,《花木蘭》就受到全球廣泛關注。
  • 《花木蘭》變「網大」會開啟什麼
    來源:大眾日報《花木蘭》變「網大」會開啟什麼8月5日,迪士尼官方宣布:《花木蘭》將放棄在北美地區院線發行,於9月4日上線其流媒體平臺Disney+進行付費點播。而在未開通Disney+點播服務的國家和地區,迪士尼將爭取讓《花木蘭》在實體院線上映。此消息一出,全球電影業為之一驚。
  • 因「花木蘭」符合迪士尼選題標準,劉亦菲真人版《花木蘭》來了
    美國迪士尼投資2億美元的由劉亦菲真人版電影《木蘭》在經過多次延遲後終於將在8月21日上映。希望不會再次推遲。大家好,這裡是「大剩聊影視」欄目,在這裡我們將與你一起聊聊影視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事。我是欄目的主持人——豬大剩。
  • 馬斯克退出臉書是什麼狀況 臉書是誰的馬斯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斯克退出臉書是什麼狀況 臉書是誰的馬斯克在下一盤什麼大棋 2021年初後不到半個月,科技行業的瓜是一系列的好戲。 1月13日,馬斯克宣布退出Facebook,並宣布他將很快開發一款新的手機作業系統來取代安卓和蘋果作業系統。
  • 《花木蘭》背後:迪士尼的兩億美元豪賭
    市場期待已久的迪士尼年度大片《花木蘭》9月11日即將在中國上映。好萊塢巨頭們以前也嘗試過在電影中使用中國元素,但像《花木蘭》這樣仔細考慮中國市場特點、迎合區域市場的大製作的確比較罕見。如此大手筆闡述東方故事,迪士尼想得到什麼?
  • 大銀幕接小螢屏,國內「群嘲」的《花木蘭》能讓迪士尼如願以償嗎
    改編自迪士尼1998年同名經典動畫的真人電影《花木蘭》,在被群嘲定檔海報「土掉渣」,豆瓣評分掉到4.7分,口碑直逼「爛片」後。129萬的零點場票房似乎預示著其票房大概率也要撲了,預示著迪士尼「大銀幕、小螢屏一手抓」的願望在中國票倉將成空。
  • 《花木蘭》院轉網僅北美就入帳2.6億,這好生意能複製嗎?
    作為好萊塢第一部「院轉網」的S級大片,《花木蘭》的海外收入,尤其是Disney+點播票房收入究竟會有多少,才是更受外界關注的。根據這家公司抽樣調查統計,截止9月12日,上線9天的《花木蘭》吸引29%的美國Disney+用戶付費觀看。Disney+在美國共有3000萬用戶,換算下來900萬用戶購買《花木蘭》,為迪士尼帶來了2.61億美元收入。
  • 《花木蘭》是如何被迪士尼搞砸的?
    迪士尼巨資打造的《花木蘭》,還未在中國上映,就遭遇了滑鐵盧。迪士尼憋著勁要來個「中西方通吃」,然而現在的結果是外國人不買帳,中國人不待見,兩邊不討好。動畫版《花木蘭》的成功,中國本土對於花木蘭IP的認可,再加上近年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票倉所表現出的市場潛力,以及花木蘭身上所體現出的難得的「女權意識」,都讓迪士尼認為做真人版《花木蘭》時機已經成熟。
  • 迪士尼電影《花木蘭》:經典IP「出口轉內銷」,不妨多給些鼓勵
    而在美國迪士尼1998年出品的動畫電影《花木蘭》中,花木蘭成為迪士尼公主系列的第八位成員,也是迪士尼的首位亞裔「公主」。這個中國經典的大IP ,已經成功「出海」,歷經二十多年在全球的影響力仍然長盛不衰。
  • 迪士尼《花木蘭》周五上映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由中影華夏發行,迪士尼影業榮譽出品的真人版《花木蘭》將於9月11日在內地公映。《花木蘭》改編於經典動畫的傳奇故事。22年前,迪士尼出品的動畫電影《花木蘭》,讓這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被全球觀眾熟知,更榮獲奧斯卡最佳配樂提名等諸多榮譽,成為迪士尼代表作之一。此次迪士尼推出真人巨製《花木蘭》,用全新技術演繹不朽傳奇。在此前曝光的定檔海報中,花木蘭以士兵裝束示人,替父從軍,為家國而戰。
  • 迪士尼的《花木蘭》不是中國的《花木蘭》
    國內影視版的《花木蘭》有好多個版本,而對於這一版本的《花木蘭》,顯然觀眾不是很買帳!有人吐槽劇情不合理,有人吐槽英文,也有人吐槽,請了這麼多名演員,結果就這?認真看了《花木蘭》,看完後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得不到國內大部分觀眾的喜愛,還是因為我們很大一部分人看電影的角度原因。
  • 你們就知道盧本偉開掛,其實背後有一盤很大的棋!
    「我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蠶豆君忘記這句話我是從哪部電影裡面看到了,今天早上五五開曾經被封號事件已經被頂上了熱搜,中午的時候突然看到前段時間笑笑和五五開的事件也被頂了上來
  • 200元上網看《花木蘭》,迪士尼要「逼死」電影院?
    如今《花木蘭》跳開電影院,直接登陸流媒體平臺變身"網大",給全球的電影市場帶來極大的震動。線下轉網上,院線片方之爭激化對國內觀眾來說,迪士尼這一齣戲並不陌生。早在春節檔就有徐崢《囧媽》與字節跳動合作上線頭條系APP的事件。